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方式,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清扫依据,对8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广泛肺门、叶间及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85例肺癌共清除淋巴结874枚。总转移率为58.8%(50/85),N1占21.2%(18/85),N2占37.6%(32/85),跳跃性N2共9.4%(8/85)。分布在纵隔第1、2、4、5、6、7组淋巴结。结论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有关。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肺癌早期淋巴转移在T1期,所以,肺癌术中有必要常规胸内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结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 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结1137枚,癌转移淋巴结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 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结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结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 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结1137枚,癌转移淋巴结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 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结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212枚区域淋巴结(pNO)中CEA-mRNA基因的表达.比较不同部位淋巴结微转移的差异.结果 微转移阳性检测率达32.69%,微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颈部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上段食管癌,微转移率为16.67%.纵隔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中段食管癌,微转移率为35.29%;腹腔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下段食管癌,占16.67%."跳跃性微转移"率为17.65%.结论 胸段食管癌易发生颈部、纵隔、腹腔淋巴结微转移,纵向微转移率远大于横向微转移.微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食管癌手术中应注意上述部位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212枚区域淋巴结(pN0)中CEA—mRNA基因的表达。比较不同部位淋巴结微转移的差异。结果微转移阳性检测率达32.69%,微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颈部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上段食管癌,微转移率为16.67%。纵隔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中段食管癌,微转移率为35.29%;腹腔淋巴结微转移多见于胸下段食管癌,占16.67%。“跳跃性微转移”率为17.65%。结论胸段食管癌易发生颈部、纵隔、腹腔淋巴结微转移,纵向微转移率远大于横向微转移。微转移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食管癌手术中应注意上述部位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淋巴结的分布及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300例肺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总结各部位肺癌14组淋巴结的清扫个数及转移个数.结果 1~11组清扫最多的淋巴结个数分别为11、17、12、19、9、9、18、8、12、11、13枚,合计为139枚淋巴结.右上叶肺癌主要转移在3、4、7、10组,1~4、7~11组都有转移的淋巴结.右中下叶肺癌主要转移在3、4、7、10组,1、2、8、9组未清扫转移淋巴结.左上叶肺癌主要转移在5、6、9、10组,3、4、7组也有转移.左下叶肺癌主要转移在5、6、7、10组,8、9组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所在部位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这与肺的淋巴回流途径及癌细胞的浸润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本次回顾性研究我科2015年至2019年收治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4例,分析肺癌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病理类型,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肿瘤与所在肺叶位置的关系。结果 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与肺腺癌在性别、年龄和吸烟史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相较肺腺癌,其发生年龄高,肿瘤直径大并多有吸烟史。肺鳞癌,N2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较N2未转移组大,并多有吸烟史,且有统计学差异;肺腺癌,N2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吸烟史与N2未转移组无统计学差异;肺癌中壁层胸膜受侵情况,N2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无统计学差异。肺鳞癌中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10.20%,第11组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53%和6.82%。肺腺癌第5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26.58%,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3.71%。结论 直径>5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上肺鳞癌应注意N2淋巴结跳跃式转移,肺鳞癌N2淋巴结转移与年龄、肿瘤直径,吸烟史有关,肺腺癌易出现N2淋巴结转移并与肿瘤位置无关;...  相似文献   

8.
肺癌淋巴结分布及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淋巴结的分布及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300例肺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总结各部位肺癌14组淋巴结的清扫个数及转移个数。结果 1—11组清扫最多的淋巴结个数分别为11、17、12、19、9、9、18、8、12、11、13枚,合计为139枚淋巴结。右上叶肺癌主要转移在3、4、7、10组,1。4、7。11组都有转移的淋巴结。右中下叶肺癌主要转移在3、4、7、10组,1、2、8、9组未清扫转移淋巴结。左上叶肺癌主要转移在5、6、9、10组,3、4、7组也有转移。左下叶肺癌主要转移在5,6、7、10组,8、9组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所在部位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这与肺的淋巴回流途径及癌细胞的浸润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可手术非小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数和病灶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可手术非小细胞患者,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N0、N1、N2、N3组,根据病灶大小分为D1、D2、D3组,比较七组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及2年生存率.结果 :手术共切除淋巴结195枚,转移淋巴结71枚,N0、N1、N2、N3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呈现N0N1>N2>N3分布,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1、D2、D3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呈现D1D2>D3分布,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可手术非小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数和病灶大小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临床梳理淋巴结转移形成淋巴管癌栓及病灶大小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提高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个体化手术的淋巴结廓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按日本胃癌治疗规范进行手术的10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下部癌,总的转移率为15.8%,第1站(N1)及第2站(N2)分别为10.9%及4.9%。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病理类型有关。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7.9%,明显高于黏膜癌(6.9%,P<0.05)。微小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小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0%,随着肿瘤最大径的增加,1.1~2.0cm及>2.0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增至14.8%及27.5%(P<0.05)。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2%及19.6%。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N1受累频率最高的是第3组淋巴结,受累频率为50.0%,其次为第6,4组及第5组淋巴结,分别为37.5%、31.3%及12.5%;在N2中,第7,8a组及第9组的受累频率依次递减为25.0%、12.5%及6.3%。黏膜癌仅累及N1淋巴结,而黏膜下癌转移至N2的频率明显增高;微小癌无淋巴结受累,小胃癌仅累及到N1淋巴结;而最大径在1.1cm以上的病例,累及N2淋巴结的几率明显增加;高分化早期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随着分化程度的恶化,N2淋巴结受累的频率亦显著增加。结论早期胃癌的个体化手术治疗,在淋巴结廓清效果上和标准D2根治术是一致的。因此,个体化术式的选择达到了根治、低侵袭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并评价进展期胃癌门静脉周围淋巴结(No12p LN)清扫术的可行性以及No12p LN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病人实施D2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周围淋巴结(No12p LN)清扫术;对照组22例病人仅实施D2根治术.结果 观察组未见手术死亡病例,亦未见胆瘘、吻合口瘘、大出血以及术后阻塞性黄疸病例;对照组未见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严重腹泻、胃瘫、腹腔感染各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1例病人共清扫出551个淋巴结,平均每位病人清扫出17.8个淋巴结,其中出现转移的淋巴结共111个.No12p淋巴结转移和No5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No12p LN转移率在BormannⅢ和Ⅳ型、T3-4N2-3期以及肿块大于>4 cm病人中明显大于Bormann Ⅰ和Ⅱ型、T12、N0-1期以及肿块<4 cm的病人,差异显著(P<0.05);组织分型显示No12p LN转移率较高者为黏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但与其他组织分型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o12p淋巴结清扫术对12p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者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的深入研究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骶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及骶前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初治患者20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信息.87例行骶前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为实验组,分析影响骶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同期未行骶前淋巴清扫术的11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结果87例行骶前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有14例(16%)发生骶前淋巴结转移,其中年龄≥45岁、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宫颈受累、附件受累、盆腔冲洗细胞阳性患者,骶前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OR值分别为6.293、5.562、5.150、8.548、8.258、11.774,均P<0.05),病理类型与骶前淋巴结转移无关(P=0.733).