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CV胶体金试剂在急诊患者手术输血前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HCV胶体金试剂对急诊手术患者输血前进行检测,并与抗-HCV ELISA法进行比较。方法对本医院2008年1~10月的3216例急诊手术患者,先应用HCV胶体金试剂检测抗体,再分别用试剂①、②两种抗-HCV试剂进行ELISA法检测。对HCV胶体金试剂、试剂①、②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再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3216份标本中HCV胶体金试剂检测阳性25份,抗-HCV试剂①ELISA法检测阳性33份,试剂②检测阳性34份(两种试剂均阳性26份,仅试剂①、②阳性的分别为7和8份)。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28份。结论HCV胶体金法与抗-HCV ELISA法结果符合率为92.59%,与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法结果符合率89.29%,HCV胶体金试纸法假阳性率低,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患者手术前输血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方法对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的2 523份输血、手术前住院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HCV初、复检检测。将初、复检均阳性的其中10份、仅初检阳性的15份和仅复检阳性的17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ELISA检测HCVcAg和采用RT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结果 ELISA检测HCVcAg阳性结果为4份(40%)。32份仅初检或复检抗-HCV阳性标本采用ELISA检测HCVcAg阳性6份,阳性率为18.75%。采用RT-PCR荧光定量检测HCV 10份初、复检抗-HCV均阳性的血清标本结果均为阳性,32份仅初检或复检抗-HCV阳性标本采用RT-PCR荧光定量检测HCV阳性5份,阳性率为15.63%。结论 HCVcAg的敏感性与RT-PCR荧光定量检测HCV类似,能对HCV的感染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丙型肝炎病毒(HCV)胶体金法检测无偿献血者,并与抗-HCV ELISA法比较。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5830例无偿献血者,先应用HC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再分别用试剂1、试剂2两种抗-HCV ELISA试剂进行常规初检、复检。对HCV胶体金法阳性的标本、试剂1初检、试剂2复检阳性的标本,再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在被检测的5830份标本中,HCV胶体金法阳性有11份,抗-HCV ELISA试剂1初检阳性12份、试剂2复检阳性13份;其中初检、复检均阳性的11份,仅初检阳性1份和仅复检阳性2份,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11份。结论本组检验HCV胶体金法与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法结果符合率为100.0%,HCV胶体金试纸法假阳性率低,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无偿献血者抗-HCV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丙型肝炎诊断试剂考评用质控体系.方法 收集自2009年2至6月期间4080份献血员血清标本,用酶免疫实验检测筛选出抗-HCV阳性和抗-HCV阴性的146份标本.分别使用2种进口(Murex、Ortho)和4种国产抗-HCV EIA试剂(分别为英科新创、中山生物、万泰和科华公司)对筛选出的标本进行重复检测;使用Chiron的RIBA HCV 3.0和HCV RNA PCR试剂进行确认试验;采用Roche和Abbott HCV RNA定量试剂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RNA阳性标本进行HCV基因型检测.选择不同强度的或不同含量的确认阳性和阴性的标本及系列稀释标本建立抗-HCV和HCV RNA诊断试剂评价质控体系.结果 构建了抗-HCV和HCV RNA诊断试剂评价质控体系.每种质控体系均由50份标本组成.分别包括20份抗-HCV/HCV RNA阳性标本、20份抗-HCV/HCVRNA阴性标本及10份用于灵敏度评价的系列稀释标本.阳性标本包括强、中和弱阳性,并包含国内常见HCV基因型和亚型.阴性标本包括样本吸光度值/临界值接近临界值的标本.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质控体系背景资料丰富、检测结果稳定可靠,为新研制和改进后国产丙肝诊断试剂的性能评价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清HCV RNA水平与ALT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清HCV RNA含量与ALT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 RNA,分析标本ALT活性与HCV RNA水平的关系。结果 60份抗-HCV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27份标本含有HCV RNA,HCV 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 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 献血者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抗-HCV EIA法、WB法与HCV RNA检测分析的符合性,选取适合高危人群的HCV实验室诊断策略。方法使用2种EIA试剂进行筛查试验,初检阳性者用另一种抗体试剂复检和用FQ-PC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抗体复检阳性的样品用HCV WB检测试剂进行确认。结果血清学试验115份样本初检结果阳性108份,阴性7份;对初检阳性者进行复检,结果阳性90份,阴性18份。复检阳性者使用WB确认,89份阳性,1份不确定;EIA抗-HCV结果S/CO≥3.8有71份,与WB阳性符合率为98.6%。EIA复检阳性样本中HCV-RNA检出率为82.22%,复检阴性样本中有HCV RNA的检出率为77.78%(14/18)。