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旭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41-141
目的:通过对改良剖宫产术与传统术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2006年2月份至今我院行传统术式剖宫产92例和改良术式剖宫产100例的手术时间及出血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总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较传统术式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剖宫产术运用于腹膜内剖宫产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经历对下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笔者所在医院行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其中首次剖宫产采用Stark术式85例,首次剖宫产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75例,比较两组再次行剖宫产时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首次剖宫产采用Stark式剖宫产组,手术时间60min者比例为29.4%,而改良式剖宫产组手术时间60min者比例为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k式剖宫产组,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为16.5%,改良式剖宫产组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Stark式剖宫产术比较,前者较后者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发生率更低,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为妇产科对孕产妇接生及治疗产科疾病的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与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386例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患者接受过剖宫产手术,再次接受妇产科手术,本文将这些患者选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48例患者中,剖宫产手术方法分为传统术式,即为在子宫下段行剖宫产,新式剖宫产,以及改良式剖宫产,依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组、新式组与改良组,每组含病例1 8例.观察患者的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对比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盆腹腔粘连、平均手术时间上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传统组、新式组、改良组三组患者在手术切口愈合率、并发症的发作比例这两方面的比较差异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盆腹腔粘连病例的比例上,改良组与传统组/新式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平均手术时间上,改良组与新式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与传统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传统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手术,改良术对患者接受再次妇产科手术的负面作用最小,有着积极的利用价值,适于在临床产科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丁玉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8-290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根据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Ⅰ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新式剖宫产)与研究组(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比3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进行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能够减少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降低腹腔粘连程度,且不会导致再次手术时出现严重不利影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胡超峰 《河北医学》2001,7(2):125-127
目的 :探讨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的术式。方法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 178例 ,传统横切口剖宫产 4 2例 ,直切口剖宫产 54例 ,新式剖宫产 68例 ,分别记录 4组病例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改良组与新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传统组和直切口组相比 ,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术中出血减少、术后病率降低 (P <0 .0 1)。结论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和组织损伤 ,缩短了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少 ,术后肠蠕动恢复快 ,术后病率低 ,手术瘢痕美观 ,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6.
不同术式再次剖宫产腹壁愈合腹腔粘连情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3种剖宫产术式术后腹壁愈合及腹腔粘连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时患者腹壁愈合腹腔粘连的情况进行观察。按第1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3组:改良腹部横切口式剖宫产者为A组92例,Stark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者为B组88例,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者为C组112例。比较3组患者腹壁愈合以及腹直肌、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的情况。结果:A、B组腹壁愈合情况好,愈合佳的比率分别为76.09%(70/92)和77.27%(68/88),明显高于C组的25.89%(29/112),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各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直肌粘连严重的比率A组为40.22%(37/92),C组为11.61%(13/112),明显低于B组的71.59%(63/8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粘连率A组为42.39%(39/92),C组为33.04%(37/112),与B组的61.36%(54/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膀胱腹膜反折的粘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愈合、腹腔粘连情况与手术术式有关,改良腹部横切口式剖宫产者再次剖宫产时腹壁愈合佳,腹直肌、腹膜粘连少。为预防再次手术粘连的问题应慎重选择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与未改良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半随机分类方法,将469例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分为两组:改良组236例采用改良剖宫产手术,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剖宫产术及香港周基杰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未改良组233例采用传统的腹壁横切口,并将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等进行统计学比效.结果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感染方面与未改良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产妇疼痛轻,切口愈合好,切口感染例数少,平均住院天数也少于未改良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操作简单、预后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新式剖宫产术式的基础上进行多处改良。对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45例与传统术式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传统术式明显缩短(P<0·01),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时间明显减少(P<0·01),2组术后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1月于我院行再次妇科手术的128例患者按照剖宫产术式分为对照组A(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B(新式剖宫产)和研究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比较三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腹腔粘连程度好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明显(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三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可降低再次妇产科手术的手术耗时和腹腔粘连程度,其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最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需再次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根据剖宫产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剖宫产,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横切剖宫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及新生儿健康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传统纵切剖宫产相比,采用改良式横切剖宫产效果理想,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并发症少,且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传统式剖宫产术,以色列式剖宫产术(the Misgav-LadachMethod)以及改良式剖宫产术各60例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方面,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以上各项中所用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P<0.05或P<0.01),其后依次是以色列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改良式剖宫产术与以色列式剖宫产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短于传统式剖宫产术(P<0.05);3种手术方法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操作简单,优点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彭宏  周媛萍  涂平 《当代医学》2011,17(22):96-97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临床优点及手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孕妇80例,与同期采用传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80例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时间、镇痛药物使用人数和发生感染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120例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孕妇资料,进行临床经验。