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5年8月期间收治的2l例ACL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同期23例自体肌腱重建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二者术后在体温、关节肿痛积液及白细胞计数方面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异体肌腱重建组手术当天至术后14d的平均体温以及每日体温最高值均比自体肌腱重建组的患者高,主要热型为高热,且术后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平均长达10d。异体肌腱重建组发热高峰在术后1d下降后,第3天又迅速回升,呈“双峰”现象。同自体肌腱移植比较,异体肌腱移植术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和白细胞升高的比率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整体上呈现高于自体肌腱重建组的趋势。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早期存在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亚急性发热、持续关节肿胀积液和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个体表现明显的病例要警惕移植物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或后交叉韧带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3例,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自患者入院即开始,超前介入进行术前干预,术后采取疼痛控制、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保持膝关节相对固定、早期股四头肌床旁康复训练,中晚期指导患者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本体感受功能和肌肉灵活性训练等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康复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通过系统的护理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别应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自体肌腱进行重建,观察组48例给予深冻同种异体肌腱进行重建,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发热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InternationalKneeDocumentationCommittee,IKDC)及住院时间相当(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肌腱韧带重建术,均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运动能力及综合功能的恢复,自体肌腱韧带重建术术后无排斥反应,同种异体肌腱韧带重建术对患者的损伤小,临床应用时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自体-同种异体混编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0例,术前、术后行Lachman试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分级(IKDC)、Lysholm评分及KT-1000测试,进行主客观评分,评估重建疗效。结果重建术后顺利完成康复训练并获得3年随访的病例共80例,重建前后的Lachman试验、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及KT-1000测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同种异体混编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主要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3种,关于移植物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目的:评估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两种移植物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07-01/2009-01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70例(70膝),分别采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记录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8~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患者有2例膝关节引流管口持续渗出,经换药半月后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高,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显著减少,且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应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疗效相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主要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3种,关于移植物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目的:评估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两种移植物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07-01/2009-01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70例(70膝),分别采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记录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8~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患者有2例膝关节引流管口持续渗出,经换药半月后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高,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显著减少,且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应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疗效相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02/2008—01行同种异体韧带重建51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324例,女189例;平均年龄29岁;异体骨髌腱-骨272例,异体胫前肌208例,异体股直肌腱13例,异体指屈肌腱8例,异体跟腱-骨12例。移植前后以L,jr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T-1000检测评价关节稳定性及关节活动范围。结果:随访12-76个月,患者移植后Lyshrolm评分较移植前提高(P〈0.01),移植后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达到92%。Lachman试验阴性458例(89.2%),轴移试验阴性462例(90%)。移植后胫骨前移的差别较移植前缩小(P〈0.01)。术后部分病例出现持续发热,经过常规对症治疗后完全康复。除部分病例出现局部排斥反应,经少量激素处理后痊愈外,大部分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58例血沉与C反应蛋白在术后两三天升高后,14-30d降至正常,所有患者总活化淋巴细胞、中期活化淋巴细胞均未出现明显升高。2例异体指屈肌腱移植物松弛度增加,关节镜下探查见移植物松弛,1例予紧缩治疗,另一例予前交叉韧带翻修+LARS人工韧带重建。其他病例在二次手术中可见韧带愈合牢固,张力良好,表面有滑膜覆盖,可见小血管长入,刨除少许滑膜后可见活动性出血。结论:中长期随访显示,关节境下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及固定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多争论,各种固定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目的:评估一端带骨块深冻同种异体肌腱股骨侧嵌入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纳入2008-01/2009-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15例关节损伤患者(15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其中运动损伤7例,交通事故伤6例,摔伤2例。均于关节镜下行一端带骨块的同种异体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记录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结果与结论:对15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排异、感染等并发症。KT-1000测量值术前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为3~5mm4例(27%),6~10mm9例(60%),〉10mm2例(13%);末次随访时0~2mm12例(80%),3~5mm3例(20%)。同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也由术前的(65.60±10.1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0.93±4.06)分(P〈0.05)。说明嵌入骨块在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中可增加股骨侧固定的可靠性,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及固定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多争论,各种固定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目的:评估一端带骨块深冻同种异体肌腱股骨侧嵌入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纳入2008-01/2009-09 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15例关节损伤患者(15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其中运动损伤7例,交通事故伤6例,摔伤2例.均于关节镜下行一端带骨块的同种异体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记录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结果与结论:对15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排异、感染等并发症.KT-1000测量值术前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为3~5 mm 4例(27%),6~10 mm 9例(60%),>10 mm 2例(13%);末次随访时0~2 mm 12例(80%),3~5 mm 3例(20%).同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也由术前的(65.60±10.1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0.93±4.06)分(P < 0.05).