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光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0,8(8):36-36,100
目的比较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用的125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小切口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后观察两组的视力恢复情况和手术对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两组手术的视力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超声乳化组的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小切口手术的并发症少,简便易行,费用低。结论对于不同情况的白内障患者要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硬核白内障患者还是用小切口手术好。  相似文献   

2.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关闭〈180度)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39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37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白内障摘除术,监测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术后1周、1月、3月矫正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A、B两组眼压较术前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0眼,占总数的76.92%,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3眼,占总数的89.2%,两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明显虹膜损伤6例,占总数的15.38%,而超声乳化组虹膜损伤2例,占总数的5.41%,经方差分析两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可控制眼压,但术后1个月后超声乳化组t:LtJ,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视力好、虹膜损伤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和超声乳化摘除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120眼)老年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为50例(50眼)、70例(70眼)。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对两组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个月两组散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疗效相近,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易掌握、并发症少及术后散光小等优势,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白内障患者共93眼,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48眼)和对照组角膜40例(45眼)。研究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2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散光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2周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角膜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相似,简单、易行、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84例302眼,分别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142例147眼)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142例155眼)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d及1周超乳组裸眼视力≥0.5者显著多于非超乳组(P<0.05),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可靠,手术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切口手术和超声乳化摘除术对于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手术组和超声乳化摘除术组,对两组患者术后1d及7d的视力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手术组患者术后1d及7d视力改善情况好于超声乳化摘除术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和超声乳化摘除术对于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术前,两组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严重。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创收小、患者视力恢复快恢复效果好、手术时间短等优势,适合大部分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入院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能够有效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相比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0例(16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80眼)和观察组80例(80眼),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视力≥0.3者50例(62.50%),发生手术并发症14例(17.50%);观察组术后1周视力≥0.3者66例(82.50%),发生手术并发症6例(7.50%);经χ~2检验,观察组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与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来我院诊治白内障的67例患者共105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其中外伤性白内障7例10眼,老年性白内障49例75眼,并发性白内障6例11眼,先天性白内障5例9眼,并观察术后患眼的视力矫正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报告的67例患者105眼,术后视力恢复在0.05~0.29共6眼,在0.30~0.49共35眼,在0.50~0.79共46眼,在0.80~1.00共18眼,复明效果较满意。术中有3眼发生小裂孔,发生率为2.9%。术后有3眼发生切口闭合不良,发生率为2.9%;有27眼发生角膜水肿,发生率为25.7%;有19眼发生虹膜炎性反应,发生率为18.1%。术后未发生眼内大出血,眼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手术切口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是适合各级医院开展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1月~2005年12月我科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97例(316只眼)超声乳化手术237例(258眼).术后1周查视力,3个月复查裸眼视力、验光、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角膜地型图检查.结果 术后第1周裸眼视力≥0.5的术眼中小切口组占86.71%,超声乳化组占87.2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94.30%和94.96%,其中≥0.8者分别占50.95%和51.94%,术后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79±0.51)D和(0.78±0.49)D,(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小、愈合快、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价格便宜,疗效与超声乳化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所以此手术仍不失为基层医院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8例216眼老年白内障患者,按治疗术式分组,A组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B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d,7d,30d的视力、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d,A组患者裸眼视力改善(>0.5)较B组患者更明显(P<0.05),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术后7d、30d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改善(>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可比性。结论应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适用性.方法:对经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68例230只眼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 d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120只眼(52.17%);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0以上者172只眼(74.78%),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1.47%,角膜散光较术前平均逆规化0.20DC.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具有手术操作风险低、成本低、时间短的优点,术后早期就能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不需要缝线因而无缝线的不良反应,为一种非常适用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恢复良好,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平均散光度明显高于术前及观察组术后(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角膜平均散光度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术式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患者的散光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医疗水平要求较高,故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医院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的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施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患者采用改良的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施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人工晶体位置等情况。结果 41眼视力比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指数者3眼,<0.1者2眼,0.1~0.3者13眼,0.3以上者24眼,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平均眼压为(13.25±3.10)mmHg(1mmHg=0.133kPa)。结论采用改良的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施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与眼压控制,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易于掌握,术中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适合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分析50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5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50例行传统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脱残率(视力≥0.3)占93.9%(62/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手术效果良好,且无需使用特殊器械及设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