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威  任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7):2173-2174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65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30例,非活动期35例)及3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期患者的CD4+、NK细胞(CD16+CD56+)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8+、B(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SLE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比较,CD4细胞数低于稳定期,CD8细胞数明显高于稳定期。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的变化与疾病的病情变化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对15例活动期SLE患者,11例缓解期SLE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下正常对照组比较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B(CD19+)细胞数明显增高(P〈0.05)、NK(CD3-CD16+CD56+)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3+、CD8+T淋巴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缓解期SLE患者各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LE患者活动期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这种变化是导致SLE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可作为诊断活动期与缓解期SLE患者的一项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状态的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淋巴细胞(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CD56+)的差异并初步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SLE疾病活动积分(SLEDAI)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24例)和非活动组(16 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19+,CD3-/CD16+CD56-表达百分率,对其与SLE 临床活动度、尿蛋白、补体和抗dsDNA抗体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活动组和非活动组SLE 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和非活动组SLE 患者外周血T细胞(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CD56-)表达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B淋巴细胞表达的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27);NK淋巴细胞(P=0.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总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B淋巴细胞(CD3-/CD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淋巴细胞(CD3+/CD8+),与SLE活动度相关.T、B、NK细胞与SLE临床表现相关性分析显示,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与SLEDAI,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P=0.096);B细胞与C3呈负相关(P=0.048);NK细胞与SLEDAI和抗dsDNA抗体呈负相关(P=0.096).结果 显示T、B、NK细胞异常与SLE临床表现明显相关.结论 SLE患者的外周血总T细胞(CD3+)、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淋巴细胞(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CD56+)可作为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改变.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73例SLE患者及25例健康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97.3%的SLE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以CD3+CD4+细胞减低(P<0.01),CD3+CD8+细胞增高(P<0.01),CD3+CD4+/ CD3+CD8+比值减低,多数倒置(P<0.01),CD19+细胞减少(P<0.05)尤为明显.结论 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卢小莲  张莹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83-208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造成全身多脏器的损害,其中肾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故称之为狼疮肾炎或狼疮肾[J].近年对单用激素治疗和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作比较,免疫抑制剂在控制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阻止肾脏病恶化、防止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均优于激素.  相似文献   

6.
刘鑫钰  赵阴环 《临床荟萃》2014,29(3):357-360,F00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血管炎.SLE患者几乎无1例外会出现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加强LN的早期监测,预测该病的发生发展对减少并发症,降低SLE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新研发的免疫标记物对于LN的早期诊断、病程的监控及疗效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各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中各阶段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56例Ⅰ、Ⅱ、Ⅲ活动期SLE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中总CD3+、CD3+CD4+、CD3+CD8+、CD3-CD19+(B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Ⅰ活动...  相似文献   

8.
张白玉  尹培达 《新医学》2006,37(10):634-635,688
1引言 狼疮肾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WHO将狼疮肾炎分型如下:①正常或轻微病变型(Ⅰ型);②系膜病变型(Ⅱ型);③局灶增殖型(Ⅲ型);④弥漫增殖型(Ⅳ型);⑤膜性病变型(Ⅴ型);⑥肾小球硬化型(Ⅵ型)。其中Ⅳ型、Ⅴ型、Ⅵ型的预后差,Ⅳ型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联合应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研究显示,无论是静脉给药还是口服环磷酰胺,对大部分患者有效,但是毒副作用也大,衡量其有效性及毒副作用,环磷酰胺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骨髓抑制、肝损害和卵巢功能衰竭等是其主要毒副作用,尤其多发生于每日口服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治疗效果相似甚至治疗作用更强,但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用于弥漫增殖型等严重猥疮肾炎的治疗。目前,他克莫司(tacrolimus,又称普乐可复,prograf,FK506)用于治疗严重的顽固性狼疮肾炎的疗效已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发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儿童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2例首次诊断为NPSLE合并LN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儿童起病组(n=34)与成年起病组(n=88)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儿童起病组SLE病程较成年起病组短(P0.05);儿童起病组NPSLE以痫性发作为主(70.6%),而成年起病组以精神症状为主(52.3%),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成年起病组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儿童起病组(P0.05)。