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各组大鼠血液代谢物图谱,发现小青龙汤证血液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小青龙汤组大鼠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图谱经MestRec预处理和积分后,所得数据用SIMCA-P+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析(PLS-DA),得到相应的散点图和载荷图,进行比较后找出差异性代谢物。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中肌酸、3-羟基丁酸、牛磺酸、天冬氨酸、瓜氨酸、谷氨酰胺升高(P<0.05),乳酸、醋酸(δ1.9)、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降低(P<0.05),小青龙汤组经治疗后肌酸、牛磺酸仍升高,但和模型组相比有所降低(P<0.05),酪氨酸、脯氨酸仍低于空白对照组,但较模型组升高,瓜氨酸和谷氨酰胺在较模型组更高(P<0.05)。结论:血液中的代谢标志物主要与能量代谢紊乱、机体免疫力以及机体应激有关,尤其与能量代谢和免疫相关的代谢物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NMR ~1H)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红景天对慢性冷应激刺激模型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红景天组。模型组和红景天组大鼠每天置于4℃环境中4 h,连续刺激2周,同时红景天组给予红景天水煎液5 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灌胃。采集大鼠血浆和尿液的NMR ~1H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红景天组与模型组代谢特征明显不同,其代谢特征更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组血浆中甘氨酸升高,乳酸、乙酰乙酸、肌酸、肌酐、甘油磷脂胆碱、磷脂胆碱、牛磺酸、氧化三甲胺和甜菜碱降低;尿液中色氨酸增加,α-酮戊二酸、乙酰乙酸、柠檬酸、氧化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和马尿酸减少。结论红景天能够调控机体能量代谢,以及牛磺酸、氨基酸(甘氨酸和色氨酸)和胆碱的代谢,对冷应激状态下代谢紊乱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WKY大鼠尿液的代谢组学差异,研究丹七片对SHR血压及尿液中差异性代谢物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将SHR分为丹七片组(0.38 g·kg-1),阿司匹林组(10 mg·kg-1)和丹七片+阿司匹林组(0.38 g·kg-1+10 mg·kg-1)。给药前后每周连续监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每周收集大鼠24 h尿液。尿液样本进行1H-NMR检测,通过模式识别分析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析丹七片与阿司匹林对SHR尿液中差异性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药物干预4周后,各给药组大鼠血压均明显降低;SHR与WKY大鼠比较尿液中有21种主要差异性代谢物(丙氨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柠檬酸,二甲胺,三甲胺,二甲基甘氨酸,赖氨酸,肌酸,胆碱,肌酸酐,氧化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β-葡萄糖,苯乙酰甘氨酸,胍基乙酸,苯丙氨酸,马尿酸,1-甲基烟酰胺,尿囊素)。丹七片、阿司匹林、丹七片+阿司匹林均可使SHR尿液中差异性代谢物分布状态回归正常。结论:丹七片、丹七片+阿司匹林均可降低SHR血压,且可通过干预SHR尿液中与高血压发生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分布状态来达到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思俊  赵晓喆  向欢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17,48(13):2682-2690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KEGG数据库,分析沙棘籽油干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大鼠血清和尿液中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探讨沙棘籽油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CUMS模型,同步给予沙棘籽油干预,连续4周。采集大鼠血清和尿液进行1H-NMR检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清和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搜索KEGG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在血清和尿液中共寻找出17个与抑郁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血清中有9个,包括与对照组比较升高的脂质、β-羟基丁酸、乳酸、N-乙酰糖蛋白和降低的丙氨酸、甜菜碱、氧化三甲胺、α-葡萄糖、β-葡萄糖;尿液中有8个,包括与对照组比较升高的琥珀酸酯、天冬氨酸盐和降低的醋酸、2-酮戊二酸、柠檬酸、三甲胺、甜菜碱、苯丙氨酸。沙棘籽油干预后上述差异代谢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沙棘籽油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的能量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甲胺代谢和神经递质的合成等代谢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与假手术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制造心肌梗死后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8周末收集尿液,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检测2组大鼠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情况,建立大鼠尿液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bZ-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模式判别,以观察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均能明显区分。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3-羟基丁酸、乙酸、丙酮、磷脂酰胆碱、三甲胺、马尿酸含量升高;谷氨酰胺、肌肝、牛磺酸、柠檬酸、苹果酸、苯基丙氨酸含量下降。