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RA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RAS的18例患者的36支肾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肾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超声表现评价肾动脉有无狭窄;同期进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对两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超声检查发现RAS的11支肾动脉中,有10支与DSA符合,假阳性1支;在超声检查未发现RAS的25支肾动脉中,DSA发现3支肾动脉存在RAS,假阴性3支,超声符合率为88.9%(32/36)。超声检查结果与DSA比较:经Kappa检验,测值为0.75(P>0.05);经McNemar检验,测值为0.625(P>0.05),表明本组病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检查对RAS诊断的一致性较好,两种方法对RAS的诊断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RAS的一种简便、有效、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康医学》2015,(13)
目的:评估16排螺旋肾动脉CTA成像过程中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需要行肾动脉CTA成像的4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5例,使用对比剂量1 ml/kg体重,观察组患者24例,使用对比剂量0.6 ml/kg体重。对比剂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 ml,注射速率均为5 ml/s,采用自动延迟触发扫描技术,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行MIP、VR及CPR重建,对两组患者图像质量整体评分与细节锐利度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肾动脉CTA图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整体评分分值≥3.0分,肾动脉CTA图像整体质量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细节评分(肾动脉锐利度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肾动脉CTA血管程度3分11支、4分12支、5分27支,对照组患者的肾动脉CTA血管程度3分9支、4分10支、5分29支,两组患者的图像血管细节锐利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肾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满意、降低了患者费用与造影剂对肾功能潜在的危险,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数字减影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 ,随着数字减影设备功能的开发和更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igtalsubstractangiography ,DSA)图像质量的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 ,图像采集时的边缘增强 ,噪声抑制等技术均应用于实际操作 ,图像后处理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对减影血管进行狭窄分析是当前数字减影常用的后处理方法 ,经过狭窄分析 ,可获得正常与狭窄血管的直径大小及比值 ,有助于正确选择球囊导管及支架的尺寸大小[1] 。如何提高狭窄分析的准确率 ,减小狭窄分析误差 ,为介入手术及治疗提供可靠参数 ,是当前数字减影技术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SCTA及DSA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224支颈动脉(颈总、颈内)中,DSA检出156支狭窄,SCTA检出159支狭窄;以DSA为标准,S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7.44%,特异度为89.71%,阴性预测值为93.85%,阳性预测值为95.60%,Kappa值为0.882 4,SCTA与DSA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的结果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SCTA是颈动脉病变检查较为安全可靠一种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6排螺旋CT行MSCTA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肾动脉狭窄的病例,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两种检查所得图像资料再进行对比,从而分析MSCT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等方面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结果MSCTA图像在狭窄的部位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上与DSA完全一致。在狭窄程度上,MSCTA有2例评价过度,完全符合率为91.30%。结论无创性MSCTA对怀疑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初步筛选与诊断,基本能替代有创的DSA而作为临床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1例患者(肾动脉42支),对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血流动力学与肾动脉形态学判定肾动脉狭窄,同时在对其进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2种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的15支肾动脉狭窄中有9支符合DSA,其中有6例为假阳性.在超声检查中未发现肾动脉狭窄的共27支,经过DSA检查后发现有5支肾动脉存在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率为83.33%.DSA检查与超声检查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是诊断肾动脉的金标准,可将DSA作为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首次筛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与DSA的吻合程度.方法 选择42例临床怀疑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CTA后处理采用多维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CTA检查与DSA检查比较,颈动脉Ⅰ度狭窄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Ⅱ~Ⅳ度狭窄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颈动脉Ⅰ度狭窄的敏感度(Se)69.2%、特异度(Sp)95.3%、符合率(π)85.5%、误诊率(α)4.7%、漏诊率(β)30.1%;Ⅱ度狭窄的Se 82.1%、Sp 97.6%、π 91.3%、α 2.4%、β 17.9%;Ⅲ及Ⅳ度狭窄的Se 93.3%、Sp 98.1%、π 97.1%、α 1.9%、β 6.7%.结论 颈部血管CTA检查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DSA检查吻合程度好,是一种有效、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64层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临床上具有高危因素的可疑及已确诊的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人,在有创血管造影前1天进行对比剂增强的MSCT检查,其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共1560个节段中,1420个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每例均对冠状动脉的13个节段进行分析(右冠状动脉:1=近段,2=中段,3=远段,4=后降支及后侧支;左冠状动脉:5=左主干;左前降支:6=近段,7=中段,8=远段,9=第一对角支,10=第二对角支;左旋支:11=近段,12=远段,13=边缘支),140个节段因严重钙化、运动伪影无法对管腔进行评价。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MSCT在检测狭窄程度方面,测定狭窄程度分别〈50%、〉50%、〉70%的病变的敏感性分别是76%、82%、89%,特异性达97%。结论: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是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技术显示头部血管的能力及优势。【方法】20例头痛患者进行头部64层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平扫后,静脉团注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将增强前后图像重建成薄层后进行减影,从减影图像中提取动脉,进行血管三维显示。【结果】20例减影均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其中12例无颈椎及颅底骨质干扰,血管全貌显示,余8例因头部轻微运动。颅底及颈椎骨质未能完全减去,但动脉亦能完整显示,不影响诊断。