结果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孕妇与传统术式孕妇相比,分娩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孕妇,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减轻,使用镇痛药物人数少,发生感染率低,与采用传统术式的孕妇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对产妇的创伤小,产妇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妊娠妇女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分析,首次手术以新式剖宫产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各75例,所有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观察两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盆腔粘连情况,及术后产妇恢复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总时间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明显少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3、4类粘连的发生率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P<0.05),而1、2类粘连发生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两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病率(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体炎等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子宫愈合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术后腹腔粘连方面,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术后粘连情况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改良式剖宫产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璇 《吉林医学》2011,(32):6844-6845
目的:比较改良式剖宫产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以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式的利弊。方法:选择210例具有剖宫产史,因某种产科指征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107例为首次行改良式剖宫产,设为A组,103例为首次行传统式剖宫产,设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总时间、腹壁粘连、腹腔粘连、术后疼痛、切开子宫壁到胎头娩出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改良式剖宫产在手术总时间、切开子宫壁到胎头娩出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方面较传统剖宫产短。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但改良式剖宫产具有腹腔粘连发生率低、粘连程度轻等优点。另外,改良式剖宫产术后疼痛发生率也相应较低、各项指标经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是具有剖宫产指征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民权县人民医院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38例,将首次剖宫产采用新式剖宫术的19例设为观察组,首次剖宫产采用传统剖宫术的1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盆、腹腔粘连程度。结果:①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粘连发生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粘连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具有明显的影响,新式剖宫术易造成产妇盆、腹腔严重粘连,增加再次剖宫产难度,引起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取120例既往行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改良组)、134例既往行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腹壁纵切口组)、94例既往行新式剖宫产术后(新式剖宫产组)需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与腹壁纵切口组、新式剖宫产组比较,在腹壁、腹腔粘连、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术后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最低,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次之,新式剖宫产最高,对可能需要二次开腹患者,首次剖宫产宜选择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7.
蔡金存 《中外医疗》2013,32(4):41-42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术中粘连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等方面与首次剖宫产术式的关系,得出剖宫产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选取该院1996年1月—2012年7月第1次、第2次、第3次都在该院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90例、改良式新式剖宫产的产妇90例,180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第1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分为新式组90例和传统组90例,新式组产妇施行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传统组则施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结果在术中粘连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等方面比较,改良式新式剖宫产组显著优于传统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明确把握剖宫产指征的情况下,利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且便于再次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再次妇产科手术的104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根据剖宫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3组,甲组34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乙组34例行新式剖宫产术,丙组36例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比3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甲组和乙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腹腔粘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甲组及乙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甲组与乙组,腹腔粘连程度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促使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手术耗时、腹腔粘连程度大幅降低,对再次妇产科手术影响较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于芹 《吉林医学》2012,33(33):7215
目的:探讨传统和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时的临床对比体会。方法:对实施再次剖宫产术的6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盆腔粘连、肛门排气时间和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优于新式组。结论:首次选择传统术式剖宫产再次手术时因盆腔粘连严重,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对新生儿影响大、术后恢复慢,应严格掌握手术指证,适宜选择纵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的45例为传统术式组,采用改良术式治疗的45例为改良术式组,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改良术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均少于传统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术式组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或积涎、耳周皮肤麻木、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12个月在面瘫、面部畸形各分级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术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能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