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培酮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具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病例,纳入使用利培酮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服用利培酮,多在4~6 mg的剂量范围内发生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入院心率正常者和心动过缓者心率减慢平均值(入院心率-最低心率,求平均值)分别为29次/分、17次/分。153例心动过缓患者住院期间末次心电图示:85例心率<60次/分,54例心率正常,7例心律失常,2例心动过速,1例频发室性早搏,4例未知。结论:住院患者应用利培酮致心动过缓,对症处理仅1/3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因此应密切监测心电图,特别是具有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者。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重症心律失常患者68例,经过系统的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胺碘达隆为抗心绞痛药,近年来常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由于该药可减慢心脏传导系统的传导,因此有人认为是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的禁用药。我们曾对2例冠心病窦缓件频发室早患者应用胺碘达隆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例1,患者男性,74岁,心率在46~58次,件有频发室早,时呈三、四联律,曾用慢心律、室胺卡因、安搏律定,异搏定(维拉帕尔)等以及常规服用扩冠药物治疗,都未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严重心律失常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28例各种类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心室率变化。结果 28例患者中23例心室率得以有效治疗或转为窦性心律,有效率82.1%。其中3例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结论胺碘酮治疗各种类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李媛媛 《淮海医药》2013,31(4):335-335
目的探讨阿托品试验诱发心律失常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静脉推注阿托品,剂量0.03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1 min内注射完毕,给药后于1、3、5、10、15、20 min分别记录心电图,观察心率及心律的变化。结果心电图出现频发房早5例,短阵房速持续4 min后恢复为窦性1例,房室交接逸搏心律5例,均能自行转为窦性心律,房颤2例,频发室早2例。其中5例伴发有ST-T改变。结论阿托品试验中诱发心律失常,无论心率是否超过90次/min均诊断为阳性,高度提示窦房结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受多种因素形成的传导障碍,引起一系列临床和心电图表现,患者常交替出现缓慢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严重可危及生命。笔者治疗12例患者均用过潘生丁、复方丹参、654-2、烟酰胺等药物仍不能逆转,改用强的松加红参嚼服,平均用药5~15天症状消失,心率、心律均恢复正常,半年内随访无复发,取得较满意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合并高血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2例合并高血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36例,两组均给予甲巯咪唑10mg,3次/d,观察组给予比索洛尔,心率<110次/min,给予5mg,1次/d;心率≥110次/min,给予10mg,3次/d;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心率<110次/min,给予10mg,3次/d;心率≥110次/min,给予20mg,3次/d,疗程4周。结果 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和血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既能迅速降低心率,又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另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无年龄、性别统计学差异),对比观察动态心电图指标(心率、心律、HRV、SDNN、RMSSD、PNN50、LF、HF、LF/HF、ST-T)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心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0.05);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种心律失常及ST-T发生率糖尿病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HRV显著降低,心脏迷走神经损伤明显;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预测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及心脏受损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放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损伤作用。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单一化疗组(单化组)和联合放化疗组(放化组),每组30例,单化组接受表阿霉素治疗,放化组接受放射治疗配合表阿霉素化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心肌损伤的作用的大小。结果放化组24 h平均心率(88.7±7.3)次/分明显高于化疗组;出现心律失常7例、ST段改变4例、传导异常6例,共17例、总异常率为56.7%,明显多于单化组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放化疗比单一化疗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心律不齐、传导异常、ST段改变等心电异常例数,有增加心脏损伤作用,治疗时应定期行心电图检查,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0.
