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140例食管癌术后胸管、胃管、营养管留置期间引起的口渴、疼痛、睡眠障碍及心理痛苦体验等常见的不适,在护理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生理的舒适、心理的支持及自我应对指导,明显提高了食管及贲门癌患者手术后的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人数,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22例患者发生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4. 0%。主要影响因素:切口疼痛、心理焦虑、术后体位不适、肢体运动受限及自我形象紊乱。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睡眠障碍的几率比较高,影响的因素有主观的心理情绪和心理障碍,还有客观的疼痛、肢体受限、体位不适等。护士人员一定要合理对患者术后睡眠障碍进行风险评估,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有效预防睡眠障碍的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管癌患者发病率的逐年递增,患者术后睡眠障碍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睡眠障碍已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调查,分析主要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以期为睡眠障碍的食管癌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以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根治术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包括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制订目标、实施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可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引流管留置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48、72 h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睡眠质量[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术后第1~3天睡眠时间、食管反流程度、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包括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结果:研究组引流管置管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48、72 h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3天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PSQI评分、食管反流程度评分和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减轻食管反流症状和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対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Roy适应模式,对2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2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Roy适应模式效果显著,患者的睡眠质量得以提升,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并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75例,并对术后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经分析得到患者术后1 d、3 d、7 d发生睡眠障碍分别为65例(86. 67%)、58例(77. 33%)、49例(65. 33%);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负性心理、术区疼痛、咽喉部干燥、呼吸方式改变不适以及相关外界因素干扰等。结论:在鼻窦炎患者术后睡眠障碍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咽喉部舒适护理、术前呼吸模式训练及心理护理等措施可对其睡眠质量予以改善,提升生命质量,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术后睡眠障碍影响因素,依此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术患者7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统计术后睡眠障碍例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睡眠障碍影响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评分≥50分、抑郁评分≥53分、疼痛评分≥4分、呼吸方式改变不适、睡眠环境改变不适为术后睡眠障碍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行鼻内镜术后患者因负性心理、疼痛干扰、呼吸方式改变不适、睡眠环境改变不适而出现睡眠障碍,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调节、疼痛控制,促进其尽快适应呼吸方式及睡眠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诊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其睡眠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观察组施以针对性诊疗护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节律评分、VAS疼痛评分以及睡眠障碍发生总概率,观察组均体现出更优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对患者予以针对性诊疗护理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睡眠节律,减轻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术后痛感,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留置尿管的舒适护理方式,减轻患者不适,提高舒适度,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预防尿道感染。方法:将172例行剖宫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86例)和观察组(86例),两组均在硬膜外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采取插管后对尿管再次固定,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拔管采用产妇自行排尿的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留置尿管期间的尿管舒适度、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拔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缩短,尿管的不适、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通过对剖宫产留置尿管护理方法的改进,减轻了产妇术后留置尿管的不适。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硅胶管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了1556例鼻内镜术后行鼻腔硅胶管填塞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细致恰当地做好鼻腔内放置硅胶管期间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强调正确评估吸引时机、按需吸引,采取减轻对鼻黏膜刺激的有效吸引方法,包括管腔内吸引和管腔底吸引,配合使用促进鼻腔分泌物排出的措施,改善患者术后的呼吸,以利于患者正常进食和睡眠,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5-氟尿嘧啶化疗致口腔黏膜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5-氟尿嘧啶连续泵化疗致口腔黏膜炎的现状,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各疗程化疗开始时到化疗后15d时,对50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口腔黏膜炎分度标准及日常生活观察指标,观察和评估口腔黏膜炎的程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50例5-氟尿嘧啶连续泵化疗致口腔黏膜炎发生14例,Ⅰ度6例,Ⅱ度4例,Ⅲ度3例,Ⅳ度1例;口腔黏膜炎不同程度影响患者进食、交流、睡眠,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5-氟尿嘧啶连续泵化疗患者易发生口腔黏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预防和对症护理,可以减少不适感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72例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下降(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分析睡眠障碍原因,探讨改善睡眠障碍的有效措施。方法:对97例病人采取一对一访谈式调查,了解其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症状,包括病人上床时间、入睡所需时间、夜醒次数、再次入睡所需时间、晨醒时间等。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包括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予针对性护理。护理干预后3、7d再次对病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心内科住院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症状主要为早醒(40.2%)、入睡困难(35.1%)、夜醒、醒后入睡困难等。主要原因依次为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护理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疾病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睡眠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张佩英 《全科护理》2013,11(18):1635-1636
[目的]探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146例怀疑有SAS病人进行检测诊断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同时加强的护理。[结果]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检测成功135例,检测失败11例,其中入睡差2例,监测到一半脱线6例,监测后无数据显示有3例。[结论]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时护士加强宣教及做好导线连接和各项护理措施是提高检测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居护理路径对晚期癌症谵妄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6月晚期癌症谵妄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观察组(家居护理路径组)各65例,将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后第2周采用睡眠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评估,并将两组患者干预后2周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2周的睡眠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居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晚期癌症谵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此类患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减轻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肠内营养泵、输液加温等措施有计划均速输注,并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肠内营养液滴注,共34例为观察组,以普通输液管滴注肠内营养液34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ICU护士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安全管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了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睡眠干预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10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睡眠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身体不适、病房噪音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内科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观察组干预1 w后、出院前的睡眠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睡眠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何雯霁 《全科护理》2012,10(3):239-240
[目的]探讨引起儿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以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回顾我科发生的31例护患纠纷,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业务水平、人员短缺、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沟通障碍以及患方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防范对策和处理方法。[结论]通过对儿科护患纠纷原因的分析,提出有建设性的防范对策,极大地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蒋和玲 《全科护理》2013,11(10):870-871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发生HSCT相关性腹泻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造血干细胞病人发生腹泻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预处理毒性腹泻61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3例,感染性腹泻55例,均治愈;发生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1例,4例死亡,移植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2例,均死亡。[结论]针对HSCT病人发生HSCT相关性腹泻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移植成功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