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共刺激分子B7-H4在牛Ⅱ型胶原(C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小鼠免疫器官、关节及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使用牛Ⅱ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建立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免疫组化检测B7-H4的表达变化,结果证实小鼠的胸腺、脾脏及淋巴结中有大量的B7-H4阳性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这些B7-H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NF家族共刺激分子HVEM(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及分布。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患者滑膜组织HVEM的表达;并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VEM的细胞定位及分布。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证实,RA患者滑膜组织中有大量的HVEM阳性细胞,形态观察提示这些阳性的细胞主要是毛细血管、滑膜细胞、局部淋巴结T细胞及巨噬细胞;免疫荧光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HVEM+细胞主要为CD3+T细胞,CD68+巨噬细胞,少数CD31+内皮细胞也表达HVEM,但其不表达于CK-18+上皮细胞。对比其他B7家族共刺激分子在滑膜组织中的分布,免疫荧光发现HVEM共表达于B7-H3+血管,但不表达于B7-H1+、B7-DC+、B7-H4+及Z39Ig+细胞。结论关节炎滑膜组织内有大量HVEM阳性细胞,提示HVEM有可能参与并调节了关节炎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B7-H3(sB7-H3)和膜型B7-H3(mB7-H3)的表达及异构体的分布,探讨该分子的异常表达在RA发病中的临床意义。通过收集RA早期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sB7-H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sB7-H3的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同时分离RA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的单核细胞膜型B7-H3的变化;通过PCR检测外周血mRNA水平B7-H3两种异构体的表达。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的sB7-H3分子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RA活动期患者sB7-H3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并与RA患者肿胀关节数呈负相关;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mB7-H3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RA患者PBMC在mRNA水平B7-H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主要表达形式为4IgB7-H3。本研究发现膜型和可溶性B7-H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周血中异常表达,其可能参与了RA自身免疫性病理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B7家族的新成员—B7-H1、B7-H2、B7-H3、B7-D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的活化需要TCR与抗原肽-MHC的第一信号,以及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信号系统。B7家族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除B7-1和B7-2外,近几年又发现了B7家族的新成员——B7-H1、B7-H2、B7-H3、B7-DC等,与T、B细胞的活化及免疫应答等有关。深入研究B7家族成员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助于T、B细胞活化机制以及免疫耐受、肿瘤免疫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28家族共抑制分子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RA患者滑膜组织BTLA的表达;并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BTLA的细胞定位及分布。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证实,RA患者滑膜组织中有大量的BTLA阳性细胞,形态观察提示这些阳性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结处的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免疫荧光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BTLA+细胞主要为CD3+T细胞及CD68+巨噬细胞,少数CD31+内皮细胞也表达BTLA。此外,对比其他B7家族共刺激分子在滑膜组织中的分布,免疫荧光发现BTLA共表达于B7-H1+,B7-H4+及HVEM+细胞,但不表达于B7-DC+及B7-H3+细胞。结论:关节炎滑膜组织内有大量BTLA阳性细胞,提示BTLA有可能参与并调节了关节炎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6.
T细胞的活化需要TCR与抗原肽-MHC的第一信号,以及共刺激因子的第二信号系统.B7家族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除B7-1和B7-2外,近几年又发现了B7家族的新成员--B7-H1、B7-H2、B7-H3、B7-DC等,与T、B细胞的活化及免疫应答等有关.深入研究B7家族成员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助于T、B细胞活化机制以及免疫耐受、肿瘤免疫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共抑制分子PD-1在牛二型胶原(CII)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小鼠免疫器官、关节及RA患者滑膜组织内的表达.方法:使用牛二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建立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免疫组化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标本PD-1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分析术(FACs)检测对PD-1阳性细胞进行定位.结果:免疫组化的结果证实,小鼠的骨髓、胸腺、脾脏及淋巴结有中有大量的PD-1阳性细胞,FACs分析结果表明这些PD-1+ 细胞主要为CD3+T细胞,B220+B细胞,CD68+巨噬细胞及CD11c+树突状细胞,统计分析表明CIA小鼠体内PD-1表达及分布相对于对照组小鼠没有显著提高.此外,RA患者及CIA小鼠的滑膜组织内仅发现少量PD-1阳性的细胞. 结论:PD-1阳性细胞可能不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人诱骗受体3(DcR3)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滑膜炎性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2例RA患者、6例骨关节炎(OA)患者及4例无关节病变的骨折患者滑膜组织中DcR3的表达进行描述分析,并对DcR3表达情况与RA患者滑膜炎性病变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用ELISA的方法检测了26例RA及19例OA患者关节液中DcR3的表达.结果:DcR3在RA滑膜组织主要分布于血管翳周围炎性细胞及部分滑膜细胞中,DcR3阳性细胞数约为72%.OA滑膜组织细胞中DcR3也呈现少量的阳性表达,但与RA比较阳性程度较弱,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对DcR3表达与RA滑膜炎性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DcR3与RA滑膜炎性程度呈正相关(r=0.832,P<0.01),同时发现RA患者关节液中表达也明显高于OA患者.结论:DcR3在RA滑膜组织炎性细胞及滑膜细胞上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参与RA滑膜炎及滑膜组织侵袭等病理过程,从而导致滑膜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外周血单核细胞上B7-H3分子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炎症因子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B7-H3分子的表达,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及与疾病活动程度之间的关联。