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天春 《中外医疗》2013,(12):108-108,110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骨性牙颌畸形病人50例,在正畸正颌医师所研究的治疗方法下,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正畸,包括牙代偿的去除、牙颌曲线的调整;然后进行正颌手术,对上下颌骨不调进行纠正,最后正畸医师调整并保持患者的牙列。结果所有50例患者面形改善明显,咬合关系良好。比较手术前后的SNB角与ANB角的头影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良好的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方法,正畸正颌联合法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通常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严重的骨性Ⅲ类错牙合。该方案包括传统的"正畸优先"即"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以及"手术优先"两种模式,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均要求在治疗结束后完全去除牙槽代偿。为深入理解不同治疗模式下各区域及各阶段牙槽去代偿的特征,本文就目前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牙槽去代偿情况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并观察其远期效果。【方法】以不同手术方法联合术前后正畸治疗对38例成人严重骨性开骀患者进行矫治,平均年龄22.3岁,其中前牙开(牙合)23例,全牙弓开(牙合)15例。所有截骨线均采用坚强内固定。【结果】术后骨段移动及咬合关系均达到模型外科设计要求,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9例,平均25.3个月,26例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满意,3例轻度复发。【结论】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可满意矫治成人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其远期效果稳定。坚强内固定及术前后正畸治疗对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和防止复发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𬌗畸形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需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III类错𬌗畸形患者21例,正颌手术术式均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分析测量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上颌长度、上颌突度增大,下颌长度、下颌凸度、下切牙凸距及下面高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严重的骨性畸形在矢状向及垂直向均得到了有效矫正,患者骨面型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对25例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根尖下骨皮质切开术加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及颊侧骨皮质切除术并术前、术后结合微型种植支抗的正畸方法联合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矫正后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点角(SNA)平均减少3.1°,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槽座点角(ANB)角平均减少3.45°,上前牙唇倾度平均减少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支抗结合牙外科正颌技术及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矫治成人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23例成年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短期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截至目前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优先”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程序,治疗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0.3个月),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和咬合关系?整个治疗周期为9~16个月,平均13.2个月?结论:“手术优先”正颌正畸作为新策略可以选用于矫治成年中重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缩短治疗周期,短期临床效果满意,长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66-170
骨性Ⅲ类错是一种以上下颌骨发育不调、咬合关系紊乱、前牙反为特征的错颌畸形。其畸形因素更多源于颌骨,单纯通过正畸手段移动牙齿难以取得较好矫治效果,临床上常选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式从根本上纠正颅颌面畸形。传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因其疗程长、治疗环节复杂,易出现偏差导致术后效果不佳、术后反复发等不良影响。本文报道1例数字化技术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患者的案例,结合其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并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方法选取我院33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影像学检查,对比患者各项软组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鼻唇角、上下唇倾角、H角、Z角UL、Z角LL、上下唇基角、面型角以及全面凸角和软组织面角等多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治疗后随访调查发现,患者复发率为6.1%。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正颌正畸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诊的骨性牙颌畸形患者中选取45例予以研究,给予所有患者正颌正畸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的SNA、SNB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93.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对骨性牙颌畸形患者使用正颌正畸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牙颌功能及美观度,使得患者感到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性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5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经正畸科、正颌外科等相关医师共同制定出治疗方案,先行去除牙代偿,调整牙颌曲线等术前正畸,再通过正颌手术纠正上、下颌骨不调,最后再由正畸科医师对患者牙列进行调整和保持.结果:25例患者的面形均有明显改善,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术前、术后SNB角、ANB角头影测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方法是治疗成人骨性牙颌畸形一种较好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严重骨性开骀畸形,并观察其远期效果。【方法】以不同手术方法联合术前后正畸治疗对38例成人严重骨性开骀患进行矫治,平均年龄22.3岁,其中前牙开骀23例,全牙弓开骀15例。所有截骨线均采用坚强内固定。【结果】术后骨段移动及咬合关系均达到模型外科设计要求,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9例,平均25.3个月,26例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满意,3例轻度复发。【结论】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可满意矫治成人严重骨性开骀畸形,其远期效果稳定。坚强内固定及术前后正畸治疗对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和防止复发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牙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前牙牙周表型(角化龈和牙槽骨)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和口腔颌面外科转诊至牙周科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患者均因存在下颌前牙软硬组织不足问题行牙周组织再生结合骨皮质切开术并完成牙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共纳入病例20例,平均年龄(25.40±4.27)岁,男6例、女14例,平均随访(3.70±1.05)年,共纳入119颗患牙(中切牙39颗,侧切牙40颗,尖牙40颗)。软组织采用角化龈宽度及牙周生物型评估,牙槽骨厚度、面积及高度采用锥形束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测量,软硬组织共同采用牙周表型描述。结果:所有患牙治疗后角化龈宽度显著增加(P<0.001),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分别增加(1.82±1.57) mm、(2.03±1.48) mm、(2.05±1.27) mm。中切牙及侧切牙在治疗后厚龈型比例显著增加(P<0.001),尖牙无显著变化。牙周术后及联合治疗后所有下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及面积...  相似文献   

13.
