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肠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部分Peyer’s 结是肠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诱导部位,含有参与免疫应答的各种免疫细胞,如CD4 +T 细胞、CD8 +T 细胞、B细胞等。目的:观察早期药膳饮食对烫伤大鼠肠道肠黏膜Peyer’s结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4/2007-03 在南昌大学一附属医院完成。材料:Wistar 大鼠100 只,随机分成药膳喂养组(n=30)、肉汤喂养组(n=30)、常规喂养组(n=30)、正常对照组(n=10)。药膳成分:党参20 g、白术25 g、茯苓25 g、炙甘草15 g、黄芪20 g、薏苡仁20 g、瘦猪肉200 g。方法:药膳喂养组、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实施背部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伤后早期分别给予药膳、肉汤和生理盐水,2 mL/次,2 次/d。正常对照组实施37 ℃假伤。主要观察指标:伤后3,7,14 d 检测大鼠肠黏膜Peyer’s结T 淋巴细胞及亚群。结果:伤后3,7 d,药膳喂养组、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Peyer’s结淋巴细胞总数、CD3+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CD4+百分比及总数、CD8+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P 〈 0.05,P 〈 0.01),至14 d,药膳喂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伤后3,7,14 d 药膳喂养组CD3+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CD4+百分比及总数较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明显升高(P 〈 0.05)。伤后3,7 d 药膳喂养组Peyer’s结CD8+细胞的百分比及总数较肉汤喂养组、常规喂养组明显下降(P 〈 0.05)。结论:早期药膳饮食有利于肠道Peyer’s 结淋巴细胞的增生,并改善Peyer’s 结T 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从而改善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淋巴细胞凋亡在不同海拔高度大鼠烫伤延迟复苏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132只,分别在l 517 m和3 848 m海拔高度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n=30)、即时复苏组(IFR,n=30)、假伤组(SG,n=6).建立30%总体表面积(TBSA)Ⅱ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6、12、24、48和72 h各取6只大鼠开腹,取回肠组织肠肇Peyer结,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回肠Peyer结中淋巴细胞凋亡率及HIF-1α和CD3的阳性表达.结果 DFR组伤后各时间点Peyer结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同海拔高度IFR各组,随海拔高度上升凋亡率升高,伤后12 h凋亡率最高(P均<0.05).HIF-1α阳性表达位于Peyer结中淋巴细胞胞核内,IFR组和DFR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海拔SG组,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强(P均<0.05).CD3表达位于Peyer结中T淋巴细胞胞膜上,IFR组和DFR组CD3表达强度低于同海拔SG组,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减弱,伤后12 h表达降至最低(P均<0.05).结论 高原地区烫伤延迟复苏后HIF-1α表达增高可能是Peyer结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和细胞数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早期药膳饮食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药膳饮食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探索保护胃肠黏膜,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预防脓毒症的发生方法 .方法 将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烧伤药膳喂养组(药膳组,n=30)、烧伤肉汤喂养组(肉汤组,n=30)、烧伤常规饲养组(常规组,n=30)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于伤后第1、3、7天各取10只,无菌条件下取材检测细菌移位率、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膳、肉汤及常规组细菌移位率伤后第1、3天明显升高(P<0.01或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烧伤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与肉汤、常规组比较,药膳组细菌移位率及内毒素水平伤后各时间点均下降(P<0.01或P<0.05).结论 早期应用药膳饮食明显降低了严重烧伤大鼠的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表明其对肠道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n=24)、烫伤组(n=24)和丙酮酸乙酯(3.23mg/ml)治疗组(n=24),分别于伤后1、3和5d活杀大鼠,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情况。结果烫伤延迟复苏后1~5d,脾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明显受抑制(P均<0.05);在烫伤后第1d,脾CD3+CD4+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应用丙酮酸乙酯治疗能够明显恢复烫伤后1~5d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同时烫伤后第1d的凋亡明显下降(P<0.05)。结论丙酮酸乙酯能够有效恢复烫伤延迟复苏后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减轻脾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4例急性AA患者与55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中30例接受ATG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AA组的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组高,而CD56+、CD3+DR+百分比均较正常组低.ATG治疗有效患者(24例)治疗后CD8+、CD56+、CD3+DR+百分比增加,CD4+、CD4+/CD8+百分比下降.结论 与慢性AA的发病机制不同.急性AA 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常升高.推断CD4+T淋巴细胞可能主要分化为Th1细胞.起抑制造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酸盐调控烫伤诱导的T细胞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的生理盐水1. 