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种类种植黄连土壤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种植黄连(简称植连)土壤营养条件进行研究,为黄连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常规方法对重庆石柱主要植连土壤植连前后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植连基础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和全量氮、钾含量较高,全磷含量极低;除有效氮含量较高外,其余11个营养元素含量低且变异大(锌、钼除外)。种植黄连4年后的土壤pH提高,有机质、有效大量元素、中量元素(硫除外)和微量元素锰、锌、硼含量提高,土壤有效铁、铜含量明显降低,各养分元素的变异系数大大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2.
土壤养分与云南黄连产量及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与云南黄连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13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以及云南黄连根茎生物量和根茎中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的含量,对所测得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从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中提取了3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86.9%),其中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与第1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有机质、氮(N)、有效N、有效磷(P)、有效钾(K)与第2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云南黄连产量与土壤中有效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到0.931,与土壤有效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03;云南黄连根茎小檗碱含量与土壤有效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80.结论:在有效N和有效P含量高的土壤中,云南黄连产量和小檗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坡向太子参根部矿质元素、土壤养分变化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9,(5)
目的:探究不同坡向太子参根部矿质元素、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首先,4个不同坡向(坡顶、东南坡、西南坡、西北坡)种植太子参,定期采样,测量根部土壤主要化学性状指标和根部矿质元素含量;然后,各坡向不同时期指标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变异系数,相关分析;最后,17个测量指标变量中按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成分,计算综合得分。结果:坡向影响着太子参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根部土壤养分和根部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从坡地方向东南坡到西北坡顺时针的坡向生境过度中,太子参根部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变异度逐渐增加,土壤营养供给能力的稳定性逐渐减少;坡地方向影响太子参矿质元素的吸收代谢能力,这种能力伴随着坡向有序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太子参根部矿质元素营养作用相互联系,受坡向环境影响;4个坡地方向中,东南坡(26°43′33.4″N,104°49′50.7″E)主成分综合评价最优,是太子参生长发育的最具潜力坡向。结论:在山区,提高太子参东南坡面种植比例,能提升太子参增产潜力,降低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年限黄蜀葵根际土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结合ICP-AES测定不同种植年限黄蜀葵根际土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对比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蜀葵根际土中常量元素氮、磷及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酸化;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未超过国家农业用地标准,但黄蜀葵根际土中汞元素含量逐年降低。根际土中微量元素锰、锌的含量也逐年降低,而中量元素镁、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他元素营养成分无规则变化规律或无变化。因此,探究黄蜀葵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养分变化规律,为黄蜀葵栽培种植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有机肥和微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消减黄蜀葵连作障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11)
目的:为探究钩藤产地土壤中碳、氮、磷含量的丰缺现状及主要限制因子,促进钩藤优质、高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对钩藤产地根区土壤与非根区土壤的碳、氮、磷的含量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周边林地与荒草地土壤碳、氮、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钩藤产地土壤根区与非根区产地土壤性状存在不同差异,其中,钩藤基地土壤pH平均值为5.60,符合钩藤生长土壤的酸碱度;钩藤基地根区与非根区土壤有机质为四级;钩藤基地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全氮为二级;钩藤根区土壤碱解氮为二级,非根区土壤碱解氮为三级;钩藤基地根区与非根区土壤有效磷为四级;土壤pH值与土壤全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全氮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钩藤基地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比较匮乏,在种植过程应加强人为管理和施肥,而土壤缺磷问题是钩藤种植基地土壤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药用菊花种植基地土壤肥力变化和菊花专用肥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研究江苏省射阳县菊花种植地30多年来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为菊花生产的平衡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白菊花种植地土壤肥力调查,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依据产量目标和氮、鳞、钾肥的利用率制定平衡施肥方案,同时进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土壤pH值和土壤含盐量较高,土壤有机碳、氮、和磷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减少,施用的氮、磷、钾养分不平衡,土壤微量元素锌不足,这是由于中药材种植地轮作单调,施肥不合理所致,配方施肥和菊花专用肥是恢复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摸清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下,党参土壤理化特性及其对党参性状的影响。方法: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35个土壤剖面样品与党参样品采集点,对党参生长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的分析和党参性状的测定。结果: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质地为粗粉质中壤土;土壤以中性偏碱为主;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较丰富,35个剖面耕作层有机质平均60.66 g/kg、全氮平均2.99 g/kg、碱解氮平均115.46mg/kg、全磷平均0.8 g/kg、有效磷平均6.43 mg/kg、全钾平均23.69 g/kg、速效钾平均124.48 mg/kg;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等对党参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结论:半野生模式种植党参,能够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与丰富的养分,适宜优质党参生产和建立规范化党参生产基地,在生产上应增施氮、磷肥,以提高党参产量。  相似文献   

8.
