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市灯饰加工工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某市某镇15家灯饰加工厂接尘工龄1年以上的300名男工进行肺功能测定,另选择该镇的150名非接尘男工作为对照组;并对灯饰加工厂进行粉尘测定。结果15家灯饰加工厂铝尘、矽尘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33%和86.67%,最高超标分别为2.2倍和16.0倍。矽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96.44%。接尘组肺通气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0/FVC)、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灯饰加工工业粉尘可致接尘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琼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191-2192
目的了解惠州市某区宝石加工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2009年7月惠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区宝石加工厂接尘工龄1a以上的214名男工进行肺功能测定,其中切石工人127例,打磨工人87例;另选择该厂的61名非接尘男工作为对照组;并对宝石加工厂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该宝石加工厂空气中矽尘浓度超标率超过77%,最高超标为9倍。矽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47.29%。接尘组肺通气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0/FVC)、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宝石加工作业粉尘可致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陶瓷企业粉尘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尘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47例陶瓷生产工人和5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肺通气功能测定显示暴露工龄5a~组和10a~组VC、FVC、PEF、FEF 75%明显低于对照组,10a~组FEV,低于其他3组,暴露组FEF25-75、FEF25%。明显低于对照组。暴露组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10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尘对该企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有危害,且随着工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4.
了解钨钼粉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以某钨钼制品企业在岗期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47名粉尘工人为接尘组,另选4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47名钨钼粉尘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为17.0%,不同接尘工龄组FVC、FEV1、FEV1/FVC 3项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尘组和对照组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接尘组吸烟者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28.6%)高于不吸烟者(7.7%),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烟龄和吸烟量组别中,接尘组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在吸烟量为1~10支/d组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企业应加大戒烟宣传力度,保证钨钼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人造宝石工矽肺肺功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人造宝石工矽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受损情况及探讨与天然宝石工矽肺患者的肺功能差别。方法对人造宝石工矽肺Ⅰ期57例、天然宝石工矽肺Ⅰ期45例和5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两种宝石厂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高,超标率严重(人造宝石超标率为72.73%,天然宝石超标率为80.00%),人造宝石加工粉尘中游离S iO2的含量(平均为44.85%)明显低于天然宝石粉尘中(平均为90.07%);肺通气功能测定显示人造宝石工矽肺患者肺活量(VC)、用力呼吸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25%~7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量(FEF25-75)、50%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量(FEF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VC、FVC、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PEF显著高于天然宝石工矽肺(P<0.05或P<0.01),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天然宝石工矽肺组(P<0.01)。结论人造宝石工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明显,但其损伤程度比天然宝石工矽肺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陶瓷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的情况,为预防尘肺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陶瓷厂200名接尘工人,平均年龄为(32.31±8.25)岁,另选取非接尘工人50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4.88±9.75)岁,采用意大利的spirolabII型的肺功能仪,测试的项目包括肺活量(VC)、用力呼吸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EF25-75、FEF50%、FEF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龄在10年~、15年~、20年~组的工人肺功能指标中VC、FVC、FEF25-75、FEF50%、FEF75%的测试均值明显低于接尘工龄〈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陶瓷粉尘对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有损害作用,且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受损害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油田固井水泥粉尘对接尘工人肺功能的影响;选择接尘工龄>5 a的固井水泥粉尘作业工人120人作为接尘组,行政后勤不接尘工人7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工人均为男性,年龄组成和吸烟率无差异),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接尘组工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1);流速容量测定结果显示,接尘组工人小气道功能指标V50/H、V25/H、V25/H%均低于对照组(P<0.01)。接尘工人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肺功能损伤类型以阻塞型为主。