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病影响因素的研究集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静 《中医药学刊》2002,20(5):652-653
对近10年文献中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概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提示,在临床上存在多种因素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产生影响,主要包括的机能状态,不同的针刺方法,不同的腧穴,刺激量等几方面,文章将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对这些影响扬长避短,指导临床制订出最佳的针刺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针刺治疗中风病,机时为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近 10年文献中针刺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概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结果提示 ,在临床上存在多种因素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产生影响 ,主要包括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的针刺方法、不同的腧穴、刺激量等几方面。文章将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旨在对这些影响因素扬长避短 ,指导临床制订出最佳的针刺治疗方案 ,最大限度的提高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效果 ,同时为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范刚启  刘冠军 《中医杂志》1997,38(3):178-179
中风病针刺时机的选择,包括对中风病的病程、病期和日时辰的选择。其中,又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针刺时机的选择两大类。中风病的针刺时机,是影响中风病针刺疗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加强中风病针刺时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鲁海  张春红 《新中医》2018,50(6):230-233
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主病之一,针刺量学定律贯穿整个中风病的治疗过程。笔者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病有关针刺治疗介入时机、针刺时刻、取穴、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针刺间隔时间及疗程等量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并就量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经络疏导补泻仪治疗中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刺加经络疏导补泻仪治疗中风病临床观察陆永辉,王克键(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91)主题词中风/针灸疗法,经络疏导补泻仪我们于1996年2~6月间,观察了针刺后加经络疏导补泻仪治疗中风病患者30例。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顺序对大接经针法治疗中风病阴证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阴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按经脉流注顺序针刺十二井穴,对照组按先手后足顺序针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血流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针刺顺序对大接经针法效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刺作用的时效关系是指针剌作用或针刺效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影响中风病患者针刺疗效因素很多,除与个体差异、病情轻重等有关外,时间因素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早期针刺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合理地缩短间隔时间、增加治疗次数、延长疗程能提高并巩固疗效,长时间留针可以累积刺激量从而提高疗效。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针剌治疗中风的时效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现将相关研究情况予以更新、补充,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现状作系统分析,发现存在临床实验方法学随机分配方法不明确、对照选择不合理、疗效判定不全面等问题;证据的应用带有随意性、盲目性和倾向性;对针刺治疗优选方案、针刺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及地位、针刺与其它方法间的交互作用、针刺对中风危险因素的干预等问题的研究较少;机理研究不深入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对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等证据进行循证医学系统评价(Meta-分析);并从残损、残疾、残障、生活质量4个层次,量化评定针刺治疗中风的作用;加强针刺治疗优选方案、针刺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及地位、针刺与其它方法间的交互作用、针刺对中风危险因素的干预等研究;机理研究应注重缺血性半暗带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9.
石学敏院士立足"治神"学术思想,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的针灸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重视中风病的整体治疗,开发了丹芪偏瘫胶囊,建立中风单元。近年来,又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风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治疗,创立了以人迎为主穴、有规范手法量学标准的针刺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在中风病治疗方面的贡献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针刺预处理防治中风病的案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但是在现代中风病的临床防治中应用较少。本研究总结针刺预处理在临床中风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发现针刺预处理在治疗中风先兆、治疗中风病危险因素和预防中风复发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后续研究应该扩大样本量,规范选穴、操作手法,并补充机制研究,为针刺预处理的临床推广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嗜睡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嗜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3月~2005年11月间的嗜睡患者,全部用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病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结果:78例中临床治愈41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不仅治疗中风病优于传统治疗方法,而且在治疗嗜睡方面也疗效卓越。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留针时间与效应关系的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特色和优势已被广泛认同,但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较多,其中时间因素中针刺留针时间与效应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本文就留针时间在针刺治疗中风病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对针刺治疗中风留针时间与效应关系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等方面内容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作了一些探讨,认为针刺治疗中风留针时间与效应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其关系符合循证医学对现代针灸临床标准化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风病时效关系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何世铭  朱长江 《中国针灸》1999,19(12):757-759
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病中 ,有关治疗时机选择、行留针时间、治疗间隔时间及疗程等时间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并就时效关系研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探讨督脉经穴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作用和针刺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照组48例患者针刺患肢体穴位,治疗组50例患者针刺督脉经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结论针刺督脉经穴能调节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疏通阻滞经脉之气血,是针刺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中风的时机、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相关量学临床研究,以针刺量学因素的时间因素和剂量因素为切入点,从针刺前因素、针刺时因素及针刺后因素对针刺时效关系及针刺量效关系进行分层辨析。结果:针刺量学研究论述不一,尤其对于针刺留针时间、两次针刺间隔时间及疗程等时间因素缺乏严格一致的量学界定,但对于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介入时机、针刺时刻以及经穴特异性和针刺手法的量学认识普遍一致。结论:针刺时效、量效研究的核心是针刺最佳刺激量的研究,针刺最佳刺激量是临床获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证明针刺内关穴对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涉及神经、血管、细胞因子、蛋白、离子、免疫、代谢等多个方面.综合近年来国内相关的实验性研究,概述针刺内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作用机制,在总结以往研究工作的同时,以期为后继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笔者认为:针刺治疗中风既是一个系统,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据此提出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解决目前针刺治疗中风病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认为,以系统科学指导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必将促进研究的深化并导致研究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影响针刺治疗中风效应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刚启  魏峰 《江苏中医》1993,14(10):20-23
本文对对近10年来有关影响针刺治疗中风效应诸因素的研究作了综述,冀以提示各影响因素的考察对针刺治疗中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重要性。认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影响针刺治疗中风效应的有关,理中因素内、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探讨,进而研究其最佳组合规律和方法,应是今后针刺治疗中风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针刺疗法,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文章通过对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探讨腹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学说及临床进展.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今后应加强对相关机制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化腹针的理论体系,提高腹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篇中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之说,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专篇讨论中风,此中风已包括现代的脑血管疾病。针刺治疗中风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针灸医家根据对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制定了针刺治疗中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相关报道,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1历代医家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认识自《内经》始,医家对中风病的针刺治疗就有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