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对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将3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颅内肿瘤手术切除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诱导前给予Dex(1μg/kg)静脉泵注,15 min完成,以0.5 μg/(kg·h)维持.C组诱导前等量生理盐水泵注.分别记录,泵注Dex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1 min(T4)、3 min(T5)、5 min(T6)7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值.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和AS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比较,C组T3~T5时点MAP明显升高(P<0.05),T3、T4时点HR明显升高(P<0.05),而D组各时点MAP和H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在T3、T4时点,D组MAP和HR明显低于C组(P<0.05),其他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D组T1时点BIS明显下降(P<0.05);与T0和T1比较,2组T2~T6时点BIS均明显下降(P<0.05);与T2比较,C组T4、T5时点BIS明显升高(P<0.05),D组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4、T5时点,D组BIS值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使用Dex可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够抑制气管插管后3 min BIS的反应性升高,且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L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H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右美托咪定两组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1.0μg/kg,完成后以0.3、0.5μg/(kg.h)泵注,对照组以同样方式静脉注射0.9%NaCl溶液,3组患者均以七氟烷行诱导麻醉,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各组患者基础值(T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L组各时间点HR明显低于T0时点(P<0.05);与L组比较,H组各时点均明显下降(P<0.05),除T0时点,其他时点右美托咪定两组HR值均明显低于C组(P<0.05);H组T3、T4时点MAP值与C组差异明显(P<0.05)。T3、T4时点H、L组HR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C组比较,右美托咪定两组OAA/S评分在T1、T2时点,BIS在T1、T2、T4时点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右美托米定能有效减轻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期的应激反应,显示出剂量依耐性。  相似文献   

3.
李航  吕蕾  邵军进 《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122-12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21)和对照组(n=21).在诱导麻醉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注入起始剂量右美托咪定(1.0μg/kg),然后维持泵入0.2μg/(kg·).以同等方法泵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4个时间点检测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10min(T1),腹膜闭合后(T2),术后24h(T3).在4个时间点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点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点HR和MAP均低于T0(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1、T2及T3时点TNF-α和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T1、T2及T3时点TNF-α和IL-6均高于T0(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3时点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在T3时点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减少了术中及术后细胞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水平.右美托咪定的抗炎效应可能与其维持了炎症及应激状态下CD4+ CD25+ CD127low/-T细胞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行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老年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麻醉深度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术中单肺通气双腔气管插管老年手术患者40例,年龄60~7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和C组(对照),每组20例。D组麻醉诱导10 min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之后两组均采用常规麻醉诱导,记录两组泵注前(T0)及泵注后2 min(T1)、4 min(T2)、6 min(T3)、8 min(T4)、10 min(T5)、插管前(T6)、插管后即刻(T7)麻醉深度指数(CSI)、DBP、MAP、HR各指标变化。结果:D组T4(65.4±10.4)、T5(60.3±7.9)、T6(46.1±4.7)与T0(96.5±4.0)比较,CSI逐渐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C组(P0.05);D组T5、T6与T0比较,HR明显减慢(P0.05);C组T7与T6比较,DBP、MAP、HR均有升高(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以0.5μg/kg剂量缓慢输注对老年单肺通气手术患者产生明显镇静效应,能够明显减轻麻醉诱导期双腔气管插管操作与定位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瑞芬太尼组(R组,n=20).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负荷量,术中以维持量静脉泵注,缝皮时停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 (T2),气腹后15 min (T3)、30 min (T4)、60 min(T5),解除气腹后5 min (T6)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每搏量(SV).观察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 R组HR、MAP于T2、T3明显升高(P<0.05),CO和CI在T2、T3时点显著降低(P<0.05).D组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少于R组(P<0.05),D组麻醉苏醒拔管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恶心呕吐减少,但麻醉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6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M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30例.于手术结束前30 min,DEM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NS组泵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0 min泵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缝皮结束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期躁动发生率.结果 DEM组患者在T2、T3、T4时点的MAP、HR低于NS组(P<0.05),NS组在T2、T3、T4时点的MAP、HR较T0高(P<0.05);DEM组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躁动总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结束前3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可有效减少拔管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60例行甲状腺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组(C组),各30例。D组取羟考酮5 mg于颈丛神经阻滞前10 min缓慢静注,随后静脉注射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 min,继续以0.2μg/(kg·h)速度持续泵注维持至缝皮;C组不予注射羟考酮,其他用药一致。