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有几种外固定和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但是对于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仍然缺乏特有的诊疗程序[1]。笔者根据骨盆后环的解剖及力学特点,研制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用以解决侧方挤压等造成的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  相似文献   

2.
骶骨作为稳定脊柱和骨盆后环的基石,其骨折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骶骨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常常伴随着骨盆骨折或者其它部位的合并伤。经皮骶髂螺钉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近些年在骶骨骨折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青睐,现对骶髂螺钉治疗骶骨骨折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骶骨空心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骶骨空心螺钉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2005~2008年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27例,其中18例在C-臂监视下行1~2枚6.5mm骶骨空心螺钉固定(2例为双侧);8例行2块标准AO 3.5mm前路重建钢板(4~5孔)固定;1例因复合伤及骶后方软组织大面积严重挫伤坏死行骨盆外支架稳定.结果 18例后路骶骨螺钉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但骨折不易复位,需术中C-臂监护,其中骶前血管损伤1例;8例前路钢板固定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出血较多,但直视下容易复位.采用Pohlemann骨盆骨折评分:优13例,良9例,可4例.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空心螺钉固定具有较大优势,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26例并发于骨盆垂直双骨折脱臼的骶骨骨折,其类型很多,但骨折线的走向和错位都与骨盆骨折脱臼者一致。伴有骶骨骨折的病例并发严重休克、内脏损伤和四肢骨折脱臼者远比无骶骨骨折者为多;其中18例(78.2%)有腰骶神经损伤。故骶骨骨折是腰骶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骶骨骨折和腰骶神经损伤无需特殊治疗,要注重伤员的全身情况和整个骨盆骨折脱臼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微创双锁定支持钢板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是导致骨盆骨折垂直不稳定主要原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不佳[1].而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固定方法繁多,效果参差不齐[2].我们使用微创双锁定支持钢板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手术时间短、创伤相对小,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的复杂性损伤,Tile按A、B、C三级分类法将骨盆骨折分为稳定、旋转不稳定、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三型,其中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型(TileC型)骨盆骨折是指前环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合并后环的骶骨、髂骨或骶髂关节分离,且在垂直方向存在移位的损伤,是骨盆骨折中最严重的一种,常合并骨盆内大出血、内脏损伤等,且合并伤常比骨盆骨折本身更严重[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旋转及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伤及其观察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准确置入S1椎弓根空心钉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观察疗效.方法 收治2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复合体,其中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4例,经骶骨Ⅰ区10例,累及骶骨Ⅱ区8例,累及骶骨Ⅲ区3例.25例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S1椎弓根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其中耻骨支骨折经皮空心钉固定23例,耻骨联合分离经皮空心钉固定2例.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25例随访9~ 36个月,平均20个月.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骶髂部轻度疼痛2例.25例均恢复原工作.结论 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应用下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抽选34例,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和X线扫描,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组骶骨骨折诊断正确率为94.12%,髋臼骨折诊断正确率为100.00%,骶髂关节骨折诊断正确率为90.91%,耻骨联合诊断正确率为100.00%;X线组骶骨骨折诊断正确率为41.18%,髋臼骨折诊断正确率为23.53%,骶髂关节骨折诊断正确率为23.53%,耻骨联合诊断正确率为68.7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组不同部位骨折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采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能够提升诊断准确性与精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骨科损伤,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1].置入螺钉的方法主要有X线透视辅助经皮置入[2]、CT辅助经皮置入[3]和计算机辅助导航经皮置入[4]等方法.目前大多数医生依然在术中使用X线机透视来完成骶髂关节分离的固定.但当螺钉自骶骨翼斜坡突破骨质时,螺钉的误置在入口位、出口位和侧位有时不能准确显示.本实验主要探讨如何避免骶髂螺钉的误置.  相似文献   

