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 1997年以来 ,我院对 4 2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住院病人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 ,并与 4 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住院病人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发现存活病人在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两组病人均选择基底节区血肿破入脑室者 ,出血量均在 10 ml以上 ,两组均为初发病例。1.2 一般情况 :两组病例年龄均为 70岁以下 (含 70岁 )。手术组年龄 4 0~ 70岁 ,平均 5 8.2岁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4例 ;对照组年龄 38~ 70岁 ,平均 5 8岁 ,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15例。1.3  CT检查 :两组病人均经头颅 CT…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疾病在心电图上可出现不同表现 ,作者通过178例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心电图分析 ,探讨心电图改变和发病机理的关系。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诊治的 178例经头颅 CT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分为两组 ,脑出血组 5 9例 ,脑梗塞组 119例。脑出血组 5 9例 ,男性 4 0例 ,年龄 30~ 80岁 ,平均 6 2岁 ;女性 19例 ,年龄 39~ 95岁 ,平均 6 1.7岁。脑梗塞组 119例 ,男性 6 5例 ,年龄 30~ 88岁 ,平均 6 6岁 ;女性5 4例 ,年龄 35~ 85岁 ,平均 6 4岁。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178例中发生心电图异常 138例占 77.5 0 % …  相似文献   

3.
银杏达莫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临床非常多见 ,适当的治疗是有效缓解症状的关键。本文对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1 0月我科收治的 1 0 8例患者分别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实验组 5 8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3 5~62岁 ,平均年龄 5 0 3岁 ;对照组 5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3 9~ 70岁、平均年龄5 4 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诊断标准[1 ] :(1 )均有眩晕、恶心、呕吐症状 ;(2 )CT或MRI未见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出血灶 ;(…  相似文献   

4.
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都是通过静脉给药的纯中药制剂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从 1 999年 6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们将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0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WHO 1 999年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 5~ 76岁 ,平均 6 0 2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 ,平均 8 4年。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4 4~ 76岁 ,平均 6 0 3岁 ;病程 6个月~ 1 9年 ,平均 8 3年。 5 0例中 ,劳累…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尿激酶颅内血肿灌注治疗脑出血 30例 ,临床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脑出血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2 8~ 81岁 ,平均 5 5 5岁。意识状态 4~ 8分。出血位于基底节 14例 ,皮质区出血 6例 ,基底节区或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10例。出血量 2 0~ 80ml。所有病例均采用颅骨钻孔置管尿激酶溶血引流术。手术治疗时间 :发病 3d至 7d。对照组 :脑出血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2 8~ 84岁 ,平均 5 5 5岁。GCS 5~ 8分。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根据CT检查定位及深度 ,经颅骨钻孔置管至血肿区做外…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头颅CT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脑出血的诊断率,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现将我们几年来观察治疗脑出血情况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住院病人分二组,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60岁。对照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42岁~77岁,平均59岁。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头颅CT。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钠、氯、心电图、头颅CT等。病程均在发病后3d内,出血量在25ml以下,出血部位治疗组脑干出血2例(1例8ml,1例2ml)外囊出血4例,蛛网…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 (复方丹参 )合用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65例各种病因的眩晕病人 ,分为治疗组 36例 (男性 19例 ,女性17例 ,年龄 4 6±s 11a)和曲克芦丁组 2 9例 (男性13例 ,女性 16例 ,年龄 4 8± 10a)。治疗组给予利多卡因 2 0 0mg和复方丹参 16m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静脉滴注 ,qd。曲克芦丁组给予曲克芦丁 60 0m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中静脉滴注 ,qd ,均 2~ 7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9% ,曲克芦丁组的总有效率为 83%(P >0 .0 5)。结论 :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对眩晕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旭 《贵州医药》2002,26(2):152-153
我院自 1996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76例 ,其中手术治疗 4 2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4 2例中男性 31例 ,女性 11例。年龄 39~ 76岁 ,平均 5 2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小于 7分 6例 ,7~ 10分 2 0例 ,11~ 15分 16例 ;血肿破入侧脑室 9例。血肿量 2 0ml~ 70ml,平均 4 0ml,全部经头颅CT平扫定位确诊。出血时间至手术时间 12小时 2 5例 ,12~ 2 4小时 9例 ,2 4~ 72小时 8例。2 手术方法与结果2 1 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 2 9例 ,其中行骨瓣开颅清…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6岁~74岁,平均43岁。所有病人均作脑CT检查,每人平均1.5次。首次脑CT扫描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7例,其中合并脑挫伤9例。血肿量5ml~35ml,平均11.3ml。中线结构有移位2例均为1cm。颅骨平片6例有颅骨骨  相似文献   

