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新生儿和儿童期常见病,手术干预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最有效方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手术前的常规操作。传统的穿刺方法是胸锁乳突肌为解剖标志的前、中、后路。而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发育不完全,穿刺解剖标志不明显。而穿刺婴幼儿理想的颈内静脉穿刺的条件:明显固定的解剖标志;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穿刺容易,成功率高。本文通过对婴幼儿先心病常见类型: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2.
陈慧  张益  巩亮 《贵州医药》2007,31(6):539-540
中心静脉置管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10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为临床抢救重危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监测、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血液透析、各种介入治疗以及中、晚期肿瘤患者长期输液建立了简便、安全、快速的途径。我们于2004~2006年对手术病人采取不同穿刺点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过适当术前准备的非急诊住院外科手术病人,年龄23~65岁,性别不限,ASA I~Ⅱ级。1.2试验分组240例病人按照穿刺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A组:经中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组;B组:经后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组;C组:经锁骨中内1/3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组;D组:经锁骨中外1/3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组。1.3穿刺方法深静脉穿刺包选用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穿刺包,型号均为16G。所有病人的穿刺操作在全麻插管后进行。全部病人选择右侧进路。选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对侧,调整手术床使病人呈头高脚低位,有利于静脉充盈。A组病人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交汇点即颈动脉三角顶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同侧乳头[1]。B组病人以胸锁乳突肌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全麻下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与颈动脉旁前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100例,均行基于全麻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分为经颈动脉旁前路穿刺置管组50例,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穿刺置管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颈动脉旁前路穿刺置管组成功48例(96%),失败2例(4%),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穿刺置管组成功40例(80%),失败10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穿动脉2例(4%),明显少于经胸锁乳突肌三角中路穿刺置管组12例(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全麻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经颈动脉旁前路置管的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静脉输液输血技术。应用在快速大量输液输血抢救危重病人或需长期静脉输液及静脉高营养疗法时,能保持良好的通路。 1 穿刺置管方法及护理: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其皮下行径清晰可见,压迫近心端,静脉充盈后直径达1cm。表面投影自下颌角经胸锁乳突肌至锁骨中线连线。①穿刺置管方法:穿刺时病人取平卧位,选左或右侧颈外静穿刺点,在穿刺侧肩部略垫  相似文献   

5.
临床实用穿刺技术讲座(八)山西医学院局部解剖学教研室洛树东山西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李正中颈内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常用于浅静脉穿刺极为困难的输血输液,手术中或手术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或通过颈内静脉送入电极导管,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由于经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造成气胸等严重合并征的机会较锁骨下静脉穿刺少,导管植入错位率低,是应用较广泛的深静脉。一、部位由于右侧颈内静脉较粗,又与右头臂静脉(无名静脉)几乎成直线,所以穿刺或插管以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进行较为合理。穿刺部位分为颈动脉三用旁(高位点)、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界处(中位点)及胸锁乳突肌起始端的两头之间(低位点)等三种位置。穿刺时采用15~20度头低足高仰卧位,两肩之间垫一薄枕,头后仰并转向对侧。采用头低位可使静脉充盈,静脉内压增高,亦可避免产生脑内空气栓塞。无论采用何种穿刺点进行颈内静脉穿刺,胸锁乳突肌是极为重要的肌性标志。某些临床医生术前常采用令患者的头向对侧侧屈的方法显露胸锁乳突肌,孰知向对侧侧屈是无法充分显露此肌轮廓的。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的正确方法是使患者头向同侧侧屈,同时面部转向对侧,使头尽量趋向于同侧胸部和肩部。应在穿刺施术前采用正确姿  相似文献   

6.
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血流动力学,大量快速输血、输液以及长期非肠道高营养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行颈内静脉穿刺应用于临床,那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常规的以胸锁乳突肌为定位标志,成功率低,并发症多,从2004年12月以后,我院开始实行颈总动  相似文献   

7.
陈燕  龙茹华等 《云南医药》2001,22(3):245-245
深静脉穿刺置管 ,可用于静脉内输血、补液、补充电解质及给药 ,更为重要的是监测中心静脉压。小儿由于颈短 ,皮下脂肪丰富 ,肌肉不发达等特殊解剖因素 ,造成深静脉穿刺较成人困难。尤其使用肌肉松弛剂后 ,胸锁乳突肌的标志更不清楚 ,临床常用胸锁乳突肌为标记定位颈内静脉前、中、后路穿刺法有一定困难。经锁骨下静脉穿刺 ,由于小儿肺尖较高 ,易损伤胸膜及肺 ,引起气胸 ,故临床上较为慎用。我院自 1998年至今 ,采用锁骨上小切迹定位法行小儿颈内静脉穿刺 10 8例 ,年龄 1岁半~ 13岁 ,体重 12~ 30kg。 10 8例中 ,除 2例因反复穿刺3~ 4次…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目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通常以颈内静脉置管作为首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中心静脉压监测、心脏起搏、全胃肠道外营养、肿瘤病人术后化疗、危重病人抢救用药的通道等诸多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年4月至2009年7月,笔者先后对100人次成功地实行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静脉置管是长期输液、危重病人抢救最为适宜的用药途径之一,但是该处血管交通支丰富,穿刺置管时并发症多.本文将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导致急性心包填塞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66~1972年应用锁骨下静脉作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共506人,穿刺近千次,抢救了不少危重病人,效果满意。解剖:锁骨下静脉位于上纵隔内,在锁骨中部有前斜角肌相隔,锁骨下动脉位于其后,至胸锁关节后与颈内静脉交汇形成静脉角,婴幼儿直径为0.5~1厘米,成人有拇指粗。  相似文献   

