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88型溶栓含片是一种中药筛选成分,用于舌下含服。本药具有抗凝、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经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的临床应用,有效率为91.07%。本药应用方便,可作为预防血栓病的有效含片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联合逐瘀通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丁咯地尔同时给予口服逐瘀通脉胶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长春西汀.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疗效的变化,评价丁咯地尔联合逐瘀通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逐瘀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黏稠度(P<0.05),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黎素琼  王红  梁晨曦  叶丽姿 《护理研究》2004,18(19):1727-1728
[目的 ]观察高氧医用液体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 12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加用高氧医用液体治疗 ,其余治疗方法两组相同 ,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5 0 .0 %、97.5 %和2 5 .0 %、85 .0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实验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1)。 [结论 ]高氧医用液体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纯液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浆相关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1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处理,对照组58例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观察组59例在此基础上增加氟桂利嗪,对比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浆相关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血栓素B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能够通过增加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血浆相关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从而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注射液组)55例和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组)51例,观察头晕、眩晕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观察两侧椎(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TCD血流速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静脉点滴舒血宁20ml,1次/d,同时给予西比灵5mg,睡前服用,疗程为15d;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点滴,疗程为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疗效的变化,评价舒血宁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西比灵能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粘稠度(P〈0.05),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加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和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通过中药熏蒸加艾灸治疗,观察56例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头晕症状、椎动脉血流流速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头晕症状明显减轻,颈椎活动时无明显不适,椎基底动脉血流较前加快,血液流变学较前好转。结论:中药熏蒸加艾灸治疗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活血化痰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接受活血化痰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痰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地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及血脂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发病与血液高黏度、早期发生血小板变化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增加及血液流变性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通络化痰法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平肝、通络化痰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结果: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66.7%、95.0%和50.0%、83.3%,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益肾平肝、通络化痰法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作用明显,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同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液流变学及TCD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血液流变学、TCD变化观察同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0例采用同悦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10d后观察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有一定改善,治疗前TCD异常率为86.67%,治疗后为26.67%,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悦注射液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平肝熄风和血汤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VBIV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肝熄风和血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PV、HBV、LB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肝熄风和血汤联合西药治疗VBIV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3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发病与血液高粘度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增加及血液流变性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治疗组联用舒血宁、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D-二聚体变化。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舒血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观察组(舒血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和对照组(氟桂利嗪治疗),每组各3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时,可协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通过氟桂利嗪解除血管痉挛。舒血宁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清除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60例给以针刺风池、天柱两穴,每天1次,共6次.对照组给以静脉应用尼莫地平等药物,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和TCD检查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治疗对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的总有效率为针刺1次后93%,6次后98%,并能显著增加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在急性期给与第1次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药物治疗(P<0.05).结论 针刺风池、天柱两穴对急性期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应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颅多普勒指标的变化.方法 治疗组联用银杏达莫、低分子肝素钙及西比灵,对照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经颅多普勒(TC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流速变化情况.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西比灵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动脉流速.  相似文献   

18.
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丹参组、维脑路通组,进行中西药治疗对照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方面以葛根素疗效最好,优于对照组和西药组(P<0.05),对照组和西药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组: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及天麻索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天麻素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 S,10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流变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流变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埘照组(P〈0.05及P〈0.01).结论 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加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VB 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长春西汀治疗组、舒血宁治疗组和长春西汀加舒血宁联合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长春西汀治疗组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舒血宁治疗组使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组两药联用,用法同上;均为每日1次。治疗2周后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1)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94.4%)、长春西汀组(77.8%)和舒血宁组(75%)均高于对照组(63.9%)(P<0.05),且联合治疗组高于长春西汀组和舒血宁组(P<0.05);(2)4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3)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长春西汀组和舒血宁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长春西汀和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治疗VBI,且两者联合应用较单一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