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功能性胃动力障碍又称“胃瘫”.“胃无力症”,是指不伴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我科自2004-2008年行胃癌根治术172例,术后并发功能性胃动力障碍8例,经过空肠预置鼻胃营养管灌注饮食及其他综合治疗,患者痊愈,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06-209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开展鼻空肠营养管供给干预,给予研究组开展空肠造瘘营养管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等临床指标,干预前后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清蛋白(ALB)等营养状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Hb指标、TLC指标、ALB指标、SAS评分、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干预后的住院时间为(15.75±2.02)d、胃管留置时间为(4.50±0.45)d,胸管留置时间为(4.30±0.3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干预后的Hb为(139.35±6.40)g/L,TLC为(2.50±0.98)×10~9/L,ALB为(40.70±1.85)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7.20±1.15)分,SDS评分为(38.55±1.3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空肠造瘘营养管供给干预的效果更优于鼻空肠营养管供给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鼻空肠早期肠内营养的营养护理。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加强营养护理,同时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等。结果早期实施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通过加强营养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的加强营养支持,通过加强营养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1975年至 2 0 0 1年我科收治的行癌切除胃代食管术食管癌的患者中 ,并发严重胃排空障碍者 15例 ,发生率为 0 .7% ,现对其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4~ 62岁 ,平均 5 2 .5岁。其中食管上段癌 9例 ,食管中段癌 6例。经三切口颈部吻合者 12例 ,经左切口弓上吻合者 3例 ,术中均顺利。术后分别于 1~ 4d时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症状出现后均予胃管引流减压处理 ,抽出液量 40 0~ 180 0ml不等 ,颜色为深棕色 ,但不久以后 3例变为淡绿色液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液囊双腔营养管在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患者经胃镜或X线透视下置入液囊双腔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乳剂,配合肠外营养和促进胃肠蠕动药物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全部病例经过14~72d(平均19d)的肠内营养治疗后均康复,营养状况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液囊双腔营养管用于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液囊双腔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改善胃排空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蠕动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自2000至2008年期间食管癌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的治疗。结果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34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多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胸胃排空障碍应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展,基层医院病种趋于多样化,病种随之增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仅依靠肠外营养,长时间必然造成营养缺乏,能量失衡,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笔者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12例患者行自制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82岁,中位年龄51.9岁;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我院于1998年7月~2000年12月 ,收治100例食道癌患者 ,其中男50例 ,年龄36~80岁 ,女50例 ,年龄45~75岁 ,按随机化原则 ,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中 ,实验组于术后24小时十二指肠营养饲管治疗 ,对照组术后采用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 ,半月后 ,根据患者平时体重的百分比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2操作方法使用日本FERUMO公司Fr 8十二指肠营养饲管插管。术前将十二指肠营养饲管与胃管捆绑 ,同时插入胃内 ,术中将其置入十二指肠降部 ,外端固定在鼻翼 ,术后24小时将10%氯化钠100ml,通过十二…  相似文献   

9.
鼻空肠营养管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内镜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6年来收治的59例SAP患者,25例经综合治疗加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监测其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判断临床效果。结果置管组在感染、多脏器功能等低于对照组,同时在缩短病程、降低费用、改善机体营养方面有较好临床效果,SAP患者对早期经鼻空肠营养耐受良好。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对SAP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留置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术后留置空肠营养管的食管癌患者采取各方面的护理措施,积极指导饮食,提高营养支持.结果 60例全部成功应用肠内营养,平均使用8天.出现腹泻、腹胀5例,经积极处理后症状好转;管道部分脱出6例,经医生重新插入并固定好,仍可继续肠内营养支持.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做好精心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和谐护理、减少纠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和全肠外营养(TPN)对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重症患者39例,19例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治疗,20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臂肌围、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血清钾、血清钙和继发感染率的变化。结果 EN+PN与TPN治疗前后臂肌围、血清白蛋白、氮平衡和继发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PN应用于重症患者是卓有成效的,经济的,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vor-Lewis术中盲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Ivor-Lewis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病人19例,均采用盲置空肠营养管。主要步骤包括:(1)经腹游离胃;(2)食管肿瘤切除和胃食管胸内吻合;(3)在巡回护士协助下,术者经食管裂孔盲置空肠营养管。结果 所有病例未发生营养管相关不良事件,19例均成功放置。结论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中盲置空肠营养管是一种可行的置入方式。外科医生通过练习可以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7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30例作为对照组,空肠造口的2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第8d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略低于对照组的13.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更为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且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是较佳的肠内营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术后均给予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留置,分析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平均时间为(10.25±2.37)d,且均能耐受,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短、静脉输液量明显减少。结论针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使患者的每日营养量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5.
彭有开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99-500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与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空肠造口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行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观察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比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好,可以明显加快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而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X线下导丝引导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春  李瑞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83-1684
目的 评价X线监视下导丝引导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胃肠造影机监视下,将带有金属导丝的营养管自鼻腔经胃、十二指肠置人空肠,拔出导丝,注人造影剂确认营养管前端已进入屈氏韧带后30cm以远。结果 X线监视下经导丝引导可以将营养管放置至屈氏韧带以远30cm以上的空肠部位,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10~40min,平均20min;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结论 X线下经导丝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21例因S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1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血尿淀粉酶等特异性指标、腹痛等临床症状缓解、营养状况及预防感染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等特异性指标恢复快,较快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效地促进营养状态的恢复,预防感染的发生,与TPN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多见.分析其发生原因对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科1994-01~2004-04行食管癌切除、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合术1925例中,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者31例(发生率1.61%),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胸胃排空障碍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若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1].在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患者的主诉,保证各引流管的有效引流,对胸胃排空障碍的现象早发现、早治疗.现将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后胸胃排空障碍42例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综合征(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symdrome,FDGES)是以原发性胃动力不足导致胃排空障碍为特征的一系列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也称"胃瘫"或"胃潴留",是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心理、精神均造成严重影响。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