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重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局部伤口的观察及术后伤口负压引流管的观察总结出十分宝贵的护理体会,并阐述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对提高乳腺癌的临床治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8%。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本文就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及患肢功能锻炼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伤口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给予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认真进行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给予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讨论对乳腺癌患者认真进行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22-124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ACE-Star模型循证护理措施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0位给予ACE-Star模型循证护理措施(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肢体肿胀、伤口出血、伤口积液以及伤口裂开的情况。对比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肢体肿胀、伤口出血、伤口积液以及伤口裂开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66.66%(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3.33%(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ACE-Star模型循证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出现肢体肿胀、伤口出血、伤口积液以及伤口裂开的情况,明显改善患者功能锻炼效果,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陈翠竹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19-1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防护。结果:3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多,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及对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术后护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研究乳腺癌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特殊护理。结果本组196例,无死亡病例。皮下积液13例,皮瓣坏死6例。患侧上肢 肿7例。结论加强术前患者心理护理、术区皮肤准备、术后伤口观察及创面持续负压引流,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和碘伏换药,对照组用碘伏换药。结果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快、结痂早、愈合快、无其他不适感。结论用康复新液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伤口,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1例便携式负压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伤口的干预效果。通过便携式伤口负压技术,结合伤口管理的原则治疗,对伤口采取渗液管理、促进肉芽形成、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等处理措施。最终通过3个月余的局部负压治疗,患者在同步化疗期间左侧胸壁皮下积液伤口明显缩小至愈合。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便携式负压仪器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伤口的处理要点,并从术后皮下积液形成的原因、便携式负压在伤口中的作用、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使用便携式负压仪器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伤口具有费用低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面愈合快和感染率低等优点的结论,也为日后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从而有效地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08-04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9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5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5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多,术前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及对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乳腺癌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活检术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术中紧张恐惧程度、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术中紧张恐惧程度以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92%VS 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乳腺癌活检术患者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术中紧张、恐惧感以及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大力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的78例乳腺癌术患者,随机分组,术后传统护理组用护理常规,术后全面护理组用术后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必要性认知、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肢功能评分、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疼痛指数;患肢功能障碍率。结果术后全面护理组满意度、患肢功能评分、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疼痛指数、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必要性认知、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功能障碍率方面相较术后传统护理组更好,P <0.05。结论乳腺癌术患者实施术后全面护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金焰 《医药论坛杂志》2011,(24):200-20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措施的改进。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术后伤口皮下积液护理方法(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和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改进的护理方法(搔刮积液处胸壁皮瓣、放置多根引流管于积液腔内、患侧腋下皮瓣加压缝合)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皮下积液31例患者中21例未痊愈,不得不行胸壁纤维板切除术,平均痊愈时间183d,6例出现切口感染。采用改进护理方法的皮下积液32例患者均获痊愈,未行纤维板切除术,平均痊愈时间15d,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结论改进的护理方法对治疗皮下积液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应用循证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并行手术的11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及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3天患肢肿胀程度及术后20d伤口积液、出血、裂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医护、医患合作模式的建立,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阶段性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康复期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护理干预组实施的措施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阶段性康复护理,包括乳腺癌患者术后个体化的咨询、乳腺癌术后康复的讲座、乳腺癌术后康复指导手册、乳腺癌术后阶段性康复操四个方面的指导;对照组实施的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普通常规护理,最后将两组上肢功能的自我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的上肢功能自我评分结果的总分在乳腺癌术后5 d、2个月、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并且上肢功能的自我评分分数的升高趋势护理干预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期阶段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乳腺癌患者84例均行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单纯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及呼吸情况。失血多者应及时输血输液并保持通畅。胸部伤口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呼吸。结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情绪。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及呼吸情况。液体多选择在对侧上肢或下肢,失血多者应及时输血输液并保持通畅。积极主动协助医师对患者胸部伤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但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呼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门诊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门诊16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随机分2组,观察组80例,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后健康指导,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伤口护理、排尿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冒、电话随访7个方面;常规组80例,采用外科伤口的常规护理以及讲解手术后注意事项。结果:常规组患者伤口水肿较为严重,水肿持续时间也较长,一些人甚至出现伤口撕裂,伤口愈合延迟;观察组患者伤口水肿程度减轻,水肿持续时间缩短,伤口愈合快。结论:做好包皮环切术后家庭护理指导,对手术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胃肠肛门外科收治的150例混合痔患者术后的伤口护理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换药、坐浴、红外线、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方法,并对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术后返院率等指标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混合痔术后全面科学规范优质的护理,对伤口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13例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根据治术仍是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术后并发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该症不仅造成伤口延期愈合,影响术后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及功能恢复,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近10年来对13例乳癌术后皮瓣坏死、感染、伤口久不愈合的患者,采用外敷自拟的祛腐生肌膏,均获痊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观察及护理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鸡西市人民医院对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施行PCI,实施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伤口观察与护理、并发症观察和预防、生活护理。结论熟练掌握术中操作技术、规范压迫包扎、严密的术后伤口观察、伤口的良好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患者痛苦,增加了手术成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