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周口市部分人群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和抗体水平,为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调整防控策略和评价乙型肝炎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周口市10个县(市、区)1~18岁人群2449人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周口市1~18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2.29%,较1999年下降79.95%;抗-HBs阳性率为81.18%,较1999年提高37.40%;其中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下降到0.96%,抗-HBs阳性率达到90.22%。结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是加速控制乙型肝炎的切实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海南州民族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LISA法同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五项指标。结果 2006年至2010年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平均为3.88%,2006年与各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率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男女生间的HBs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海南州2006年至2010年民族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的HBsAg总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验结果。方法16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各项指标,采用全自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分析仪检测HBV-DNA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总胆汁酸水平。观察免疫指标与HBV-DNA检测结果,e抗原模式与HBV-DNA检测结果以及总胆汁酸、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结果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显示HBV-DNA阳性率为38.18%(63/165);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HBV-DNA阳性率为50.00%(28/56);抗-HBc、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患者的HBV-DNA阳性率为33.33%(35/105);抗-HBc、HBsAg阳性患者的HBVDNA阳性率为0(0/4);抗-HBc、HBeAg和HBsAg阳性患者的HBV-DNA阳性率高于抗-HBc、HBsAg和抗-HBe阳性患者、抗-HBc、HBsAg阳性患者,抗-HBc、HBsAg和抗-HBe阳性患者的HBVDNA阳性率高于抗-HBc、HBsAg阳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患者HBVDNA阳性率50.00%高于e抗原阴性患者的32.11%,eHBV-DNA病毒载量(6.61±1.15)×10^2 copies/ml高于e抗原阴性患者的(4.02±1.00)×10~2 copies/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总胆汁酸、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总胆汁酸水平为(7.28±11.63)μmol/L,白蛋白水平为(47.40±2.70)g/L,总胆红素水平为(19.04±6.54)μmol/L。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e抗原模式和其HBV-DNA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与患者的清蛋白、总胆汁酸或总胆红素等不具有相关性,确定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DNA能够深入了解病情具体情况,最终正确判断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青年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市青年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部分青年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g)及其抗体(HBe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4593例中2673例为全阴性,占总数58.20%;1920例为HBVM5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41.80%,模式共有14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35"和"14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5"和"2"模式为主。结论在泉州市青年健康人群中,乙肝的总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和乙肝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做好HBV携带孕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阻断HBV母婴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我院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在阻断HBV母婴传播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近年河南省郑州市人群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和阳性率,了解人群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抗体水平,评价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成效,为人群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1年,每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郑州市选取1~2个县区,每一个县区随机选取1~2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和(或)1~2个农村乡镇,随机选取0~79岁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HBeAb),分析HBV标志物模式和阳性率。结果 2019—2021年从2 310名调查对象中检出9种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其中乙肝五项标志物全阴性占28.44%,单HBsAb阳性占63.98%,HBsAb和HBcAb同时阳性占6.02%,单HBcAb阳性占0.95%,HBsAg、HBeAb和HBcAb同时阳性(小三阳)占0.35%,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大三阳)占0.13%,单HBsAg阳性占0.04%,HBsAg和HBcAb同时...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入学大学生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在人群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所取的2876名新生血清的HBV五项血清标志物。在检测的同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乙肝病毒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检测的2876名学生中,HBsAg阳性率为4.62%,男生为5.71%,女生为3.67%,男女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HBsAg阳性的五种模式中,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分别占31.58%和51.13%;接种乙肝疫苗的学生1756人,其中男性889人,接种率为61.99%,女性867人,接种率为60.12%,男女大学生差别无显著性(P>0.05)。其中检测出HBsAb阳性者872人(包括接种者和未接种者),阳性率为30.32%,在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中检测到HBsAb阳性率为49.66%。结论:新生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较低下,应更大范围及时预防接种和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经常进行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校园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g)及其抗体(HBe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五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11 573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为721例,占总数的6.23%,HBV-M感染模式有8种,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感染模式为主。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乙型肝炎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农六师地区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预防乙肝理论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 对2004-2009级13272名入学新生用ELISA法测定HBsAg、乙肝抗原抗体系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7%.结论 HBsAg阳性率为7.7%,与同期全国其他院校新生水平接近,高于新疆8月龄~15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HBV感染情况及对情况的分析。方法对2007~2010年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测定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分析4年的测定结果。结果该高校2007—2010年新生HBsAg阳性率最高为3.77%,“大三阳”阳性率最高为1.37%,“小三阳”阳性率最高为1.03%,抗-HBS阳性率最高为51.5%。结论该高校4年间新生的HBsAg阳性率较低;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重视学生健康教育与预防干预,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职业人群HBsAg携带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阳性者再用同法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指标.结果 HBsAg总体检出阳性率3.47%(227/6533),以公共场所服务人员阳性率(1.10%)最低,以医疗单位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8.97%)最高,各职业间有不同差异.结论 应将医务人员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重点监测对象,除了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外,还应对乙型肝炎标志物阴性的医务人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减少肝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分析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中河南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示范区中187例经血液途径感染HIV-1者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与抗体(HBeAg与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及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4+T淋巴细胞;采用制备膜选择性吸附DNA的方法抽提HBV DNA,并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187例HIV-1感染者中,HBsAg阳性9例(4.81%),HBsAg阴性178例(95.19%);抗-HCV阳性143例(76.47%),抗-HCV阴性44例(23.53%);HIV-1/HBV/HCV三重感染者6例(3.21%)。178例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中,合并隐匿性HBV感染53例(29.78%)。抗-HCV阳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42例(29.37%),抗-HCV阴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11例(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阳性/抗-HCV阴性患者的HbsAg阳性例数、抗-HBs阳性例数、CD4+T淋巴细胞数、单独抗-HBc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CV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对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进行HBV DNA检测是有必要;HIV合并HCV感染不能增加隐匿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地区婚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免疫状况,为乙型肝炎(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579例本地区参加婚检的体检者,采用胶体金法检测HBV血清学指标.结果 3579例体检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46例,阳性率为1.29%;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免疫学检测与HBV-DNA的关系,为合理治疗乙肝患者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进行研究。结果在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cAb阳性率为94.0%;在HBV-DNA阴性但HBsAg阳性标本中,HBcAb阳性率为94.7%。结论定量PCR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卫红  沈丹 《河北医药》2005,27(2):143-143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部分病例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为了解新入校学生中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我们对2003年入校新生中HBsAg阳性的292名进行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它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部分病人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18.
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中国医药》2011,6(4):500-5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共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阳性>6个月),每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人数超过100万.我国HBV感染率较高,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0.96%,与以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HBsAg携带率已大幅下降.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大量HBV感染者携带病毒,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1].  相似文献   

19.
王彧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2002-200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3~11月以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中几种常见模式为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在大三阳,即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原(HBeAg)、HBV核心抗体(HBcAb)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88.9%(8/9);在小三阳,即HBsAg、HBV e抗体(HBeAb)、HBcAb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6.9%(2/29),在HBsAg、HBcAb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14.3%(2/14),在单纯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比例为5.0%(1/20)。PreS1抗原阳性与HBsAg、HBeAg、HBcAb阳性相关(P〈0.05)。结论 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可有效地对乙肝诊断进行补充,可初步了解及尽早发现乙肝患者。  相似文献   

20.
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中国医药》2010,6(8):500-5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共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阳性>6个月),每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人数超过100万.我国HBV感染率较高,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0.96%,与以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HBsAg携带率已大幅下降.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大量HBV感染者携带病毒,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