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汪美君  朱海宏  徐礼峰   《护理与康复》2016,15(7):670-673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采用预存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预存自体血回输,对照组采用异体血输血,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血常规观察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未发生、对照组发生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后第1天血常规各观察指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第7天血常规各观察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存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评价其在骨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自体血回输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输血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自体血回输组所需异体血较非回输血组自体血液回输组明显减少.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自体血回输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血源及财力的输血方式,能减少异体输血量避免并发症,在骨科手术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IAT)在脊柱外科大手术中的作用,以及对围手术期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9例接受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患者为IAT纽,以同期49例常规异体输血手术患者为库血组.比较两组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X.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IAT组中红细胞回收率为65.60%。术后IAT组49例患者中仅15例加用异体库血输注.回输自体血占总输血量的76.62%,平均异体输血量明显小于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0,P〈0.05)。IAT组术后第1天Hb、HCT相对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T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55、5.09、4.51。P均〈0.05),IAT组术后第3天Hb、P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14、5.09,P均〈0.05);但库血组Hb、PT在术后第3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7、0.84,P均〉0.05);IAT组Hb、HCT和胛在术后第7天内亦能较快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3、0.98、1.12。P均〉0.05)。术后IAT组较库血组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结论IAT技术可达到较高红细胞回收率,明显减少异体库2b.用量;术后并发症少,血液和凝血相关指标较快恢复,可安全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913-1914
回顾性分析我院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患者64例,根据输血的方式不同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血输入组,比较两组术前腹腔出血量、输血量,输血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输血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前腹腔内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d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异体血输入组升高显著于自体血回输组(P0.05),血小板、凝血及肝肾功能两组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既可节约血源,又可降低输注异体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脊柱外科手术中输血情况及特点,以便节约血源,更好地开展合理输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498例脊柱后路植骨内固定术患者自体血应用情况及异体血输注情况,分为两组,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组(z组)248例和输异体血而未应用自体血回输(C组)2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值、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回输和异体血输入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常规、血凝常规化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Z组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组248例自体血回输患者回输洗涤红细胞103484ml(平均Hct=50%,相当于库血Hct=40%约129355ml),即每例患者回输自体血417ml,相当于节约库血522ml。Z组人均输少白红细胞(2.7±1.1)U;术后Hb(96.8±15.5)g/L。C组人均输注少白红细胞(2.9±1.3)U,与Z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Hb(106.3±15.1)g/L,与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出血量较大的脊柱后路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可节约异体红细胞,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但应注意纠正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自体血液回收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9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应用Cell Saver5型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输血。记录术前、术后1d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中根据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及时补充各种血液成分和鱼精蛋白。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及回输浓缩红细胞量。结果 术中平均每例出血9145ml,平均每例回收血量6688ml,平均每例回输浓缩红细胞量3651ml。术中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仅术后24h血小板计数略低于术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移植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为患者及时提供浓缩红细胞,避免大量异体血输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自体输血方式的有效性,促进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工作,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或大连中心医院行骨科手术的88例自体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n=43),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n=25)及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n=20).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同期42例于受试者收集医院行骨科手术,并且术中仅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2).记录并分析采血前/术前、输血后当天、输血后第4天,各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等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4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本研究4组患者采血前/术前的红细胞计数、Hb水平、HCT、血小板计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输血后当天:4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Hb水平、HCT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7,P=0.008).