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验研究证实创伤后IgE产生增加与脓毒症有关,为此推测创伤病人IL-4活性可能增强。IL-4活性增强可能是内源性抗炎细胞因子被激活的缘故。本研究旨在确定创伤病人血中是否能测得IL-4以及其活性是否与临床病情、并发症及其结果有关。本组100例创伤监护病房病人,其中骨折67例,头部损伤59例,腹部损伤55例。97例受检IL-4病人中87例可测到,IL-4值小于零视作未能测到。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IL-10的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度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30例ISS≥16分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浆IL-10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比较.以ISS≥25分为界把患者分成低ISS组(L-ISS)和高ISS组(H-ISS),比较两组血浆IL-10水平变化规律.另外,将16例H-ISS患者分存活、局部感染、脓毒症、SIRS、ARDS及MODS六组,比较各组间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伤后0~21天观察期间多发伤患者血浆IL-10明显升高,伤后早期血浆IL-10水平与ISS评分呈正相关.并发SIRS、局部感染、脓毒症、MODS的患者伤后早期IL-10水平较无并发症患者、死亡患者较存活者呈不同程度升高.结论伤后早期IL-10水平变化与患者创伤严重度和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白介素-1β(IL-1β)的概况及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L-1β及其与胃癌关系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IL-1β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可以介导炎症发生、调节免疫反应、诱导基因发生表观遗传学改变等,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影响IL-1β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因素包括IL-1β的基因多态性、核因子-κB的干预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IL-1β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诱导DNA发生甲基化改变、募集骨髓源细胞、促进胃癌血管形成及促进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CD44等黏附分子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靶向性地阻断IL-1β及其受体具有抑制胃癌发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胃癌治疗新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白介素-10又称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又有免疫刺激作用。感染,创伤后体内白介素-10产生发生了变化,白介素-10对于抗感染治疗及皮肤移植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化脓性胆管炎病人血浆皮质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承先  马启玲 《普外临床》1992,7(2):109-110
  相似文献   

7.
8.
严重创伤,大手术或明显感染后出现急性相反应(acutephase response)时炎性细胞因子特别是白介素6和8起重要作用,如果产生过多就激活白细胞和内皮细胞上的粘着分子(adhesin molecule)往往导致肺内白细胞旷置,从而引起术后肺并发症。近年又发现腹部手术后还可产生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尤其在炎性紊乱期使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简称SIL-2R)呈增量调节(up-regulated),例如支气管哮喘期,已知体液SIL-2R含量  相似文献   

9.
白介素(IL)-6是-184氨基酸多效性细胞因子,可促进急性炎症反应,也是肝细胞急性相蛋白合成的介质,可激活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其血清值不能测得,但在应激、创伤、脓毒症和手术后等增高。IL-6在胆管癌和肝细胞癌也见增高。作者在1992~1995年曾测定肝胆疾病6O例的IL-6值,计胆管癌15例,肝细胞癌14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MCRC)26例和良性胆道疾病(BBD)5例。另取35树成人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作为对比。3例胆管癌、3例BBD、4例MCRC和2例肝细胞癌因炎症、近期心肌梗死、Z周内手术或尿毒症者不予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不同程度的疼痛时,血浆、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的差异,并了解其与血浆皮质醇含量变化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临床资料35例经CT扫描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年龄25~48岁,其中男19例,女16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及伴下肢疼痛的程度不同进行分组。轻度疼痛:腰痛并向一侧下肢放射痛,VAS<3;中度疼痛:腰痛并向一侧下肢放射痛,VAS 3~6;重度疼痛:腰痛伴一侧下肢疼痛难忍,VAS>6。所有病人收入院,1周内禁用皮质类固醇、儿茶酚胺及镇静镇痛类药物,利用椎管造影机会采集…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旨在应用免疫分析法测定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在伤后不同时间段白介素(IL)-12的生成情况,并应用鼠模型验证在人体上的发现,同时进一步探索低剂量IL-12治疗在恢复创伤后机体抗感染能力中的作用。 27例严重外伤或烧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间段抽取外周血,分离出其中的单核细胞(PBMC)和粘附细胞,通过体外培养,分别测定二者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产生IL-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术后疼痛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手术创伤诱导伤口附近产生和释放的重要炎症介质,在触发疼痛信号产生痛觉敏化和疼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 分析总结细胞因子IL-1β信号通路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的文献资料.内容 综述IL-1β的生物学特性及在术后疼痛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和调节IL-1β信号通路对术后疼痛的影响.趋向 IL-1β在手术在创伤后的炎症过程和痛觉神经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水平参与术后疼痛形成和维持.进一步认识其确切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由此开发出新一代疼痛治疗药物和手段,为术后疼痛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渠道.  相似文献   

13.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家族的特征是在其受体的组成中至少包括一个为gp130(dycopeptides 130,CD130)、具有跨膜信号传递功能的亚单位[1].  相似文献   

