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形成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后血栓发生率(40.00%)高于观察组(10.00%)(P0.05);其护理的满意度(50.00%)亦低于观察组(95.00%)(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以及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对其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发生有症状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和血栓发生相关因素,为PICC相关性血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03例进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发生有症状的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9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2.2%,8/9发生在置管后3周以内。除对合并导管源感染或完全堵塞的患者拔管外,保留导管的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后血栓症状缓解。结论 PICC置管为血液肿瘤患者局部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如无合并感染等并发症可予保守治疗,LMWH抗凝治疗可以使血栓再通。  相似文献   

3.
对1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断裂移位至心腔和肺动脉内的患者行双侧股静脉穿刺,置入5F-PIG导管及导丝,先将PICC的一端拉入下腔静脉内,再置入鹅颈套圈套取PICC,自血管鞘拉出体外.PICC成功取出,穿刺点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过程中的自我护理能力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肿瘤病人113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社会支持、心理、自我护理能力等情况。结果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81~140分,均值为(114.5±2.6)分;低等、中等、高等水平分别为0例(0.00%)、48例(42.78%)、65例(57.52%)。健康行为总分96~169分,均值为(129.8±3.6)分;低等、中等、高等水平分别为0例(0.00%)、62例(54.87%)、51例(45.13%)。PICC置管病人在性别、婚姻状态、留置时间、疾病类型、职业、留置次数等因素上自我护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和是否抑郁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恶性肿瘤PICC置管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及抑郁等因素有关,以上因素均为重要影响因素,在临床护理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到2017年150名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置管资料。将确诊已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肿瘤类型相同采用1∶4配对方法,选取同期留置但未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2组患者分别评分并记录。比较Caprini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分级和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7.720±1.768)高于对照组(6.220±1.097);病例组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组评分≥7分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7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肺部疾病(OR=5.539,95%CI=1.799~17.053,P=0.003)、其他高危因素(OR=6.987,95%CI=2.105~23.196,P=0.001)、血栓史(OR=24.735,95%CI=3.624~168.822,P=0.001)3个因素是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随着评分的增加,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李娟  米元  谢玲玲 《血栓与止血学》2022,(2):320-321+324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以80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为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影响导管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期、置入静脉、导管尖端位置、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既往血栓病史与PICC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存在联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573)、肿瘤分期(OR=3.682)、置入静脉(OR=3.864)、导管尖端位置(OR=3.979)、aPTT(OR=2.844)、既往血栓病史(OR=2.581)为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血栓的发生与年龄、肿瘤分期、aPTT、置入静脉、既往血栓病史、导管尖端位置等有关,临床需密切观察此类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防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结缔组织疾病的主要征候群之一。它可导致多系统损害,但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并略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9.
王燕  侯松萍  王先文 《吉林医学》2013,(8):1593-1594
<正>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AP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国际上将不伴有自身免疫性、感染性和肿瘤性疾病的APS称为原发性APS(primary APS,PAPS),否则称为继发性APS(secondary APS,SAPS)。其作为引起肺栓塞的原发病并不少见,但临床医生对此病诊治认识不足,很容易被临床漏诊、误诊。近期收治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内符合纳入标准的PICC置管患者,根据有无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52例,非血栓组14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确定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置管史、导管尖端位置、置入血管内径为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Y=2.040×CVC/PICC置管史+1.964×导管尖端位置-1.572×置入静脉内径+3.338。此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为0.817-0.927。结论:导管尖端位置、CVC/PICC置管史、血管内径为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精英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形成一个更完整的知识构架,有必要将两学科间的交叉领域进行教学整合.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 learning,CBL)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整合交叉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信息动态     
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肿瘤、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是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增强椎体强度,预防再骨折的发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疗效[1].但术前体位使一些患者的耐受力大大降低,传统的体位为常规托架俯卧位[2],现将患者进行术前体位干预与训练,观察患者对体位的耐受性、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是否有改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目前是输尿管结石保守治疗失败后常用的治疗手段,它具有治疗时间短、疗效好、碎石取石彻底等优点.在一些特殊病例,比如肥胖、凝血功能异常或者孕妇,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1-2].近年来,输尿管软镜的使用逐渐增多,但硬性输尿管镜由于它的耐用性、可视性和便于操作,仍然是输尿管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近10余年来,随着输尿管镜下碎石技术的逐渐开展,相关并发症逐渐减少,但最严重的并发症输尿管全段撕脱仍时有发生,往往导致复杂的手术治疗,甚至导致肾脏的丢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现报道本院诊治的1例输尿管全段撕脱病例的资料,并就输尿管全段撕脱的处理进行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右下肢麻木,持续加剧就诊。入院后神志清楚,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平扫(图1-2)示左侧顶部大脑镰旁、右侧额部、右侧颞枕部多发占位,呈椭圆形,病灶以等T1、稍长T2为主,内可见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MR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流空血管影,硬膜受  相似文献   

15.
16.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包括腺瘤、增生、腺癌等),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合成与分泌过多,从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血钙、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结石等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存在.PHPT累及骨骼时,可导致骨痛、纤维囊性骨炎、病理性骨折和骨骼畸形,因其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误诊为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本文报道1例误诊为肾结石与转移性骨肿瘤的PHPT病例.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1].由于黏液高分泌状态和纤毛功能失调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分泌物明显增多,且贯穿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个发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显微外科应用解剖的深入研究,使带血管蒂组织瓣移植术作为一项外科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并趋于成熟,更有效的解决了临床上如创面修复、重建功能等诸多的疑难课题,是理想的三位组织重建的皮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修复重建手术中.皮瓣血管成像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术前穿支皮瓣的动脉穿支定位及血供评估,协助术前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避免供区穿支的损伤,术后判断、检测皮瓣的血供情况,从而对提高皮瓣成活率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变态反应性喉炎,也称过敏性喉炎,虽与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同属耳鼻喉科变应性疾病之一,但与AR相比,其研究明显滞后,临床报道也较少见[1],直到1972年由Williams首次提出这一疾病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