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收载的眼科古籍为依据,在分类研究基础上,对中医眼科古籍图像中,占比例最大的中医眼科疾病图像进行研究。从眼科古籍图像的形式和风格,眼科疾病图像的源流和特色,眼科疾病图像的学术传承体系,眼科疾病图的命名特征及新发现的眼诊图等方面,揭示了眼科古籍图像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首次将眼科疾病图像形式与学术传承相联系,将双眼式眼病图、单眼式眼病图、头像式眼病图、眼病示意图、现代眼病图作为中医眼科的5个学术传承系统来研究,丰富了眼科学术传承的内涵。116幅珍贵眼诊图的发现,保全了中医眼诊技术,对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医喉科古籍图像研究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的喉科类287种古籍为依据,通过访问20多家图书馆,共查阅喉科古籍189种,其中有图像的86种,图像3444幅,实际收集到2958幅。根据已经收集的中医喉科古籍图像内容特色,将图像大致分为10类,即:理论图、脏腑图、经络穴位图、诊断图、疾病图、治疗图、医疗器具图、药物图、符咒图、作者图像。中医喉科古籍图像是喉科学术发展与技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创新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古籍图像作为医学资料的一部分,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语言和文化的限制,不仅能展示古代医家的医学水平和技术细节,还可以诠释中医与中华文化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医古籍图像具有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时代特征、线条简洁、艺术生动6大特点;又具有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应用价值、创新价值、艺术价值5大价值,是中医文献的重要内容,对中医学术传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古籍图像是中医药文献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及史料价值。近年来,基于国内外中医药知识需求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在中医古籍图像利用与保护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挖掘、整合、获取、拓展古人长时间积累的经验,力争使其发挥出最大学术效用和社会效用。1古籍图像的现状分析中医古籍文献是中国的宝贵财富,由于其承载着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中医学历史,大多数图书馆对于中医古籍文献还是处于"以藏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眼科类古籍书目,查阅94种古籍,其中共有71种眼科古籍,有图像1483幅。其内容分为中医基础与运气理论图、经络图、眼科五轮八廓图、中医阴阳脏腑经络眼图、眼睛解剖图、眼睛视物原理图、义眼各组织器官及制造图、眼科常用针灸穴位图、眼科器械图、眼科治疗图、眼科疾病图、中成药广告图、作者图像、符咒图等14类。其中以眼科五轮八廓图、眼科治疗图、眼科疾病图最具特色,形象、生动展示了中医眼科技术理论、疾病诊断依据的核心细节和治疗的关键技术,对中医眼科学术和技术传承及中外医学交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中医古籍数字资源日益增多而利用不足的现状,提出了通过中医文献与人物本体的构建,关联起中医学术传承脉络的方案。尝试借助于本体,对异构的中医古籍资源元数据方案进行统一语义化描述和转换,实现平台间资源的深度聚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出版不但对中医学、中医文献的研究起到“考竞源流,辨彰学术”的作用,对于古籍保护和古籍版本鉴别也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参考工具书。特别是《总目》采用分类编年体例,详细罗列了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以体现中医学术的发展源流和传承轨迹,对于版本的准确鉴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总目》的编纂体例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极少数中医古籍未将卷端书名作为著录的主要依据、书名著录不完整、未严格区分同一书名的丛书的不同子目和卷数、版本著录有误等。本文通过本中心图书馆馆藏中医古籍目录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仔细核对。举例说明《总目》编纂体例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看中医古籍数字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最新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收录中医古籍13455种,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医古籍的存世和分布现状。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这些珍贵的中医药资源是中医药研究人员的历史使命。通过数字化处理,既实现了对中医古籍的永久保存,又可为方便、快捷、无损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搭建起研究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2002年始,对馆藏中医典籍进行了数字化再生性保护和利用研究,目前,己建成“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实现了部分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李盼飞  张楚楚  李海燕 《中医杂志》2023,(15):1519-1524
中医古籍是中华传世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科技赋能了中医古籍保护与精华传承:在原生性保护方面,科技使中医古籍普查更全面,修复更科学以及藏书环境更安全;在再生性保护方面,微缩化、影印使古籍保存和流通更为方便,数字化使中医古籍检索利用更高效;在传承性保护方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中医古籍的数智化发展,知识图谱实现中医古籍的深度知识表示,场景构建实现中医古籍的沉浸式阅读。同时科技也赋能了中医古籍的创新研究与应用,为中医药的科研、临床、传播等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方法与途径。未来更多新兴科技用于中医古籍的深度开发与应用,将为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等联合编辑的《中医免疫疾病诊疗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隆重出版面世。免疫疾病是现代医学拟定的诸多新病种的笼统称谓,西医探索性治疗临床疗效有待提高,临床用药的副作用却急待控制。因此,  相似文献   

11.
