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应用Derqui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方法 1999年1月~2005年12月,用Derqui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16例.术中充分松解髋关节周围挛缩组织,尤其后侧外旋肌,于臼缘上方1 cm处作与其平行弧形切骨并向"Y"软骨截骨,翻转截骨远端使髋臼覆盖、包容股骨头,特别臼后缘对股骨头的覆盖,依情况同时作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结果 髋臼指数术前35~50度,平均40度,术后10~25度,平均18度.中心边缘角术后20~42度,平均32度.髋关节功能:优7髋,良5髋,可4髋.X线表现:优6髋,良5髋,可5髋.结论 Derqui手术充分松解髋关节周围孪缩组织,较好地矫正髋臼畸形,特别增加髋臼后缘对股骨头的覆盖,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可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
<正> 对就诊晚和非手术疗法失败的22例28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改良的Pemberton髋臼成形。并辅以髋腰肌切断;骨牵引;髋臼加深扩大;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等手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8例,女14例。其中3~5岁6例,6~7岁10例,8~12岁6例。右侧髋脱位6个,左侧髋脱位10个,双侧髋脱位6个。髋臼指数测量,最小35°,最大60°。术前脱位程度,髋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应用改良Pemberton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方法 在应用Pem berton术式时作了 3点改良 :( 1)首先在髂坐骨处完成截骨 ,然后由前外 ,沿关节囊向此截骨线完成截骨。 ( 2 )股骨头上缘未能牵引到髋臼上缘以下或股骨头前倾角大于 4 0°的患儿均作股骨短缩、旋转截骨。 ( 3 )髋骨截骨、转向后的空隙用股骨截骨块或同种冻干皮骨环 +髂骨植入。结果  5 2例 ( 66髋 )经 11个月~ 3年随访 ,复位率达 10 0 %。术前髋臼指数 3 5°~ 5 0°,平均 3 8° ;术后髋臼指数 10°~ 2 5°,平均 18°,平均改善 2 0°。术后CE角 2 0°~ 4 2° ,平均 3 2°。按Mckay评定标准 ,关节功能优良率98 5 % ;按SeverinX线评定标准 ,X线片优良率 93 9%。结论 改良Pemberton手术应是 3~ 12岁先天性髋脱位患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87年10月开展了骨盆三联截骨术,此手术既稳定了关节又延长了肢体,减少手术次数,缩短了疗程,深受病员的欢迎。为配合此手术的开展,积极采取了护理措施,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病例举例武×,男,21岁,儿麻后遗右下肢瘫痪20年,肢体短缩6cm,膝关节屈曲约30°,跟腱挛缩,右足马蹄畸形,股四头肌肌力0级,骨盆X片右髋关节半脱位,股骨头发育不良。于87年11月1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骨盆三联截骨术,术后行皮牵引,切口Ⅰ期愈合,摄片检查髋关节脱位整复,肢体延长4gm。  相似文献   

5.