监测记录两组患者T0、T1、T2及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T0时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时点,两组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2及T3时点,C组MAP、HR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与T1时点MAP比较,t=10.527,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2.712,P0.05;T3与T1时点MAP比较,t=11.245,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0.155,P0.05)。D组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术中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A组)、低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和高剂量组(D组)。B组、C组和D组麻醉诱导插管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5,0.5,1μg/kg,继以0.4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A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1),术中拔除气管导管前15min(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T4)各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抽取5ml静脉血,测血糖,离心分离血浆贮于-70℃保存集中检测。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观察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T2、T3、T4时点MAP、HR、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浆IL-6、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MAP降低,HR减慢,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L-6含量降低(P<0.05);血浆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组、B组、C组比较,D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较多,且有苏醒延迟的发生(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血浆IL-6含量,升高血浆IL-10水平抑制开胸手术苏醒期应激反应,且中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泵注,于10 min输注完毕。C组泵注15 mL生理盐水。记录两组诱导前(T1)、注药后10 min(T2)、苏醒时(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的MAP及HR变化情况,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D组围拔管期的MAP、HR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减少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而不延长苏醒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单肺通气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4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滋g/kg,随后以0.5滋g/(kg·h)的速率输注至术毕前30min。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90min(T3)、双肺通气后30 min(T4)和术后120min(T5)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同时观察HR、MAP、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2~T5时血浆TNF- α和IL-6浓度升高(P<0.05),与 C组比较,D组T2~T5时血浆TNF- a和IL-6浓度降低(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3~T5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两组IL-10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可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明显减轻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对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手术(PLIF)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患者9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瑞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三组患者麻醉全麻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4μg/kg和罗库溴铵0.6mg/kg,麻醉维持均采用七氟烷1.1~1.4MAC和丙泊酚4~6mg/(kg·h)维持。术毕瑞芬太尼组患者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患者则持续泵注等容量0.9%生理盐水,均直至气管拔管后停止,观察麻醉前(T0)、给药前1分钟(T1)、拔管时(T2)、拔管后5分钟(T3)和拔管后10分钟(T4)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各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同时记录拔管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在T2~T3时点的MAP和HR较T0显著降低(P<0.05);瑞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不同时点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气管拔管时间要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瑞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拔管后躁动、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均可为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患者术后苏醒期提供安全有效的气管拔管条件,减少应激反应。但使用瑞芬太尼术后拔管时间更短,在临床应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王宏伟  付春兰  丁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32):116-117,12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在全麻下拟行胸腰椎骨折减压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30).抽取麻醉诱导前30 min(T1)、气管导管拔出即刻(T2)、术毕2 h(T3)、术毕6 h(T4)、术毕12 h(T5)、术毕24 h(T6)的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术中各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Dex组CRP、IL-6和TNF-α在T2-6各时点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Sham组中,CRP从T3时点开始升高,IL-6、TNF-α均从T2时点开始升高,在T4时点升至最高点,T5时点开始下降;Dex组,CRP从T4时点开始升高,IL-6、TNF-α均从T3时点开始升高,在T4时点升至最高点,T5时点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可行,并且可以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 Ⅰ ~Ⅱ级、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D组患者以剂量为0.6 μg/kg的右美托咪定,C组则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手术开始即刻15 min内静脉持续恒速泵注输入.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0 min (T1)、术毕即刻(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以及术后24 h(T5)抽外周静脉血3 mL,测定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T5时点血清TNF-α、IL-6和IL-1β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D组T1、T2、T3、T4、T5时点血清TNF-α、IL-6和IL-1β的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减少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对抑制手术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艳梅  金强 《当代医学》2011,17(8):53-5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脑动脉瘤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安置头架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脑动脉瘤夹闭术、需安置头架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米啶(D)组和对照(C)组。