结论:儿童起病的NPSLE合并LN患者的SLE病程、NPSLE临床类型、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比例与成年起病者不同,对不同年龄起病的NPSLE合并LN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fSLE忡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9例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的CD3+、CD4+、CD8+、CD3-CD16+CD56+(NK)及CD19+(B)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B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0.05),CD3+T和CD8+T淋巴细胞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各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骤减激素致癫痫样发作1例姚国媛*樊均明马国英**华西医大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科患者刘×,男,18岁,学生,住院号598085。因浮肿50天,抽搐3次于1996年4月17日收住我院。患者5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到某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SLE患者60例。其中狼疮性肾炎(LN)36例,SLE非肾炎者2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组的血清AnuA,同时进行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检测。结果 AnuA对SLE诊断的特异性为98.6%,敏感性为55.0%,显著高于抗-Sm抗体(P〈0.01),但与抗-dsDNA抗体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组AnuA与抗-Sm抗体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与抗-dsDNA抗体显著相关(P〈0.01),联合检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达76.7%;LN组的AnuA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5.0%和63.9%,均显著高于SLE非肾炎组(P〈0.01)。结论 AnuA对SLE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是SLE的另一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能有效提高SLE的实验诊断率;血清AnuA的检测有助于LN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眼底改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眼底改变的关系,为SLE的早期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423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解影响SLE患者眼底改变的常见因素。结果:除性别外,眼底改变与视力、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血清肌酐(Scr)升高、C3下降、死亡率增加、是否狼疮性肾炎(LN)等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及时眼底检查可为SLE的早期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MRL/lpr狼疮鼠肾炎的疗效,探讨青蒿琥酯治疗狼疮鼠肾炎的病理变化及机制,为临床用于治疗狼疮患者提供依据。方法MRL/lpr鼠随机分为青蒿琥酯治疗组、环磷酰胺(CTX)治疗组和对照组。16周龄时青蒿琥酯组给予青蒿琥酯125mg/(kg·d)治疗16周,CTX组给予CTX100mg/kg×2d腹腔注射。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补体G沉积,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①青蒿琥酯组和CTX组肾脏病理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②青蒿琥酯组和CFX组肾脏内补体C3沉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③青蒿琥酯组肾脏VEGFmRNA表达(0.72±0.11)和CFX组肾脏VEGFmRNA表达(066±0.19)均低于对照组(0.92±0.06)(P〈0.05);④青蒿琥酯组和CTX组肾脏VEGF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青蒿琥酯治疗MRL/lpr狼疮鼠可以改善。肾脏病理损伤。抑制C3的沉积及VEGF的产生是青蒿琥酯治疗MRL/lpr狼疮鼠肾炎的有效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MRL/lpr狼疮鼠肾炎的疗效,探讨青蒿琥酯治疗狼疮鼠肾炎的病理变化及机制,为临床用于治疗狼疮患者提供依据。方法MRL/lpr鼠随机分为青蒿琥酯治疗组、环磷酰胺(CTX)治疗组和对照组。16周龄时青蒿琥酯组给予青蒿琥酯125 mg/(kg.d)治疗16周,CTX组给予CTX 100 mg/kg×2 d腹腔注射。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补体C3沉积,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①青蒿琥酯组和CTX组肾脏病理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②青蒿琥酯组和CTX组肾脏内补体C3沉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③青蒿琥酯组肾脏VEGF mRNA表达(0.72±0.11)和CTX组肾脏VEGFmRNA表达(0.66±0.19)均低于对照组(0.92±0.06)(P<0.05);④青蒿琥酯组和CTX组肾脏VEGF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青蒿琥酯治疗MRL/lpr狼疮鼠可以改善肾脏病理损伤。抑制C3的沉积及VEGF的产生是青蒿琥酯治疗MRL/lpr狼疮鼠肾炎的有效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用体外特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辅助诊断药物性急性间质肾炎过敏药物。结果3例对试验药物呈阳性反应,1例阴性,阴性对照全部阴性。该试验特异、客观、安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43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心理状态平稳,使其能够正确地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43例患者手术后都恢复到术前的状态,能够进一步接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科治疗。结论加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为今后临床工作中提高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急性间质肾炎 (AIN)肾间质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亚型的意义。方法19例AIN患者根据肾活检前的血清肌酐值 (SCr)分为SCr >5 0 0 μmol/L组 (A组 )及SCr <5 0 0 μmol/L(B组 ) ;根据病人入院 30d时的血清肌酐分为SCr恢复正常组 (Ⅰ组 )及SCr未恢复正常组 (Ⅱ组 )。所有病人行肾穿刺活检 ,肾间质淋巴细胞亚型的检测采用SABC法。结果病理改变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间质炎性细胞浸润 ,以淋巴细胞为主 ,淋巴细胞亚型以CD 4 和CD 8细胞居多 ,CD 2 0 细胞较少 ;A组肾间质中的淋巴细胞明显多于B组 (P<0 .0 5 ) ;Ⅱ组间质中CD 4 及CD 8细胞明显多于Ⅰ组 (P <0 .0 1)。结论间质浸润淋巴细胞越多 ,肾功能越差 ,AIN的预后也越差 ;细胞免疫在AIN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霉酚酸酯(MMF)、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多靶点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倒活动性LN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分别为三联治疗组(A组,n=18)和常规治疗组(B组,n=18),并观察比较病人血清抗双链DNA、ANA、补体C3和2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实验室指标较B组明显改善,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多靶点治疗是治疗活动性LN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