结论心肌梗死后心气虚证心力衰竭大鼠出现尿液代谢组学变化,差异代谢产物主要与能量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及肾、胃肠道功能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寻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郁脾虚证大鼠尿液的内源性代谢产物。方法:复制雄性SD大鼠NAFLD肝郁脾虚证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肝匀浆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点,1H-NMR检测大鼠尿液的代谢产物变化,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肝匀浆内TG、TC含量均明显升高,大鼠尿液中找到26种代谢产物,其中发现乙酸、肌酐、二甲胺、甘油、甘氨酸、α-D-葡萄糖、异亮氨酸、α-酮戊二酸、乳酸、亮氨酸、琥珀酸、牛磺酸等12种差异代谢物。结论:通过寻找NAFLD肝郁脾虚证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为NAFLD肝郁脾虚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给药8周后,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检测大鼠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建立大鼠尿液的代谢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模式判别,以观察卡托普利对心衰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与卡托普利组尿液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物均能明显区分.与模型组相比,卡托普利组谷氨酰胺、肌肝、牛磺酸、柠檬酸、苹果酸、苯基丙氨酸含量升高;3-羟基丁酸、乙酸、丙酮、磷脂酰胆碱、三甲胺、马尿酸含量下降.结论 心梗后心衰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出现变化,卡托普利能有效调控紊乱的代谢产物,促使代谢表型向正常范围回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干寒性气质失调证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的代谢变化。方法:对模型肝脏组织进行核磁共振检测,并对其代谢轮廓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干寒性气质失调证大鼠肝组织中β-羟基丁酸、肌酸、氧化三甲胺、苏氨酸和胆碱等代谢物含量明显升高,而乳酸、肌酸肝、葡萄糖和肌醇等含量明显降低;干寒性气质失调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β-羟基丁酸、肌酸、肌醇和葡萄糖等含量明显升高,但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丙氨酸、鸟氨酸、瓜氨酸、蛋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α-酮戊二酸、乙酰天冬氨酸、甲胺、肌氨酸、肌酸肝、组氨酸、色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胆碱、酪氨酸、苯丙氨酸、烟酸和马尿酸等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干寒性气质失调证的发生伴随有多种能量代谢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探讨人参煎对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发的胰岛素抵抗(IR)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和尿液代谢组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35 d,取大鼠血清和尿液,处理后采集~1H-NMR谱,并用主成分分析、OPLS-DA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蛋氨酸、牛磺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1),3-羟基丁酸、乳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尿液中的氧化三甲胺、甘氨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牛磺酸、磷酸胆碱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血清中的3-羟基丁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牛磺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给药组大鼠尿液中的乳酸、牛磺酸、肌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氧化三甲胺、甘氨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磷酸胆碱的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人参煎可以调节代谢紊乱,促进新陈代谢表型回归到正常范围,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具有治疗作用,为人参煎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关木通的肾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方法研究了染中药关木通毒性大鼠尿液的代谢改变及其与靶器官毒性的相关性。分3个剂量组(36、32、28g生药.kg-1.d-1)对雄性Wistar大鼠连续6d灌胃给药,收集12h的尿样,进行1H-NMR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染毒后的大鼠尿样中氧化三甲胺、牛磺酸迅速下降,而柠檬酸、肌酐、2-酮戊二酸等代谢物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乙酸、丙氨酸则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而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乙酸、氧化三甲胺、丙氨酸和牛黄酸的变化。乙酸、丙氨酸的显著上升表明动物出现了肾小管坏死,与以前报道的肾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关木通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有着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关木通能够对肾脏造成损害,且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与关木通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说明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的毒性研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考察脾气虚证大鼠尿液小分子代谢组成分,寻找脾气虚证的标记物,阐明其与代谢通路之间的联系。