结论抗-HCV并不与HCV RNA同时出现。吸毒人员HCV感染的检测,在EIA筛查基础上,对阴性样本检测HCV-RNA,阳性样本用WB试验进行确认,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献血者感染的HCV基因型及亚型。方法收集2013年来自江苏省血液中心ELISA双试剂检测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清标本,使用HC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HCV RNA载量;同时使用RNA提取试剂提取HCV RNA,反转录PCR法扩增HCV Core区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进化树分析基因型和亚型。结果 2013年抗-HCV阳性标本139例(0.20%),其中64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经荧光定量检测,RNA阴性30份,阳性34份。经巢式PCR扩增能够分型的标本24份,包括1a(71.7%)、1b(7.5%)、2a(7.5%)和3b(1.9%)3种基因型和4种亚型。年龄偏大(35岁)以及男性的HCV RNA阳性标本的病毒滴度与抗-HCV水平(S/CO值)都高于RNA阴性标本,并且存在性别差异,但年龄间无差异。结论江苏无偿献血者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型为主,其中1b为优势基因亚型。病毒血症献血者的HCV抗体水平显著升高,HCV RNA在自然感染进程中的变化有待通过进一步随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ELISA检测试剂进行临床特异性及敏感性评价。[方法]制备抗HCV-核心区(Core)抗原四株单克隆抗体,研制出双抗体夹心检测HCV~core抗原酶联免疫检测(ELISA)试剂。三家临床单位收集抗HCV阴性样品3040份,HBsAg阳性100份,抗HIV阳性40份,从10万份抗-HCV筛查出临界样品28人份。[结果]3040份阴性样品检测有3份HCV—cAg阳性,3份经HCVPCR检测有1份阳性,100份HBsAg阳性,40份抗HIV阳性样本检测均为阴性,在10万份抗HCV抗体筛查样品中,选择28份抗-HCV检测临界样品进行HCV—cAg检测,有4份阳性,4份HCV—cAg阳性样品中有3份HCV—RNA检测阳性。[结论]研制的双抗体夹心HCV-核心抗原ELISA试剂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ELISA法检测抗-HCV和荧光PCR法检测HCV RNA的效果,分析荧光PCR法在血站开展的必要性,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3年5月1日~2014年4月31日采集的149 200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CV的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610例,阴性标本148590例,610例阳性标本中用荧光PCR检测出HCV RNA阳性490例,占80.32%,148 590份抗-HCV阴性标本中HCV RNA阳性298例,占0.2%。结论用ELISA法检测抗-HCV,去除抗-HCV阳性血液,在此基础上对抗-HCV阴性血液加做HCV RNA核酸检测可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和ELISA检测抗-HC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站开展HCVRNA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48份抗-HCV阳性标本(s/co≥1)、19份抗-HCV灰区可疑标本(0.8≤s/co〈1)及1000份抗-HCV阴性标本(s/co〈0.8)进行FQ—PCR检测。结果三类标本HCV RNA阳性数分别为30例、5例、2例。结论在ELISA检测抗-HCV基础上加做HCV RNA核酸检测,有助于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ELISA法测定总HCV—cAg与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CV—RNA两种检测方法对诊断HCV感染的敏感性,分析HCV—cAg ELISA法诊断试剂的重要意义。[方法]ELISA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抗体,改进型ELISA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cA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RNA,阳性样本经重复实验确认。[结果]通过用HCV抗体检测试剂对门诊病人或献浆员进行筛查,获得HCV抗体阳性血清样本264例。对这些病例别进行ELISA法测定总HCV—cAg实验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CV—RNA实验,测到HCV—cAg阳性病例101例,HCV—RNA阳性病例11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别不太大(0.01〈P〈0.05)。[结论]HCV—cAgELISA法检测和HCV—RNA定量检测具有相近的敏感性,日存某种稗序上HCV—cAg ELISA法榆测可以作为HCV—RNA定量榆测的有效替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法)在高危人群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并与间接法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河北省固安县丙型肝炎高发地区A村38份、B村47份,共85份样品,采用研制的抗-HCV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法)及间接法同时测定样品抗-HCV,对检测结果不符的样品用HCV-RIBA补充试剂进行确认。结果 85份样品中,间接法检测阳性76份(89.41%),阴性9份;双抗原夹心法检出阳性73份(85.88%),阴性12份。有3份间接法检测弱阳性,而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为阴性,经HCV-RIBA补充试剂确认2份为阴性,1份仅1条带阳性,再经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为(1.2~4.8)×10^2copies/ml,HCVRNA测定为阴性。结论 研制的双抗原夹心法抗-HCV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与间接法相同,特异性优于间接法。  相似文献   

13.