其中,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最高[(196.0±43.8)×109/L],高于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9);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③输血后第4天:4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4,P=0.013).其中,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的Hb水平最高[(115.6±23.8)g/L],高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及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06);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4组患者的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5,P=0.011).其中,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HCT最高[(34.4=4.8)%],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及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19).④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90,P=0.007).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最长[14.5 d(9.5~16.0 d)],长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注及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0.944).结论 临床择期外科手术患者的自体输血方式,首选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其次为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和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在不能达到自体输血要求时,可选择异体输血.临床医师需要转变观念,逐步降低异体输血率,广泛、有效地开展自体输血工作,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和使用安全性。方法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对 48例全髋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分为实验组 (A)和对照组 (B) ,A组 2 4例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 ,B组采用常规输库存血 ,记录回输的血量、并发症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 :A组术中自体血回输共 992 6ml,占总输血量 86 1%,平均每人 413 6ml ,无输血反应 ,较B组人均输库血量减少83 3%。A ,B两组手术后 7d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术中自体血回输是骨科手术安全有效补充失血的方法 ,对减少输库存血的机会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于异体血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按是否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照组没有使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分别统计两组术中或术后输异体血量、检测术后24小时血常规变化;观察组需统计自体血液回收量和回输量。结果:观察组的输异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24小时血常规较术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Hb、Hct、Plt比术前明显降低;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血常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应用于心血管外科出血量较大的手术,能明显减少异体血用量,减少输异体血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其它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预存式自体输血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复杂脊柱手术应用中是否可以取代异体输血,观察术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复杂的脊柱外科手术40例,随机分成异体组和自体组(n=20),异体组患者围术期仅输入异体血,自体组患者术前1周预存自体全血400 mL,并在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机回收手术野的失血,处理后室温保存在血袋中,术中回输给患者。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输血前(T2)、输血后(T3)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留置5 mL血标本于抗凝试管中;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天(T4)、第4天(T5)、第7天(T6)清晨采集静脉血,检测患者血常规,并留置5 mL血标本于抗凝试管中。所有抗凝管血标本经离心后保存在–80℃冰箱,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IL-4、IL-10。结果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值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白细胞数值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两组IL-6浓度在T5时间点明显高于T1,TNF-α、IL-10浓度在T4、T5两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T 1(P0.05);与异体组相比,自体组IL-6浓度在T 5两个时间点明显低于异体组,IL-4浓度在T5、T6两个时间点明显低于异体组,TNF-α、IL-10浓度在T4、T5两个时间点明显低于异体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联合术前预存自体血和术中自体血回收技术,在复杂脊柱外科手术中使用可以减少异体血的使用,节约血资源,且有助于调节机体促炎-抗炎反应平衡,为临床血液保护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手术患者85例。46例患者接受ANH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接受异体血输注治疗(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腹痛时间、停经时间等基线数据。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术前Hb水平、腹痛时间、停经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预存血量(559±128)mL、回收血量(510±103)mL,库存血输注例数和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RP、ESR及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天CRP、ESR水平及术后第1、3天WBC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CRP、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输注异体血相比,ANH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可降低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松  郑祥德 《华西医学》2006,21(1):98-100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共116例,比较回输后HR、MAP、SPO2的变化;随机选择其中部分病例于术前、回输前、回输后、术毕24h采血测定HB、Hct、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回收原血和回输血的RBC、HB和Hct。结果:(1)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2)术中自体血回输后HR减慢(P<0·01),MAP上升(P<0·01)。(3)HB和Hct在回输后升高(P<0·01);Plt在回输后择期病例低于术前(P<0·01),急诊病例无显著变化,但术毕24h两者均比术前升高显著(P<0·01)。(4)急诊病例FIB、PT和APTT于术后24h增加(P<0·01);择期病例在回输前和回输后FIB降低(P<0·01),而PT、APTT则延长(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5)回输血与回收原血比较RBC、HB和Hct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后循环功能较稳定,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节约血源和避免输血并发症。