采用劳倦伤脾加限制饮食的方法构建大鼠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分别进行D-木糖吸收实验及血常规检测。收集的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分析,尿液代谢指纹图谱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判别分析(OPLSDA)等统计学分析,筛选脾气虚证的生物标记物。D-木糖和血常规测定结果表明脾气虚证大鼠造模成功。正、负离子模式下的PCA,OPLS-DA得分图显著区分模型组和空白组。根据OPLS-DA分析的S-plot图、VIP值、t检验及受试者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筛选并鉴定出苯丙氨酸、琥珀酸、乌头酸、异柠檬酸、甜菜碱、犬尿酸、吲哚、肌酸、肌酸酐、乳清酸、黄嘌呤、黄嘌呤酸等24个脾气虚证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在线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解析代谢通路,可为脾气虚证及其他中医证候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中大鼠心肌组织代谢特征,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基于代谢组学的心肌保护相关治疗措施寻找有意义的靶点。方法取27只SD大鼠作为模型组制备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另设空白组8只。模型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维生素D3灌胃+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分3个阶段进行冠心病血瘀证模型的逐步制备。通过UPLC-TOF/MS技术获取大鼠心肌组织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利用SIMCA 14.1软件和MetaboAnalyst5.0软件进行组间差异性代谢物筛选及相关代谢通路分析,使用SPSS21.0对组间差异性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特征代谢物临床诊断效能。结果筛选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1-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L-苯丙氨酸、牛磺酸共5种差异最为显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4条主要差异代谢通路。ROC曲线分析显示,特征代谢物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结论冠心病血瘀证不同进展阶段大鼠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雷公藤配伍甘草对肾病综合征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尿液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该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单独给药组(TPW组)和雷公藤配伍甘草给药组(TPW-GLY组)。采用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尿液样品的代谢物图谱进行模式识别及生物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结果:空白组,模型组,TPW组及TPW-GLY组的代谢轮廓有明显差异,筛选并鉴定出空白组与模型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生物标记物29个,其中受TPW-GLY组回调的生物标记物14个,受TPW组回调的生物标记物11个;TPW-GLY组和TPW组显著差异物7个,分别为N-乙酰谷氨酸,二羟基粪甾烷酸,烟尿酸,12-酮脱氧胆酸,甘油三酯(16∶0/16∶0/20∶4),泛醌Q2和1,3,7-三甲基尿酸。结论:雷公藤与甘草配伍给药后,可能通过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体内的氨基酸代谢、胆汁酸代谢、脂肪及脂肪酸代谢、能量代谢及嘌呤代谢等过程,改善了疾病状态,进而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以及养心通脉方干预后表型的变化,分析大鼠心血瘀阻证心肌组织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血瘀阻证模型,同时采用养心通脉方干预模型,运用GC-MS检测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每组8只,通过对不同组之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四组样本主成分得分分析,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分聚于椭圆形散点图的3个区域。因子载荷图显示模型组甘氨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谷氨酸、葡萄糖、磷酸、吡喃半乳糖、赖氨酸发生了改变。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回归模型显示,模型组与养心通脉方组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证明模型建立是合理的。药物干预与甘氨酸、苹果酸、谷氨酸、葡萄糖高度正相关,与尿素、琥珀酸高度相关,与赖氨酸负相关。按照VIP值依次排列各变量与药物干预的密切度依次是苹果酸、谷氨酸、甘氨酸、葡萄糖、延胡索酸、尿素、半乳糖、酪氨酸、乳酸、丙氨酸。差异性分析:明显变化的代谢产物差异性分析表明,甘氨酸等10种代谢产物在模型组中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干预后甘氨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谷氨酸、半乳糖、葡萄糖、酪氨酸、尿素、乳酸、丙氨酸等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苹果酸、谷氨酸、酪氨酸、尿素上升幅度较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赖氨酸经药物干预后均数显示有轻度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AMI心血瘀阻证与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苹果酸、谷氨酸、甘氨酸、葡萄糖、延胡索酸、尿素、吡喃半乳糖、乳酸、丙氨酸、酪氨酸等含量的改变密切相关。结论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显示AMI心血瘀阻证代谢途径与缺氧后的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养心通脉方可以有效干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依据"脾胃—脑相关"理论,研究足阳明经穴位电针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大脑皮层代谢物的影响,识别关键代谢物。