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方法对发育落后患儿各运动能区发育水平的判断,评价其配套训练方案在改善这些患儿运动技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0~5岁运动发育落后患儿56例进行运动发育水平评估(用PDMS-2量表),结果显示单纯粗大运动发育落后患儿12例,单纯精细运动发育落后患儿5例,整体运动功能发育落后患儿39例,随机将这56例患几分为干预组(26例)与对照组(30例),根据PDMS-2评估结果运用其配套训练方案对干预组进行干预,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6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儿各运动能区发育水平进行评估(用PDMS-2)。结果干预前对照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和总运动商(TMQ)与干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评估显示两组患儿运动技能都有所提高,但干预组GMQ、FMQ和TMQ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DMS-2评估方法对发育落后患儿各运动能区发育水平有很好的评估作用,其配套训练方案对提高这些患儿的运动技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年 6 月至 2023年 5 月本院收治的运动发育障碍的患儿 20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98 例,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治疗)与观察组(104 例,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常规运动训练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运动能力(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精细运动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总运动商(Total motor quotient,TMQ)及粗大运动商(Gross motor quotient,GMQ)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 1 m、3 m、5 m 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辅以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临床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 BSID临床测试结果 ,了解儿保门诊中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以及偏离正常范围程度、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湖南医科大学编制的中国城市修订版“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临床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 0 1例不同性别 MDI与 PDI差异无显著性 ,MDI79以下男女发生率分别为 2 0 .86%、1 3 .1 6% ;PDI79以下男女发生率分别为2 0 .3 2 %、1 5 .1 6% ;3 0 1例不同年龄 MDI与 PDI差异有显著性 ;2 47例正常儿未通过项目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精细运动、粗大运动发展不良 ;5 4例发育迟滞及临界状态病因以围产因素为第 1位 ,社会心理因素居第 2位。结论 通过 BSID测试可以早期发现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儿童。应抓紧时机开展早期教育及早期干预 ,使大脑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 measurescale,PDMS)是目前在国内外康复界和儿童早期干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专门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该量表不仅可用于运动发育迟缓的评价,也适用于脑性瘫痪的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价,并可用于儿童运动康复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3~15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处于Ⅰ~Ⅲ级的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包括治疗矫正衣及全方位动态运动器材结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个月,每周参与训练5 d,每天训练3 h。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和Peabody粗大运动评定量表(PDMS-2)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Peabody姿势项、Peabody移动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MFM和PDMS-2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有利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提升,短期内能达到核心稳定的疗效,为脑瘫儿童提供一种新颖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早产儿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后,应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BANA)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对40名早产儿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同时设45名早产儿及47名正常足月儿两组对照组,对所有婴儿(早产儿需纠正胎龄至40周)在不同时期进行BANA、BSID 的测定.结果 两组早产儿体格智力发育均落后于正常足月儿组,但在1岁时早期干预组已接近于正常足月儿组,两组早产儿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早期干预措施能显著促进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使用NABA和BSID能对干预效果进行良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产儿和足月低体重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160例早产儿或足月低体重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出生的137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国标准化儿童发展量表(child development center of China,CDCC)中的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测试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及18个月时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时和出生后18个月时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和18个月的MDI评分与观察组新生儿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979,5.866;P0.01)。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和18个月时PDI分与观察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946,6.896;P0.01)。观察组新生儿6月时DQ、适应性、语言、社会、大运动、精细运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数据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9,-11.353,-13.072,-11.808,-9.588,-10.374;P0.05)。观察组新生儿18月时DQ、适应性、语言、社会、大运动、精细运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数据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576,-2.494,-11.255,-9.657,-8.325,-9.689;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8个月总发育障碍92例(57.50%),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8个月总发育障碍27例(19.71%),两组数据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6,P0.05)。结论:早产儿和足月低体重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较正常新生儿有一定欠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体重对婴幼儿的智能及运动发育水平影响,为今后婴幼儿智能及运动发育水平进行有效的早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出生体重婴幼儿出生后满月或者42天后进行定期接受体格检查和52项神经运动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早期指导。在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智能评估,根据出生时不同出生分为三组相比较。结果三组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比较,巨大儿组在6个月、12个月时均高于另外两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婴幼儿在1岁半之前出生体重越大,智能和运动发育越好。  相似文献   

9.