【结论】64层CT血管减影造影,重建需时少,能提供类似MRA和DSA的血管图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搜集我院2008-4月至2010-7月52例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扫描病例,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行肺动脉三维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影响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造影剂的使用、扫描延迟时间的控制、扫描参数的设定等。结论 64MS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肺栓塞快速、有效、无创的影像学方法。优化检查参数、合理设计检查计划、综合应用各种图像后处理软件,可明显改善肺动脉的成像质量,提高可评估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MSCTA与DSA比较,评价MSCTA对肺癌供血动脉显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3例临床确诊肺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先行供血动脉MSCTA三维重组,CT检查后0~3天内行DSA检查,并接受介入治疗。MSCT后处理技术采用VR、MIP、MPB等。所有CT横断图像及MSOTA重组图像和DSA造影图像由2位从事肺癌诊断和介入治疗多年经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分析评价,意见一致为准。重点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癌供血动脉的显示能力。结果全组23例肺癌患者中,22例顺利完成MSCTA三维重组及DSA造影检查.DSA造影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共46支;MSCTA三维重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共45支。以DSA显示作为参考标准,MSCTA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灵敏度为97.8%(45/46)、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7.9%(46/47)。MSCTA对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对肺癌供血动脉显示的吻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吻合度较强(kappa值=0.657,P=0.000)。MSCTA与DSA对供血动脉的直径测量分别为(2.54±0.31)mm、(2.66±032)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SA相比,MSCTA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肺癌供血动脉的解剖特点.且真实性和可靠性好;MscTA相对无创,是术前肺癌供血动脉筛选的较好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SCT联合多角度DSA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肾出血患者26例,其中a组15例,患者术前行肾脏MSCT平扫增强评估出血原因与部位,术中除常规行后前位DSA造影外,加摄左前斜位(350~45。或根据CT图像决定);b组11例患者术前未行MSCT检查,术中仅行后前位DSA造影。对两组对比剂使用量、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组26例患者即时技术成功率100%,a组术中DSA显示的出血部位与MSCT所见一致。与b组相比,a组在对比剂使用量、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2例(18.2%)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3天出血复发再行栓塞止血成功。结论术前的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合术中DSA多角度斜位摄影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急性肾脏出血中是较为合理、可行的操作流程,可以明显减少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医患辐射量与对比剂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后的原发性肝癌进行肝脏MSCT和DSA检查,并且对比MSCT、DSA检查方法,对比两种检查在肝癌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94例,手术后3、6个月各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肝脏MSCT和DSA检查,观察各种检查的结果。结果原位局部复发(Ⅰ型)23例(24.47%),肝内转移复发(Ⅱ型)51例(54.26%),异时型复发(Ⅲ型)20例(21.28%)。14例(14.89%)两种检查结果不一致,其中13例DSA结果阳性中,6例DSA小结节病灶显示的个数多于MSCT所显示的个数,4例MSCT检查阴性,10例MSCT结果阳性中,3例MSCT小结节病灶显示的个数多于DSA所显示的个数,1例DSA检查阴性。结论 MSCT和DSA检查对于肝癌手术后复发病灶的显示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具优缺点,两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肝癌术后复发病灶显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SCT在合并壁冠状动脉的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重建,并结合三维重组图像观察冠状动脉,采用MPR重组观察左心室短轴、水平长轴切面、垂直长轴切面各段心肌灌注情况。结果同时存在壁冠状动脉及相应供血区心肌缺血患者共9例,全部位于左前降支,其中壁冠状动脉舒张期狭窄超过50%4例,舒张期狭窄小于50%5例。心肌缺血部位位于心尖部6例,室间隔壁2例,前壁1例;增强扫描缺血区早期呈小片状、线状低密度灌注缺损。结论 MSCT不仅可以显示心肌与冠状动脉间的解剖关系,而且能够同时显示心肌灌注的情况,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探讨肾动脉解剖变异的分类、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40例因腹部病变而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作回顾性肾动脉CTA分析.结果 140名患者共280只肾脏,肾动脉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53.6%(75/140)和35.4%(99/280),B、C型占大多数,为83.8%(8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动脉瘤(PA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动脉瘤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单纯肺动脉干动脉瘤3例,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动脉瘤2例,单纯左肺动脉动脉瘤2例,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动脉瘤2例。2例合并有贝切赫特综合征(Be—hcet’sDisease。BD)。3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1例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ialAnomalousPulmonaryVenousConnection,PAPVC)及肺动静脉瘘(Pulmonaryarteriovenousfis—tula)。3例为特发性。胸痛4例,咯血3例,呼吸困难2例。结论:MSCT可明确诊断肺动脉瘤,其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x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以提高其诊断能力。方法80例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进行足部正位、斜位照片,23例行双下肢动脉MSCTA检查,15例行患侧下肢动脉DSA检查。分析所见的影像征象。结果65例骨质疏松、骨质吸收,29例骨干萎缩,8例Charcot氏关节,5例骨质增生硬化,65例软组织病变,3例足部平片小血管钙化。38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管腔不规则狭窄。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方法,影像学检查能很好地评价糖尿病足的骨质、血管及软组织病变,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0例肾脏病变高血压患者行16排CT连续容积扫描,以CT轴位薄切图像(层厚1.25mm,间隔1.25mm为原始数据,然后应用GEAW4.2工作站进行双肾动脉图像后处理,结合多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结果 500例中共显示肾动脉1032条,部分显示一侧或双侧双肾动脉供血,主肾动脉皆显示清晰,级分支显示率95.3%,级以下分支能够清晰显示,显示率95%。结论 SCTA能如实显示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完全可取代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肿瘤向皮质外生长为主3例,向肾盂方向生长为主2例,2例完全位于肾实质内.平扫;肿瘤4例表现为较均质密度.3例密度欠均匀,其中2例内示星芒状边缘锐利低密度,1例内部示多发类圆形低密度,2例出现钙化.增强皮质及髓质期呈较均质强化4例,不均质强化3例,强化均低于肾皮质.肾盂期密度较前下降,然不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晰,2例示完整假包膜.结论 肾嗜酸细胞瘤除中心瘢痕外密度相对均匀,可有钙化,界清,可有完整包膜.增强后较均质明显强化,肾盂期不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具有完整假包膜及中心瘢痕时诊断较明确.其他表现不典型时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