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3只,另选取13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采用疏密波电针足三里、天枢和上巨虚穴5天后,所有动物处死取直结肠和回盲部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分离脑皮层,分别提取水溶性和脂溶性脑组织代谢物,运用1H-NMR技术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电针能明显改善UC大鼠模型的一般状况,降低UC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值(P〈0.05),减轻UC大鼠肠道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稳定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结构。代谢组学研究显示,UC大鼠模型脑皮质中谷氨酸、TC和VLDL含量明显降低,而丙氨酸、LDL明显升高;电针干预后乳酸、谷氨酸、TC和VLDL均升高,而丙氨酸和LDL含量降低,与空白组接近。结论采用足阳明经穴针刺对UC模型脑组织代谢物有一定影响,基于脾胃与脑相关理论针刺治疗UC有其特定的代谢组学物质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塞脉微丸干预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血浆内小分子的变化,研究缺血性中风导致的代谢异常变化及通塞脉微丸对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寻找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可能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探索通塞脉微丸的代谢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凝法造成大鼠缺血性中风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通塞脉组和阳性药组,每组8只。通塞脉组按生药量13.2 g.kg-1.d-1灌胃给药,阳性药组给予尼莫地平32 mg.kg-1.d-1,模型组、假手术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7 d。采集模型组、假手术组血浆和通塞脉组、阳性药组大鼠给药第1,3,7天的血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血浆中内源性分子进行测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的丙酮酸、牛磺酸、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而乳酸、甘油酸、氨基丙二酸、果糖、色氨酸和亮氨酸显著下降,提示血浆中这9种内源性物质为脑缺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塞脉微丸给药使得上述内源性物质(除牛磺酸)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通塞脉微丸可以使造模后大鼠血浆中异常变化的代谢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提示其药效作用可能与其对相关代谢途径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大鼠体内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以及相应生物代谢通路。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正常饲养5 d,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甘草组,每组10只。应用HPLC-MS/MS-IT-TOF检测各组大鼠的尿液样本,并且按照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多元统计学方法以筛选并鉴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推测其可能影响到的生物代谢通路。结果: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雷公藤配伍甘草组、雷公藤组和空百对照组分别聚集在不同的象限区域内;共鉴定出14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且推测出嘌呤代谢和硒氨基酸代谢最具显著影响。结论: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的机制复杂,其中可能通过调控嘌呤代谢和硒氨基酸代谢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帕金森抑郁患者血清代谢标记物变化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影响.方法:收集帕金森抑郁患者在服用药物前及其单纯服用多巴丝肼片12周,在多巴丝肼片基础上加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服用12周及空白对照组(健康人)分别10例的血清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相似文献   

19.
姬海南  王朋倩  吴茵  戴丽  霍海如  隋峰  张淼 《中草药》2019,50(18):4352-4363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对虚寒呕吐大鼠尿液代谢谱的变化,探讨其治疗虚寒呕吐证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复合法(大黄+顺铂)制备大鼠虚寒呕吐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吴茱萸汤组。利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尿液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出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VIP及非参数检验筛选并通过多元化ROC曲线验证差异代谢物;运用PathwayAnalysis数据库对差异性代谢物进行拓扑分析;运用R和Cytoscape进行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和模块化分析。结果尿液代谢谱对照组和模型组完全分离,吴茱萸汤组靠近对照组,表明模型复制成功,且吴茱萸汤能够干预大鼠的虚寒呕吐症状,提示大鼠机体具有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趋势。从尿液中筛选出34种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发现虚寒呕吐发挥干预作用可能与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三羧酸循环(TCA循环)等通路有关;进行模块化分析发现10个模块之间关系密切,丙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琥珀酸、丙氨酸、富马酸、苹果酸、异柠檬酸等生物靶点可作为虚寒呕吐模型的标识。结论吴茱萸汤能够改善虚寒呕吐模型的生理特征,机制可能与吴茱萸汤调节大鼠体内紊乱的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脂代谢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