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影像学特征、临床特征、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34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中,脊膜瘤19例,神经鞘瘤15例;脊膜瘤以女性多见,疼痛少见,多出现囊变,T2WI多为等信号;而神经鞘瘤以男性多见,多有疼痛表现,囊变较少,T2WI多为高信号。34例肿瘤均全切除;全椎板切除28例,半椎板切除6例。术后未出现感染、脑脊液漏和脊髓缺血病变。术后随访12个月,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28例,Ⅱ级5例,Ⅲ级1例。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以脊膜瘤和神经鞘瘤最为常见,T2WI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全椎板或半椎板入路手术治疗,肿瘤全切率高,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38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3例(肿瘤与周围神经组织粘连紧密)。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 29例、脊膜瘤6例、表皮样囊肿2例、副神经节瘤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9.3个月;MRI复查显示复发1例,未见椎体滑脱及脊柱畸形发生;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改善34例,不变3例,恶化1例。结论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不但能够充分显露肿瘤,而且保留椎板后弓的完整性,脊柱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女性,6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8个月入院。体格检查:T4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及腱反射减退。MRI检查显示T3-7水平等T1、等T2异常信号(图1A~1C)。头颅CT未见颅内占位。术中发现椎管内3处肿瘤,分别位于T3、4、T5、6及T7水平,均位于髓外硬膜下,偏右侧生长,包膜完整,色黄,边界清,质韧。血供中等,与硬脊膜紧密相连。均手术全切除肿瘤,病理结果为混合型脊膜瘤(图1D)。术后半个月复查MRI示肿瘤切除满意。分别在术后0.5年及1年随访,病人肢体麻木消失,下肢肌力恢复至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侧半椎板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经单侧半椎板入路手术切除的22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颈段4例,胸段11例,腰段7例。22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15例、脊膜瘤6例、蛛网膜囊肿1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与术前相比,出院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明显改善(P<0.05),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出院时相比,末次随访ASIA分级进一步改善(P<0.05),VAS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M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脊柱X线检查未见脊柱畸形。结论 单侧半椎板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3岁。因双侧胸肋部疼痛8个月,双下肢无力2个月并进行性加重人院。检查:双下肢肌力Ⅳ,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双下肢巴氏征(+),双下肢共济运动差,闭目难立征(+)。T6-8椎体水平有束带区痛温觉减退。脊髓MRI:T4-4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可见肠管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灶,信号均匀,几乎占据局部整个椎管。诊断:k4-7椎体水平脊髓脂肪瘤。取背部正中切口,上至第三胸椎,下至第八胸椎,打开椎板见脊髓无搏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疼痛3月余,肌力下降并行走困难10多天入院。查体:T12棘突明显压痛,L5、S1棘突轻压痛,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双下肢痛觉减退,深感觉及定位觉差,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胸椎MRI示:T12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一结节状信号影,病变于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横断位及冠状位可见病变位于椎管左侧,脊髓受推压向右前移位。术前诊断:T12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局麻下行T12~L1椎管探查术,术中发现T12椎体水平有一包膜完整呈纺锤形的肿瘤约2.5×3cm大小,与硬膜及脊髓无粘连,肿瘤的上下极各有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51岁男性,2019年1月因渐进性双下肢乏力3个月加重1周在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见双下肢肌力Ⅰ级。胸椎(髓)增强MRI检查示胸10水平髓外硬膜下占位。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毛细血管瘤。术后双下肢肌力明显好转,Ⅳ级。术后3 d复查胸椎(髓)MRI显示肿瘤切除满意,无明显残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管内囊虫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椎管内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病理报告、免疫学检查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和总结椎管内囊虫的诊治。结果患者因双下肢进行性、上行性麻木伴行走不稳入院。胸腰椎MRI在T8-9椎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可见条片状异常信号,伴上段蛛网膜下腔扩张和下段脊髓表面蛛网膜强化。术中见硬膜下多个囊性病灶,取出病灶后可见大量脑脊液涌出。术后病理考虑为寄生虫感染性肉芽肿。进一步检查血清囊虫抗体示弱阳性,予吡喹酮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椎管内囊虫病罕见,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免疫学资料,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1 病例 患者女,39岁。因“双下肢感觉异常2年,加重伴双下肢乏力4月”于2007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近4月来解大小便不畅。否认家族史等异常。查体:慢性病容,T12平面以下感觉减退,膝腱反射降低,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Ⅲ级。腰椎MR示T11~L3段椎管内脊髓背侧长条状长T1长12不均异常信号,其内可见类圆形等信号结节影,病变两端与蛛网膜下腔略分离,脊髓圆锥略受压,相应椎管扩大,病灶向两侧椎间孔外延,未见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女,53岁,因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胸12~腰1水平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Ⅲ级,胫前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Ⅳ级;耻骨联合水平以下及双下肢内侧浅感觉障碍,双侧膝腱反射亢进,踝反射亢进。术前胸腰椎增强MRI示胸8水平硬膜下占位病变,局部沿左椎间孔蔓延,脊髓受压;胸12~腰1椎体平面髓内囊性占位(图1)。经科室讨论决定分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岁。以双下肢无力1个月,加重伴行走困难20d,于2004年6月10日住院治疗。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感觉正常,运动较差,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增高,双侧巴彬期氏征阳性。MRI示胸6、7椎体水平椎管内偏背侧占位病变,呈椭圆形,大小约1.7cm×1.5cm,T1呈高信号,内可见等低信号,T2呈低于脊髓信号。入院诊断:胸6、7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畸胎瘤。行正中切口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胸6、7水平皮下有一纤维条索与棘上韧带相连,胸6、7棘突间隙增宽,肿瘤及硬脊膜通过椎板缺损处突出到脊突间隙,椎板间有一约1.5cm×1.2cm之缺口,肿瘤大小约3.2cm×1.7cm×1…  相似文献   

