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给予机械通气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儿,28例治愈,3例好转,4例合并肺水肿、肺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死亡.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朱丽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55-3756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抢救和护理方法,旨在总结出最佳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无锡市人民医院2008-05-2010-06共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重症病例,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是成功救治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和隔离措施。方法:对6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63例重症患儿经过采取相关治疗、护理措施后,60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2~6月收治住院的77例经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确诊的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完整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观察及护理方面的初步经验.结果 77例手足口病患儿中,71例轻症患儿痊愈出院.6例重症患儿,4例转送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在本院抢救治疗14 d治愈.结论 对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治愈出院7例,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1例,病死1例.结论 高质量的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科2010年5-6月收治的2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尽早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积极脱水降颅压等治疗.结果 28例患儿均并发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病程3 d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发热、嗜睡、肢体抖动、惊跳、呕吐等;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7~14 d;随访所有患儿3~4个月一切均正常,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及时发现重症倾向,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市传染病院住院的4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重点是常见并发症及危重先兆征象的观察.40例重症患儿除2例因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均经住院7~21 d安全转出监护室.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护士掌握手足口病发生发展规律,加强常见并发症及危重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及护理,及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重症手足口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尤其是在救治危重病人中,深静脉穿刺置管对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测定中心静脉压;纠正休克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我院1994年以来手术前通过预内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抢救低血容量休克及大手术前预防性深静脉置管,保证补液通路及中心静脉压测定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行预内静脉穿刺置管18例。其中失血性休克6例;感染性休克3例;大手术9例(胰十二脂肪切除1例,;门脉高压断流术3例,胃癌根治术5例)。2方法平卧位,高及枕过伸位或头低20~30,头转向对测,取胸钻乳实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重症高危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危险因素的观察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2例重症高危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重症高危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对出现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急救和治疗,好转出科21例,入科24 h内死亡1例。结论: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方法.方法:对7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对症治疗,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心理、皮肤、饮食及口腔护理.结果:本组有2例急危重症患儿转送省级医院(其中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经随访2~6个月,无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住院部手足口病患儿46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8例,男性149例,女性89例;对照组231例,男性145例,女性86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病程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加入葡萄糖中分两次静脉滴注;双嘧达莫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口服辅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均采用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部分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热退、疱疹消退、症状消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All emergency department attempts at superior vena caval catheterization at Hennepin County Medical Center from 1978 to 1982 in patients less than 13 years of age are reviewed. There were 60 attempts on 41 patients who had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Forty-one (68.3%) catheterization attempts were successful, and 37 (90.2%) of the patients had at least one central catheter placed.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that affected any patient's hospital course or outcome. This series demonstrates that percutaneou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can be performed on seriously ill or injured children, under emergency conditions, with a high rate of success and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启动应急护理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有效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成应急护理组(简称应急组)和对照组各51例,分别接受应急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有效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应急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启动应急护理能够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58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加强监护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55例,成功率94.83%,死亡3例,死亡率5.17%,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出血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 应重视严重腹部损伤的术前急救,术后加强监测呼吸功能、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加强监护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抢救成功55例,成功率94.83%,死亡3例,死亡率5.17%,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出血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应重视严重腹部损伤的术前急救,术后加强监测呼吸功能、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多发性小腿静脉性顽固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16处)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多发性小腿顽固性溃疡的患者在经血管外科治疗原发病后,对溃疡创面进行清创并采用VSD技术封闭创面,7~10 d后视情况行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7例患者的溃疡创面均愈合,术后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所致多发性小腿静脉性顽固性溃疡,及时行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并在创面治愈后进行加压包扎,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5min血压开始下降,10。im明显下降(P〈0.05),45min内降至安全范围,60min达目标血压值;心率虽有增加,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作用起效快,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中评估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的12例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总结分析.结果:12例患者,7例导管位于右上肢,5例位于左上肢.男8例,女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4例,肺部恶性肿瘤3例,乳腺恶性肿瘤3例,均为女性患者,腹部恶性肿瘤2例.11例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经溶栓治疗均消失,1例患者出现双上肢静脉广泛栓塞,临床上怀疑合并肺血栓栓塞.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短时间内准确的判断上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栓大小、形态及范围的变化,反应血流再通的情况,清楚的显示导管的位置以及状态,很大程度帮助临床判定溶栓治疗的效果及指导治疗方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PICC术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栓范围、大小、导管的位置以及状态及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临床PICC术后血栓形成溶栓效果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将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监测组和PiCCO监测组各30例,PiCCO监测组在PiCCO技术指导下行EGDT,常规监测组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桡动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按照EGDT方案管理血流动力学并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6 h、24 h、48 h时EGDT达标率及复苏后相关参数:血乳酸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尿量,液体正平衡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用量,死亡率。结果与常规监测组比较,PiCCO监测组6 h、24 h、48 h ScvO2升高,血乳酸水平降低,液体正平衡量升高,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用量减少(P<0.05)。PiCCO监测组6 h、24 h达标率高于常规监测组,而30 d病死率低于常规监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在PiCCO技术指导下进行EGDT,可更快纠正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异常,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的早期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从镇静、止痛,心率、血压控制监护,患者情绪、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结果:为患者进一步的手术、介入治疗赢得时间。结论:主动脉夹层早期急救护理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