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对2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胃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诊断结果。结果消化性溃疡是不同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比率(42.4%)高于老年组(27.7%,P<0.05)。消化道肿瘤在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的比例为23.7%,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7.6%(P<0.01),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急诊胃镜组病因检出率为97.5%,高于非急诊胃镜组的87.5%(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急性出血死亡率可达10%左右,约90%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源于上消化道。其原因有溃疡病、静脉曲张、息肉、糜烂、肿瘤、血管畸形、胆胰疾病及全身疾病等: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不仅能明确诊断,确定出血部位,明确病变性质,还可同时进行相应治疗。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对4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止血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NUGIB)病因构成、内镜下表现,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已确诊因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首次入院且资料完整的患者临床资料,共计858例。出院后随访30 d,并将死亡或出院后30 d为临床研究终点,回顾性分析ANVUGIB临床特征。结果 (1)老年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急性胃黏膜病变占老年组发病病因首位,而青、中年组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首位。(2)出血后行急诊胃镜(≤48 h)检查内镜下有出血征象明显多于>48 h的胃镜检查。(3)女性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率明显高于男性,复合性溃疡比率较男性高,男性在胃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以及食管癌和Mallory-Wiess综合征比率高于女性。(4)老年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6.8%、0、1.9%),老年组再出血发生率高于青、中年组(9.3%、4.4%、4.9%)。结论 ANVUGIB以高龄男性多见,青、中年组发病病因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首位,老年组发病病因以急性胃黏膜病变为首位。ANVUGIB老年患者死亡率和再出血率均高于青、中年组,急诊胃镜有助于ANVUGIB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790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深入评价胃镜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疗中的作用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90例患者行内镜检查 (含急诊内镜检查 12 3例 )。结果显示轻度静脉曲张占 2 6 .71% ,中度占2 9.75 % ,重度占 43.5 4%。单独食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同时存在共 783例 ,占 99.11% ,单独胃底静脉曲张仅 7例 ,占 0 .89%。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提示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74% ,胃粘膜病变出血占 12 .2 % ,消化性溃疡出血占 10 .5 7% ,4例未能确定出血病因。认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是安全的 ;胃镜检查除了对门脉高压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外 ,还可观察门脉高压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粘膜病变 ;并可及时明确出血原因 ,以及针对原因制定治疗措施 ;必要时还可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诊后或入院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对生命体征不稳定及高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制酸、止血、输血、多功能心电监护,血压恢复后即行胃镜检查,用Forrest分类法作为判断出血依据.结果 358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232例(65.0%),急性胃黏膜病变50例(14.0%),胃癌31例(8.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7例(7.5%),Dieulafoy病7例(1.9%),Mallory-Weiss综合征4例(1.2%),7例未找出明确的出血灶.无一例病情加重或死亡.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ieulafoy病,急诊胃镜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诊断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1994—02/2004—02总共10年浙江省仙居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病例资料,其中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有33例(55%)。对于这些老年病人,急诊内镜术前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及合并疾病,包括纠正休克、控制心衰、呼衰、血压、血糖等:术中密切监测病人全身情况,特别是心肺功能。并迅速判断出血原因并分别予以镜下注射、喷洒药物止血。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均能安全的接受急诊内镜处理。56例病人中,5l例明确出血病因,确诊率93.2%,出血病因以消化道溃疡为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活动性出血23例,经镜下止血,20例立即止血,急诊止血率达到86.9%。结论 急诊内镜在处理老年人消化道出血中,能快速地明确病因,镜下止血安全可靠,配合内科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病因构成、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95~2004年期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并明确病因的l90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复合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胃癌所致出血则有下降趋势。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中年组最多,其次是青年组,老年组最少,且青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病人。④上消化道出血及常见病因的发病多见于春秋冬季,夏季最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病因,且有上升趋势,其次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而胃癌的发病构成有下降。上消化道出血的分布与年代变化、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过程予以,探求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此类病人首先要进行必要病情、病因分析,开展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者,根据出血性质的不同予以分类,对有内镜治疗指征者给予相应的内镜治疗,并结合药物治疗.无内镜治疗指征者直接行药物治疗.结果 按Forrest标准分级,此组病例中有内镜治疗指征者达76例,其中内镜治疗有效72例,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另54例直接进行内科药物治疗.所有病人均未出现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此类病人及时开展急诊内镜检查,并根据不同性质出血给予相应内镜治疗并结合药物治疗,不仅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并且收效显著.对内镜治疗失败或无法治疗者要即时转外科,为病人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9.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胃镜证实的301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总结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诊治情况。结果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内科保守治疗的有效率为96.35%(290/301),内镜下止血成功率93.55%(58/62)。结论消化性溃疡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在消化道出血的救治中,急诊内镜、选择性血管造影以及内外科的紧密配合与协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急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级医院急诊科消化道出血(GIB)的病因构成、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6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病情变迁.结果 (1)一般资料:男:女=1.75:1(107:61),年龄13~87(56.5 4±17.8)岁.患病高峰年龄60~69岁,老年人GIB发病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52.4%比19.6%和52.4%比28.0%,P值均为0.000).