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状况及疗效。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符合入组标准要求患者6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划分为Ⅰ型组、Ⅱ型组。在入院时及治疗6周后分别予以PANSS、SCoRS进行评定。结果:入院时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总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t=1.9718,P=0.0544)。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PANSS总分分别与入院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组间PANSS评分总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2.1022,P=0.0408),Ⅰ型组患者疗效优于Ⅱ型组。入院时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SCoRS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之间SCoRS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ANSS减分与SCoRS减分之间相关性分析提示Ⅰ型组为0.227,P<0.01;Ⅱ型组为0.341,P<0.01。结论:Ⅰ型精神分裂症和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经抗精神病治疗后,患者精神症状均有显著改善,Ⅰ型组优于Ⅱ型组。入院时患者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改善似乎与阴性症状改善之间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加减薯蓣丸联合西药及分散内观认知疗法(DNCT)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12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原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分散内观认知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减薯蓣丸。治疗16周后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①2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及PANSS量表总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②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各维度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0.01),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语言流畅性、数字序列、代币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③2组患者SQLS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0.01),其中研究组患者SQLS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加减薯蓣丸治疗可以提高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1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Ⅰ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和Ⅱ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的差异,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略低于Ⅱ组患者总有效率的8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Ⅱ组患者PANSS总分明显优于I组患者(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不良反应多见血糖升高和体重升高,Ⅰ组不良反应多见体重升高、肌强直和震颤。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奥氮平起效更快,在2、4周时可发挥明显作用,但两种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临床治疗需加强副作用监测,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会认知交互训练(SCIT)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SCIT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SCIT组接受为期9周,每周2次的SCIT干预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2组在干预后的社会认知能力,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责备偏向总分(TBB)、暗示任务及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结果:干预后SCIT组与对照组比较,PANSS得分均有显著改善,社会功能亦有改善。而与自身干预前比较,SCIT组精神症状(t=7.163,P<0.01)、阳性症状(t=19.154,P<0.01)、阴性症状(t=4.601,P<0.01)及社会功能(t=-8.990,P<0.01)均有显著改善。结论:SCIT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依次分为MECT组和非MECT组,MECT组采用MECT治疗,非MECT组采用常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1个月后作认知功能检查评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PANSS评分,其治疗后基础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ECT组的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非ME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经WCST、CPT、WAIS-RC等认知功能测查,其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药物联合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对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28d每天3h的分散内观认知疗法(Discontiguous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DNCT);对照组只给予原有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周时进行PANSS量表以及NOISE量表评分观察疗效变化.结果 研究组脱落10例,对照组脱落1例,研究组40例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总分[(54.00±10.19)分,(45.05±5.28)分,t=5.430,P<0.01]、阳性症状量表分[(11.00±3.33)分,(9.53±1.85)分,t=3.670,P=0.01],阴性症状量表分[(12.15±4.38)分,(9.40±2.15)分,t=4.371,P<0.01],一般精神病理量表[(26.90±5.66)分,(22.65±3.07)分,t=4.494,P<0.01]等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PANSS量表总分[(45.05±5.28)分,(52.04±10.36)分,t=-3.876,P<0.01]、阴性症状量表分(t=-3.789,P<0.01)、复合量表分(t=2.251,P=0.027]、一般精神病理量表(t=-3.336,P=0.01)等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2周随访研究组PANSS量表总分(t=4.764,P<0.01)、阳性症状量表分(t=2.335 P=0.025)、阴性症状量表分(t=3.083,P=0.004)、一般精神病理量表(t=4.325,P<0.01)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OSIE量表病情总估计评分(t=-4.730,P<0.01)、总积极因素(t=-2.446,P=0.019)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总消极因素(t=3.083,P=0.004)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NOSIE量表总消极因素(t=-3.953,P=0.00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周随访研究组NOSIE量表总消极因素(t=2.126,P=0.040)评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总积极因素评分(t=-2.054,P=0.047)仍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分散内观认知治疗有助于改善康复期偏执型精神分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特别是阴性症状,在12周随访时疗效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对比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及事件相关电位与阴性、阳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把患者组按PANSS的评分结果分为Ⅰ型精神分裂症和II型精神分裂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靶刺激时P300的N2、P3潜伏期延迟(P<0.01~0.05),P2、P3波幅降低(P<0.01~0.05);与Ⅰ型组比较,Ⅱ型组靶刺激的N1、P2、N2和P3潜伏期均明显延迟(P<0.01~0.05),P3波幅明显降低(P<0.05);P300的主要指标与精神症状有相关性(P<0.01~0.05).结论提示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协助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分型及推测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奥氮平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和奥氮平合并坦度螺酮组(合并组)。治疗前后进行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测定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结果入组基线期,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及认知RBAN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共失访21例,两组PANSS总分减分及CGI评分减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合并组患者RBANS总分增加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坦度螺酮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采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自2020年10月-2021年8月在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予以所有患者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对比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者疾病改善情况、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及心理弹性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SCoRS)评分及个体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P评分较对照组高,SCo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乐观性、力量性与坚韧性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PRL)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血清催乳素水平以及认知功能SCo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时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CoRS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均能达到较好的抗精神病效果,但齐拉西酮有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且对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更小,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 对30例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0例随机选取的健康志愿者(健康组)的认知功能进行研究.