医史文献是晋升中医境界的入门学问,其研究范畴主要是古籍。医史侧重于从时间维度来认识古籍内容的纵向传承演变脉络与规律,文献则注重从空间维度来认识古籍内容的横向时代价值。欲求古籍内容的科学诠释,应当从医史与文献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医史文献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承前启后的载道作用;从研习中医的角度而言,医史文献学也始终具有登堂入室的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养生古籍作为承载养生学术的重要载体,传承发展至今蕴含了宝贵而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术,成为中医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至今,养生学术涉及到房中、运动、情志、饮食、功法等基本内容,甚至还有针对老人、小儿、妇人等特殊人群的养生方法,养生学术不断完善、养生文献极大丰盈,然而也给养生古籍的分类带来了困惑,历代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藏目录对养生古籍的著录分类发生较大分歧。现通过文献考察养生学术的发端,并从目录学角度梳理养生文献的分类源流,理清养生古籍分类嬗变的轨迹,进而提出养生古籍的分类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中医文献整理蔚然成风。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本区域中医古籍的考证性著作。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发扬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由于早期中医多为家族性传承,日久经年,文献逐渐散落遗失。地方医籍考的编撰是对区域中医文献的集中抢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弘扬祖国中医  相似文献   

14.
《审视瑶函》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医眼科古籍,1644年出版发行后,多次刊印,有多种版本,插图也有所增补。根据所见版本,将其图像分为9类。五轮八廓图、五运六气图、五脏所司兼五行所属图、眼科针灸要穴图、符咒图、眼科治疗器械图及器械施用图、眼科手术图、解剖生理图、眼睛成像示意图等。其中后4类图像为清宣统元年会文堂石印本所增补。会文堂增补的图像与日本《眼科锦囊》图像内容十分相似,两书应有传承关系。《审视瑶函》中的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医眼科在诊断、治疗方面的成就,丰富并补充了语言文字的不足,揭示了中医眼科与国外医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术的传承主要依赖书籍的记载与相关阅读,对中医古籍未能作正确校勘或正确读解,所传知识就会出现偏差甚或完全走样。列举敦煌医药文献因现代人误读而致人们对所载文献中用药、组方、治法、主治知识的认知错误,并对此予以考释纠正。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古代中医学术传承的主要形式:师承教育、学校教育、书院讲学、自学通医,并从学术继承和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与医家、学派学说的关系,以寻求现代中医教育与古代医学传承的契合点:①古代医学传承的教育观、人才观与现代中医教育思想相结合;②古代的书院讲学在现代中医教育的延伸。以期为今天的中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稿钞本是中医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诸多已经亡佚的书籍资料,蕴含着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与临证经验,有助于后人厘清学术的传承,增强思辨的能力,丰富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与临证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中医稿钞本并未引起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为深入挖掘中医稿钞本的学术价值,发展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拟于2019年10月下旬举办"中医稿钞本学术研究"国际论坛暨《上海图书馆藏中医稿钞本汇编》新书发布会,深入探讨中医稿钞本的学术研究价值与出版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体例作为著述的规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作为著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术上的更新与变化。系统研究中医古籍的体例是一种新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中医学术发展的脉络。文章概述了体例的概念与功能,体例与学术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重新界定了体例的概念,并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中医学术思想在古籍体例上的呈现:一书一例,体例体现一类中医文献的特质,从多个层面反映成书时代的学术背景,也反映了医家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现存中医古籍的数量少于历史上真实产生的,但实际大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目前著录的。中医古籍可据其形貌和材质的不同,分为前纸本形式和纸本形式两种。"前纸本"的中医文献主要为简册、帛书和石刻形式,纸本文献则有写本与印本的不同,其中宋代者占绝大部分。中医的学术内涵既在于与时俱进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更在于由历史积淀而来的文献。中医古籍文献是中医学术的主要载体,而中医学术除了医学的意义之外,更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医古籍文献还以其特有的形式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20.
樊正伦教授,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从1963年赴宁夏支边即开始行医,师承于胡希恕老中医,至今已有近4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曾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编辑室主任,已主持编辑出版了数百部中医古籍和中医论著。现被聘为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专家,2006年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