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分析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产地,相同立地环境下栽培与野生,及不同生长年限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的差异。结果:茅山(MS)、罗田(LT)及妙峰山(MFS)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6项指标平均值都是MS样品最低,MFS样品最高,而LT样品居中;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显著低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有效磷,pH高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5),有效钾没有差异(P>0.05);2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及pH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茅山苍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较重养分缺乏胁迫,主要表现为缺钾胁迫。  相似文献   

9.
王怀玉  彭锐 《中药材》2012,(1):30-33
目的:研究青蒿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生成青蒿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图。方法:利用GPS定位,采用地统计学对青蒿道地产区重庆市酉阳县一块种植田的青蒿素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变量均近似正态分布且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25和0.126。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青蒿规范化种植的空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土壤对草果产量、质量的影响,为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分析不同土壤条件下草果种子挥发油含量、种子千粒重等数量性状的变化。结果 种子挥发油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空隙度、有效硼、有效硫、有效铁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土壤pH值、比重、容重有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种子千粒重与土壤pH值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锌、铅、镉、砷、汞含量有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 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硼、有效硫、有效铁的增高,偏酸性、疏松的土壤有利于种子挥发油产生和积累。土壤重金属元素导致草果产量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1.
石柱黄连根腐病根际土壤细菌微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应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未种植黄连土壤、黄连健株及病株根际土壤的细菌种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变化,并结合土壤养分及酶活变化检测,对黄连根腐病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高通量测序显示,栽培黄连造成了土壤细菌种群的丰富度的显著降低(P0.05)和细菌种群多样性的降低;罹患根腐病的黄连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丰富度要显著低于未种植和健康黄连土(P0.05),种群多样性要显著低于未种植黄连土样(P0.05),但与健株土样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土壤的养分及酶活测定结果表明,栽培黄连造成了土壤pH、有效磷、脲酶活性的显著降低,蔗糖酶活性的显著升高(P0.05);根腐病土样中有机碳的含量、碱解氮、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土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土样(P0.05)。综合分析表明,栽培黄连造成了土壤中细菌种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的降低;病株土样中,细菌种群丰富度的显著降低和种群多样性的降低,有可能是导致黄连根腐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土壤有机碳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显著减低,也许是导致黄连根腐病发生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5,(8)
目的:为摸清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下,党参土壤理化特性及其对党参性状的影响。方法: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35个土壤剖面样品与党参样品采集点,对党参生长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的分析和党参性状的测定。结果: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质地为粗粉质中壤土;土壤以中性偏碱为主;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较丰富,35个剖面耕作层有机质平均60.66 g/kg、全氮平均2.99 g/kg、碱解氮平均115.46mg/kg、全磷平均0.8 g/kg、有效磷平均6.43 mg/kg、全钾平均23.69 g/kg、速效钾平均124.48 mg/kg;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等对党参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结论:半野生模式种植党参,能够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与丰富的养分,适宜优质党参生产和建立规范化党参生产基地,在生产上应增施氮、磷肥,以提高党参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及其土壤的变化趋势,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和吉林林地为试验地,对比人参生物积累量、品质和土壤变化趋势。结果: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人参生物量不断积累,人参皂苷Rg1和Rb1含量分别升高4.35%~73.08%和1.79%~86.44%,但醇提物含量下降8.60%~31.93%。土壤pH、有机质、腐殖质、全磷、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都显著降低。根干质量与碱解氮(r=0.803)、有效钾(r=0.683)和有效锰(r=0.705)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根干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品质均符合《日本药局方》规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钠、钙、镁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他矿质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5,(8)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的影响,筛选主导因子。