结果类风关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B7-H3表达较健康对照组高(P0.001),且与疾病的分期、病程的长短、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疾病活动度评分28(DSA28)、类风湿因子有显著相关性,并与炎症因子TNF-α、IL-6呈正相关(P0.001)。结论免疫分子B7-H3可能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进程并可能成为疾病预防及治疗的潜在分子。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 ,其主要病理改变之一为大量炎性细胞在滑膜的浸润和在滑液的渗出。近期的研究显示 ,RA的这一病理改变与趋化因子 (chemokine)在病变关节产生增多有关。有报道表明C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 5 (CCR5 )在RA关节浸润的炎性细胞中表达增高 ,提示RA病变关节内CCR5的配体可能产生增多。为探讨这种可能性 ,我们对CCR5配体CCL5(RANTES)在RA关节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7年的RA诊断标准的RA患者 2 8例 ,男 5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38岁 ,平均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例MG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HC)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模型B7-H3(mB7-H3)的表达,ELISA法检测MG和HC血浆中可溶性B7-H3(sB7-H3)的含量。结果: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上mB7-H3低水平表达,与HC无差异;MG患者外周血sB7-H3浓度为(2.166±0.958)ng/mL,显著低于HC(3.379±0.768)ng/mL;全身型MG(GMG)sB7-H3的浓度为(1.664±0.699)ng/mL,低于眼肌型MG(OMG)(2.396±0.985)ng/mL;并发胸腺异常的MG sB7-H3浓度为(1.593±0.441)ng/mL,低于胸腺正常MG(2.364±1.014)ng/mL;MGsB7-H3含量与QMGS评分呈负相关(r=-0.4189,P=0.012);免疫细胞mB7-H3与血浆sB7-H3无相关性。结论:MG患者sB7-H3表达下调,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在不同病理类型MG患者体内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该分子可能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术的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组织标本87例,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非小细胞型肺癌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和CD3+T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该分子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无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且该分子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浸润的T细胞呈负相关。结论: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EcoR I和BglII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成pIRES2-EG-FP/B7-H3-Fc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能稳定分泌表达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细胞无血清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浓缩后行经Protein G柱纯化,获得纯品B7-H3-Fc融合蛋白。通过CCK-8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B7-H3-Fc融合蛋白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B7-H3-Fc融合蛋白基因的CHO转基因细胞株,该融合蛋白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本研究提示B7-H3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正性共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4.
B7-H4是共刺激分子B7家族的最新成员,是B7家族相关的第3个T细胞抗原特异性反应的负性调控分子,在CD4^+、CD8^+T细胞的分化发育、细胞周期的进展以及细胞因子的产生方面发挥广泛的抑制效应。B7-H4途径在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病毒感染、移植耐受和肿瘤免疫逃避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对B7-H4在肿瘤免疫逃避中发挥的作用的深人研究可以为肿瘤的生物学诊断及治疗策略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7-H3、B7-H4在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研究86例卵巢恶性上皮-间质肿瘤(恶性组),4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间质肿瘤(交界组)和40例卵巢良性上皮-间质肿瘤(良性组)B7-H3与B7-H4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B7-H3、B7-H4mRNA在3组卵巢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各自的3组卵巢肿瘤组织的mRNA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3与B7-H4蛋白在恶性组中均呈细胞质和(或)细胞膜表达,其中B7-H3阳性率为81.4%(70/86),明显高于交界组22.5%(9/40)和良性组5.0%(2/4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阳性率为77.9%(67/86),明显高于交界组35.0%(14/40)和良性组5.0%(2/4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卵巢癌组织中B7-H3蛋白在非黏液性卵巢癌中较黏液性卵巢癌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7-H4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7-H3与B7-H4在卵巢恶性上皮-间质肿瘤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在人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7-H1分子在60例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7-H1分子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直肠组织(P<0.01);B7-H1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的类型、分级和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1)。B7-H1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结肠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7-H3分子2种异构体在不同物种中的分布及其演化模式以辅助研究B7-H3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各类数据库中搜索脊椎动物各物种的B7-H3分子序列,分析其结构域的数量及剪切形式预测异构体的分布;获取代表性物种的组织抽提RNA,PCR验证预测结果;计算各物种B7-H3分子中V1C1和V2C2的dN和dS比。结果:获取了38个物种的B7-H3序列,其中豚鼠、家犬、非洲象、牛、熊猫、蝙蝠及高级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大猩猩、猴等物种中存在2种剪切体;RT-PCR方法证实了2种剪切体的表达。各物种V1C1与V2C2序列的非同义突变(dN)大于同义突变(dS)值。结论:B7-H3分子最早以2IgB7-H3形式存在于硬骨鱼动物中,在高级哺乳动物中出现了2种异构体;且在自然界压力选择下发生了净化选择,并未产生新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