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片薄膜包衣的优良工艺。方法:使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包衣液浓度、喷液流量、片床温度和包衣锅转速4个工艺对薄膜包衣的影响,探讨环丙沙星片薄膜包衣制作优良工艺。结果:以10%浓度LE薄膜包衣剂,预热时间为6min,喷液流量为10g/min,片床温度为50℃,包衣锅转速为7r/min进行包衣滚筒制作的片剂外观和增重符合规定要求。结论:通过正交试验,能够获得环丙沙星薄膜包衣制备的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乳宁片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方法 应用正交实验法,以包衣液浓度、流量、出风温度为考核因素,确定本品种的最佳包衣参数.结果 乳宁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包衣液浓度20%,流量110 g·min~170g·min-1,出风温度为38℃~43℃.结论 该工艺适合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欧巴代Ⅱ薄膜衣料用于番茄红素片的包衣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提高包衣片的稳定性。结果最佳条件为:包衣液质量浓度180g.L-1,包衣增质量3%,包衣锅转速70r.min-1,喷液速率2g.min-1。结论在优选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番茄红素片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提高了番茄红素片储存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增宁片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薄膜包衣较包糖衣工艺简单,耗用工时短,具有用料少、片重增加小、衣层机械强度小、对药物崩解影响小等优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素片直接包薄膜衣,确定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最优方案.结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的浓度为16%,喷浆流量为160 g/min,片床温度60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增宁片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薄膜包衣较包糖衣工艺简单,耗用工时短,具有用料少、片重增加小、衣层机械强度小、对药物崩解影响小等优点。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素片直接包薄膜衣,确定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最优方案。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的浓度为16%,喷浆流量为160g/min,片床温度60℃。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三七止血片薄膜包衣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以片芯硬度、主机转速、片床温度、包衣液流量作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限、包衣合格率作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筛选出三七止血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包衣工艺。结果确立了三七止血片薄膜包衣工艺条件。结论该包衣工艺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爱红 《广东药学》2005,15(2):42-43
目的探讨乳增宁片薄膜包衣的工艺参数。薄膜包衣较包糖衣工艺简单,耗用工时短,具有用料少、片重增加小、衣层机械强度小、对药物崩解影响小等优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素片直接包薄膜衣,确定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最优方案.结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的浓度为16%,喷浆流量为160g/min,片床温度6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芒果苷片薄膜包衣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比较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包衣片外观合格率、硬度、增重、耐湿度、溶出度等作为考核指标,确定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包衣工艺参数为:包衣液浓度为13%,主机转速为12r·min^-1,片床温度45℃。结论:此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正交法选择羚羊感冒片薄膜包衣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霞  陈新  何新峰 《上海医药》2005,26(10):468-469
目的:通过对羚羊感冒片薄膜包衣工艺的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包衣液浓度、流量、素片水分及硬度作为考察因素,以崩解、包衣合格率作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筛选出羚羊感冒片薄膜包衣的最佳包衣工艺.结果:确立了羚羊感冒片的薄膜包衣工艺条件.结论:该包衣工艺科学合理,能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为羚羊感冒片的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牛黄解毒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确定牛黄解毒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 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成型的工艺条件,考察基质种类、冷凝液种类、基质与提取物的最佳配比、药料滴制温度、冷凝液温度、滴距、滴速等影响因素。结果 工艺条件是聚乙二醇4000:牛黄解毒粉为6:1,充分搅拌混匀,加入已过筛孔内径(150.0±6.6) μm(100目)筛的冰片,搅拌使熔化。药料通过2.2 mm/2.4mm(内径/外径)管径的滴头以40滴·min 1恒速滴入12 ℃的液体石蜡。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牛黄解毒滴丸成型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海仙灵胃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及总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量,煎煮2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5小时。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海仙灵胃片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5-氨基水杨酸(美沙拉嗪)pH依赖型控释微丸,考察影响载药丸芯制备和微丸控释的因素.方法:以圆整度、粒度分布和收率、脆碎度和流动性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丸芯的处方和工艺以及包衣的增重和老化条件.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载药量80%、粘合剂用量40mL/100 g、挤出速度30 Hz、滚圆速度30 r·min-1;包衣增重8%,老化条件为60℃、24 h.结论:制备了适合流化床包衣的美沙拉嗪载药丸芯,以尤特奇水分散体包衣得到了pH依赖型控释微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灰色绝对关联度在盐酸普萘洛尔延迟缓释微丸处方优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盐酸普萘洛尔延迟缓释微丸处方优化中的4个因素,以灰色绝对关联度为处方优化指标来优化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内层致孔剂用量为12%,外层包衣增重为35%,外层包衣材料中Aquacoat ECD-30和Eduragit L30D-55配比为1∶1,内层包衣增重为10%、结论:根据最优处方制备的盐酸普萘洛尔延迟缓释微丸达到预期的体外释放,故灰色绝对关联度可作为缓控释制剂处方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风寒感冒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处方中葛根的主要药效成分葛根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本制剂的优化条件为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30min,浸泡1.0h。结论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方案能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交实验法优选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优选并确立山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药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过程中水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醇沉浓度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对多糖得率有影响的因素是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结论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的最优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提2次,每次3 h,加无水乙醇至醇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愈溃生物黏附单向释药膜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Franz扩散法,以接收池中是否含有胡黄连苷为指标优选背衬层;以黏附力为指标,筛选生物黏附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黏附材料的比例、载药量、甘油含量为考察因素,依据综合评分参数归一化法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4.0%乙基纤维素(EC)作为背衬层材料;卡波姆(CP934P)和羟丙基纤维素(HPC) 50:50的混合物作为黏附层材料;载药量15%、甘油含量5%为最佳配方。结论:愈溃膜有较好的生物黏附性,可保持药物单向释放。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法优选冬凌草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冷浸提取法中冬凌草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因素A和因素B对冬凌草甲素的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因素C则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最佳工艺A3B3C2,即倍量95%,EtOH提取2次,每次6d。  相似文献   

18.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中药半浸膏片的制粒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源  周琴妹  王璐 《中国药师》2011,14(2):182-185
目的:以冠心平为模型药物,优选中药半浸膏片的制粒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制粒的最佳粘合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粘合剂浓度、用量及软材搅拌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通过颗粒粉体学和片芯的几个质量指标的综合评分,优选出冠心平片的最佳(湿法)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2%浓度的羟丙甲基纤维素浆溶液,用量为浸膏粉量的26%,软材混合时间为8 min。结论:确定的制粒工序生产工艺参数适用于冠心平片的制粒。  相似文献   

19.
严进  陈琼  宋晓红 《中国药业》2012,21(12):60-62
目的优化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夏桑菊浸膏,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枸橼酸、碳酸氢钠用量,判断是否进行聚乙二醇包裹,以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泡腾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颗粒剂进行为期3个月的稳定试验。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以11%枸橼酸、8%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制备夏桑菊泡腾颗粒。结论该工艺简便,制备的颗粒剂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优选蔓荆子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据蔓荆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优选蔓荆子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药材中总黄酮和紫花牡荆素的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UV法和HPLC法测定,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综合两个指标结果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蔓荆子药材粗粉,用20倍量的95%乙醇作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h为最佳工艺。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