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由《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三门课程组成,旨在阐明和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指导临床各科的辨证施治。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既有鲜明的理论性,又有中医临床的实践特色,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和基石。由于该学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态势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04,21(6):441-444
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定义和内涵,指出了中西医基础理论的不同之处;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分析其发展的必然性;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前提是符合学科自身的规律,中医基础理论必将依附于临床而发展,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应大胆提出假说,多学科、多途径介入,澄清概念,规范语言,接受当代先进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于2000年5月在无锡召开第六届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术会议。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二、征文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2.中医基础理论方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3.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学与中医基础理论;4.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5.现代科学思维与中医学的科学思维;6.现代科技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7.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探讨;8.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发展的核心所在。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多基于辨证论治与临床经验总结,因而发展缓慢且具有滞后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加,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诊疗的基础,其发展态势呈现出新的规律。基于对中医基础理论定义的理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当今创新背景对中医理论发展做前景预测,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中创新因素必不可少,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问题做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的研究,基于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关系的解析,基于对中医学发展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应用理论、中医发展理论三个有机联系的基本范畴构成。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是有关中医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的知识体系;中医应用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具体运用、解决临床各类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中医发展理论,是立足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及发展实际提出的有关中医学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及价值观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病理学的研究手段、疾病的概念与识别、病因与发病机理等方面探讨中医病理学的特点,并与西医病理学进行比较,以求寻找中西医结合的途径。结果认为,与建立在实验医学基础上的西医病理学不同,源于《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是经过理念整合的稳定的完整体系,缺乏对外沟通渠道;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理论则是中医最活跃的部分,存在对外沟通渠道与发展空间,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点应在临床而不在基础。  相似文献   

7.
邓小林  李航森  崔艳 《新中医》2005,37(12):79-81
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性原则、动物实验及其在临床中具体运用4方面,对近5年来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研究进行综述,认为遵循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针刺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谈学习中医的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说,中医基础理论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即使临床工作多年,还是觉得中医基础理论不易学,不好用.尤其是遇到一些中医常规治疗不理想或无从下手的问题时,更觉束手无策.笔者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临床多年,现将一些感悟与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中医临床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对于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非常关键。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生普遍存在中医基础理论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中医临床思维欠缺等问题。在临床教学中,我从强化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中医临床研究生基础理论薄弱及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有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如中医的临床治疗范围是否已不能拓展,甚或越来越狭窄了;中医在现代医学、现代科学背景下的优势和作用是否只是光环,甚或已经逐渐丧失,或只是浮在暗流上面的泡沫;中医是否能在国外发展,是否必须用西方科学思想来改装它,才是走向科学的唯一出路等。这些问题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因此,如何从中医经典出发,冷静思考,制定合理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规划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应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