10.
郑莉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385-238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167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79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丹参组)88例,常规组予脱水、降压、控制血压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丹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6~72小时内开始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 5%葡萄糖液250 ml日1次),共14天.观察治疗后14天和21天的脑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治疗后21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第21天丹参组血肿体积(8.7±2.3 cm3)显著小于常规组(12.7±2.4 cm3),丹参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3±2.1)显著小于常规组(23.4±3.1),两组在治疗后21天的显效率分别为81.8%和63.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改善脑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 998年 1 1月~ 1 999年 1 1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 1 80例 ,其中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治 80例 (观察组 ) ,均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年龄 4月~ 1 61 2 岁 ,其中男 4 5例 ,女 35例 ,冬春季发病 5 9例 ,轻型 6 0例 ,重型 2 0例。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0 3~ 0 5ml/kg静脉点滴 ,同时给予解痉平喘 ,合并感染者辅用抗生素等。另取病情基本相同 80例作为对照组 ,治疗除未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外 ,其余疗法同观察组。1 3 疗效判定 治疗后观察 3d评定结果。显效 :用药 1d见效 ,3d闷喘好…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年第 17卷第1期 58至 59页上刊登的“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1] 一文后 ,我们深受启发。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10月 ,我们对 86例眩晕病人进行分组治疗 ,其中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为治疗组 ,单用利多卡因治疗为对照组 ,以验证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的疗效。病例选择 治疗组 4 9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 4 5±s 14)a ,( 19~ 72a)。病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9例 ,梅尼埃病 13例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7例。对照组 37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14例 ,年龄 ( 4 6± 13)a ,( 2 0~ 73…  相似文献   

13.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院神经科于1998年5~7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批号980321)辅以全天麻胶囊(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71215,主要成分天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30例,观察眩晕症状消失情况,另30例单独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8~75岁,平均60.43±9.36岁。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6~73岁,平均58.19±8.76岁。两组年龄经回归检验,表明具有可比性。 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为:(1)年龄45~  相似文献   

14.
全身亚低温治疗脑缺血和脑损伤的疗效已被国内外所公认,对于脑出血的亚低温治疗研究较少,尤其是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更需要进行深入研究。2001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对4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头部低温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脑出血患者90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19例,年龄44~71岁,平均62·4岁,入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在基底节或脑叶,出血量35~72ml,均进行颅内血肿抽吸术。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对照组在颅内血肿抽吸术…  相似文献   

15.
<正>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分2组比较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致晕动症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①治疗组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4579岁,平均(61±5)岁。②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479岁,平均(61±5)岁。②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482岁,平均(65±8)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从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9月 ,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10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总病历 15 0例 ,均为我院中医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鱼腥草注射液 )和对照组 (病毒唑注射液 ) ,每 2例治疗组后 1例对照组。治疗组共 10 0例 ,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 4 4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16岁 ,平均4 6岁 ,对照组共 5 0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81岁 ,最小 14岁 ,平均 4 8岁 ,15 0例病历全部无合并症。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5。均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1998年底我们采用山莨菪碱与复方丹参联合治疗眩晕症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37岁。中年发病,病程1~5年。 1.2 治疗方法:山良菪碱10mg、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支2ml内相当于丹参2g,降香2g)4ml加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2~7天为一疗程,间隔3~4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新技术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 ,创伤小 ,抽吸彻底。我科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疗效 ,比传统开骨窗清除血肿术死亡率明显降低。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头颅 CT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 80例(不包括脑干出血 ) ,随机分成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40~ 86岁 ,平均 65岁。出血量在 5 1~ 140 m L,平均 70 m L。开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 3 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 9~ 78岁 ,平均 63岁。出血量5 0~ 12 0 m L,平均 5 9m L。在发病后 6h~ 11d,采用硬管微创穿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侧脑室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铸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42~68岁,平均54岁。原发脑室出血3例,继发脑室出血6例,其中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5例,丘脑出血1例。1.2临床表现:9例均有呕吐、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影象分析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 CT表现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本组 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 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预后评估。结果 本组 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中 :(1 )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脑出血 6 2例 ,伴血肿破入脑室 1 5例 ;丘脑出血 1 0例 ,伴血肿破入脑室 4例 ;脑叶出血 1 0例 ,伴血肿破入脑室 3例 ;脑干出血 7例 ;原发性脑室出血 5例 ;小脑出血 4例。本组死亡 2 0例中 ,基底节区及丘脑出血共有 1 2例 ,占 6 0 %。血肿进入脑室系统者共死亡 1 3例 ,占 6 5 %。 (2 )形态边缘 :基底节区脑出血多表现为肾形、类圆形 ,其它部位为类圆形、梭形和不规则形。新鲜血肿表现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影 ,周边环绕低密度水肿带 ;陈旧性出血灶表现为低密度影 ,边缘清楚。 (3) CT值测量 :1~ 9d 86~ 5 5 Hu 93例 ;1 0~ 2 9d 6 5~ 4 0 Hu 1 5例 ;30~ 5 9d 4 5~ 1 5 Hu3例 ;6 0 d以上 1 5~ 3Hu7例。 (4 )出血量 :本组脑出血病例中 ,最多出血量为 1 5 6 ml,最小出血量为 1 ml。其中 30~ 80 ml出血量为 6 5例 ,本组有 7例出血量大于 1 0 0 ml,死亡 5例 ,死亡率为 71 .4 %。 (5 )占位效应 :83例脑出血出现侧脑室、脑池受压变形 ,9例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受压或阻塞使幕上脑室扩大 ,2 0例环池、纵裂池、四叠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