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检测肠腔侧侧分流术 (MCS)、远端脾腔分流术 (DSCS)及门奇断流术 (PAD)对门体分流率和肝功能的影响 ,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CCl4/乙醇诱导的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模型行肠腔侧侧分流术 (MCS)、远端脾腔分流术 (DSCS)及门奇断流术(PAD)。观察术前及术后 1、2、3周时的自由门脉压力 (FPP)、门体分流率 (PSS)和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MCS组术后FPP明显下降 ,PSS显著升高 ,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至术后 3周仍未恢复 ;DSCS组和PAD组术后FPP及PSS变化较小 ;DSCS组肝脏功能无明显下降 ;PAD组术后 1周肝功能明显下降 ,2周后逐渐恢复到术前状态。结论 远端脾腔分流 (同时施行彻底的脾胰断流 )术有助于维持向肝血流 ,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8(4):261-262
1 概念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可分为分流术和断流术两大类 ,在同一术野中既作分流术 ,又作断流术 ,称为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这主要是我国学者提倡的一种术式。当前 ,该术式正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成为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一个研究热点。2 在研究联合手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 ,首先要了解断流术和分流术的优、缺点2 .1 断流术又称门奇断流术 ,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以达到预防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断流术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疗效最为满意 ,其他手术由于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 相似文献
3.
4.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两种比较认可的手术方式:分流术和断流术。但两种手术方式都有自身的缺陷,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提出分流和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笔者就分流和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和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评价近端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联合手术组20例,断流组18例,于术前一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及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于联合手术组,术后较术前的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门静脉直径和自由门静脉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于断流组,术后较术前的门静脉直径、流量及自由门静脉压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均有显著差异(P<0.05),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增加非常显著(P<0.01)。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而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两种手术皆可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而联合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效果明显优于断流手术,两组间的门静脉向肝血流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不破坏肝门部解剖,理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45例,于术前一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和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联合手术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直径和自由门静脉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断流组,而肝功能和脑病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门奇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采用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和术中测压的方法观察20例门静脉症患者行门奇断流术前后的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1.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流量的增减,主要取决于胃决于胃冠状静脉侧支脾血流量比值的大小。比值越小,术后PVF减少越明显畈之,PVF则趋向增加。 相似文献
9.
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合理性和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50例前瞻性随访20年的疗效。对其中部分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PVP动态测量,综合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2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近期无1例出血,再出血率为7.7%,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手术死亡率为3.3%,术后3,5.10和15年生存率为93.6%,83.6%,64.5%和54.5%。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联合术后门静脉直径(DPV)和门静脉压(PVP)较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术后让静脉头向侧支消失,肝脏门静脉灌注良好。结论:本联合术即切断了门奇静脉间反常血流侧支,又降低了PVP和缓解了门静脉高动力血流状态,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合理,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断流术(GD)和分流、断流联合术(PSS+GD)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差异。方法 通过在Medline、Elsevi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2001-2008年发表的有关断流术和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按照入选标准,有7项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断流术的手术病死率与联合术相当[RR=1.04,95%CI(0.48~2.26),P>0.05],术后再出血率高于联合术[RR=3.62,95%CI(2.36~5.55),P<0.05],二者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相当[RR=0.69,95%CI(0.40~1.20),P>0.05],二者术后远期病死率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RR=1.18,95%CI(0.79~1.75),P>0.05]。结论 联合术适合于有高危出血因素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断流术适合于一般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IPS、断流术、断流加分流术对肝功能性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本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37例 ,行TIPS治疗 8例、断流术 10例、TIPS +门奇静脉断流术 10例、门奇断流+脾肾分流术 9例。采用超声多普勒、D 山梨醇 (SOD)清除率和直接门静脉测压检测手术前后肝总血流量、肝功能性血流量和门静脉压。结果 术前病人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血流量显著增加 ,肝功能性血流量显著下降 ,ChildC级病人下降更为显著。TIPS、TIPS +断流术和断流 +脾肾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性血流量均明显下降 (P <0 .0 5 )。其中 ,TIPS术后肝功能性血流量下降显著大于TIPS +断流术和断流 +脾肾分流术。断流术病人门静脉压和肝功能性血流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肝功能性血流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分流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减少肝功能性血流量。 相似文献
12.
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为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脾腔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的110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及接受断流术的92例病人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诊治以及继发消化道再出血情况,并比较两种术式对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联合手术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10.O%,再出血率3.6%,低于断流组的22.8%(P<0.05)和10.8%(P<0.05).结论 脾腔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是减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理想术式,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对预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黄莚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8(4):255-256
西方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 19世纪5 0年代就有一些外科医生 ,试图用丝线、金属环或金属夹在食管下端造成纤维环 ,阻断血流以止血。至 2 0世纪初 ,1910年Mayo报告脾切除术 ,192 9年Walker倡议结扎胃冠状静脉 ,以后又陆续有结扎胃短静脉、脾动脉以及经胸结扎食管静脉等报告 ,断流术逐渐形成和发展。分流术起步稍晚 ,如果不把大网膜腹膜粘连形成侧支的手术包括在内 ,直接门体分流术虽于1910年即在临床上做出尝试 ,但成功的实施实始于 2 0世纪 40年代 ,Whipple和Blakmore于 1945年用金属管行门腔分…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断流术、分流术及分流、断流联合手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分别施行断流术、分流术或联合手术的4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结果: 断流术、分流术和联合手术均可导致门静脉压力(FPP)及门静脉血流量(PFV)下降,FPP分别下降(1.4±0.6)cmH2O、(7.3±1.5)cmH2O及(6.0±1.2)cmH2O,PFV分别减少(411.3±126.5)ml/min、(560.5±152.9)ml/min及(539.2±173.2)ml/min,分流术与联合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均大于断流术后FPP和PFV的下降幅度(P<0.05),联合手术中,施行分流后,FPP降至(29.8±4.9)cmH2O,较术前(37.2±3.1)cmH2O显著下降(P<0.05),加做断流后,FPP为(31.2±5.6)cmH2O,与断流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从维持门静脉血流向肝灌注方面分析,断流术更为合理,而联合手术与分流术比较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月-2003年7月期间采用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4例及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1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部分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测量,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联合手术组无近期再出血,手术死亡率4.5%,远期再出血率8.3%,肝性脑病发生率5.5%,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1.2%、76.0%、64.3%;断流术组无近期再出血,手术死亡率4.3%,远期再出血率13.0%,肝性脑病发生率4.4%,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6.7%、71.8%、56.3%。联合手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下降(8±4)cmH2O和(511±152)ml/min,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接近和保持正常高限及一定向肝血流;断流术组自由门静脉压及门静血流量虽有一定降低与减少,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具有血流动力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分流和断流联合术(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5年入院的4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施行分断流联合术(300例)和断流术(10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测量。结果本组分断流联合术再出血率为5.9%,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1%,术后1、3、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91.9%、84.9%、69.2%和45.1%。断流术后近期出血率为5.5%,远期再出血率为21.6%,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5%。分断流联合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为(30.5±2.6)cm H2O,门静脉血流量为908 ml/min,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较断流术组显著降低和减少(P<0.05),但联合术与断流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后门静脉头向侧支消失。结论从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证实分断流联合术是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而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