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口眼干燥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眼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证”范畴。阴虚虽为其本质,但亦有兼阳虚之候者。本文从内燥、阴伤、阳虚三方面加以论述。治疗以润燥护津、滋阴生津、益气布津为法。  相似文献   

2.
刘小翠 《吉林中医药》2011,31(8):731-733
近些年一些名老中医对于阴虚发热的治疗,有从气血津液论治者,也有从卫气营血论治者,治法有益气生津,养心营阴透邪热,滋阴清热,透热转气等。如阴虚发热,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清热,以生脉散加味。素体心营不足,养阴透邪外达为必用之法,但透邪易而心营恢复较慢,故需坚持用药。阴血亏虚,阴虚火旺证以四物补其阴血不足,牡丹皮、地骨皮、知母、黄柏退虚热,辅以菊花、天麻辛润而不燥,平息肝风治头晕。  相似文献   

3.
周全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工作10余年,是具有深厚风湿学造诣的中医学专家。干燥综合征是由燥邪侵袭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机关键是津液不足与输布失常,治疗多从滋阴生津、化瘀通络着手。导师周全教授经验方增液润燥汤具有益气滋阴、生津除燥、祛瘀通络作用,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消渴病按以下六法论治:①清泻肺热,生津止渴;②清胃泻火,滋阴润燥;③健脾益气,输液散津;④滋阴补肾,益气固摄;⑤肺肾双补,益气生津;⑥健脾温肾,益气扶阳。并列举了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400例为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后以中医治疗生存1年以上者。按Kafnofsky分级评分标准,均达90分以上。对邪衰正虚型者,治以健脾益气或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邪盛正虚型者,治以健脾益气、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结果提示,重用健脾益气、和胃消食之品可增进患者食欲,改善症状,控制病灶发展;放疗后患者多见津液亏耗之象,当用大剂滋阴生津之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抓住除邪务尽这一头键,采用软坚散结的方法,可望邪去正安,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主要病机为阴亏津少,气阴两虚,体内水液代谢输布失常,不能濡养荣润四肢百骸,从而导致干燥症状的发生。益气养阴润燥是基本治法,包括益气健脾、宣肺布津、滋肝润燥、补肾生津等,常用山药、白术等益气,麦冬、沙参、白芍等养阴。燥痹日久,津液亏少,停滞炼结为痰,痰瘀交阻,燥痰瘀搏结,久而化毒,形成燥毒,瘀阻络脉;治宜清热解毒,化痰通络蠲痹,常用红藤、白花蛇舌草、赤芍、牡丹皮、山慈菇、僵蚕等以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相似文献   

7.
杨宁 《中医药通报》2019,18(1):22-23
初步探讨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脾气亏虚,脾失健运,致津液生成不足或津液输布失常。临证以益气健脾法为主,配伍养阴生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程益春教授在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时注重顾护脾胃,调理病变脏腑。根据病证的不同,治疗便秘采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健脾祛湿、调畅肝气,补气健脾、清热润肺,滋阴生津、养血润燥,温补肾阳、润肠通便等法;治疗腹泻采用健脾益气、升阳止泻,温补脾肾、助运和胃等法;治疗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采用健脾和胃、宣肺理气法。  相似文献   

9.
王秀娟教授认为,唇炎的病因病机为胃腑有积热,复感风热之邪,灼唇部形成胃经风热证;脾胃受损,湿邪内生,湿热循经上蒸结于唇部;脾胃积热郁久化火,灼阴化燥,阴虚血燥,津液不能上行濡润唇肤而发为唇病。治法多用疏风清热、健脾除湿、滋阴润燥,同时加强合理饮食及护理常规。  相似文献   