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5个月和3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6,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年龄较大、病理分级越高、肌层浸润越深,以及宫颈、附件受累,盆腔冲洗细胞阳性均为骶前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行骶前淋巴结清扫术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特点。方法对129例年龄≥70岁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9例患者中其中男性占74.4%,女性占15.6%;70~75岁的占56.6%,75~79岁的占28.7%,80岁以上的占14.7%;鳞癌占38.8%,腺癌占41.1%,小细胞癌占4.7%;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脏器转移者共104例,其中骨转移34例,胸腔转移28例,淋巴结转移15例等。结论老年人肺癌临床表现多样化且不典型,误诊率高,临床上应提高早期确诊率,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对老年肺癌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林峰  石兵 《健康研究》2016,(6):652-654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 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 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 Traditional open chest surgery, OT)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疑似肺癌或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肺癌根治术术式分为VATS组和OT组各46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VEGF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TS组患者的血清CRP、IL-6、VEGF水平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OT组(P<0.05),其余指标2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较OT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具有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4例作为调查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落实高频二维超声以及多普勒彩色超声的检验,检查患者的乳腺肿块情况,并对患者腋窝淋巴结进行检验,对超声声像图表现加以记录.对所有患者术中进行淋巴结清扫,并对超声检验结果和淋巴结清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文84例患者经病理检验均明确得到确诊,经淋巴结清扫得出45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39例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图像的毛刺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而言更加的突出,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流分级比无淋巴结转移更高,P<0.05;经超声判断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高于非转移者,P<0.05.结论:通过超声手段检验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肿块和腋窝淋巴结,肿块,毛刺真和血流分级等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腋窝淋巴结的转移,能够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预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08例胸段食管癌采用颈、胸、腹三切口施行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7.1%和21.5%。其中胸中、上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4%、43.7%,右胸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0%、37.5%,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7%、25.0%。[结论]胸段食管癌的预后与肿瘤的侵及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个数、肿瘤的部位及患者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提高淋巴结转移阴性和少数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n patients with mammary carcinoma and a sentinel node metastasis whether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sentinel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primary tumour might have predictive value with respect to the presence of metastases in other axillary nodes. DESIGN: Prospective. METHOD: The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the first 10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 sentinel node metastasis, who subsequently underwent a complete axillary dissection.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ses in the non-sentinel node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such metastases regarding the size of the largest sentinel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presence of extranodal tissue invasion near any such node, and size, and type of the primary tumour. RESULTS: The median size of the metastases in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in the two groups was 3 mm versus 13 mm respectively (p < 0.001) and the frequency of extranodal tissue invasion 3% versus 74% respectively (p < 0.001);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strongly predicted the presence of non-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the axilla (94%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 None of the 30 patients with a micrometastasis < or = 2.0 mm in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had metastases in the non-sentinel axillary lymph nodes. Metastases were present in the non-sentinel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29 of the 31 patients with extranodal tissue invasion near the sentinel node. CONCLUS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a 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 < or = 2.0 mm and without extranodal tumour growth a complete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might be unnecessary as the risk of additional metastases was very sma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肺癌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2例原发性肺癌组织及血清中ICAM-1(s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的ICAM-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ICAM-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的ICAM-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腺癌组织中ICAM-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中sICAM-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腺癌的sICAM-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组织,ICAM-1表达阳性的患者的sICAM-1浓度显著高于ICAM-1表达阴性的患者。结论ICAM-1可能与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血清sICAM-1的水平可以反映肺癌组织ICAM-1的表达,故sICAM-1可作为预测肺癌转移及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Glut 1)和3(Glut 3)在肺癌及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肺癌和1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采用单克隆抗体Glut 1、Glut 3的免疫组化ABC法进行检测.结果68例肺癌组织中58例Glut 1阳性,表达率为85.3%;其中鳞癌100.0%表达,腺癌70.5%,Gluf 1在肺癌组织染色阳性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Glut 3有18例在肺癌中染色阳性,表达率23.5%,其中鳞癌41.2%表达,腺癌11.8%,Glut 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差异,Glut 3染色阳性对应的标本Glut1都染色阳性.在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检测到Glut 1、Glut 3的表达.结论Glut 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密切相关,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Glut 3在少数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过度表达,其表达发生在Glut 1过度表达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