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以森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127-1127
目的分析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8例临床已确诊的肺透明膜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例肺野透亮度减低,其内见颗粒状阴影,网状小结节阴影;2例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并见支气管充气征;2例出现"白肺"改变,心缘及膈面界限不能区分,但胸廓及横膈形态、位置正常。结论肺部颗粒状阴影、网状小结节影、支气管充气征及白肺是肺透明膜病的主要X线征象,X线胸片检查对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海鸥  王靖辉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93-1194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的HMD。结果本组胸片显示的细网粒状略高密度影5例,两肺野透亮度减29例,其中支气管充气症21例,合并肺炎9例,并发肺出血3例、气胸2例、气胸及纵隔气肿1例。结论胸部X线特异性改变是诊断新生儿HMD的主要方法,结合胎龄及出生史对本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及发现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潘琼珍 《海南医学》2005,16(7):121-121,2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HMD)的X线诊断及30例诊断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及X线诊断为NHMD的30例X线表现。结果 16例肺野内显示网格状、小颗粒装状影,14例肺野透亮度降低,12例出现空气支气管征,7例见肺内小斑片状融合影,4例融合呈大片状影,3例出现“白肺”征。结论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NHMD的主要方法,X线通常表现为肺透亮度降低,肺内网格状,颗粒状影,空气支气管征及“白肺”征。  相似文献   

5.
孙晓焕 《吉林医学》2014,(36):8096-8097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影像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7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本组37例中,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6例,Ⅳ级3例。各种并发症:吸入性肺炎2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气胸3例,颅内出血、室间隔缺损、锁骨骨折、气腹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各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表现:肺野透光度减低,散在、弥漫颗粒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心缘及膈面模糊,两肺野密度增高呈"白肺"。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方法:选择临床确诊、X线表现典型24例进行分析。结果:胸片显示的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主要X线征象。结论:X线检查结合胎龄及出生史等对本病的诊断、预后及发现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清 《医学综述》2009,15(20):3191-319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对30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表现为肺野透亮度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伴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或网结状影。30例均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右下肺内带及左心影后,为肺透明膜病X线特征的典型表现。8例出现白肺征。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和及时了解肺透明膜病病程发展与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7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HMD)又称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临床上多见于未成熟儿,生后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及呼吸衰竭。病理上以肺泡、肺泡壁及细支气管管壁上附着嗜伊红膜为其特征,故得名。由于现代女性瘦身、剖宫产及社会因素致使早产儿、低体重儿在临床上有相对增多趋势。而ICU病房的设立使患儿抢救存活率显著提高。现就我院接诊67例NHMD的X线胸片及临床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pulmonary hyalin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P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突出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缺少特征性,且常继发各系统疾患,病程发展快,早期病死率高。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婴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PHMD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檀建华 《中国医刊》2007,42(12):53-5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选择44例临床确诊,X线表现典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5例,X线主要表现为肺内可见细颗粒及网状影,以两下肺明显。Ⅱ级20例,X线主要表现为肺内可见颗粒状及小片状影,大部分可见支气管充气相。Ⅲ级15例,X线主要表现为两肺透明度明显减低,满布颗粒状及小片状影,支气管充气相明显。Ⅳ级4例,X线主要表现为两肺实变呈"白肺"改变,支气管充气相明显。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其特征性X线表现,利用X线胸片,紧密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0例床旁X线胸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床旁胸部X线表现和质量控制,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早期治疗。方法根据X线诊断及分级标准,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胸部X线表现。结果床旁X线胸片上,Ⅰ级病变(仅有小颗粒状阴影的轻微改变)8例,Ⅱ级病变(较大密集颗粒阴影,可见充气支气管征)19例,Ⅲ级病变(病变进一步加重,肺野呈磨玻璃样,心膈模糊不清)27例,Ⅳ级病变(肺野普遍密度增高,称之为白肺)6例。结论床旁X线胸片对肺透明膜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13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通过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参数、机械通气参数对比分析结果,判断该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命体征平稳。