10.
从干燥综合征看“燥必入血”的病变特点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秦长林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2):710-712
干燥综合征的病变特点一般多强调阴伤燥盛,治疗多从滋阴生津入手。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现代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三方面,论述了干燥综合征燥病日久必入血分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特点。强调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不仅应滋阴润燥,更应养血活血、生津除燥,通过活血通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归纳了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即阴虚为本、瘀血致燥、燥毒致燥、痰湿致燥、气虚失运、脾胃不调等引起津液损伤或输布障碍,造成机体津液绝对或相对不足.通常几种病因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并贯穿于疾病整个过程中,这是其病程漫长、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从脾胃论治鼻咽癌放疗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副反应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其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伤及肺胃阴液,影响及脾,以致脾失健运,脾胃升降失调,日久致脾气虚弱,化源衰少,气血两虚,甚或累及肾阴,因此治疗上应着重于脾胃,勿使脾胃气阴受损,并及时予以调治,使正气充盛,燥热之邪自去,从而减轻放疗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症状变化复杂,中医证型是反映不同阶段病机特点的较好指标,主要为脾胃气虚、脾气虚兼胃阴虚;因患者体质差异随后表现为脾肾气(阳)虚,或肺胃阴虚、肝肾阴虚。治疗不宜过早补肾,以防滋腻碍于脾胃;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为第一要务;因阴阳体质差异,证型会向不同方向转化,阴虚多转为肺胃阴虚、肝肾阴虚;阳虚易转为脾肾阳虚型。肺胃阴虚、肝肾阴虚抑制期较长,恢复较慢;阴虚体质,在脾胃和合后,尽快应用滋补肺胃之阴兼有清热药物;脾肾阳虚抑制期较短,恢复较快,可谓"阳虚易治,阴虚难调"。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日久可伤及胃阴。从燥而言,是谓胃内湿热较甚,使胃腑郁闭,湿致气和津液不得宣行布达,因而形成胃之燥象,燥象贯穿于阴虚证的全过程,故曰“阴虚者必燥”。“燥者濡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以濡润之品治疗津液亏乏之症,凡能使胃恢复柔润之性的药物即可称为润剂。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基于“燥者濡之”的理论治疗萎缩性胃炎胃阴虚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初期因气滞或者湿热伤阴,应用甘寒理气药濡养胃阴,中期由于母病及子影响至肺,宜用轻灵之药润肺胃之阴,后期依据“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等理论,运用咸寒补益药资胃肾之阴,以恢复胃阴濡润及升降之性。  相似文献   

15.
黄元御《四圣心源》从天人合一角度,归纳"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切中人体生理本质,理论与临床结合,执简驭繁,举纲张目;"一气"乃人体内浑然一体之土气,即脾胃之气,人体与天地一样"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亦分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即脾胃之气。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证候复杂多样,病机变化多端,大致归为水寒、土湿、木郁,尤以水寒土湿为根本;一气不能正常周流出现各种不同症状表现,脾肾阳虚日久,必然阳损及阴,肝郁而生热,灼湿成痰化瘀,使一气周流更加郁滞,临证诊治应重中气脾土,根据四维升降辨治,使水暖、土干、木达的同时,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修复源头加处理显现情况,帮助一气运转起来,使中气运动、四维轮转、清浊复位、阴阳既济,从而达到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目的。从"一气周流"入手,探析慢性肾衰病机,可有效指导临床辨治,为临床辨治慢性肾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干燥综合征是以口干眼燥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治疗尚无切实有效的药物,多为对症治疗。文章从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方面阐述了其和脾胃的关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燥邪外袭,损伤脾胃气阴,或脾胃本虚,水液代谢异常,气阴生化受阻,从而出现口眼干燥、鼻腔干燥、吞咽困难、关节肿痛、肌无力等症状,因此该病的主要治则为健脾益气,益胃养阴。从脾胃着手治疗该病方可标本兼治,有利于彻底根治此病。  相似文献   

17.
便秘一证,证候多样,由瘀致秘的病机为气滞血瘀、血瘀血虚、血瘀津亏.血乃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成,故治血者,治脾为主.肝藏血,有疏泄、调节血液之功,故由瘀致秘多从肝脾论治.血瘀可致气滞,血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之因,瘀血停留,阻塞脉道,气机运行失常,宜用风药和血疏风、行气化瘀,方用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久病必虚,久病兼瘀"...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为:消渴日久,阴虚燥热,首伤肾阴,肾精不足,脑髓空虚,无以养神;肾阴既亏,肝木失养,灼伤肝阴,虚火内盛,上扰脑府以致神病;肝木独亢,克伐脾土,脾阴不足,运化失司,痰邪上蒙,脑络壅塞;脾不升清,痰湿内盛,上逆犯肺,肺失治节,气阴不调,痰浊内蕴,积久化热,痰热蒙蔽神窍;心为五脏之大主,阴虚及心,心火上炎,清阳独亢,耗伤心神,心神不主脑神,以致健忘、痴呆诸症。其治疗以滋阴为根本,辨析五脏,益脑神、通脑络,结合行气、补血、化瘀、祛湿诸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寻常型银屑病(白疕)顽固难治易复发,"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疕,俗呼蛇风",从血论治历史悠久,上可推溯至隋唐,古今各家各派认识虽有差别,始终不离"气血"、"血分",血分发病为历代医家广泛认同,现代学者也持赞同态度;病机核心是血热内蕴,以血为本,先成血热,继后血虚、血燥、血寒,重则成血毒,血瘀贯穿全程,故宜以血为纲,"从血分论治",学者普遍赞同辨证分型以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为主;治疗应分析病因,秉承病机,从血分入手,辨证分型,审因论治,活血祛瘀、清血解毒、补血润燥等;血热者清热凉血,血虚者补血通络,血燥者滋阴润燥,血瘀者化瘀通络;同时配合外用药物涂擦、洗浴、熏蒸等,内外同治,气血双调,达到机体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发展甚至治疗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