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147-15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控制血糖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依从性、血糖达标和认知功能变化。 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率高于对照组(χ2=4.20,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与洛文斯顿成套测验量表评分(LOTCA)较前均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予以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肯定,不仅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血糖达标,而且可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幅度,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DM)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83),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降糖,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针对性对药物依赖性恐惧的错误认识进行干预治疗,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完全依从率(6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完全依从率(14.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血糖,稳定血糖浓度,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家庭功能对糖尿病患者遵医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家庭APQAR调查表,调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家庭功能(p=0.000)、病程(P=0.006)、文化程度(P=0.003)是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相关的知识宣传,可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张琳 《安徽医学》2013,34(2):218-2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干预后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依从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间对照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A组为强化教育组,除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外,每周进行一次强化糖尿病教育。B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2个月后复诊。结果2个月后,A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对医生的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率及一般率均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药物治疗和复诊的依从率较好,分别为75%和63.9%;运动治疗的依从率低为22%,饮食治疗的依从率差为11.1%。健康教育后药物治疗和复诊率提高到94.4%和84.7%;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依从率提高到88.9%和80.6%。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61.90%,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0.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7.36,P=0.00,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58,P=0.02,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超 《吉林医学》2007,28(1):69-70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糖尿病(DM)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9例DM患者进行住院时及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通过随访、电话联系,病友联谊会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状况。结果:患者入院前与出院1年后对DM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依从性,血糖监测、定期复查依从性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DM患者进行住院时及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DM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患者住院次数和经济负担,并延缓了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亚妮 《西部医学》2015,27(2):301-303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78例糖尿病患者按其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39例。两组患者在住院和居家复诊期间,均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再次住院次数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运动、饮食、自我检测、定期复查的依从性评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疗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居家治疗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因糖尿病再次住院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支持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寻找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所辖社区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为强化教育组,除给予降糖药物外,每周进行一次强化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2月后复诊.结果 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实现知识、观念和行为改变的统一,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康复训练对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及药物降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常规康复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化认知康复干预,两组均干预16周。评估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6周后认知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16周后,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较前不同幅度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躯体功能、心理情感、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4项评分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强化认知康复训练用于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认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认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并随访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8周末、1年后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ITAQ、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24,2.40,2.41;P〈0.01),均以认知治疗组显著较好。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奥拉西坦在轻度认知障碍(MCI)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48例老年M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方案,联合组25例在奥拉西坦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分析2组治疗前后综合认知功能及计算能力、空间功能、单纯语言功能、单纯注意或执行功能等的变化,并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综合认知功能及计算能力、空间功能、单纯语言功能等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联合组发生AD 1例(4.0%),对照组发生AD 3例(1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通心络及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可改善MCI患者的认知障碍,并能降低MCI向AD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给予认知干预,对照组仅给予相关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韦氏记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生存质量简表的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认知功能以及记忆能力均有显著好转(P〈0.05)。干预后3个月随访仍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够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青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07-109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因素,探讨饮食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评价和分析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有针对的进行强化饮食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依从性和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180例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为(8.23±2.04)分,性别、病程、社会支持、教育程度、月收入都是影响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饮食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患者FBG、2 hPBG、HbA1c、TG、TC、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不高,性别、病程、社会支持、教育程度、月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饮食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饮食知识及饮食依从性,有助血糖和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相关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依从性问卷对6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评定,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1份,有效率为85%。结果 老年组(≥60岁)对治疗的依从性好于非老年组(P<0.05),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者依从性好于未接受者(P<0.01),健康教育、年龄、社会支持与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教育教育和心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钟远  贾伟平 《上海医学》2005,28(8):678-68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以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25分者作为入选对象。其中糖尿病组60例,6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舒张压、血脂和受教育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包括快速词汇、词汇、相似性、数字广度和木块图项目,测定异常结果与血压、空腹血糖、HbA1c、血脂等因素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快速词汇(24.55±2.17比25.25±1.57,P=0.046)和木块图(10.98±2.81比11.97±2.27,P=0.037)两项测定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逐步回归分析,快速词汇与年龄、收缩期高血压呈显著负相关性(F=79.89,P=0.000);木块图与年龄、HbA1c呈显著负相关性(F=42.62,P=0.000)。行协方差分析,去除年龄因素后,木块图测定仍与HbA1c成显著负相关(F=2.13,P=0.049)。HbA1c<7%时与对照组木块图测定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HbA1c≥7%时,随HbA1c的增高,木块图测定值下降。结论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中,除年龄老化和高血压因素外,HbA1c是损害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另一组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按时检查率、合理饮食率、合理运动率、规律用药率以及自我监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