应智洋  郑杰 《当代医学》2022,28(10):163-165
目的 探究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治疗的41例作为甲组,单纯采用正颌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SNA角(由鼻根点N至上齿槽座点A连线与前颅底平面SN所构成的角)、SNB角(由鼻根...  相似文献   

14.
正颌联合正畸治疗骨性上颌前突畸形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聪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21-21,24
目的探讨正颌联合正畸对骨性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12例骨性上颌前突患者,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的方法进行矫治。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无牙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且根据X线测量分析及临床所见,牙、颌、面关系协调取得较好的外观效果,咬合关系良好,经过临床观察和随访,效果稳定。结论正颌联合正畸治疗可以有效地保证骨性上颌前突患者肌肉等软组织对新的颌骨位置的适应和改变,并且有利于口颌系统新的咬合关系建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12例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17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上颌各软硬组织标志点向前移位,而下颌均向后移位.结论: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侧貌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应用LeFort Ⅰ型截骨整体后退术治疗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难点、要点,为治疗这种畸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25例上颌采用LeFort Ⅰ型截骨整体后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25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吱(牙合)关系及满意的面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情况下,LeFort Ⅰ型截骨后退术是治疗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经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 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用常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测量项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治疗后ANB角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手术优先"模式与正颌-正畸联合手术模式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元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成人骨性Ⅲ类错(合)畸形的患者30例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正颌-正畸联合组(16例)和手术优先组(14例).正颌-正畸联合组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手术优先组采用"手术优先"模式治疗,记录两组术后正畸时间、总疗程时间,治疗前和矫正结束后测定骨性硬组织[上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SNA)、下颌骨相对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SNB)、上下颌骨之间的前后位置的关系(ANB)、面部的上颌部相对整个侧面的关系(NA-PA)]、牙性变化[上中切牙长轴与NA联系的距离(U1-NA)、上下中切牙牙长轴的交角(U1-LI)、上中切牙的唇倾程度(U1-SN)、下中切牙的唇倾程度(L1-MP)]、软组织变化[上唇突点至Ricketts审美平面的距离(UL-E)、下唇突点至Ricketts审美平面的距离(LL-E)],比较/a/、/i/、/u/3个元音字母前3个共振峰频率值(F1、F2、F3).结果 手术优先组术后正畸时间长于正颌-正畸联合组,但总疗程时间短于正颌-正畸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NB、NA-PA、U1-NA、U1-LI、U1-SN均减小,ANB、L1-MP、UL-E、LL-E均增大,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先组治疗后SNB、NA-PA大于正颌-正畸联合组,ANB、L1-MP低于正颌-正畸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元音F2、F3共振峰频率下降,/u/元音F2共振峰频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优先"治疗模式、正颌-正畸联合手术均能改善软组织侧貌、发音不清,但前者可缩短治疗疗程,后者在改善骨性不协调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矫治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67例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按规范的术前X线头影测量分析、诊断,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及随访疗效评估的诊治程序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手术设计依畸形类型而定,基本术式为:Le Fort Ⅰ型骨切开术(Le Fort Ⅰ osteot...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根尖下截骨后退联合模型外科及正畸治疗矫正上、下颌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对7例骨性上、下颌前突畸形的患者采用术前取牙模,按照模型外科设计上、下颌骨的骨切开线,制作咬合板,术中根据模型设计的切开线行根尖下截骨后退的正颌手术,根据咬合板设计恢复咬合关系,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8~10周开始正畸治疗。结果: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面部形态、咬合关系、开口型、开口度、咀嚼度、骨段愈合等方面的治疗结果均令人满意。结论:采用根尖下截骨后退术联合模型外科及正畸治疗是进行矫正上、下颌前突畸形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