11.
刘建  高宝柱  瞿秋 《天津医药》2004,32(9):588-589
用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生命支持,通畅的透析通道至关重要。行深静脉血液透析时首先采用颈内静脉途径,以胸锁乳突肌为定位标志口10笔者在临床实践体会到,由于患者头颈部旋转及伸屈幅度不同,使胸锁乳突肌位置各异可影响穿刺定位。另外,由于是盲探性操作,并发症几率较高。2002年7月-2003年7月,笔者依据颈部超声影像学资料,改进了颈内静脉定位方法,并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任鹏  滕自敏 《贵州医药》1997,21(5):307-308
抢救危重病人时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输血、监测中心静脉压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治手段,同时为长期输液、取血标本或静脉营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近几年来我院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曾进行过多种途径的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输血。其中颈外静脉穿刺置管13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5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34例,股静脉穿刺置管254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经皮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穿刺方便、容易掌握,并发症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三一般资料:我们用此法实施股静脉穿刺置管254例,其中:男性185例,女性69例,年龄2~75岁。右侧221例,左侧…  相似文献   

13.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而化疗药物大多通过静脉注射来达到目的 ,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使大多数病人的血管受到严重的损伤。颈内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报告本病区 1998年以来开展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情况 ,并对其临床护理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收集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6月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 72例 ,其中男性 40例 ,女性 32例 ,平均年龄 5 6岁 ,均为晚期肿瘤患者。1 2 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位 ,肩部用一枕头略微垫起 ,头转向左侧 ,选穿刺点 :胸锁乳突肌外侧颈内动脉搏动明显处偏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引导法与解剖定位法在喉罩通气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喉罩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定位引导组( A组)和解剖定位组( B组),每组30例。喉罩置入后,A组在超声定位引导下于中位(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按照体表解剖定位法于中位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2组穿刺完成时间、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完成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缩短( P <0 M.05);穿刺次数明显减少( P <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P <0.01);B组误穿动脉8例,5例形成局部血肿,A组无动脉损伤。结论喉罩通气患者应用超声定位引导较解剖定位法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损伤小,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置管(又称中心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监测、尤其是在ICU等重症监护室应用较为广泛。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5月共行股静脉穿刺置管48例,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中心静脉置管的途径、方法及注意事项1.1途径一般包括四种途径:经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等优点,但操…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的重要方法,穿刺置管有许多可选择的途径,导管针可经过不同部位的静脉进行穿刺。临床多采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但因解剖复杂,定位困难,操作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我科从2010年1月实行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方法,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临床实用穿刺技术讲座(七)山西医学院局部解剖学教研室洛树东山西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李正中颈外静脉穿刺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其位置表浅,颈外静脉周围无重要结构,可用于穿刺采血留置导管输液,尤其适宜于上消化道大出血、外伤性大出血或休克患者。周围血液循环衰竭,浅静脉充盈度下降,使用四肢浅静脉的穿刺难度增大,又急需开辟静脉通道输血、补液进行抢救治疗时,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可供选择的良好途径。4~6岁儿童可利用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利用患儿哭啼时胸腔内的压力增高,颈外静脉充盈良好的有利条件,常常能顺利地完成采血操作。近年来,有报道施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施行腹腔一静脉分流术,利用胸腹腔内压差,使腹水经分流装置随呼吸有节律地流入上腔静脉,用以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一、部位: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颈下可垫一小枕,头偏向一侧,抬高颈部,使颈外静脉充盈暴露。操作者站于患者的对侧或头顶侧。穿刺点选择在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叉部位的上下。过低位置较深,危险性大。过高静脉管径较细,且易损伤颈横神经。也可使用0.5~l%普鲁卡因于局部皮内注射1~2ml,使局部形成皮丘,再进行穿刺。穿刺时,常规消毒皮肤4~6m,左子按压穿刺点下方3~  相似文献   

18.
<正>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上十分重要又常用的诊疗技术,颈内静脉置管是围手术期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监测、静脉输液及全胃肠外营养、输注化疗药物等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1])。而在颈内静脉穿刺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见的情况,依靠解剖标志定位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的并发症,如误穿动脉、血  相似文献   

19.
颈部肿块在临床上甚为多见,其中恶性肿瘤占有较高的百分比,所以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颈部的解剖分区:要对颈部肿块进行诊断,首先应了解颈部的一般解剖分区。颈部的外形及表面的标志,以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颈前区、颈后区和两个颈侧区。颈前区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又以舌骨为界分为颏下、颌下区和颈前正中区。颈侧区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相似文献   

20.
<正>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所形成的畸形。发病率在我国并不低,若早期得不到合理的治疗,日后将对病人的心理、工作、婚姻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局部解剖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左右各一,每个胸锁乳突肌包括五个以上的肌束,包于颈外筋膜内。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