D组在15min内静脉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用药前(T0)、用药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T3)、安置头架前(T4)和安置头架后(T5)各时点SBP、DBP、MAP和HR值。结果 D组T0~T3各时点间及T4和T5时点间,SBP、DBP和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5各时点HR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T0时点(P〈0.01)。C组T2时点SBP、DBP和MAP明显低于T1和T3时点(P〈0.01),T2时点HR明显低于T3时点(P〈0.01),T4时点SBP、DBP、MAP和HR明显低于T5时点(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是脑动脉瘤手术良好的麻醉辅助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局麻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80例择期玻璃体切除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 =40)和对照组(C组,n=40),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前先经输液泵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μg/kg负荷剂量,10 min泵完,然后以0.5 μg.kg-1.h-1速率持续泵注至术毕.对照组持续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至术毕.两组患者均在局麻下完成玻璃体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30 min (T2)及术毕(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点,D组HR、MAP、RR、SPO2、疼痛VAS评分均低于C组,而镇静Ramsay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时点D组与C组SPO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与C组相比,D组患者麻醉手术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局麻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术中疼痛,有效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并提供一定的镇静效果,且对呼吸不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急症子宫切除术中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所有产妇使用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6例。D组产妇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Dex负荷量0.4μg·kg~(-1),以0.4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两组产妇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记录所有产妇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_1)、手术结束后(T_2)的HR、MAP。手术结束后取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中TNF-α、IL-6、E、NE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丙泊酚使用量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减少(P0.05)。与C组比较,D组血清中E和NE含量少(P0.05),D组TNF-α、IL-6含量少(P0.05)。与T_0比较,T_1时C组HR、MAP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时HR、MAP低(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产妇术中持续应用Dex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稳定血压和心率,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各30例,监测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前,对照组MAP和HR显著升高;对照组在拔除气管导管后MAP和HR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对照组各时段血浆NE、E浓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后,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在围术期趋于平稳,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各30例,监测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前,对照组MAP和HR显著升高;对照组在拔除气管导管后MAP和HR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对照组各时段血浆NE、E浓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后,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在围术期趋于平稳,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双腔支气管麻醉插管和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泵注时间10 min,持续泵注0.4μg/kg·h~(-1),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对照组同样方法泵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气管拔管前(T3),气管拔管后(T4)的MAP与H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MAP在T0,T1,T2,T3,T4无显著变化,HR在T1,T2,T3,T4明显减慢(P<0.05)。对照组的MAP在T1时显著降低,T3,T4时显著升高(P<0.05),HR在T2,T4显著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双腔支气管麻醉插管与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并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郑晓玲  胡宏东  张欢欢  许学兵 《广东医学》2012,33(11):1667-1669
目的 研究术前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氯胺酮麻醉诱导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诊断异位妊娠、处于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心率>100次/min,休克指数≈1,出血Ⅱ级),并拟在全麻下行急诊手术探查患者32例,按术前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6)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16),术前30 min C组常规肌肉注射0.1 g苯巴比妥钠,D组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定2 μg/kg.所有患者采用2 mg/kg氯胺酮、0.9 mg/kg罗库溴铵诱导气管插管,观察患者诱导插管前镇静程度及术前用药前(T0)、氯胺酮诱导前(T1)、氯胺酮诱导后3 min内(T2)测得的最高平均动脉压(MAP)和最快心率(HR)以及气管插管后5 min内(T3)测得的最高MAP和最快HR.记录两组患者心动过缓、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0时点两组患者均表现为HR快、MAP正常或略低于正常;C组和D组患者T1时点MAP和HR与T0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胺酮诱导后两组患者均表现为MAP升高、HR加快,两组患者T2时点最高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组患者HR增加幅度小于C组,C、D组HR最快分别为(119.6±25.4)次/min和(101.7±22.3)次/min(P<0.05),气管插管应激引起MAP升高、HR加快;两组患者T3时点最高MAP均有所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3时点最快HR C、D组分别为(121.5±28.1) 次/min和(106.7±23.7) 次/min(P<0.05),两组均无出现心动过缓和镇静过度患者.结论 术前肌肉注射2 μg/kg右美托咪定镇静程度适当,并有利于维持失血性休克患者氯胺酮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