14.
创伤所致的死亡表现为三种形式:50%在医院前即死亡,多因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或主要血管损伤所致;约30%死亡发生在早期(几小时内),多因严重失血所致,随着适当熟练的处理,大多数病人可以得救;剩余的死亡病例发生较晚,大多数死于多器官衰竭和脓毒症。当创伤病人来到急诊室时,首先应有步骤地进行分类处理,用A B C 复苏方法,即①保持气道畅通及颈椎固定;②人工通气,保证适当的气体交换;③人工循环及控制出血。即使需要急诊手术时,也应从病人或其  相似文献   

15.
创伤病人的休克与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创伤病人血清游离线粒体DNA(cell-free mitochondrial DNA, cf-mtDNA)含量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创伤病人37例为创伤组,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多发伤组和单发伤组,及休克组和无休克组。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创伤组和对照组及创伤各亚组创伤后4 h、24 h、72 h和7 d时间点血清cf-mtDNA、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差异,分析血清cf-mtDNA含量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评分和血清CRP、TNF-α、IL-6含量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创伤后血清cf-mtDNA含量诊断炎症反应的价值。结果:创伤病人伤后24 h、72 h血清cf-mt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发伤组病人伤后4 h、24 h、72 h、7 d血清cf-mtDNA含量均明显高于单发伤组(分别P0.05,P0.01,P0.01,P0.05)。休克组病人伤后24 h血清cf-mtDNA含量明显高于无休克组病人(P0.01)。创伤并发器官功能损伤组病人伤后4 h、24 h血清cf-mtDNA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无并发器官功能损伤组(均P0.05)。死亡病人血清cf-mtDNA含量峰值虽高于生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创伤后血清cf-mtDNA含量升高的同时,血清TNF-α、IL-6、CRP含量也显著升高。创伤后24 h血清cfmtDNA含量与ISS成正相关(r=0.454,P=0.004)。创伤后4 h~7 d血清cf-mtDNA含量分别与SIRS评分、血清IL-6含量成正相关(分别r=0.458,P=0.000 1;r=0.252,P=0.005),但与血清TNF-α含量不相关(r=-0.058,P=0.511)。创伤后4~24 h血清cf-mtDNA含量与血清CRP含量成正相关(r=0.264,P=0.028)。创伤后4 h~7 d血清cf-mtDNA含量诊断炎症反应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P=0.000 01),95%CI:0.668~0.836。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计算结果,最佳临界值为0.075 3,其诊断炎症反应的灵敏度为63.6%,特异度为85.5%。结论:创伤病人创伤后早期血清cf-mtDNA含量升高,高血清cf-mtDNA含量表明创伤和炎症反应程度重。创伤后早期血清cf-mtDNA含量对炎症反应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介素-18(m-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结直肠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7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60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IL.18基因-137G/C、-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SHEsis软件分析IL-18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频率。结果IL-18基因-607C/A多态性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显示.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814倍(OR=1.814,95%CI:1.246~2.642)。联合基因型分析显示,IL-18基因-137G/C、-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着强烈的连锁不平衡(ID'|=0.945),-137C/-607A单倍型频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137C/-607A单倍型携带者显著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1.637,95%CI:1.100~2.437)。结论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和-137C/-607A单倍型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137C等位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 1、一氧化氮 (NO)与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关系。方法 颅内动脉瘤 3 0例 ,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脑血流速度 ,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ET 1和NO含量 ,进行手术前后对比研究。另选取 10例健康成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脑血管痉挛组术后 1~ 3d、5~ 7d血浆ET 1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未发脑血管痉挛组 (P <0 .0 1) ,与术前和正常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 (2 )脑血管痉挛组术后 1~ 3d血浆NO的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5 )和术后 5~ 7d(P <0 .0 1) ,术后 5~ 7d脑血管痉挛组的血浆NO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组和正常组 (P <0 .0 1)。结论  (1)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血浆ET 1、NO平均含量呈明显相关性。 (2 )ET 1/NO在维持脑血管张力上起着重要作用 ,当两者动态平衡破坏时 ,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发生。 (3 )对于术后血浆ET 1含量明显升高和 /或NO含量明显降低的患者应及时行经颅多普勒检查 ,有助于尽早发现脑血管痉挛 ,使脑缺血、脑梗死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时血浆内皮素(ET)含量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以犬为实验对象,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只犬行胆总管结扎术,对照组3只犬行假手术,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l、4及7d血浆ET含量,并于术后7d取胃粘膜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术后ET含量持续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光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胃粘膜充血水肿,电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瘀血,粘液细胞间质水肿。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血浆ET含量增高可能是梗阻性黄疸时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组织器官受到炎症、创伤等损伤因子作用后,发生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称为纤维化。纤维化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害的一面。瘢痕组织的形成是肉芽组织逐渐纤维化的过程,此时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越来越多,网状纤维胶原化,胶原纤维变粗,纤维母细胞越来越少,少量剩下者转变为纤维细胞,炎性细胞消失,毛细血管闭合,退化,消失,形成瘢痕。白介素即白细胞介导素,是由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已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