背景: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潜能,可修复脑部受损组织,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是重要临床方向。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变化和安全性。方法:分离人胚胎脑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蛋白鉴定后,静脉途径移植治疗26例脑性瘫痪患儿。神经干细胞移植前及移植后3,6个月,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和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估患儿的运动功能;检测移植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监测患儿临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6个月随访期间无遗失病例,神经干细胞特异性蛋白检测均为阳性。神经干细胞移植3,6个月,患儿GMFM量表的A、B、C功能区得分及总分较移植前显著提高(P0.05,P0.01),而D、E功能区得分未见明显提高(P0.05);患儿精细运动发育商、抓握能力指数和视觉感知能力指数在细胞移植3个月未见明显提高(P0.05),但在移植6个月均有显著提高(P0.05,P0.01)。26例脑瘫患儿细胞移植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整个移植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人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移植较安全,能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且对粗大运动的治疗起效比精细运动更快。  相似文献   

10.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脑瘫治疗缺乏系统有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将34例脑性瘫痪者按其家长是否同意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做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并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GMFM评分均增高,而GMFM评分增加量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治疗组GMFM评分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 < 0.05)。 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是有效的,对促进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110例痉挛型CP患者和110例正常儿童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测定,并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与痉挛型CP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病例组ApoE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6,P=0.002),携带ε4等位基因与痉挛型CP呈显著性相关(χ2=11.973,P=0.001),携带ε4等位基因患CP的风险性提高6.253倍。结论 ApoE的ε4等位基因与痉挛型CP的发病相关,是痉挛型CP发病的遗传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出生前硫酸镁暴露量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前硫酸镁暴露量与脑损伤关系。方法对119例28~36周的早产儿按母亲产前应用硫酸镁的累积剂量分为3组:Ⅰ组为≤15g组48例,Ⅱ组为〉15g但≤45g组41例,Ⅲ组为〉45g组30例,于生后3~7天内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对不同组脑损伤发生率、胎龄、出生体重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4例早产儿存在脑损伤,总的脑损伤发生率36.9%(44/119)。其中Ⅰ组发生率为25%(12/48),Ⅱ组发生率为24.4%(10/41),Ⅲ组发生率为73.3%(22/30),三组间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P〈0.01),发生率两两间比较Ⅰ组及Ⅱ组分别低于Ⅲ组,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小,脑损伤发生率越高。结论早产儿出生前硫酸镁暴露量〉45g可增加脑损伤的发生率,硫酸镁在治疗早产中的安全剂量范围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补锌对婴幼儿运动和智力发育改善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获得补锌对婴幼儿运动和智力发育影响的RCT文献。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隐藏,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和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偏倚评估。以生后6~36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和发育商(DQ)为疗效判定指标。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根据异质性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计量资料以SMD或WMD及其95%CI表示。结果①共检索到文献84篇,共10篇RCT满足纳入条件进入Meta分析。7篇文献采用了正确的随机方法,8篇文献采用了分配隐藏,9篇文献对受试者采用了盲法,8篇文献对研究者和结局测量者采用了盲法,9篇文献提及报道数据的完整性,9篇文献未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仅1篇文献报道了其他偏倚来源。漏斗图检验未见显著发表偏倚。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锌组与对照组MD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8(95%CI:-1.55~1.40);补锌组与对照组PD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5(95%CI:-0.12~0.42)。但研究间均具显著统计学异质性,根据补锌的剂量、是否与其他营养物质合用、纳入对象的营养状况行亚组分析,进一步探讨异质性产生的原因。亚组分析显示不能完全消除文献间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③补锌组与对照组DQ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2(95%CI:-7.97~6.53)。补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Alberta运动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30(95%CI:-2.09~2.69)。结论早期补锌并未提高MDI、PDI及DQ评分,对婴幼儿运动和智力发育未显示有改善作用。鉴于研究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异质性,结论仍需谨慎看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的敏感性、实用性。方法收集4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15例,治疗前后使用FMFM进行评估。组A和组B患儿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计划,综合康复治疗后分别于90d、30d后再次评估。组C患儿康复不参考测试结果,常规综合康复治疗90d后再次评估。结果1.各组治疗前后FMFM量化评估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A与组B治疗前后FMFM改变量进行比较,组A较组B明显(P〈0.05);3.组A与组C治疗前后FMFM改变量进行比较,组A较组C明显(P〈0.05)。结论FMFM能客观反映疗效、有较高灵敏性和一定的临床康复指导意义,可做为一种可信评估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婴幼儿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损伤综合症婴幼儿94例,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脑活素、VitB6和B12等药物治疗,并给予运动疗法(PT)和作业疗法(OT)等康复治疗,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评定及发育商(DQ)评分。结果观察组FMFM及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脑损伤早期使用高压氧治疗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高压氧促进有氧代谢的进行和能量的合成,损伤的脑细胞得到补修和康复,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在孕妇应用硫酸镁和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及死亡等的关联,评价产前应用硫酸镁对早产儿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检索有关产前使用硫酸镁与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及死亡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9篇,共3800个研究例数,其中有5项研究是对孕妇应用硫酸镁有无导致早产儿发生死亡进行病例对照分析,4项研究对孕妇应用硫酸镁有无导致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进行病例对照分析。通过Meta分析,发现产前使用硫酸镁可以降低早产儿发生死亡的概率(OR:0.75;95%CI:0.59—0.95),而与早产儿发生大脑性瘫痪则无相关(OR:0.79;95%CI:0.60—1.04)。结论研究提示产前应用硫酸镁对早产儿发生死亡的几率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偏瘫型脑瘫患儿66例分成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2)。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还接受患侧上肢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患侧上肢肌张力及上肢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患侧上肢的肌张力及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促进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的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及康复疗效评估提供科学、简便的工具。方法采用GMAE、GDSGM分别对34例脑瘫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比较。对8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将得分输入GMAE进行数据分析。A组:治疗时间3个月,常规治疗加GMAE提供的预期训练目标;B组:治疗2个月,方案同A组;C组:仅常规治疗3个月。对照组为30例健康患儿,两次测评间隔3个月。结果 34例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评估,GMAE结果差异显著(t=5.26,P〈0.0001);GDS-GM结果差异不显著(S=87.5,P〉0.05)。83例患儿中,各组首次、二次检测及两次检测GMAE结果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两次检测结果差值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对照组中,3岁以上组GMAE首次测量值显著高于3岁以内组(P〈0.05)。3岁以内组两次测量差值明显高于3岁以上儿童,差异显著(P〈0.05)。结论 GMAE可量化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及康复训练后进步变化幅度,具有科学、简便、实用的特点。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GDS-GM。还能反映不同年龄粗大运动发育水平的特点,其显示的预期训练目标对脑瘫患儿个体精细化康复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适合国内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