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38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和穿刺探头相比,探讨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PTCD术的资料,总结穿刺的经验和方法,并同使用专用穿刺探头的穿刺方法作比较。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为65.8%(25/38);2次穿刺成功率为86.8%(33/38);3次及3次以上穿刺成功率为100%。1例发生胆漏,1例术后死于心力衰竭。结论普通B超探头引导下PTCD术具有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且成功率较高的特点,便于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2156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PTBD)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如何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引流质量也随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1~3]。自1994年3月至2007年3月我们运用非穿刺探头引导下的自由式穿刺法治疗2156例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6年我们在B型超声引导定位下,在经皮穿刺导丝引入导管技术(Seldinger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穿刺经动脉鞘置气囊尿管引流治疗合并严重胆道感染的胆总管囊肿、合并感染或压迫症状的胰腺假性囊肿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8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采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结石残留情况、二期胆道镜取石次数、结石清除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经皮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结果所有病人病情均好转。结论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减黄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  相似文献   

6.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在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结果:所有病人病情均好转。结论:PTCD是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减黄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  相似文献   

7.
探讨及评价局麻下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治疗老年高危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23例局麻下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老年高危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等。评价结石清除效果及操作安全性。结果显示,23例均采用分期法局麻下PTCS术,窦道扩张完成最短时间13 d,最长时间28 d,平均20.1 d。首次结石取净率60.9%,总体结石取净率86.9%。随访时间9~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8.79%。结果表明,老年高危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局麻下行分期法PTCS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对复发、残余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可辅助甚至替代传统开放手术[1],经皮经肝途径施术所需器械、设备较多,因此加强PTCS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为2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PTCS取石术,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4例患者中男11例,女13例;38~64岁,平均(43.0±10.3)岁。其中左肝管结石2例,右肝管结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BD)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对75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了超声引导PTBD治疗,总结和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 全组753例病人共行791次的PTBD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9/791),一般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88%(94/791),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4/791),仅有l例死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安全,大部分并发症可经积极、合理的治疗而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经肝穿刺同期胆道镜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22例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在同一次麻醉下,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成功后,同期行胆道镜碎石取石的手术疗效。结果 21例患者穿刺后。取石成功,仅1例穿刺失败后中转开腹;1次取尽结石成功17例(81.0%),2次取尽结石者3例,3次取尽结石者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至今无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对于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严格把握适应证,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同期治疗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包括胆管癌23例,胰头癌9例,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肿瘤3例。结果行右肝管穿刺24例,左肝管穿刺10例,同时行左右肝管穿刺5例。所有患者均一针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在短期内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于肝功能的恢复及后续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自身条件不允许或主观不接受手术治疗的AB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联合PTGD治疗(置管组)及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的差异。并观察PTGD治疗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修正Ranson评分≥3分的患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置管组腹痛缓解时间[(55.10±8.25)h]、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65.20±12.00)h]、平均住院时间[(18.70±2.80)天]均较对照组[(72.50±17.40)h、(100.60±25.00)h、(23.60±3.20)天]明显减少(P均0.01)。置管组20例中,2例术后出现胆瘘,余18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TGD可对胆道进行有效的减压,明显缩短ABP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Conversion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 to an internal drainage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rerouting bile back to the intestinal tract in obstructive jaundice without major operative procedure. The method consists of insertion of a drainage tube with several side holes beyond the bile duct stricture. Usually, a single lumen tube is used. However, double lumen tube is preferred when the amount of bile discharge is excessive. This simple technique is found to be use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obstructive jaundice not only for preoperative decompression of biliary tree but also for the inoperable les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方式在减少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术后胆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56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低位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肠梗阻及肠道手术史,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25)。先行外引流术(BED),再行内外引流术(BIED),试验组术后即关闭外引流,仅作单纯内引流;对照组内外引流同时开放。检测BED术前、BED术后、BIED术后30天内的血白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引流。试验组、对照组BED术后的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75±1.06)×109/L和(6.98±1.04)×109/L,无统计学差异(t=0.83,P>0.05);而BIED术后试验组血白细胞计数[(7.23±2.19)×109/L]低于对照组[(10.74±5.21)×109/L,t=3.16,P<0.05]。结论对于低位胆管恶性梗阻,在单纯外引流的基础上择期置入内外引流管,术毕即关闭外口,仅作单纯内引流,可明显减少术后胆管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CT引导下一步法胆管引流术,采用上腹部CT扫描选定腹壁穿刺点和靶胆管,确定穿刺路径和穿刺深度,使用6F穿刺引流系统穿刺靶胆管近侧壁,以J型导丝辅助推送引流管。结果 104例患者中123例次经皮胆管引流术中,共尝试穿刺131次,穿刺引流成功率和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104/104)和97.12%(101/104);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包括一过性血性胆汁7例和少量肝被膜下血肿1例,术后前腹壁下引流管部分脱出6例。结论 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梗阻性黄疸处置方法,特别适用于急症和手术前过渡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表达及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集7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明确梗阻后行PTCD。设正常组、梗阻性黄疸组(PTCD组),测定血清Cys C、肌酐(CREA)、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 PTCD组术前、PTCD组术后、正常组间TBIL、Cys 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TCD组术前、术后均高于正常组(P0.001);PTCD组术前、PTCD组术后、正常组间CRE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ys C与CREA、TBIL均呈正相关性(r=0.320、0.265,P均0.001)。治疗后Cys C和TBI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TCD组术前Cys C的异常率为58.33%(42/72),CREA的异常率为11.11%(8/72);PTCD组术后Cys C的异常率为19.44%(14/72),CREA的异常率为8.33%(6/72);正常组Cys C、CREA的异常率为0。结论 Cys C既可反应梗阻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毒性,也可作为梗阻性黄疸并发肾功能异常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施行兼有内引流及外引流效果的PTCD,对阻塞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近3年来我院所做的32例该类PTCD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施行该型引流术32例,其中30例病人减黄效果明显,对其他临床不适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随访病人最长生存期为15个月。结论施行兼具内/外引流效果的胆道引流术,对不宜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是较好的选择,同时也可为其他的非手术综合治疗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进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合并肝硬化高压症急性胆囊炎患者12例。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7例,Child-pugh B级5例,分析12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炎症消退情况、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通过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后胆囊炎症消退,并择期成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其中,有2例患者因穿刺出现腹腔内出血,后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无胆瘘发生。术后部分患者肝功能有所改善。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对合并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后续安全地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于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53例接受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治疗的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53个病人成功地接受经皮穿刺及胆囊引流,并取得有效的引流。所有患者的腹痛症状于操作后2~3小时得以减轻,体温于操作后24-48 h下降到正常水平。引流的平均时间是15.5天。所有患者在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后6-48天内出院。没有术后出血和胆漏。没有患者在PTGD后有严重并发症或死亡除了1例气胸。结论 PTGD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是一项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短期留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并一期缝合胆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因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减黄后再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一期缝合+留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缝合组)与放置T管(对照组)两种术式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手术时间[(93.4±21.5)min vs.(105.5±15.6)min]、术后住院时间[(7.5±1.8)d vs.(9.3±2.1)d]、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4±0.9)d vs.(4.8±1.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并短期留置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作为支撑引流的前提下一期缝合胆管,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