王绍龙 《中国医药》2006,1(6):362-36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对17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997年前5例患者采用国产关节,1例因髋臼过浅、过小,采用特制小型人工髋臼,1例髋臼上缘骨缺损,采用Harry′s髋臼成型术。1997年后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及北京PLUS公司的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例双髋均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左侧股骨头完全脱位在髋臼上缘5cm处,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位置虽高,但症状相对较轻,暂不手术,右侧髋关节疼痛严重,功能障碍,CE(C为股骨头中心与水平方向的垂线,E为股骨头中心与髋臼上缘的连线)角-15°,呈半脱位状,采用原始臼处加深髋臼,选用小号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置入。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例因病故去。随访14~84个月,平均38.5个月,其中2例患者稍有跛行,1例因6岁时曾行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另1例是一侧髋关节脱位较高,术后双下肢不等长。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完全消除,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可以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恢复髋关节正常位置,增加稳定性和灵活性,使之成为无痛型关节,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Tonnis分型法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按照脱位程度分为Ⅰ~Ⅳ度,对于Ⅲ、Ⅳ度脱位,特别是髋臼指数>35°,前倾角>60°的中重度患者髋关节病情复杂,病程长,痛苦大,预后情况难测,存在潜在的髋关节功能退变的危险[1]。如髋臼指数持续在30°以上,则多演变成髋臼发育不良,临床功能进行性下降[2]。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前方的骨折脱位 ,其发生率明显低于髋关节后方的骨折脱位。lotournet统计手术治疗髋臼骨折脱位前后比例为 1∶5。前脱位发生时 ,根据股骨头脱出的位置 ,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即股骨头脱位于耻骨部 ,闭孔处或会阴处。以前曾有不少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脱位损伤 ,但骨股头脱出于髋臼前、内、上方 ,同时整个髂骨翼骨折连同部分髋臼上缘骨折则很少见。病人 ,男 ,2 4岁。因车祸伤及左侧髋臼部。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头颅心肺腹未见异常。患侧下肢外旋、短缩、畸形 ,患髋前方饱满 ,局部压痛 ,髋关节活动受限。骨盆X线片示 :骨盆左侧…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70年-1990年间,采用闭会复位治疗1月-3岁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69例,经随访发现17例早发髋臼不良和15例后期出现髋臼发育不良,共计32例作一分析和讨论。认为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闭合复位成功的病儿,必须长期定期随访复查,至少要随访致病骨骼发育成熟期为止。同时,为了改善髋关节股骨头与髋臼关系,预防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生,建议对于5岁以上髋臼发育不良者,均应尽早作相应的髋臼成形手术治疗。我院采用Chiari骨盆截骨内移手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髋臼发育不良(附32例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指导临床规范、合理的运用该技术。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23例(28髋)患者运用大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股骨头坏死13例,骨性关节炎3例,股骨颈骨折5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患者平均年龄58岁(42~68岁)。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0个月(24~36个月),28个患髋的Harris评分平均从术前的43分(32~52分)至术后一年的91分(72~100分),平均髋关节活动度达到了屈曲115°,外展40°外旋35°内旋25°。3例术后偶感疼痛,2例术后轻微疼痛,无严重疼痛病例。X线显示所有患者髋关节假体位置符合要求,无脱位、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头径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拥有更好的关节活动度,更小的脱位机会和更小的磨损,对于年轻或较大运动量的患者有着良好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繁多,多年来不断改进,到目前为止已趋完善。特别是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改变有了新的、较全面的认识。先后出现了不下十几种术式。本组40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以髋周软组织挛缩松解术做为基础选择性地使用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即如果松解复位后紧者,则选加股骨短缩截骨术(但单侧髋脱位仍以尽量少短缩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脱位的多个相关因素的危险度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分析1 208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选择患髋既往手术史、手术入路、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 208例中发生脱位44例(3.6%).患髋既往有手术史的患者发生脱位是无手术史的10.255倍;后外侧入路发生脱位的风险是前路的16.573倍;髋臼前倾角<10°的患者发生脱位是前倾角10°~20°的3.770倍,前倾角>20°发生脱位是10°~20°的8.011倍;髋臼外展角>50°的患者脱位是40°~50°的7.8倍;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30 mm 的患者脱位是<30 mm的2.908倍.结论:患髋既往手术史、手术入路、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是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脱位的重要因素,术前做好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骨质的评估;在术中保持髋臼前倾角10°~20°、髋臼外展角40°~50°、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30 mm,尽力修复关节囊、调整好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和平衡,是防止术后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玉杰  高凤梅  吴战坡 《河北医药》2010,32(17):2349-2350
目的观察应用骨盆不全截骨联合股骨近端短缩截骨手术对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的22个髋关节施行骨盆不全截骨联合股骨近端短缩截骨手术。其中左髋7例,右髋13例,双髋1例。术前股骨头上移高度平均2.3cm,髋臼指数平均28.5°。手术年龄平均6.7岁。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2年。根据McKay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11个髋,良8个髋,可3个髋。根据Severin的X线片评定标准,优14个髋,良5个髋,可3个髋。结论骨盆不全截骨联合股骨近端短缩截骨手术是一种治疗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3.