(2)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者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18.5%)明显高于不服者(0.7%),P=0.000.(3)86.9%(146/168)的GIB患者伴随贫血,以中度为主.(4)急诊胃镜确诊率(89.4%)明显高于非急诊胃镜确诊率(58.5%),P=0.000.急诊肠镜与非急诊者确诊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57.9%,P=o.315).(5)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止血成功率(86.0%)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出血(40.7%),P=0.000;GIB急诊手术治疗率为1.8%.结论 三级医院GIB患者以高龄男性为多见;服用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急诊胃镜检查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急诊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诊断意义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32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32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中通过检查有明确病因者293例,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中、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老年组以胃溃疡多见;胃癌位于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以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为最常见的病因,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76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病因与临床症状的关系.7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儿童,男性48例,女性28例,突然起病35例,出血前有消化道症状41例,以便血为主要表现51例,呕吐便血同时出现12例.76例上消化道出血儿童中,7例是服用阿斯匹林后发病的.结果提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常见为消化性溃疡(55.26%)、食管胃粘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对原因不明的患者进行小肠气钡造影及下消化道钡透或结肠镜检以排除下消化道疾患引起的出血,同时进行出血量及出血形式的记录以及愈后情况的观察。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溃疡组最多,共84例(42.41%),其次为肿瘤组64例(32.16%),食道静脉曲张作为独立因素共14例(7.04%),粘膜炎症组(急性胃粘膜病交、慢性胃炎、吻合口炎)21例(10.55%),还有少见病引起的出血如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2例(1.01%),食管憩室1例(0.50%),,胃息肉2例(1.01%),Dieulafoy征1例(0.51%)。原因不明10例(5.03%)。出血以少量黑便为主,199例中有10例死亡(5.03%)。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多于女性,以慢性消化性溃疡和肿瘤为主要原因,且多以少量出血和黑便形式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出血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死亡率较高,因此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7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方法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止血治疗。结果在76例患者中,内镜下见有食管静脉曲张者65例(85.5%),其中轻度8例,中度17例,重度40例;诊断PHG者33例(43.4%),其中轻度12例,重度21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者8例;胃癌2例。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并发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 86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病因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82~1996年间经内镜检查的1869例UGB临床内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为UGB常见病因,分别占31.5%、19.3%和17.5%,上消化道重度出血率以食管静脉曲张最高(49.4%).2.1982~1986年、1987~1991年和1992~1996年间,UGB的检出率分别为22.3%、12%、和13.4%.3.男性并发出血率17.5%、女性8.9%(P<0.01),青年人10.6%、中年人15.4%、老年人23.4%(P<0.01).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病因不尽相同.结论消化性溃疡、胃癌、AGML、食管静脉曲张为UGB最常见的病因,年代变化、性别、年龄等均为UGB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期内收治的27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老年患者180例,占65.93%.180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128例,占71.11%;胃癌及急性胃黏膜损害34例,占18.89%,其它原因的18例,占10%.所有病例按病情分三种途径处置:内科综合治疗、急诊手术、转院治疗.经内科综合治疗,出血症状有效缓解者148例,占82.22%;3例行急诊手术治疗;7例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另有22例转院诊治:其中7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5例经确诊为胃癌后行根治术.一年后病情稳定者51例,占28 33%;病情多次反复,需坚持治疗者124例,占68.89%.因白血病、胃癌晚期出血,最后死亡5例,病死率2 78%.结论: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部分病情凶险,社区医师应熟练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正确实施分类诊治.  相似文献   

17.
15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近6年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结构变化及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2004年至2009年15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3.4:1,平均年龄52.8岁(14~102岁)。死亡38例(2.5%),52.6%死于大出血,47.4%死于非出血相关性疾病。(2)上消化道出血前5位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和急性胃黏膜病变。(3)大于60岁老年病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4~2009年发病情况如下:31.1%、31.9%、32.4%、42.7%、38.1%、50.5%,胃癌是其首要病因(21.6%)。结论 与过去参考文献相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病不断上升,而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病明显下降。随年龄增加,十二指肠溃疡发病降低,胃溃疡和胃癌发病增加。老年病人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病人有高危死亡风险,成为了临床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胃镜诊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较为常见,它发病急、病因繁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1].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是该病的常规疗法,但因治疗的盲目性常发生再出血等不良预后[2].近年应用胃镜检查能准确判断发病原因,经胃镜检查后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已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案[3].本文选择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与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126例因急性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有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在内镜直视下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的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26例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其中男86例,女40例,平均年龄46.8岁,其中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21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8例,胃癌8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特点及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988~1997年1101例以呕血和(或)黑便为表现的老年人急诊胃镜检查资料及98例胃镜止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783例(71.1%),胃癌114例(10.2%),门脉高压症50例(4.5%)等。98例患者施行了内镜下止血,其即刻止血率前三位如下:消化性溃疡伴活动性出血为9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