5 ml)、烫伤组(烫伤模型)和丁酸组(烫伤模型+腹腔注射1 g/kg的丁酸注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于烫伤模型建立后第1、2、3、4、5、6、7和8天检测对照组和烫伤组小鼠粪便中丁酸盐浓度。平板培养法检测3组中肠道菌群,试剂盒法检测酸性鞘磷脂酶(Asm)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各细胞亚型的表达。采用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T淋巴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处理)、Asm抑制组(10μM的Asm抑制剂地昔帕明)和Asm抑制+丁酸组(Asm抑制剂+100μM的丁酸),检测各组细胞中Asm活性及T淋巴细胞各细胞亚型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烫伤后第3、5、6、7和8天小鼠粪便中丁酸浓度均显著降低(P 0. 05)。丁酸盐可显著增加烫伤后小鼠粪便中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普拉梭菌和罗氏菌属的含量(P 0. 05),降低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P 0. 05)。丁酸盐可促进烫伤后Asm激活,增加烫伤后脾脏CD4 T细胞、CD4初始T细胞、CD8 T细胞及CD8初始T细胞的数量(P 0. 05)。Asm抑制组中Asm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sm抑制+丁酸组高于Asm抑制组(P 0. 05)。Asm抑制组CD4 T细胞、CD4初始T细胞、CD8 T细胞及CD8初始T细胞的数量均低于对照组,而Asm抑制+丁酸组高于Asm抑制组(P 0. 05)。结论丁酸盐可通过激活Asm修复烫伤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缓解烫伤诱导的T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7.
孔秀敏  华新宇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1974-1976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对大鼠肠道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的交感神经通过向胸段硬膜外置导管连续注射丁哌卡因24 h而阻断,对照组采用连续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然后处死大鼠,肠系膜淋巴细胞转化率、CD4+或CD8+T细胞的数量等指标分别用ELISA、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来检测.结果:用10 μg/mL或20 μg/mL ConA以及用10μg/mL或25 μg/mL LPS处理后,模型组的肠系膜淋巴细胞转化率比对照组低(P< 0.05或P<0.01);模型组CD4+T细胞的数量比对照组的低(P<0.01),模型组CD8+T细胞的数量比对照组的高(P<0.05),模型组CD4+/CD8+的比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交感神经的激活在调节肠道免疫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比率,了解脐带血免疫学的特征.方法 使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计数脐带血、新生儿母亲及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CD3+T细胞、CD19+B细胞、CD3- CD16+56+ NK细胞、CD3+ CD4+细胞、CD3+ CD8+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CD4+ 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脐带血、新生儿母亲及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68±1.07)×109/L,(1.42±0.44)×109/L和(2.06±0.88)×109/L;B淋巴细胞为:15.71%±3.89%,11.13%±3.79%和9.69%±2.22%;CD4+T细胞为:50.27%±9.08%,37.25%±7.13%和34.65%±7.17%;调节性T细胞为:6.94%±1.09%,5.09%±0.95%和4.8%1±0.99%.上述检测结果脐带血均显著高于母亲及对照组,P<0.01,母亲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间CD3+T细胞(69.64%±9.97%,74.83%±5.91%和69.41%±5.42%)和NK(11.36%±7.93%,10.48%±6.78%和16.31%±4.69%)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脐带血中CD8+T细胞低于母亲及对照组(19.38%±6.62%,32.39%±2.08%和31.16%±1.87%),P<0.01.结论 脐血中高水平的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和低水平的CD8+T细胞有助于保持脐带血的低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行镇痛效果评价;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12 h(T2)、24 h(T3)、48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o时比较,T1~ T4时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患者NK细胞水平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各时点CD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DS组在术后24 h 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48 h DS组NK细胞水平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S组仍处于较低水平(P< 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更有利于肿瘤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建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比参考范围。方法 67例健康对照组、169例肾移植患者于肾移植手术后1周清晨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同时按年龄段划分为3组进行统计:≤30岁(青年组)、31~49岁(中年组)、≥50岁(老年组)。结果 (1)建立了肾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的参考范围:CD3+56.80%~64.54%;CD4+30.82%~36.43%;CD8+23.45%~27.32%;CD3+CD4+/CD3+CD8+1.35~1.68;NK 6.04%~8.35%。(2)肾移植术后不同性别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肾移植术后不同年龄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肾移植术后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3+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肾移植术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参考范围,同时发现肾移植术后随年龄增长CD8+细胞百分比降低,而CD3+CD4+/CD3+CD8+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