10.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骨科损伤,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1].置入螺钉的方法主要有X线透视辅助经皮置入[2]、CT辅助经皮置入[3]和计算机辅助导航经皮置入[4]等方法.目前大多数医生依然在术中使用X线机透视来完成骶髂关节分离的固定.但当螺钉自骶骨翼斜坡突破骨质时,螺钉的误置在入口位、出口位和侧位有时不能准确显示.本实验主要探讨如何避免骶髂螺钉的误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原则.方法 对2003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中行腹部手术89例(70%),非手术治疗38例(30%).行一期骨折内固定12例(9.4%),行二期骨折内固定98例(77%),非手术治疗7例(5.5%),延迟诊断8例(6.3%),死亡2例.结论 多发伤患者应严格遵守治疗原则,避免延迟诊断和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氧的影响.方法 重叠综合征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都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肺功能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pH值变化不大(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提高肺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氧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糖浓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lcin-6,IL-6)对ICU危重症患者病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60例ICU危重患者(危重患者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的程度分为A、B、C 3组.A组27例,空腹血糖6.10~6.65 mmoL/L;B组21例,空腹血糖6.66~9.99 mmoL/L;C组12例,空腹血糖>10.00mmol/L.并且健康体检者60例做为正常对照组.在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空腹血糖、血清CRP、TNF-α、IL-6,追踪观察 1个月后的疗效,分析与ICU危重症患者病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与CRP、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0.632、0.717、0.685,P<0.05);3组患者血清经胰岛素治疗后,其中血清 CRP、TNF-α在第7天与其他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较C组血清 IL-6在第 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血糖控制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C组血清IL-6水平的下降在第 7天有更明显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B组和C组明显低(P<0.01).而且在预后比较时,血糖水平越接近正常值预后越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水平更有助于降低危重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妊娠贫血是妇女在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对纠正妊娠贫血得到了保障.为了解衡水市孕妇的贫血状况,现将2010年2-10月在河北省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 558例孕妇进行了血常规监测,了解各孕周的贫血状况及发病率,并给予了防治指导.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为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诸多因素导致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约占50%[2],且一部分剖宫产患者术中及术后因子宫顽固性收缩乏力性出血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欠佳[3].  相似文献   

16.
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胆道畸形中常见的类型,由于囊肿深入胰腺内或反复感染而至手术切除困难,我院对收治的Ⅰ型先天性囊肿患者15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应用亚甲蓝进行囊内标记,对顺利寻找胆总管末端,防止对静脉、胰腺、十二指肠的损伤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方法简单易行,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儿康复进程.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先天性巨结肠症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30例,A组术后采用单纯肠外营养治疗,B组术后采用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分别对2组发生腹泻例数、平均营养费用、切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B 2组无1例切口裂开.B组腹泻例数及平均营养费用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A组(P<0.05).结论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组比单纯肠外营养治疗组术后患儿并发症少,营养费用少,住院时间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根管封闭剂对System B和Obtura II(E&Q plus)根管充填系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74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颗.对照组采用E&Q plus充填,观察组应用根管封闭剂A H plus 联合E&Q plus充填.结果 观察组超填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4.6%,对照组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Q plus根管充填时是否使用根管封闭剂对治疗成功率无影响,应尽可能避免或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改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对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后的根管充填效果.方法 选择患牙髓病、根尖病的患者70例70颗患牙196个根管为研究对象,采用Protap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以改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行根管充填,术后摄X线片评估根管充填效果及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 196个根管中,适充186个(94.9%),欠填7个(3.57%),超填3个(1.53%).70颗患牙痊愈64颗,有效3颗,失败3颗.有效率95.71%.结论 改良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是值得基层口腔医生推广的根管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8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1例盆腔脓肿患者资料.结果 术中输卵管积脓24例,输卵管及卵巢脓肿并盆腔粘连13例,子宫直肠窝脓肿4例.手术成功率100%,全部患者术后第2~3天体温恢复正常,术后第4天复查血常规正常.保留输卵管的14例患者,其中12例术后3个月回院行输卵管通液术,均示输卵管通畅.术后随访36例患者1年,均无复发,妊娠3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使用抗生素是目前较好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其安全可靠,术野清晰,有利于保护患者生育功能,对于未生育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