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摶”及“摶”的俗体字与“搏”字极为相似。在古代文献中常有讹误。笔者将各版本《原机启微》、《审视瑶函》及相关眼科资料中出现的讹误加以搜集整理,以供各位同仁分辨。  相似文献   

2.
王钊  史运泽  于智敏 《中医杂志》2024,(11):1098-1103
“搏”概念源于《黄帝内经》,本义多指结聚、攻击,脉学方面则反映交争之势而于脏腑取脉法、阴阳取脉法中多有应用。对“搏”的概念内涵进行考释,总结其搏击、交结、停聚、变化、相附、脉搏、病理脉象七种含义;对“搏”的病机进行考释,归纳其四种特征,即搏争从化、兼化、伏留结聚、变动化气;总结“搏”病机病位包含脏腑、经络、五体、气分、血分等多个层面,涉及开宣、托补、调衡等诸多治法。以此系统考究完善“搏”的概念内涵,以期为诸多现代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诊疗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中约出现了493次“死”字,不能一概理解为“生命终止”之义,结合《黄帝内经》文意与后世医家探究,笔者认为约414处“死”字应灵活解释为病情紧急、危重难愈或预后较差。同时还有部分字词,如“亡、尽、终、不治、不可治”等也通此义。通过分析《黄帝内经》相关论述,将“死”症的机理归纳为阴阳离决、邪盛正衰、脏气竭绝、脾胃气绝、神气衰亡、经气败绝6个方面,发现以上病机既可单一致“死”,亦可复合相加致“死”,其中脾胃之气的衰微在多种病机中均有体现,故而认为“脾胃气绝”是“死”症的核心病机,因此在临床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要慎察脾胃之气的盛衰变化,时时固守,谨防败坏。明“死”之机理,方能在辨病治病、判断预后、养生康复等过程中把握关键、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4.
“精”是《黄帝内经》中出现率比较高的一个字。仅《素问》81篇就达140余次,而且义项颇多。既有与文学经典中相同的用法;又有古医籍本身特有的含义。为了正确理解原文经旨。笔者现数列《黄帝内经》中“精”的不同义项,用法分析如下,供读者参考。一、“精”字的渊源《说文》云:“精,择米也,从米青声”寥寥几个字,便点出了“精”字的造字本义和形声结构。这在古文典籍中是不乏其例证的。如:司马云:“简米曰精,简即柬俗作(?)者是也。”如:《庄子人世间》曰:“鼓(?)播精”。即用小簸  相似文献   

5.
宋史菘本《灵枢经·经脉》篇足阳明胃经循行原文曰:“胃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之”字横亘其中,致文理医理难通。历代《内经》不同版本均无之字,故丹波元坚(日)《灵枢经》认为之字为衍文;现代学者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义》亦从其说。但进一步考证,似难用行文作解,故又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如傅贞亮《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认为“之”字当作“上”,此说甚是,但未道其原委。 考“之”字大篆写作“ ”,与篆书上“ ”字接近,为《灵枢经》早期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讹,并非衍文。《灵枢经·经脉》篇中…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伤寒论·序》中“平脉辨证”的“平”字,有不少人认为是一个通假字,即“平”通“辨”,训为辨别之义.也有人认为此处的“平”字当为“辨”的讹字,由于平、辨二字的古体很接近,所以,后人将“辨脉”误写为“平脉”,乃传抄之误.甚而,也有人将这个“平”训为“衡”,说当为衡量,审度之义.那么,对这个“平”字究竟该如何理解?下面试就部分古文献资料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摶"字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多处用于描述复杂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脉象,是分析、理解及灵活运用中医理论的重要文字。本文通过对"摶"字相关条文的归类、分析,提出"正邪相摶"、"多邪相摶"致病是中医学治疗疑难病症的锁钥,宜将之作为临证中求病因、辨证候、索方药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整理研究《黄帝内经》中“肉”字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方法: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肉”字进行计数、整理、分析,定量研究“肉”字的频数分布、类型含义等方面的内容。结果:《黄帝内经》中“肉”字共见370次,涉及篇章95篇,单字概念表达了人体肌肉、供食用的动物肉、果肉和肥胖多肉4种意义;双字词及多字词概念共39个,主要表达了肌肉类型、肌肉形态、肌肉疾病等意义。结论:“肉”字在《黄帝内经》中普遍表达肌肉一义,大多数与现代解剖概念中骨骼肌对应,此外还涵盖了一些皮下组织、脂肪及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网膜等肉质组织。对“肉”字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中医基础概念的科学内涵,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内经·素问》中多处可见到“相薄”“内薄”等有关“薄”的词语。对此,有些医家注释谓:“薄同搏,意义相同”、“薄与搏通”,认为是通假。笔者对汉代以前的部分古籍查考后认为:“薄”与“搏”意义不同,薄、搏二字不相通。讨论如下: 一、薄、搏二字古音不同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二重证据法",将出土文献与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学考释方法相结合,对《伤寒论》"相搏"之"搏","合治之"的"治"进行了校读,指出,"相搏"之"搏"不当校录作"摶","合治之"的"治"当作"冶"。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一书,多次用到噫字,历代医家注释颇为一致,均作“嗳气”解 .笔者重温《内经》后,认为“噫”仅作嗳气解释,其意未尽,不能完全反应临床实际,因而对噫字作如下辨析.  相似文献   

