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对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S)诊断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FS检查的慢乙肝患者70例,记录所检测到的肝硬度值(LSM)。所有受试者均于同期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并留取患者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胆碱酯酶(CHE)。分析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对LSM的影响。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LSM与年龄、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ALT、AST、GGT、ALP、TBIL、DBIL、TBA呈正相关,与ALB、A/G、CHE呈负相关。LSM与各指标的关系经多元回归分析,仅有TBA和年龄入选。S01期,LSM主要受ALT影响,且当ALT≥400U/L时对LSM的影响较大(P<0.01);S234期,LSM与肝病理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439,P=0.013),且LSM受不同TBIL水平影响,TBIL异常引起LSM升高。结论 在临床应用FS诊断慢乙肝肝纤维化时应考虑到肝脏炎症及胆红素水平,必要时结合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肝活检CHB患者115例,应用Fibroscan检测肝硬度值(LSM),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LSM对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S0、S1、S2、S3、S4的LSM(k Pa)分别为(5.78±1.42)、(7.68±2.43)、(9.61±4.08)、(13.61±4.73)、(18.02±6.61),与肝纤维化分期(S)正相关(r=0.715,P<0.001)。LSM诊断S2~4、S3~4和S4的AUROC分别为0.838、0.907、0.914。当LSM界值分别为8.50 k Pa(S2~4)、10.35 k Pa(S3~4)、11.75 k Pa(S4)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83.3%、90.3%和85.7%、94.0%和81.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和73.8%、68.3%和96.0%、47.1%和98.8%。结论 Fibroscan对S2以上的肝纤维化具有诊断价值,尤其诊断S3~4和早期肝硬化(S4)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陈康荣  陈聪  梁金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96-2798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测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75例慢乙肝患者作为慢性肝炎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慢性轻度肝炎组75例、慢性中度肝炎组72例、慢性重度肝炎组65例、肝炎后肝硬化组63例.另外选择5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和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四个肝纤维化指标,另外比较不同指标联合的诊断结果.结果 慢性肝炎各组HA、PCⅢ、Ⅳ-C、LN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567、2.687、2.811、2.741,均P<0.01);四项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随病情的加重以及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t=2.665、2.787、2.755、2.811,均P<0.01);PCⅢ、IV-C、LN、HA的浓度-时间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680、0.825、0.716、0.826;在指标组合中以HA+PCⅢ+IV-C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应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是指导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非损伤性的良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平行和系列联合在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方法调查3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利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ROC),判断最优截断点并计算各指标的平行联合和系列联合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Youden指数。结果AUROC>0.7的有谷氨酸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酸(AST)和血小板(PLT)的比值(APRI)、年龄和PLT的比值(AGE-PLT)和AST,分别为0.772、0.769、0.748和0.700。AGE-PLT和AST平行联合时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89.36%,92.06%),GGT和AGE-PLT系列联合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96.05%,85.25%)。结论对于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尝试用实验室的直接或间接指标的平行联合和系列联合来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超声检查结果与肝活检纤维化分期的异同以提高超声检查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率。方法对1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脾进行超声检查,肝活检组织进行纤维化分期(S1~S4)。结果肝脏超声检查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54,P〈0.01)。两者符合率为42.7%(79/185)。超声检查在S1、S2、S3和S4期灵敏度分别为66.7%(22/33)、52.5%(31/59)、27.6%(16/58)和28.6%(10/35),S1、S2期灵敏度高于S3、S4期灵敏度(P〈0.05)。S2期特异度较低、误诊率较高(P〈0.01)。S3、S4期漏诊率高于S1、S2期漏诊率(P〈0.05)。在肝纤维化分期中,超声诊断偏低与诊断偏高的病例数比值为1.9(70/36)。脾脏厚度、门静脉主干内径在纤维化分期与超声诊断较轻的两个组与较重的两个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右斜径在较轻的两个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超声检查能部分反映肝纤维化分期,结合肝右斜径、脾脏厚度、门静脉主干内径的大小和超声诊断分期偏低的现象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瞬时弹性值(LSM)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72例HBe Ag阴性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予以拉米夫定100 mg·d-1,po,治疗组40例予以恩替卡韦0.5 mg·d-1,po,疗程4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玻璃酸(HA)及HBV-DNA水平,同时运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S)测量LSM值。结果恩替卡韦治疗48周后,患者血清ALT、H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LSM分别为(14.5±9.2),(8.9±3.3)k Pa,对照组分别为(15.1±8.5),(11.5±3.1)k Pa;治疗组HBV-DNA阴转患者LSM显著低于HBV-DNA阳性患者(P<0.05),但HBVDNA水平与LSM无显著相关性(r=0.501,P=0.140)。结论 LSM下降是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效的表现之一,LSM可作为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阴性CHB患者疗效评估及随访观察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于莉  马勇 《淮海医药》2013,31(2):114-11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酷治疗。2组均治疗48周,动态观察4、8、16、24、48周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水平。对治疗组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依据肝脏炎症程度将其分为3组,检测其48周后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水平。结果 (1)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治疗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第8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中,不同的时间段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拷贝数与17~24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肝脏炎症程度G1~2、G3组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拷贝数明显低于G4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过程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肝组织中肝炎病毒检测对血清肝炎病毒标志阴性患者病原学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经定量PCR检测HBV-DNA和HCV-RNA,同时全部病例均行肝活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组织分别进行乙、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结果:67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定量均小于1×104copies/mL,HCV-RNA定性均阴性。肝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V阳性3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1例,中毒性肝病9例,隐源性肝炎者11例。8例肝组织病理变化符合肝硬化,其中5例HBV阳性,3例病因不明。