提示,固井水泥粉尘可致接尘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金属粉尘对男性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金属粉尘作业工人的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和肺通气功能状况,我们选择129名接触金属粉尘的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126名非接触粉尘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胸科协会制订的标准化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用力肺活量测试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接触组中吸烟者(27.13%,20.15%,17.83%,19.38%,16.93%)和非吸烟者(14.73%,10.85%,15.50,10.85%,8.13%)高于对照组中吸烟者(13.49%,9.52%,8.73%,11.11%,8.97%)和非吸烟者(7.93%,7.14%,8.73%,4.76%,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接触组中吸烟者发生率最高。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接触组中吸烟者(83.23±18.03,84.42±21.36,89.50±13.31)和非吸烟者(86.83±15.61,85.59±17.16,90.67±18.13)低于对照组中吸烟者(93.44±12.49,88.75±12.56,93.97±17.13)和非吸烟者(94.86±11.19,90.63±12.27,94.73±1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FVC,FEV1.0,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而呈递减趋势,尤其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接尘工龄≤5 a组分别与接尘工龄≥11 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金属粉尘与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吸烟是金属粉尘作业工人发生呼吸系统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且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建筑陶瓷企业陶工尘肺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某建筑陶瓷企业1 008例接尘工人(接尘组)进行陶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以该企业85例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陶工尘肺诊断按现行《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陶瓷粉尘总尘浓度0.10~2.95 mg/m3,总尘浓度超标率18.18%,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43%~44%。在1 008例接尘工人中,诊断为壹期陶工尘肺2例,检出率0.20%。X线胸片表现主要为圆形小阴影q影。接尘组肺通气功能减退和小气道功能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的心电图改变和五官疾病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筑陶瓷企业的陶工尘肺发病率较低,但其粉尘危害不容忽视,应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石灰石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危害,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在济南市市属某大型工厂石灰石生产车间,对360名作业场所进行空气中粉尘检测,对360名接尘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与呼吸道症状罹患情况调查,并与360名对照人员比较。[结果]作业场所粉尘最高浓度,粉料仓库为7.4 mg/m3,其他工序均超过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容许的最高浓度8 mg/m3。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罹患率接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VC、FVC、MVV、FEV1.0、FEV1.0%、MMEF)接尘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长期从事石灰石作业可对肺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1.
某火力发电厂接触煤尘工人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某火力发电厂248名接触低浓度煤尘的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发现即使接触低浓度煤尘,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可造成肺通气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VC值低于对照组(P〈0.05);接尘工人吸烟可使肺通气功能损伤程度加重,VC、FVC、FEV1及FEV1/FV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接尘工人的肺通气功能操作有随接尘工人工龄的延长而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煤业集团煤工尘肺病人和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煤工尘肺病人不同工种、工龄、分期之间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选取某煤业集团确诊的煤工尘肺病人555名。另外选取该煤业集团555名接尘的非煤工尘肺病人和20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采用统一的体检表格,由专业医师进行统一体检,并逐一填写表格。肺功能测定仪器为北京产AS.507型肺量计,进行肺通气功能指标测定。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尘肺病人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健康工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319,P<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人群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尘肺病人组的FEV1.0相对值和FEV1.0%低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工人组,尘肺病人组和接尘非病人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不接尘工人组。555名尘肺病人包括不吸烟108人、戒烟427人和吸烟20人,其肺功能异常率分别是67.6%、74.5%和90.0%(χ2=4.381,P=0.036<0.05),不吸烟组和吸烟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戒烟组,戒烟组的FEV1.0%明显低于不吸烟组。FEV1.0相对值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工种之间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FEV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工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各期别尘肺病人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贰期、叁期尘肺病人FEV1.0%高于壹期尘肺病人。结论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与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均有损伤,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重于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说明肺通气功能可以作为监测煤工尘肺的早期敏感动态观察指标。吸烟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加剧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follow up an earlier observati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among workers employed in firebrick-manufacturing factories. A 2-year follow-up study of pulmonary function among 442 workers in 30 firebrick-manufacturing factories was designed. Excluding 79 workers with a history of other occupational dust exposure, changes in pulmonary function of 291 firebrick workers were compared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in 72 control subjects over a period of 2 years. Baseline pulmonary function values (i.