方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白菊花中水溶性浸出物、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相应土壤化学性状和矿质元素含量,应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灰色关联等统计方法探讨土壤因子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化学性状中对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总体影响最大的为速效磷和速效钾,其次为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和有机质;药用白菊花中矿质元素与土壤矿质元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对元素磷(P)、钾(K)的富集能力较强,其次是镉(Cd)、钙(Ca)、锌(Zn)、铜(Cu),影响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土壤矿质元素主要为磷(P)和钾(K),其次是铁(Fe)、铜(Cu)、锌(Zn)。结论:土壤因子是影响药用白菊花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东从化猴耳环栽培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基地4个坡向0~20cm和20~40cm的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状测定和分析,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台评价。结果:土壤pH偏低,有机质含量贫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低,矿质元素含量偏低。东坡和西坡的有效氮,有效钾与有机质含量比南坡和北坡高。结论:所有样品的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均低于0.9,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不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滇重楼共生培养条件下,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养分,AM真菌侵染率及根茎总皂苷的影响。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滇重楼实生苗接种外源性AM真菌后处理组与不接种对照(CK)组根系侵染率、根际土壤养分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的变化,以及根际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总皂苷含量的关系。结果:与CK组相比,接种AM真菌处理组根系侵染率显著增强(P0.05),处理组滇重楼根际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总球囊霉素含量、全氮含量较CK组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和pH较CK组显著降低;接种AM真菌后滇重楼根际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CK组相比变化较大,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提高了滇重楼根茎总皂苷含量。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改善滇重楼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有助于根际土壤养分转化,促进滇重楼生长,提高药材的入药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壤和连作土壤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钙、镁、锰、铜、锌和硼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三七连做土壤除钙、镁外,其他微量元素及间隔5年土壤全部中、微量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新土;间隔5年土壤除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连做土;土壤有效锰、铜和硼含量受种植模式影响,而锌、钙和镁不受影响;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铜和钙含量及连作土有效锌含量季度变化不显著,但有效硼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新土和间隔5年土壤有效锌含量也随种植时间延长而上升;有效锰和镁含量在次年4月达到峰值,至取样结束降至最低;同新土相比,间隔5年土壤有效锰和铜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29%,114%,镁和硼所占比例降幅分别为18%,38%,锌和钙所占比例变化不显著;连做土壤锰、铜和硼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50%,120%,22%,锌、钙和镁等无显著变化。结论:连作不能引起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亏缺,而诱发连作障碍,但其造成的三七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比例失衡应为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川芎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丰缺状况。方法:测定成都平原33个乡镇173个土壤样品pH,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度,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性。结果:川芎主产区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分布均呈现中等程度(25%块基比75%)的空间自相关性,受土壤类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其高值区域分别分布在眉山东北部和彭州-什邡一带。川芎主产区土壤的酸碱度基本适宜(pH=5.77);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平均值分别为2.18 g·kg~(-1)和72.07 mg·kg~(-1)。除邛崃和绵竹外,川芎其他产区的速效钾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100 mg·kg~(-1)),占总样品的18.50%。除眉山外,川芎其他产区的有效锰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5 mg·kg~(-1)),占总样品的14.45%。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的质量分数极高,平均值分别为5.82、8.83、371.33 mg·kg~(-1)。土壤色度L值与全氮、有效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色度a、b值与有效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川芎主产区全氮、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含量丰富,而速效钾、有效锰存在不同程度缺乏。7个营养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均较低,其质量分数的变异度较大,提示施肥等人为因素对川芎产地土壤养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