12.
血管脂肪瘤为包含成熟脂肪细胞及异常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躯干及四肢皮下组织,发生于椎管内少见,尤其浸润型发生率更低,随着MRI的应用的普及对此类肿瘤认识的程度增加,相应报道有所增加.现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l例胸椎椎管内硬膜外浸润型血管脂肪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就诊.患者1年前因蹲位时间长后出现双下肢麻木,后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入院.神经系统查体:平肚脐下3cm以下痛觉、温度觉减退,双下肢腓肠肌萎缩,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减弱,双下肢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侧Chaddock征阳性. MRI表现:胸10-11椎体水平椎管内脊髓外可见不规则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见图1A、B),压脂像呈高信号(见图1C).静脉注入Gd-DTPA后观察,胸10-11椎体水平椎管及相应水平左侧椎间孔内见不规则形明显均匀强化影,局部硬膜囊及脊髓受压移位,受累椎间孔增宽、硬膜囊后缘见条状强化及椎体明显被侵袭受压.  相似文献   

13.
一家四代七例椎管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1957年出生。患者于39岁出现腰腿疼痛,3年后来院就诊。CT示:椎管占位L2~L4 行手术切除术,术后上述症状逐渐恢复。术后3年再度出现腰背部疼痛,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双手麻木。MRI示:椎管两处占位分别为:C7~T2和T9。手术切开硬脊膜见肿瘤位于硬膜内的左下方,约2cm×2cm×4cm,表面光滑,钳夹易碎,包裹有三条神经,位于C7~T1水平,病理诊断:神经鞘瘤。胸段肿瘤因较小未切除。现术后3个月,双手麻木消失,双下肢肌力明显恢复。她的女儿现年18岁,患此病。儿子现年20岁,无类似症状,未作任何检查。例2例1的大哥,1953年出生。患者于34岁时出…  相似文献   