缓慢性心律失常(TBM)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多由于传导系统病变或因缺血、感染、水肿、充血等外源性因素导致临时或永久性的自律性和传导功能障碍.本病的早期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李晓丽  罗羽慧  吴文利 《中国药房》2010,(24):2235-223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术后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术后心衰并有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早搏的患者42例,经利多卡因治疗无效,胺碘酮150mg稀释后静脉滴注约30min后,再给以胺碘酮0.5~1mg·min-1维持,24h总量为1000~1200mg。每小时记录用药前后心律、心率、血压及心衰症状等,观察24h。结果:治疗后患者显效17例(40%)、有效20例(47%)、无效5例(1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术后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对心功能改善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SMI提供依据。方法 2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230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216例,检出率为93.9%,SMI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4%VS 23.6%,P〈0.05)。216例患者中缺血性ST段改变共488阵次,SMI缺血性ST段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VS 17.0%,P〈0.05)。SMI以6:00~22:00之间发生最多,共131例(79.4%),而22:00~6:00之间发生34例(20.6%);白天发作时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夜间心率[(88.2±6.5)次/min VS(79.6±6.2)次/min,P〈0.05]。165例SMI患者中男性96例,女69例,男性平均心率略高于女性,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5.8)次/min VS(80.6±5.4)次/min,P〉0.05]。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可以为其提供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时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3例,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49.7±15.4)岁,分为艾司洛尔组和西地兰组。艾司洛尔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51.1±13.9)岁;西地兰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7.7±16.1)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司洛尔组给予抗甲亢及对症处理,同时应用艾司洛尔持续静脉注射使心室率控制在100次/min或收缩压下降小于30%,12 h后口服普奈洛尔片。西地兰组给予常规西地兰,口服普萘洛尔片,抗甲亢及对症处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心室率、血压、自觉心慌症状。结果:两组间相关指标在用药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后6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艾司洛尔在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减轻患者症状,没有出现低血压或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事件。艾司洛尔在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6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B组予稳心颗粒治疗,C组予含镁极化液治疗。观察3组临床症状疗效、早搏次数及早搏疗效。结果A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早搏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A组少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搏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并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是否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明确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分层(分类)抽样法,随机抽取24h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的13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Ⅰ组)72例和非冠心病组(Ⅱ组)58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对其中室性早搏患者对比室性早搏发生部位及窦性心率震荡指标。结果两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组左心室前壁室性早搏发生率(38.9%)高于Ⅱ组(16.7%),窦性心率震荡指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左心室前壁室性早搏发生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窦性心率震荡减弱。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包括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率震荡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特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太珍  李敏莉  毛蓓 《中国药房》2010,(24):2278-227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控制血糖等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心功能,24h动态心电图,心脏B超,测血压、心率,6min步行距离,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心率和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搏次数均显著减低(P<0.05),且无严重血压下降和心率减低。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参松养心胶囊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若心绞痛每天发作≥2次,可含服硝酸甘油;2组均治疗12周。结果:2组治疗后24h总缺血时间、ST段压低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早搏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参松养心胶囊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P<0.05),参松养心胶囊组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更能改善冠脉血供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1例46岁男性患者误服生草乌、川乌粉约5 g后3 h出现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心电图检查示心室扑动,心率110次/min。立即电除颤,静脉推注胺碘酮,未复律。再次静脉推注胺碘酮,同时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 mg和15%硫酸镁8 ml(1 g),复律。心电监护示频发多源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继续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和利多卡因。1 min后,再次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率180~190次/min。静脉推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均无效。再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室速仍存在但频率逐渐降至160~170次/min。遂第3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率140~150次/min。10 min后,第4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律转复。1 h后给予患者行血液灌流,最初1 h出现4次多形性室速,每次静脉推注硫酸镁(1~1 g)均有效。次日,患者恢复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新发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快速房颤,静脉应用胺碘酮,先静脉推注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及Q-T间期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用药后0.25、1、2、24h的心室率分别是(136.2±19.4)、(119.4±15.9)、(101.5±14.1)、(82.7±20.8)次·min-1,较用药前心室率(140.3±17.5)次·min-1明显下降(P〈0.01);44例(占73.3%)转复窦性心律;血压、啦T间期在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长R-R间期,经停药后恢复正常;1例用药期间发生静脉炎。结论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新发快速房颤是安全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1例)尽快给予口服美托洛尔50mg,每隔6h给予1次,持续2d,后根据心率情况口服维持25~100mg·d-^1(目标心率55~60次·min^-1)。对照组(131例)按常规保守剂量给予口服美托洛尔25~50mg·d^-1。其他治疗遵循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两组治疗30d。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脏事件(室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心功能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足量口服美托洛尔不仅安全,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