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腹部手术拔管的安全影响。方法:选择60例5~12岁患儿的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麻醉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对照组插入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但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两组插管和拔管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PETCO2)及拔管时间的变化,以及麻醉苏醒后患儿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术后第2天随访声嘶和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实验组患儿能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而对照组耐受气管导管差。术后第2天随访,实验组嘶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能减轻气管导管在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术后声嘶及谵妄发生率低,提高小儿腹部手术麻醉在拔管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对小儿咽部手术操作、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小儿气管内插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导管表面涂布组(A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石蜡油组(B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插管前、插管即刻、置入开口器、剥离扁桃体时、刮除腺样体时、术毕清醒拔管时血压、心率变化,围拔管躁动程度、术后耐管时间及拔管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与拔管前比较,两组插管即刻HR、M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操作各时点HR、MBP比较,A组变化明显低于B组(P〈0.05);(3)围拔管期组间HR、MBP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P〈0.01);(4)耐管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1),呛咳反射、拔管时躁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表面麻醉复合气管内全麻用于小儿咽部手术可有效抑制术中操作、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抑制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动脉瘤夹闭手术3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6例。L组于气管插管前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气管导管前端,C组涂布等量凡士林。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补液总量。记录麻醉前(T1)、拔管前2 min(T2)、拔管时即刻(T3)、拔管后2 min(T4)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2组T3时点与T2时点的SBP、DBP、HR差值(△SBP、△DBP、△HR),并计算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结果 L组T3、T4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C组(P<0.05)。L组△SBP、△DBP、△HR及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插管前气管导管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术后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经鼻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石蜡油组(C组),分别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涂布气管导管前2/3,麻醉诱导后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0)、术毕时(T1)、拔管后即刻(T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时屏气与呛咳发生情况;拔管后和术后1 d咽喉痛、鼻腔痛发生情况;于T0、T2、术后1 d(T3)抽血标本测定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SBP、DBP、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L组变化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应激指标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血糖、皮质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T2、T3时L组血糖低于C组( P <0.05),T2时L组皮质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L组拔管时呛咳、屏气发生率低于C组( P <0.05);L组拔管后、术后1 d鼻腔、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C组( P <0.05)。结论导管外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抑制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期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痛。  相似文献   

5.
崔健  吴从友 《黑龙江医药》2014,(6):1362-1363
目的:观察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实施全麻手术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与同期应用其他药物实施麻醉的34例患者作对比,观察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实施全麻手术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相对更加稳定,观察组患者苏醒延迟、咽痛呛咳、谵妄躁动、定向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涂抹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可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呛咳和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全麻气管插管病人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择期手术全麻气管插管病人8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气管导管表面涂一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B组采用蘸水法。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3min,SBP、DBP、HR变化情况,并记录拔管时出现呛咳、屏气、躁动例数及术后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A组除诱导前与B组无明显差异外,其它时间点的SBP、DBP、HR均低于B组(P<0.05),呛咳、屏气、躁动例数及术后咽喉疼痛例数也明显少于B组。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抑制全麻气管插管病人拔管期的不良反应,降低术后躁动、咽喉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卢欢  陈小琳 《海峡药学》2013,(11):135-13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气管导管表面应用于气管插管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全身麻醉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1岁,体重38—79kg,ASAI-Ⅱ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插管。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4均匀涂抹利多卡因肢浆,C组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插管、拔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拔管过程有无呛咳、屏气反应及拔管后合并的咽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插管后3minSBP、DBP、HR明显增高,与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呛咳、屏气、咽痛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拔管后咽部异物感发生率高于c组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可抑制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减轻气管导管拔除时的呛咳与屏气。咽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清醒期对气管耐受的I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160例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用石蜡油均匀地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治疗组患者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地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比较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期的呛咳、血压、心率、躁动、术后3d内咳嗽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出现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躁动、术后3d内咳嗽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术毕清醒期患者不能耐受气管引起的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躁动等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 A组在气管插管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B组在气管插管前将等量白色医用凡士林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测量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B组SBP、DBP、MAP、HR于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均较手术结束即刻(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2 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前1/3,对照组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每组各20例患者。记录术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 min(T3)、术毕(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5 min(T6)、拔管后10 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术后呛咳反应、异物感、咽喉疼痛等指标变化病例数,局麻药中毒症状。结果:T1~T5各时点HR、MAP、SpO2两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T7时点试验组HR、MA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5时点对照组HR和MAP较试验组显著升高(P<0.05);SpO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呛咳例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而异物感试验组较对照组重(P<0.05)。两组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均低于0.5μg/mL。两组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症状。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声带息肉手术拔管刺激,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增加术后咽喉部异物感,无明显局麻药中毒现象,可安全使用于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1.