余涛  叶文胜  高晓强 《安徽医药》2010,14(9):1055-1056
目的介绍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25例,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临床结果优19例,良6例,随访期内无一例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假体脱位23例,对该23例患者做CT及X线片检查,了解假体是否松动及假体位置,分析脱位原因。无假体松动者,麻醉下手法复位、做稳定试验。手法复位成功且稳定者,胫骨结节牵引4~6周。手法复位失败或不稳定者原入路切开,根据术前及术中情况调整offset值及部分假体组件,对已稳定者行关节囊修补,胫骨结节牵引4~6周,对仍不稳定及松动者采用翻修手术。结果 23例脱位患者,1例假体松动,其余22例中10例手法复位治疗成功。手法复位后不稳定或失败的患者有12例,其中行切开复位关节囊修补的有7例,采用加长股骨头增加offset值的有2例,改用防脱位髋臼内衬的有2例,采用加长股骨头并调整异常髋臼内衬位置的有1例。采用全髋关节翻修的是1例假体松动及2例切开复位后仍不稳定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治疗应根据脱位原因和术中稳定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随访了我院手术治疗的23例12岁以上大龄先天性髋脱位病人及外院手术治疗的4例.在27例病人32个髋中,发现其术后并发症不但发生率高,而且轻严重.主要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9髋,髋关节再脱位3髋,髋关节半脱位11髋.髋关节僵硬17髋,髋内翻畸形14髋.退行性髋关节炎26髋。本分析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初步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1例1周岁以内骨盆正位片,其中随访证实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1例,患髋28例;正常婴幼儿100例,正常髋关节214例,分别对其髋关节正位进行测量分析,项目包括帕金(Perkin)方格、髋臼角、h值、f值、Shenton线、Clave线。结果:214例正常髋关节髋臼角,男21.90°±3.72°、女25.02°±3.45°;h值,男(0.90±0.13)cm、女(0.86±0.12)cm;f值,男(0.29±0.21)cm、女(0.30±0.11)cm;Shenton线,Shenton线连续206例,不连续8例;髂颈线(Clave线)均连续;股骨头骨骺显示者均在帕金(Perkin)方格内下象限。28例患髋髋臼角30.46°±3.75°,h值(0.39±0.42)cm,f值(0.64±0.23)cm,h  相似文献   

17.
马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258-259
目的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采用Pemberton截骨、Chiari截骨联合股骨上端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大龄患儿26例。同时行股骨转子下短缩外旋截骨,双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6周去除石膏固定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观察髋关节功能,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结果随访6个月~3年,术后功能评价优15髋、良9髋、中3髋、差1髋,总优良率为86%。其中,Pemberton截骨组优9髋、良4髋、中1髋、差0髋,优良率为93%;Chiari截骨组优6髋、良5髋、中2髋、差1髋,优良率为79%。未见感染、股骨头坏死,再脱位等病例。术后关节僵硬1例,通过术后功能康复治疗后有所改观。结论对于大龄患儿,也应该针对不同的病情灵活的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合理的手术干预并配合积极的,有医务人员指导的术后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大龄发育性髋脱位的治愈率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郝德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26-1226
目的:观察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HA)术后的疗效。方法:对32例施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时间8~46月平均29.6月。手术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度满意,无假体松动及骨吸收现象。有2例患肢短缩1.5~2cm ,1例术后轻度疼痛。结论:全髋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关节炎,股骨头,髋臼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0例,对这20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早期复位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0例,优10例,良6例,可4例。没有发生坐骨神经损伤,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髋关节后脱位最好在24 h内复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应在7~10 d进行,术中解剖复位,应用髋臼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行走功能锻炼,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效果较好,且感染和并发症的情况也减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者给予外科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54例(58髋关节脱位),针对所有患者实施切开复位治疗,选择骨盆截骨术、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以及头臼成形术等个性化手术方式治疗。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患髋关节功能以及X线的各项数据进行准确收集并整理,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估标准对最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外科治疗后针对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1年的随访,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优32髋,良21髋,可4髋,差1髋,优良率91.4%。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或手术后髋关节僵硬及髋臼、股骨头发育畸形的患者,选择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最终获得的近期疗效较为显著,针对远期效果仍然需要对患者实施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