用中和试验评价四种ELISA试剂盒检测抗-HBe结果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中和试验方法验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竞争抑制法和中和竞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的性能。方法竞争抑制法选择A、B试剂,中和竞争法选择C、D试剂检测抗-HBe;4种试剂结果明显差异的标本,用中和试验确认抗-HBe。结果 4种试剂检测随机血清标本455份,其中195份(42.85%)抗-HBe结果有差异。4种试剂检测抗-HBe总阳性数279份(61.32%),其中均阳性84份(30.11%)。经中和试验确认,A、B、C试剂假阴性率为35.0%~72.5%;假阳性率为31.4%~77.1%。D试剂假阳性率为37.1%,假阴性率为5.0%。结论 ELISA一步法检测抗-HBe,4种试剂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D试剂准确性明显优于A、B、C试剂。中和试验对于确认抗-HBe结果的准确性简便而实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数量混合血清样本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在拟输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单份血清样本抗-HCV,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in reaction,PCR)检测单份血清样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对无偿献血者血液HBsAg/抗HCV/HIV/Ag/Ab阳性检出率及核酸分析技术(NAT)对HBV/HCV/HIV阳性检出率,为优化血液安全检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方案(用两种不同生产厂家的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HIV/Ag/Ab,无反应性样本再进行NAT HBV/HCV/HIV检测)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采集的198 783例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检测;采用B方案(用1种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CV/HIV/Ag/Ab,无反应性样本再进行NAT HBV/HCV/HIV检测)对2013年8月-12月采集的34 577例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A,B两种检测方案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A方案的ELISA阳性检出率(1.32%)高于B方案的ELISA阳性检出率(0.76%)(χ^2=75.291,P<0.05);A方案的总阳性检出率(1.45%)高于B方案的总阳性检出率(0.92%)(χ^2=61.016,P<0.05);A方案ELIS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1.32%)高于B方案总体阳性检出率(0.92%)(χ^2=38.986,P<0.05).结论 采用A方案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HBV/HCV/HIV进行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较好地保证血液安全,但会增加检测成本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固相吸附法的改良,探讨采用固相吸附法提取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RN A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HCV RNA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对固相载体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表面进行硅醇基化以提高其核酸吸附能力;同时对病毒裂解液进行优化,获得异硫氰酸胍(GuSCN )的最佳浓度用于 HCV RNA 的提取;最后使用改良方法提取的 HCV 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并绘制其标准曲线,计算出线性方程,同时检测该提取方法下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血清样本中HCV RNA的最低检测限并对其检测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硅醇基化后其吸附核酸的能力显著提高;病毒裂解液中GuSCN的最佳浓度为4.23 mol/L。使用改良方法提取血清样本中的HCV RNA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获得标准曲线和线性方程,其线性相关系数(R2)达到0.999,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2~5.52 IU/mL ,或者102.52~105.52病原体数/毫升。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2.52±0.50)IU/mL ,且其检测重复性良好。结论改良后的固相吸附法可以大大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最低检测限,提高了HCV的阳性检测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HCV的检测和其他病毒的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分析罗氏MPX V1.0试剂在本地区献血者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在罗氏Cobas核酸检测平台上,使用MPX V1.0试剂对9 418人次HBsAg、抗-HCV、抗-HIV、TP ELISA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定性检测,并对NAT阳性样本进行确认试验和电化学发光检测。结果 9 418人次标本共发现6个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对此类标本的部分献血者进行追踪,其中发现1例低CT值(MPX V1.0 16.4)样本,通过确认试验发现其为HCV感染,进行追踪检测证实该标本为HCV感染窗口期。结论应用罗氏MPX V1.0试剂对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筛查后,能进一步筛查出HBV、HCV或HIV核酸阳性的标本,从而阻止将该类血液提供到临床,进一步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与HCV-RNA检测的相关性及其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HCV-c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以了解两者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HCV-RNA阳性血清中,HCV-cAg阳性148例,阳性符合率92.5%;在60例HCV-cAg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59例,阳性符合率98.3%。结论通过对HCV-RNA与HCV-cAg检测,说明HCV核心抗原与HCV-RNA检测可作为反映HCV复制的间接指标,预防窗口期感染。由于HCV-cAg在方法学上与HCV-RNA相比,具有方法简便、快速、价廉,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普及应用等优点,特别是在不具备HCV-RNA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作为HCV感染检测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