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尔夫 《当代医学》2009,15(17):322-324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5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择性进入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入真丝线段和明胶海绵,阻断肌瘤血供。结果经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疼痛明显改善,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临床有效率86.67%。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应用Seldinger技术引入导管鞘 ,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 ,经导管注入PVA及明胶海绵颗粒 ,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经子宫动脉DSA发现 ,子宫肌瘤血供丰富 ,均有双侧子宫动脉供血 ,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 ,可以完全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栓塞后随访结果表明 ,肌瘤及子宫体积明显缩小 ,月经量及月经恢复正常 ,疼痛缓解 ,临床治愈。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是一种创伤小、临床疗效良好、简单安全的新方法 ,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8例子宫肌瘤患者。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性插至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入PVA颗粒或真丝线段,阻断肿瘤血供。结果经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瘤体血供丰富,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肿瘤血供完全阻断。治疗后随访3-6mo,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简便易行,创伤小,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s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造影,再经导管注入真丝线段,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部分肌瘤血供来自肌瘤侧子宫动脉,部分肌瘤双侧子宫动脉均参与供血。栓塞肌瘤供血侧或双侧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定期随诊结果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临床有效率达95.24%。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伤、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子宫肌瘤患,采用Seldins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声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远端,经导管注入PVA和明胶海绵微粒,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血管造影见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临床症状缓解消失,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低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的微创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对26例子宫肌瘤患者超选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经导管注入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26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分支增多,双侧子宫动脉供血,血供丰富,对比剂滞留染色;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完全阻断肌瘤血供,3~17个月随访结果表明,月经量恢复,经期缩短,疼痛缓解,超声显示肌瘤明显缩小.结论经皮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冯凯  闻捷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6):103-104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官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鞘,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颗粒,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经子宫动脉造影发现,肌瘤血供丰富,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子宫动脉后,可以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痛经缓解,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既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 例子宫肌瘤采用Seldinger’s 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先经皮肤作股动脉穿刺,将动脉导管插至对侧髂内动脉,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肌瘤高度血管征象后,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并通过动脉导管注入真丝线段,阻断肌瘤血供。3 ~5 d 后同法作对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主要来自左右两侧子宫动脉( 占93 % ) ,但以一侧为主要供血支。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完成后,子宫肌瘤血供可完全阻断。治疗后6 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肌瘤均比治疗前缩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增多,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7 % 。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志明  贾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57-15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对49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超选性子宫肌瘤动脉栓塞。通过动脉导管推入聚乙烯醇(PVA)微粒加明胶海绵,阻断肌瘤血供。结果双侧子宫动脉肌瘤栓塞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肌瘤比治疗前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改善,2例闭经。栓塞成功率100%,有效率93.9%。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系数高、临床效果明显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经导管行选择性子官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方法 选择27例子宫肌癯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行双侧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证实后经导管注入PVA栓塞颗粒。阻断肌瘤供血。结果,经造影证实。子宫肌瘤多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一侧为主。且血流丰富。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供血可完全墨薪。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贫血及压迫症状改善。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估。②采用导管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使用PVA颗粒(聚乙稀醇)栓塞靶动脉。③结果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剂填充阻塞,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全部患的症状(出血,骨盆疼痛)缓解、消失,平均肌瘤缩小60%。④结论经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疗效肯定,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2例,术后3月、6个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改变情况。结果32例患者子宫肌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肿瘤血管消失。术后3月、6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28例,术后3月、6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为富血管良性肿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共同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病理血管征象消失。术后3月、6月随访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改善,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姜陵  柯要军 《铁道医学》1999,27(6):381-383
目的 研究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子宫仙瘤的临床效果。地30例子宫肌瘤采用Seldinger’s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先经皮肤作股动脉穿刺,将动脉导管插至对侧髂内动脉,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肌瘤高度血管征象后,进行选择怀子宫动脉插管,并通过动脉导管注入真丝线段,阻断肌瘤血供。3 ̄5d后同法作对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主要来自左右两侧子宫动脉(占93%),但以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股动脉穿刺分别人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人真丝线段和明胶海绵颗粒,阻断其血供。结果:30例成功栓塞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29例肌瘤和f宫体积明显缩小;18例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疼痛明显改善;3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栓塞其两侧供血子宫动脉创伤小、临床效果满意,此疗法可成为替代外科手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汪培青 《中原医刊》2006,33(16):36-36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进行了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瘤缩小程度及副作用。结果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月经19例,明显减少5例,23例一次栓塞肌瘤即缩小大于35%,贫血改善。副作用为疼痛、发热、少量阴道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小,微创且能保留子宫,适应证宽,但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法在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l例子宫肌瘤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一侧或双侧股动脉插管,超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行栓塞术,阻断子宫肌瘤血供,引起肌瘤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结果 术前月经异常、盆腔及腰部局部疼痛不适、贫血及尿急尿频者症状改善,l例小肌瘤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合并盆腔脓肿,3月后改为手术治疗。结论 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尤其是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 2 8例 ,术后 3月、6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为富血管良性肿瘤 ,均由双侧子宫动脉共同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 ,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 ,病理血管征象消失。术后 3月、6月随访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贫血改善 ,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麦远其  郑文玲  王郁豪 《河北医学》2008,14(9):1017-1019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法在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2例子宫肌瘤的患者,采用Seld inger技术进行一侧或双侧股动脉插管,超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行栓塞术,阻断子宫肌瘤血供,引起肌瘤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术前月经异常、盆腔及腰部局部疼痛不适、贫血及尿急尿频者症状改善,1例小肌瘤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合并盆腔脓肿,3月后改为手术治疗。结论: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尤其是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临床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和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复查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疗效。结果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患者,痛经症状有明显改善,经量较以前减少且经期缩短,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