12.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历代医家对此仁智互见,注释不一,尤对“阴”、“阳”二字的理解每多不合本旨。笔者不敢苟同,特陈管见。 历代医家的代表性注释有三。 其一,“阴”为尺脉,“阳”为寸脉。王冰注曰“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然,则为有妊之兆。何者?阴中有别阳故”,  相似文献   

13.
以《黄帝内经》为源,经文献整理,分类陈述古今医家对“阳密乃固”中“密”字的阐释。结合己见,更倾向于“密,静也”的观点,认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凡阴阳之要”,即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的静谧、平和,安静地尽职尽责,高度概括了《黄帝内经》中平和、节制、恬静的养生思想,对临床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食气”一词原出自《黄帝内经》一书,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如“精食气”,“壮火食气”,《素问·经脉别论》亦有“食气入胃”之说。对于“食气”一词的解释,在古代医籍中有几种说法:如《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言:“精承化养则食气,精若化生则不食气”又言:“气生壮火,故云壮火食气”。明·马元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言:“食气者,谷气也”,又言:“惟壮火能食人之气,此壮火之所以能散吾人之气也”。张景岳在《类经》中言:“壮火散气,故云食气”。清·恽铁樵言:“壮火盛极将衰之候,故气衰而食气”。这是自唐代以后一些医家的注解。归纳起来,对于“食气”的解释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释为精能饲养气,也作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文字古奥,字多通借,且往往一字多义,一词多用,加之历代注说纷纭,故理解不易。笔者查阅文献,试对"脉"字的含义及用法加以总结探讨,以期对于正确理解和引用《内经》原文及研究《内经》脉学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金匮》第二篇,由于版本不同,对所论痉病,用字有“痓”“痉”之差,是仲景将“痉”误写为“痓”?还是“痓”“痉”义通?诸版本何字为正?二字能否等义运用?现略作考证。  相似文献   

17.
《素问·阳明脉解篇》中的“四支者,诸阳之本”一句,历代医家有不同认识,如王冰解释为“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高士宗则从经络循行的角度去解说。另一种认识以为它是本末倒置,而应是诸阳为四支之本。即“四支者,诸阳之本”的“本”字系“末”字之误。最近又有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是从改变语法入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7期苏礼、洪文旭撰写的《“四支者,诸阳之本”疏证》一文即是此种方法。该文认为:从语法看,《内经》中的“之”字,常见两种用法,一作代词,一作助词。因此,在“……者……之……也”这一句式中,往往也有两种含义。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句中的“之”为助词,作“的”字解。但《灵  相似文献   

18.
肺朝百脉”语出《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后世多数医家和注家多从“朝”字入手诠释,以“朝向,朝会”做解,以“单向”的指向性作为解释该句.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要参考,提出‘肺朝百脉’是指:肺是“气”的“双向调摄”并提出了肺朝百脉的中医理论模型“8”字模型.  相似文献   

19.
“巨刺”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刺”出自《灵枢·官针》,其内容:“左取右,右取左”,系交叉针刺法,为《内经》刺法之一。对这一刺法为何用“巨”字命名,历来少见解释。上世纪80年代陈克勤,因其难以解释,就认为“巨”字是“互”字的误写[1],却又未提出任何佐证资料,显然只是一种臆测,于事无补。考“巨”字,最初的字义有二,其一,义大;其二,指曲尺。如《说文·工部》:“巨,规矩也。”什么意思呢?“规”是画圆的工具;“巨”乃曲尺,专门用来画方形的工具。《说文》还说“矩、巨,或从木、矢。”段玉裁注“按后人分别巨,大也;矩,法也、常也,与《说文》字异……《唐韵》作矩、…  相似文献   

20.
李今庸 《天津中医》2014,(3):129-131
《灵枢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素问》商务印书馆本及《一切经音义》等,皆无“凥”字,错成了“尻”。造成尻是尻,凥也是尻。当然,少数尻字亦有错成尻字者,如《国语·周语》韦昭注,读书时须辩别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