所有参与测试者受教育年限≥6年,对两组人员都进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 MC-CB)测试,分析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和损害特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 除情绪管理测验得分两组没有差异外,其余各测试得分和MCCB总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 05);首发患者的MCCB总分、持续性操作测验得分与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因子分相关(P<0. 05),而连线测验得分与患者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因子分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明显损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与阴性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MECT合并非典型药物治疗)68例和对照组(单纯非典型药物治疗)64例。分别在入组前、治疗3周及6周后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Stroop测验。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WCST中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数、持续错误数及Stroop测验color word(CW)总反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研究组比对照组在PANSS、WCST方面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6周后两组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WCST中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数分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0.01),但两组之间在PANSS、WCST分值及Stroop测验各分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ECT治疗能快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阿立哌唑治疗24周,治疗前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操作试验(CPT)、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并与4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24周后PANSS量表各项指标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1);WCST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及CPT各项指标[分别为(65.93±20.48)分、(17.90±7.19)分、(23.11±15.75)分、(27.15±2.51)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1);研究组于治疗后在上述WCST和CP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仍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分的改善与WCST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P<0.01),与CPT总分呈负相关(P<0.01),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分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393,P<0.01).结论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持续改善作用,且认知功能的改善与精神症状的改善存在着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获得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两组均给予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基线和12个月时给予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和威斯康辛分类卡片(WCST)评估认知功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测精神病性症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RBANS量表总分以及即刻记忆、延迟记忆、注意力的变化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CST中分类数、正确数、概念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ANS总分变化与阴性症状总分以及淡漠/社交退缩、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有显著负相关性(r=-0.21,P=0.03;r=-0.24,P=0.01;r=-0.26,P=0.01)。结论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90例,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均使用喹硫平治疗,分别在基线时及治疗12周末对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的变化值进行比较.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时的临床症状与认知损害是否相关,以及通过喹硫平治疗是否可以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结果 基线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认知损害存在明显相关(P均<0.05).经过12周的喹硫平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P均<0.01);患者12周末与基线相比RBANS测验总分及部分因子分与基线评分相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CST中部分因子分均较基线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喹硫平具有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戴磊  陈巧灵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061-2064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对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既往有冲动攻击行为史,入院后1周内再次发生冲动攻击行为,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最高加权总分≥5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 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采用PANSS、MOA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第2周末两组间治疗后MOAS加权总分喹硫平组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2,P<0.05),不良反应中肌张力增高和震颤的发生率喹硫平组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06,P<0.05;x2=4.800,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总疗效相当,但喹硫平能较快控制攻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分别进行8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数字划销试验(CT)和临床记忆量表(CMS)进行检查,评估其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脱落4例,73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的WAIS-RC、CT、CMS总分均明显高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好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反复发作住院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症状特点。方法:选取长期住院、反复发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病程>5年),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分别予以PANSS、PSP、SCoRS进行评定,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反复住院组在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评分均优于长期住院组(t=4.6420、1.8481、1.7015,P<0.05)。反复住院组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者、知情者评分及各因子分及PSP总体分、有益活动均优于长期住院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自评分、PSP自我照料能力上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反复住院组在PSP攻击要高于长期住院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治疗、管理模式对长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住院不利于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的64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组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及日常康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运动康复干预,干预周期为10周;分别于入组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有30例患者完成观察.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8,P=0.000);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研究前(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研究前(均P=0.000).结论 ·精神运动康复可以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20.
程勇鹏  张庆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58-2660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进行8周药物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其疗效,用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Stroop-C和Stroop-WC测验等神经认知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56例患者PANSS总分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奥氮平与利培酮能显著改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奥氮平组神经认知测试成绩在Stroop-WC测验、WCTS正确数和WCTS持续错误数分别为(108.71±12.40),(35.92±6.83),(16.09±11.46)分,而利培酮组分别为(119.72±9.20),(31.59±5.12),(21.59±12.96)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