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1、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在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用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1、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2、4、1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在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B组只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所得结果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用爿。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只给予卡马西平与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两组相比,联合用药总有效率为95.0%,而单用卡马西平的总有效率为87.5%,联合用药比单用卡马西平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有效率高,而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4例,并以同期单纯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的114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95.6%;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3个月随访,对照组复发率22.2%,观察组复发率1.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有显著应用价值,能够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情况,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加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胡进  胡旻雷  陈宁 《中国药业》2012,21(9):54-54
目的 观察比较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患者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40例患者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后1周和2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 奥卡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2.9±5.4)分,2个月后为(14.7±3.2)分;卡马西平服药1周后VAS评分为(48.3±9.4)分,2个月后为(21.7±6.2)分,两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奥卡西平组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头昏、恶心和疲劳感;卡马西平组中有9例出现头昏、思睡、疲劳感、白细胞减少、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卡马西平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在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108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的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疼痛评分(VAS)、抑郁焦虑评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以疼痛评分进行评价,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明显优于卡马西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凌紫云 《海峡药学》2016,(4):213-214
目的 探充分析卡马西平与文拉法辛联合应用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8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卡马西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卡马西平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10%)、轻度疼痛率(54.7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89%)、轻度疼痛率(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更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
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松青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91-1092
目的探讨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单纯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及第4,8、12周分别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P〈0.05)。结论头痛宁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又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巴氯芬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凌源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高于对照组的84.61%(P<0.05);治疗后7 d、1个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治疗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10年8月间124例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选择靶点为三叉神经根近端,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为70~90Gy。根据不同的照射剂量随机分为<80 Gy和>80 Gy两组。治疗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随访124例,随访21~69个月(平均32个月)。疼痛完全消失62例(50%),疼痛基本消失31例(25%),疼痛缓解23例(18.5%),无效8例(6.5%),有效率93.5%。治疗中心剂量<80 Gy和>80 Gy两组在显效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治疗剂量考虑75~80Gy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12例分别采用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颏神经、眶下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腭神经、鼻腭神经注射华蟾素注射液。结果:112例患者显效93例(83.04%),缓解12例(10.71%),无效7例(6.25%),该方法的总有效率为93.75%,无效率6.25%。结论:华蟾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毒性低,危险性小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无特殊要求,简单易行,无严重并发症,安全经济,治疗效果好,尤其适宜于老年不能耐受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 ~2020年1月某院就诊的96例PT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全面搜集托吡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2位研究员独立提取资料,应用Jadad量表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估,运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53例患者,均以中文发表,文献质量均不高。经Meta分析显示各研究间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托吡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改善其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卡马西平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托吡酯治疗三叉神经痛比卡马西平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致头晕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129例患者,21例患者未服用卡马西平治疗,74例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每日剂量<600 mg,34例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每日剂量≥600 mg。通过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断层血管造影检查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及三叉神经根出口区周围的血管结构,探讨不同卡马西平使用剂量、不同脑供血不足状态、不同三叉神经血管结构与卡马西平致头晕的关系。结果:未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未出现头晕,服用卡马西平每日剂量<600 mg与每日剂量≥600 mg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较脑供血不足和脑梗死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梗死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与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未接近神经、血管接近神经未压迫、血管压迫神经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供血不足是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致头晕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而药物剂量、神经血管结构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致头晕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9个月,总有效率为97.2%,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眼震电图对桥小脑角胆脂瘤致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眼震电图对诊断继发于桥小脑角胆脂瘤三叉神经痛的意义。方法:对6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术前系列ENG和脑干电反应测听及颅脑CT检查。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项检测均正常,而继发性尤其是继发于桥小脑角胆脂瘤患者的检测可出现异常结果,以ENG最为敏感。结论:在三叉神经痛型的桥小脑角胆脂瘤诊断中,ENG是较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RFC)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应用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897例,其中47例无效;根据一般情况、疼痛特征、疼痛分布和治疗经过等方面分析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病程长者(超过6.2年)和女性病人(68.09%)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无效的发生率较高;疼痛不典型者RFC治疗无效的发生率亦较高。结论病程的长短、女性、疼痛特征等是预测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效果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33):4639-4641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PHN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100 mg,bid,3 d后剂量增加至100 mg,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片12.5 mg,每晚睡前口服,d1~3;3 d后剂量增加至25 mg,每晚睡前口服,d4~5;第6天起每日晨起口服12.5 mg+每晚睡前口服25 mg。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可根据患者的疼痛及药物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与总有效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卡马西平治疗PHN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