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and forced expiratory flow after 50% of vital capacity has been expelled [FEF50%] in smoking firebrick workers, and FEV1/FVC and FEF75% in nonsmoking firebrick wo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statistical method for repeated measurements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llow-up and baseline lung func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VC and FEV1 changes between firebrick workers and those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during the 2-year follow-up period. The decreases in FEV1/FVC,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and FEF50% in the firebrick wo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after adjustment for smoking status. The FEV1, 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FEF50%, and FEF75% also showed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with job titles. The decre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2-year follow-up period was the worst in burning work, followed by crushing and mol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workers in firebrick-manufacturing factories with exposure to silica-containing dusts may contract obstructive pulmonary function defec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粉尘作业对员工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小气道功能测定在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尘肺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对某机械制造企业粉尘作业车间进行生产环境调查、粉尘浓度检测,对216名粉尘作业人员进行肺功能测定等职业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粉尘作业人员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orcedexpiratoryflowat75%offorcedvitalcapacity,FEF75%)的中位数为79%,低于正常值,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1秒率(FEVl/FVC)、最高呼气流量(peakexpiratoryflow,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orcedexpiratoryflowat25%FVC,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orcedexpiratoryflowat50%ofFVC,FEF50%)的均数或中位数都在正常范围内,PEF、FEF25%、FEF50%和FEF75%异常的人员比例明显增高,分别为21.30%、BO.56%、45.37%和50.00%,而且这些参数异常人员接尘工龄较短,中位数分别为3.5年、4年、5年和5年。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异常人员的胸片检查异常比例分别为55.56%、60%.00、0、21.74%、15.15%、23.47%、25.00%。将胸片异常组与正常组的肺功能进行比较,胸片正常组的PEF、FEF25%、FEF50%的参数值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0年以上的粉尘作业人员FEV1、FEF25%和FEF75%异常比例高于工龄较短组(P〈0.05)。[结论]粉尘作业人员存在气流受限、小气道功能障碍。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FEV1、FEF25%和FEF75%异常人员有增多的趋势。该人群肺功能检查结果与胸片表现并不同步。在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应对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尤其是小气道功能进行重点观察和动态对比分析,并将其作为尘肺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建议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将FEF25%、FEF50%、FEF75%等反映小气道功能的参数增设为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职业性接触岩棉对肺通气功能及呼吸系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70名岩棉生产和加工人员作为接触组,51名空气分离企业的劳动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健康检查和呼吸系统症状问卷调查。结果接触组中所有岗位每班接触的纤维浓度均<1f/ml,生产线操作工和深加工班操作工每班接触的总粉尘浓度>3mg/m3。接触组FVC%和FEV1.0/FVC%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中3个不同接触工龄组FVC%、FEV1.0%和FEV1.0/FVC%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岩棉致肺通气功能损害的主要类型,与接触工龄呈线性趋势关系(P<0.05),与吸烟未显示有关联性(P>0.05),吸烟与岩棉未显示具有联合作用(P>0.05)。接触组与对照组呼吸系统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纤维浓度水平的岩棉,仍能够损害劳动者的肺通气功能,应控制其总粉尘浓度的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福敏  尹宏 《卫生研究》1994,23(4):193-196
对青海省某高原石棉矿353名作业男工和河北省某石棉矿347名男工进行了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高原石棉矿男工肺功能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且入矿年代越早下降越明显,主要表现为:VC,FEV1%及FEV1等指标下降明显;从X线各期组男工肺功能异常率的比较可看出,高原石棉矿男工在X线0期组,其肺功能绝大部分指标异常率已超过40%,其中FEV1及MMEF异常率接近或超过90%,显著高于对照石棉矿男工(P<0.001),可以认为,高原石棉矿作业男工肺功能损害为限制性损害和阻塞性损害并存,属混合性损害,但后者更主要,这对高原石棉作业工人石棉肺的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焦炉逸散物(COE) 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465 名焦炉作业工人和365 名对照工人进行了体格检查、胸部X 线摄片和肺功能测定。结果 与对照相比,作业工人呼吸道炎、咽喉炎发生率明显增高;X 线异常改变主要表现在肺纹理与肺门的变化,工龄超过20 年的有统计学意义;FEV1 .0 、FEV1 % 、MMF、FEF50% 、FEF75 % 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工龄< 10 年者FEF75% 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工龄10 ~20 年者FEF50 % 差异有显著性;工龄> 20 年者FEV1 % 、MMF、FEF50 % 、FEF75% 的差异具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提示接触COE 可引起肺通气功能减退和呼吸系统的损害,且随工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