说明嵌入骨块在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中可增加股骨侧固定的可靠性,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23-4125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应用关节镜下单束、双束同种异体肌腱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3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0),术后随访24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24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应用IKDC评分)、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利用Lysholm评分系统),观察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结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轴移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正常率、轴移试验结果正常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前交叉韧带时,关节镜下双束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方法的疗效优于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可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结合康复护理模式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8周及术后9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高效的术后康复护理能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同种异体肌腱莺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11月-2007年7月30例接受该手术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实行分阶段的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股四头肌肌力以及小腿后肌群的功能锻炼,正确使用膝关节支具的护理指导.结果 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达到95.,4周达到125.,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法)术后6周可达(74.8±5.7)分,9周达(80.0±2.3)分,12周可达(91.8±3.4)分,1年可达(94.5±2.2)分.结论 围手术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指导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编制六股腘绳肌腱移植利用可吸收交叉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对3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六股编制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股骨侧利用可吸收交叉钉固定.合并半月板损伤13例,行半月板缝合4例,部分切除8例,半月板全部切除2例;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4例,Ⅰ期行内侧副韧带修补或止点重建术;无合并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角损伤患者.术后随访12~51个月,观察此固定方法的可靠性和术后疗效,以Lvscholm评分和KT-2000检查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32例患者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膝关节屈膝活动度均>120°.屈膝90°时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强阳性1例,阳性5例,阴性26例;膝关节功能Lyscholm评分为(92.6±4.2)分.KT-2000检查结果:31例为0~4.5 min,平均3.2 mm,1例患者关节不稳定,双膝差距6.5mm.结论 采用编制六股腘绳肌腱移植可吸收交叉钉固定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可以获得早期的初始稳定性和后期的生物稳定性,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运动意识水平的增强和社会交通的快速发展,关节损伤患者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而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韧带损伤.目前治疗ACL损伤的标准手术方式是在关节镜下使用止血带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CLR),在ACLR中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患者出血,为术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手术视野,可为手术提供极大的便利,但...  相似文献   

15.
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2例按病区分为本体感觉促进组(2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本体感觉促进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本体感觉促进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10±1.38)°,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76±1.93)°,两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85±1.55)°,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56±1.72)°,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0.01)。本体感觉促进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膝Lanchman和Pivotshift检查均为阴性。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受损患者经手术治疗期间施以快速康复护理的过程及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罹患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62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以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差异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恢复相关用时较对照组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8.68±1.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和术后开展快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Gait retraining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2 gait retraining protocols on the gait patterns of patients with bone-patellar tendon-bon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construction. DESIGN: Randomized control, repeated-measures design. SETTING: Private orthopedic center and research facility. PARTICIPANTS: Sixteen patients with bone-patellar tendon-bone ACL reconstruction, randomly subdivided into 2 groups (group 1, n=8; group 2, n=8), and a healthy control group of 8 subjects. INTERVENTION: The 16 subjects with ACL reconstructio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2 different gait retraining protocols over a 6-week training interval: (1). a protocol using a predicted stride frequency calculated from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a force-driven harmonic oscillator (FDHO) model or (2). a protocol using the preferred stride frequency (PSF). MAIN OUTCOME MEASURES: Gait analyses examining the lower-extremity kinematic, kinetic, and energetic gait patterns of each group. RESULTS: Gait retraining with the FDHO model showed improvements in lower-extremity positions, hip and knee extensor angular impulse, and work parameters. Gait retraining with the PSF demonstrated no statistical improvements. The FDHO training protocol facilitated a greater midstance knee range of motion (ROM) and greater rates of improvement for midstance ROM, hip extensor angular impulse, and concentric hip extensor work. CONCLUSIONS: Gait retraining with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an FDHO model facilitated a greater recovery of gait function compared with training with the PSF.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实施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静力重建。结果随访3—38个月,24例膝关节不稳症状消失,膝活动度0°~112°,平均(107.3±1.24)°。1例术后出现膝内侧疼痛;1例术后患膝伸直型僵直,经关节镜下松解后有效改善。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患膝评分由术前(47.71±2.52)分提高到术后(82.35±1.01)分。结论膝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应依据患者对关节功能需求和韧带损伤程度酌情选择重建术式,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取材方便,Endo—Button“悬吊”四股胭绳肌腱的长度和强度合理,术后骨一腱愈合程度满足膝关节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19.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采用自体腘绳肌腱还是同种异体肌腱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争议。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患者123例,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自体肌腱组63例和异体肌腱组60例。治疗后随访进行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患者均经过8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均显著好于治疗前,末次随访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说明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相近,医师应根据自身经验和患者情况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20.
龚敏  韩云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69-1770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适宜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法,对预防关节镜下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22例关节镜下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心理准备、功能康复示范及术后五步渐进式康复训练法。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月,平均7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标准评分,术前平均分61分,终末随访平均分93分,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行5个阶段的规范、系统、适度、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恢复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