但出血量较大时,还不能完全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舌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例舌癌患者进行常规全麻后,经挠动脉采血,同时经外周静脉输入等量的6%贺斯进行ANH。然后行常规舌颈联合根治术+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手术结束同时回输自体血。结果:时比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5天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量以及PT、APTT,显示2例舌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前臂皮瓣存活。结论:ANH自体输血可以减少或避免舌癌手术异体输血所致的并发症。ANH可以降低血液粘滞性、增加心输出量、维持组织氧供需平衡。自体输血有效减少或避免免疫抑制,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期。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了微循环灌注,有利于前臂皮瓣的血供和存活。ANH对舌癌手术预后有良好作用,对节约用血、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染病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RH阴性这种特殊血型的患者而言,ANH自体输血可以缩短手术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基础的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耐受性.方法 选择肝炎无症状携带者26例、轻型慢性肝炎28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1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抽血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果 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第1天肝功能ALT、AST浓度较术前有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症状携带者:ALT:术前(20.4±4.5) U/L,术后第1天(67.2±7.9)U/L,t=2.32;AST:术前(18.3±2.3)U/L,术后第1天(71.8±18.2) U/L,t=2.15.轻型慢性肝炎患者:ALT:术前(110.2±8.3)U/L,术后第1天(210.2±5.6)U/L,t=2.31;AST:术前(146.8±23.6)U/L,术后第1天(256.5±19.3)U/L,t =2.45.P均<0.05];但术后第3、7天,2组以上两个指标的水平均接近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者组术后各时期ALB、TBi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硬化代偿期组术后第1天表现为ALT、AST、TBiL浓度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术前(122.9±6.2) U/L,术后第1天(301.6±9.6) U/L,t =2.95;AST:术前( 156.6±12.7)U/L,术后第1天(327.8±21.8) U/L,t=3.11;TBiL:术前(28.2±2.1)μ mol/L,术后第1天(57.2±3.2)μmol/L,t =2.98.P均<0.01];术后第3天略恢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ALT( 235.4±7.9) U/L,t =2.41;AST( 241.5±20.7)U/L,t=2.33;TBiL(43.9±4.2)μmol/L,=2.67.P均<0.05],但所有患者仍处于代偿期.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炎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可以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但有可逆性.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手术后肝功能恢复较肝炎无症状携带者、轻型慢性肝炎患者迟,但患者仍处于代偿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门腔转流门脉重建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小猪16 头, 实验组 12 只, 阻断门脉行门腔转流门脉重建。对照组4 只, 仅阻断门脉。以彩色多普勒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同时解剖动物,测门静脉压。结果: 实验组术前与术后 30 分钟、2 周、4 周、8 周、12 周的门静脉压、平均流速、血流量无明显变化,术前与术后 16 周、20 周的门静脉压、平均流速、血流量则有显著变化。术前后各期门静脉内径无明显变化。结论:门脉重建时辅助门腔转流是必要的, 它不会影响重建后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136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前物品准备、手术设备检测、人工气腹建立等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与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平均出血量,降低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朱红  金莉  何丽 《现代护理》2005,11(21):1799-1801
目的探讨大型骨科手术中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7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于术前行血液稀释,每例采血10 ml/kg,输入同量血定安和3倍的平衡液,测患者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的循环指标、Hb、Hct、PLT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血液稀释前后、术后1 d、术后1 w患者的HR、MAP、CO、CI、SVR、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血液稀释后、术后1 d患者的Hb、Hct、PLT较稀释前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1 w较稀释前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骨科大型手术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血液功能的恢复,维持术中及术后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深低温停循环围手术期血糖状况,分析影响术中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手术549例患者的术中峰值血糖.单因素分析影响术中峰值血糖的各个因素,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术前基线、体外循环前、停循环前、停循环后、复温后、停机后、入ICU血糖值及术后第1天至第6天晨的空腹血糖值.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OR=1.066,95% CI:1.007~1.129,P=0.027)、急性主动脉夹层(OR=4.705,95% CI:2.702~8.193,P=0.000)、糖尿病(OR=11.295,95% CI:3.383~37.709,P=0.000)、停循环时间(OR=1.063,95% CI:1.030~1.097,P=0.000)和术中峰值血糖相关.血糖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升高,复温后上升明显,入ICU时血糖值仍较高,术后第2天明显下降,术后第6天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 术前存在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炎性反应预示着术中较高的血糖水平,通过减少停循环时间或许能减轻术中高血糖.应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复温后及术后24 h内加强血糖监测,采取更积极的血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子宫颈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于手术前后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自我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于入院时、手术前1d末、手术后3d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h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6h、20h干预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均<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减轻应激反应程度,提高对术后疼痛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