结论:在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及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的原因不明肝炎中,HBV感染仍然是其主要病因,肝组织活检对进一步明确血清标志阴性肝炎的病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为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次/d;B组28例为对照组,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治疗,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改善肝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早期预防和阻止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32例CHB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氮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32例患者均进行肝组织活硷,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CHB患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清miR-455水平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纳入的CHB患者50例资料,统计其常规血清学、病毒学检测结果和肝脏病理学评价结果,分析qPCR检测法检测的血清miR-455水平的变化,以及曲线下面积(AUC)的血清miR-455水平的变化对肝纤维化分级的诊断意义。结果:高病毒载量患者的血清miR-455水平高于低病毒载量患者(P<0.05);随着患者血清miR-455表达增加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依序为肝硬化(F4)、严重肝纤维化(F3)、显著肝纤维化(F2)、轻度肝纤维化(F1)和正常组织(F0)分别为(1.95±0.10)U/L(、1.72±0.18)U/L(、1.25±0.21)U/L(、0.93±0.22)U/L和(0.46±0.06)U/L(P值均<0.05),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908,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当血清miR-455 Cut-off值(截断值)设置为≥1.035,≥1.583和≥1.806时,其诊断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F2(0.948),F3(0.965)和F4(0.982)。结论:血清miR-455水平的变化对提高肝纤维化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邵凤珍  赵桂鸣 《天津医药》1997,25(8):469-470
报告4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学与血清的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太测定的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Ⅰ型胶原和PⅢP分别与组织Ⅰ型,Ⅲ型胶原阳性率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x^2分别为0.8062,1.2105,P均〉0.05。表明血清I型胶原与PⅢP含量的观察可作为一项判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平  李伟  张玉荣  陈静 《天津医药》2003,31(4):219-22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乙肝病毒的感染来源了解免疫耐受情况,对36例有乙肝家族史的慢性乙肝用γ-干扰素治疗3个月,并与未经γ-干扰素治疗3个月,并与未经γ-干扰素治疗的38例作同期对照。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四型胶原(IV-C)、前三胶元(Pc Ⅲ)的降低明显有效,而且在HBeAg和HBV-DNA阴转及水平减低、A/G比值改善率、减轻门静脉扩张程度、治疗后病情稳定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疫耐受程度高的慢性乙型肝炎首先应考虑抗纤维化治疗,γ-干扰素是最有前途的抗纤维化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乙肝(HBV)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老年肝病患者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在老年肝病患者临床实践中开展的药学监护内容,分别从利尿药、止血药、抗菌药物及其他常用药物的应用中,探讨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切入点。结果医生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密切合作,参与临床药疗方案的制定,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确保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联合苦参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IFN-α5 Mu/d,肌注,q.d,连用2周后改隔日1次,疗程6月。同时加用苦参素注射液600 mg/d,q.d,静滴,3月后改口服苦参素胶囊,300 mg,t.i.d,疗程共6月。对照组则单用IFN-α,剂量疗程相同。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等指标变化。结果:IFN-α联合苦参素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为80.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IFN-α联合苦参素治疗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HBsAg、HBe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HBsAg 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在1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146 例肝癌患者中,采用荧光PCR定量法和Abbott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BV DNA定量水平及HBsAg和HBeAg的滴度, 分析它们在这三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1.HBeAg定量值在三组患者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9.944,P=0.007);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肝癌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47,P=0.042; x2=9.499,P=0.002);肝硬化组与肝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747,P=0.387)。2.在不同HBeAg状态下,HBsAg定量值在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患者中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9,P=0.012;t=2.428,P=0.017);HBsAg定量值在肝癌组中无统计学意义(t=1.375,P=0.171);HBVDNA定量值在三组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48、6.544、4.520,P<0.05)。 结论 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及HBV DNA的变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将三者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数据。  相似文献   

17.
劳国琴  吴勇  王佳良 《医药导报》2005,24(10):904-907
目的研究复方牛胎肝提取物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阳性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素片和对症治疗,疗程6个月。阳性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 100 mg·d-1,po,疗程至少1 a。治疗组在阳性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每次2片,po,tid,疗程6个月。各组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6个月末,采用放免法检测Ⅲ型前胶原(PCⅢ)、玻璃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门静脉主干内径、平均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脾脏厚度,并对其中60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进行肝组织学检测。结果治疗6个月后,阳性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清PCⅢ、HA、LN、Ⅳ-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且治疗组PCⅢ、HA、LN、Ⅳ C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与治疗组肝脏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以及治疗组肝脏门静脉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阳性对照组与治疗组门静脉血流速度、阳性对照组门静脉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改善(P<0.05),而且治疗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善程度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与治疗组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及纤维化程度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而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9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GSH组),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玻璃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结果:CHB患者血清ALT、AST、HA、C-Ⅳ、LN和TGF-β1、TNF-α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采用GSH治疗8周后ALT、AST、HA、C-Ⅳ、LN和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GSH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具有抗炎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苗圃 《中国药业》2013,(18):104-104,F000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血流量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大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门静脉主干内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5%(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提高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门静脉血流量,降低Ⅲ型前胶元、透明质酸及层黏连蛋白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