李树华 《天津医药》2011,39(6):570-571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腭咽成型术术中及术后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接受腭咽成型术患者(ASA II-III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复方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石腊油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02)及体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气管导管耐受性优于对照组,包括血压、心率波动和肢动,皱眉、吞咽和呛咳反应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内麻醉可显著减轻腭咽成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反应,气管插管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口气管插管气囊充气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和气囊放气状态下边吸痰边拔除气管导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30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气囊充气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气囊完全放气后边吸痰边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声嘶、咽痛、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严重呛咳的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囊充气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可减少拔管后并发症及拔管放气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5 月—2021 年 2 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择期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在声门内外黏膜表面喷洒生理盐水,并用生理盐水润滑导管套囊部分,观察组在气管导管套囊至套囊上方 5 cm 处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记录 2 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诱导前(T0) 、拔管时(T1) 、拔管后1 min(T2) 及拔管后 5 min(T3) 、血压[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及心率(HR) 改变情况,同时观察拔管期间患者是否出现呛咳、躁动、术后咽喉痛、低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结果 T1、T2、T3时,观察组患者的 SBP、DBP 及 H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观察组患者呛咳、躁动、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乳膏对颅脑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用利多卡因乳膏3g均匀涂抹于导管前端3cm,C组相同部位涂抹等量凡士林。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入麻醉后恢复室即刻(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2min(T3)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相应计算出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值(△SP、△DP、△HR),抽取相应时段血液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并记录2组患者拔管反应发生率。结果同C组比较,L组T2、T3时SP、DP、HR、血浆AD及NE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同C组比较,L组SPmax、DPmax、HRmax及△SP、△DP、△HR降低(P<0.05);同C组拔管反应(67%)比较,L组(10%)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颅脑手术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减轻拔管反应,具有良好的表面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LMA喉罩对乳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80例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乳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BIS监测下石蜡油涂抹LMA喉罩组(A组)和石蜡油+复方利多卡因软膏涂抹LMA喉罩组(B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结束即刻(T1)、吸痰时(T2)、BIS达到75~85拔出喉罩即刻(T3)、拔出喉罩后5 min(T4)时,患者血压(MAP)、心率(HR)及收缩压和心率乘积(RPP值)。观察患者呛咳和躁动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3 d咽痛的发生率。结果在T1时,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时,与B组比较,A组血压、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明显升高(P<0.05)。并且A组在T2、T3、T4时的血压、心率及RPP高于T1时(P<0.05)。B组术后呛咳、躁动的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喉罩全身麻醉可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拔出喉罩所引起的呛咳和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45岁,择期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B组(气管插管联合丙泊酚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3 min、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即刻、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的呛咳、咽痛、声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在置入喉罩即刻、置入喉罩后5 min及拔除喉罩即刻、拔除喉罩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在置入气管导管即刻、置入气管导管后5 min及拔除气管导管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升高,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的呛咳反应、术后24h咽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插管刺激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清醒快、拔管早、术后并发症少,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管表麻加小剂量异丙酚对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拔管时激惹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OSAS患者7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术毕拔管前,经静脉注射0.5mg/ml异丙酚(A组);静注0.5mg/ml异丙酚同时气管导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0.7mg/kg(B组),对照组(C组)。观察围拔管期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呛咳反应的差别。结果 C组拔管期MAP、HR、SPO2变化及呛咳反射较A组、B组明显,A组呛咳反射较B组明显。结论利多卡因气管表麻加小剂量异丙酚静注可以预防OSAS患者拔管时激惹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对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中血流动力学、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行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619例患者按气管导管润滑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0例采用石蜡油润滑气管导管,观察组319例采用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气管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插管时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 <0.05),而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 0.05);拔管前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 0.05),拔管时及拔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插管反应、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润滑气管导管对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效果显著,能有效平稳插管及拔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喉罩与传统气管内插管麻醉用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择期老年PFNA内固定术患者50例,年龄70~90岁,ASAⅢ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25例.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L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 min,拔管后即刻的MAP和HR较T组降低(P<0.05).拔管时T组80.0%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24 h咽痛发生率为30%;而L组拔管反应轻微无术后咽痛.结论 经喉罩全身麻醉可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老年患者PFNA手术较理想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喉罩与传统气管内插管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择期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MA组)和气管导管组(EET组),每组30例,应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后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潮气量、脉博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插、拔管期、术后24h相关并发症。结果①LMA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拔管后即刻的MAP和HR较EET组降低(P〈0.05);②术中所用维库溴铵的量,EET组明显多于LMA组(P〈0.05);③EET组和LMA组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分别为55.0%,5.0%。与LMA组相比,EET组体动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拔管时EET组85.0%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24h咽痛发生率为25.0%,而LMA组拔管反应轻微无术后咽痛。结论经喉罩全身麻醉可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可维护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是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