14.
脊髓T2~L1髓内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 女,1岁4个月。因发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3个多月入院。查体:脊柱胸腰段轻度后突畸形,双下肢肌力Ⅱ级,双侧Babinski征(+)。CT示:胸腰段椎管内脂肪样低密度影,相应节段骨性椎管膨大变形,骨质吸收变薄,边缘硬化,椎间孔无扩大,椎旁无异常软组织影,胸腰段后突畸形。MRI示:T2~L1平面椎管内见粗大条状异常信号影,T1W、12W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成像为低信号,未见明确钙化骨化影,相应脊髓组织受压变薄、包绕肿瘤,并向左前部推移蛛网膜下腔压闭,椎体后缘及椎弓内缘弧形内凹,骨性椎管腔明显变大。诊断:T2~L1平面髓内脂肪瘤,不典型畸胎瘤待排。2005年10月19日在全麻下,以T2~L1椎体为中心后正中直切口,术中剪开T2~L2右侧半椎板并向左翻,使各椎板在左侧椎弓根处青枝骨折。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2岁。无诱因右胸、背部疼痛、右下肢无力2个月,左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半个月。体检:胸骨角以下平面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阳性。MRI示C6-T2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呈等T1、长T2表现,增强强化不明显,脊髓受压向后移位变扁。患者曾患先天性颈部硬脊膜膨出,已治愈。入院后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C7-T1脊髓膨隆,切开后有白色胶冻样液体流出,脊髓腹侧T1-T2水平见一包膜完整白色肿物,大小约3cm×1.5cm×1cm,边界清楚,与硬膜无粘连,与脊髓腹侧粘连紧密,切开后同样有白色胶冻样液体流出。囊…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60岁.因"左下肢乏力1年,加重3个月"入院.MRI检查示:T5~8平面髓内占位性病变,考虑室管膜瘤可能性大.遂以"T5~8髓内占位"收入住院.查体: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行椎管探查、髓内占位病变切除、椎管减压术.术中见肿瘤部分位于脊髓内,部分位于髓外脊髓左侧硬膜下,大小约9.0cm×1.2cm×0.4cm,灰红色、实体性,予以全切后减张缝合硬脊膜,关闭切口.术后MRI提示肿瘤已全切.病理诊断:T5~8髓内神经纤维瘤.出院时左下肢情况无改善,右下肢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2年前双足麻木,逐渐向上延伸伴酸痛。近5个月来双下肢无力。体检:双下肢肌力Ⅳ级,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右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胆固醇检查为7.8 mmol/L,脑脊液检查正常。椎管CT平扫T_(12)~L_1段脊髓背面有异常低密度区,脊髓不规则稍粗大,可见点状钙化影,增强后CT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脊髓向右偏。人院诊断:胸腰段髓外硬膜内  相似文献   

18.
腰椎管内神经鞘瘤术后合并急性脊膜神经根脊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腰腿疼痛2年余,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痛苦面容,因惧痛不能平卧,大小便正常,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级,余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胸腰椎MRI示:T12-L1硬膜下髓外占位,诊断:神经鞘瘤。行T12-L1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术,术中见脊髓圆锥侧下方有2cm×3cm乳白色,椭圆状,边界清楚,与脊髓圆锥无明显粘连的肿块,细心分离,肉眼全切肿瘤。返病房时检查患者双下肢活动基本同术前情况。约4h后患者开始感到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且逐渐向上发展,先后出现腹痛,腹胀,胸腹部束带感,呼吸困难,双上肢疼痛,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10h后查体,…  相似文献   

19.
脊髓肿瘤合并脑积水非常少见。我们近年发现3例,现报告如下。 例1 男,52岁,因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10个月,头痛、呕吐3个月于1985年7月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及出血,T_4水平以下深浅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Ⅰ级,未引出病理反射。腰穿压力3.8kPa,脑脊液蛋白120mg%。脊髓碘油造影示T_3水平梗阻,近似杯口状。胸椎CT扫描示T_4~T_3水平椎管内肿瘤。头颅CT扫描示双侧脑室及三脑室轻度扩张。手术:T_4~T_8椎板切除探查,发现髓内肿瘤向髓外生长,边界不清,考虑为胶质瘤,瘤体取活检,硬膜敞开减压。病理报告:纤维性星形细胞瘤。术后头痛、呕吐消失,视乳头水肿消退,腰穿压力1.37kPa,脑脊液蛋白110mg%,下肢肌力恢复至Ⅱ级。术后2周复查头颅CT扫描,脑室扩大无明显改变。术后19天出院。  相似文献   

20.
胸腰段脊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原发于脊髓者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患者,女,23岁。患者2004年11月突发双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两周后于当地医院行胸11~12椎管内血肿部分清除术。术后患者双下肢肌力曾恢复至2级,但2个月后无力症状再度加重,故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恶性黑痣,双眼眼底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稍增高。双侧脐平面以下痛、温觉严重减退,双下肢深感觉消失,双侧Babin-ski′s sign(+)。胸椎MR示胸10-腰1区椎管术后改变,对应椎板术后缺如,胸10-腰1节段椎管内可见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