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新苗 《中医教育》2010,29(2):59-62
阐述了明清时代自发形成的极具中医特色的,由钱塘医派举办的侣山堂中医教育的过程。分析了传统中医教育的不足,及其对后世中医教育、教学的影响。同时体现了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色,提出了值得今天中医教育、教学、学习与借鉴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钱塘医派”作为概念最早见于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大作者,推钱塘”,首次提出则是胡滨在1985年发表的《试论钱塘学派》中。钱塘学派集医、教、研三位为一体,培养了一大批名医,开清代医林盛世。钱塘学派早期人物有卢之颐、张遂辰,中期代表人物为张志聪、张锡驹、高世拭,晚期有仲学辂,发展至张志聪已至大成。“外郡人称武林(杭州)为医薮。”“读歧黄之学者咸归之。”这里称武林(杭州)为“医薮”,主要是指钱塘医派的形成和发展。卢之颐则是钱塘学派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孙光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药文献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代表人物中医药大师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在杭州吴山以侣山堂为基地,讲学论道,著书立说,不但培育了一大批医治疑难病的医家,且所撰的《侣山堂类辨》、《素问集注》、《灵枢集注》等多种论著,在中医电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钱塘医派“气化学说”的学术精华和“遇难不默,注意创新”的治学态度,对今日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舞阳  文竹  彦知 《光明中医》2008,23(7):1044-1044
中医文人景观对弘扬中医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杭州又添中医人文景致。今之杭州,古称钱塘,历代名医纷呈,尤其明末清代,形成了以卢之颐、张遂辰为开山鼻祖,以张志聪、张锡驹为中坚力量,以高世拭与仲学铬为传承人物,以侣山堂为主要活动场所,集诊疗、讲学与研究为一体的历时近四百年的“钱塘医派”。侣山堂原址在杭州市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吴山西北山脚粮道山路,其建筑毁于清乾隆年间。  相似文献   

6.
1 家传史略 关中槐里孟氏中医世家原籍山东,其后迁至陕西西安,其创门人孟子章早年随西安名医马国珍学医,颇得真传,其迁居兴平之后,便和长子孟维贤共同开设了"保安堂"药铺.孟子章行医50年,精研妇科、胃肠病,并把验方制成"调经促孕丸"、"开胃健脾丸",广为效用,从此创立了孟氏中医特色.孟氏中医二世孟维礼自1932年其兄病故之后,即遵父决定,开始从医,继承"保安堂"事业,从此奋斗了70多个春秋.  相似文献   

7.
杜少辉教授师从邓铁涛及卢崇汉,道崇扶阳,法宗钱塘,行辨理施治之学,认为肺癌属水热互结于胸膈,渐至六经为病,阴阳不交,当以化气行水、交合太少、交济阴阳为法治之.介绍临床验案三则,示其以大陷胸汤法、小青龙汤法、新附汤法治疗肺癌经验.  相似文献   

8.
陈萌  张冬梅  李翠 《中医教育》2013,32(2):65-67
燕京医派是形成于北京地区的中医学术流派.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与时代背景影响下,燕京医派形成了宫廷医学、四大名医、医教研名家三大门户.他们传承有序,既代表了燕京医派的3个发展阶段,也是中医学从古到今的一个历史缩影.搭载在新中国成立后新兴的医教研平台之上,燕京医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厘清他们的学术传承脉络,将会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乌镇医派     
乌镇自古经济社会发达,人文荟萃,名医辈出。特别是明清以来的乌镇医林,更是名医辈出,传承不绝。尤其以僧逸黔一脉学术传承脉络清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医学流派。清代陆以溉在《冷庐医话》中明确称之为“乌镇派”。乌镇医派的产生兴盛有其历史条件,乌镇医派传承严,流传广,影响大,至今不绝。  相似文献   

10.
李珍 《中医药文化》2008,3(3):27-30
明末清初,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在杭州吴山以侣山堂为基地,讲学论道,著书立说,不但培育了一大批医治疑难病的医家,且所撰的<侣山堂类辨>、<素问集注>、<灵枢集注>等多种论著,在中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钱塘医派"气化学说"的学术精华和"遇难不默,注意创新"的治学态度,对今日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岭南妇科结合岭南地理、气候、文化、妇女体质特点与疾病谱,在诊治不孕症上形成了种子先调经、助孕必治带、善用南药广药、注重养身调摄的学术特点,地域特色鲜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孟河医派的源流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河医派在十九世纪中,是祖国医学继温病派后的一支地域性流派,其业绩彪炳,文化底蕴深厚,流派色彩明显,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是学术流派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王某,女,28岁.2009年2月28日初诊.症见脉弦无力,舌淡红,苔薄白微腻,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年.近月发作,面色萎黄,上龈溢血,口中异味,下肢多处紫癜,尿黄便结. 此乃气血两虚,湿热伤络,法当益气养阴,凉血止血,以自拟"清癜饮"治之: 生北芪30g,当归身30g,芡实仁30g,紫浮萍20g,西茜草20g,旱莲草20g,生地炭15g,侧柏炭15g,小蓟草15g,生甘草5g,水牛角磨汁引.  相似文献   

14.
以地域命名的江苏地区中医流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和山阳医派在学术思想上相互渗透,各有创新。其中吴门医派以温病学术思想为著,而其对其他流派的学术影响亦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廖天源 《国医论坛》2011,26(6):45-46
火神派的开山祖师郑钦安(1804—1901),四川邛崃人,清·同治年间在成都行医,治病重视阳气,擅用姜、桂、附等大剂量辛热药,屡起大症、重症、危症,人称"郑火神"、"姜附先生",誉满川蜀,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火神派领军人物。清光绪年间,成都知府朱大人的夫人患吐血病年余,久治无效,府属16个  相似文献   

16.
17.
《妇科良方》属于珍稀中医药古籍,约成书于1751年,是清代医家何梦瑶在继承前人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心得编纂而成。  相似文献   

18.
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起于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医学流派,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其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而独具特色。孟河医派通过广开门户,严格择徒,保证了传人的可塑性;通过形式多样、实用灵活的传承方式,保证了传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道术同授、理法共传的传承内涵,保证了传承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学术流派,这些流派在坚持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和而不同,其相互借鉴、相互争鸣的发展过程亦推动了中医学的的发展。妇科流派在当代已逐渐成近10支特色不同的派系,在融入中医各家流派学术特色同时,更具有妇科学特有的特点。笔者现以调经为例,选取影响较大的派别从调经思想及用药特色两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古今医鉴》为明代龚信编撰、龚廷贤续编的综合性医书。该书汇集了明代之前诸家论述,从脉诀、病机等方面概述诊疗理论的基础,结合龚氏父子之临床经验,分列临床各科百余种病证的证候与治疗,架构了比较完整的中医学诊疗理论体系。该书的学术特色包括五方面:立脉学大要,探病机玄蕴;以脉、证、治、方为纲,总领外感、内伤;治病思路新颖,方法独特;自创方剂,遗惠百姓;立明医标准,箴病家行为。该书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中医药学的从业者进一步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