治疗后2h、6h、12h的Pa02、Sa02、PaCO:、pH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l〈0.05);治疗后2h、6h、12h的FiO:、PIP、PEEP’、RR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保温、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氧疗、抗生素预防感染及PS替代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分次静脉滴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1、12、24h血气分析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显著疗效,治疗组在胸片改变、合并肺炎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死亡率等均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泳 《海南医学》2010,21(6):35-3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表现,以期提高其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HMD患儿35例,对其临床及DR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DR征象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全肺野呈毛玻璃改变,无支气管充气征;全肺野满布网状粟粒状阴影,出现支气管充气征;以上两个阶段病征更明显,同时有小片状肺实变和局部肺萎陷阴影,心影模糊隐约可见;大片或整叶肺实变和萎陷,呈普遍均匀,致密白色的完全不透明阴影,谓之“白色肺”,心影轮廓消失,横膈向上移位或模糊,而支气管充气征仍然可见。结论DR是诊断HMD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64-66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4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分为A组(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辅助通气)20例和B组(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通气)20例,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机械通气情况、住院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5.00%,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aO_2、pH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aCO_2、OI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总时间、总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总治疗费用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确切,其中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药效优异且药物经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HMD)的疗效。方法: 对17例HMD患儿气管内给予PS治疗,观察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呼吸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MAP)和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血气分析PaO2及pH值上升(P<0.05和P<0.01),PaCO2下降(P<0.01)。24 h胸片提示肺部病变明显改善。结论: PS治疗HMD可明显改善其转归,减少呼吸机上机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新型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HMD)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普陀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NHMD患者55例,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给予NCPAP等综合治疗,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25/28),高于对照组的66.67%(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10.71%(3/28),低于对照组的33.33%(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通气24、48h的氧分压(PaO2)分别为(62.69±2.51)、(79.32±2.85)mmHg(1mmHg=0.133kPa),均高于对照组[(51.37±2.64)、(70.58±2.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24、48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53.38±2.06)、(48.53±1.94)mmHg,均低于对照组[(58.26±2.14)、(53.02±2.1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24、48h的PaO2/FiO2分别为(18.58±1.62)、(22.64±1.15),均高于对照组[(58.26±2.14)、(19.83±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5/28),低于对照组的48.15%(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25.34±1.92)d,低于对照组的(30.82±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NHMD患儿效果较好,能够减少并发症,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祥  刘家浩 《现代医学》2005,33(3):163-16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呼吸机治疗,分析相关干预措施和围生期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MCU)2002年7月。2004年9月收治的35例经机械通气治疗的HMD患儿临床资料,对HMD治愈组和未愈组的呼吸机参数、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静脉营养的应用、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宫内缺氧等进行比较。结果呼吸机治疗HMD的治愈率为71.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4.3%。HMD治愈组和未愈组的呼吸机初调参数及最高参数中的吸入氧浓度(E02)、呼吸频率(RR)、呼气末正压(PEP)和吸气时间(髓)等,以及胎龄、5分钟Apgar评分比较两组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宫内缺氧、最高参数中的吸气峰压(PIP)、静脉营养天数及应用PS等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围生期一些高危因素影响HMD的转归,机械通气是治疗HMD的重要手段,同时辅以PS和静脉营养应用可提高HMD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平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出现鼻中隔受损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60哟,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得到快速缓解,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使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和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50例,对照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X线片与CT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典型病症包括胸片表现的细颗粒状、网格状、支气管充气征以及两肺野透亮度减低等.并发症包括肺出血、肺炎和气胸等。分析表明,肺部病变检出率CT扫描与X线片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检出率CT扫描与X线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与CT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是相互补充的,对临床高度可疑但X线片观察不能排除的患儿,应及时实施CT扫描.这对该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发现并发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