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研究的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普通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普通外科住院患者800例;有27例患者发生SSI,感染率为3.33%;急诊手术感染率7.33%,明显高于择期手术1.00%(x2=6.22.,P<0.01);手术时间≥120min的感染率6.66%,明显高于<120min 的2.61%(x2=6.33,P<0.01) ;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的感染率6.42%,明显高于使用抗生素的2.72%(x2=6.55,P<0.01);住院天数以大于15d的感染率9.00%,明显高于≤7d、8~14 d(x2=6.88,P<0.01);Ⅲ类切口感染率7.75%,明显高于Ⅰ类、Ⅱ类切口感染率2.08%、2.08%(x2=6.98,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共筛选出6个SSI的显著变量,分别为白蛋白、血红蛋白、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张焕亮  杨培兰 《吉林医学》2012,33(12):2589-2590
目的:探讨对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手术治疗的4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住院期间手术部位刀口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53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刀口感染,感染率为4.64%,发生感染的患者与年龄、切口类别、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关,与性别无明显关系。结论:普通外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与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蔡敏  张传芬 《华夏医学》2012,25(5):719-721
目的:通过对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研究的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普通外科所有手术患者的切口进行观察,并于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切口愈合情况。结果:263例次手术患者中,10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3.8%;不同手术类别相同危险指数手术以胃肠道手术和胆道手术的SSI发生率最高;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异常、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糖尿病、引流为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危险指数越高,切口污染越严重,SSI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确定监测手术类别,填写统一的表格,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手术患者切口进行观察,并在出院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共调查1200例手术患者,其中55例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58%.不同手术类别相同危险指数的手术以结、直肠切除术和胆道手术的感染率最高(χ2=53.09,P=0.001).同一类别手术,危险指数越高手术部位感染率越高(χ2=6.13,P=0.044).切口类型级别高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也高,清洁及清洁-污染类型手术在出院后发生手术部感染的概率高于其他切口类型手术.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危险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5.
钟世良 《海南医学》2011,22(14):57-59
目的 探讨影响普通外科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通过前瞻性监测分析对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影响的因素,筛选出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我院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为6.51%,I类切口感染率为1.20%,Ⅱ、Ⅲ类切口感染率为12.15%.年龄、肥胖、糖尿病、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是普通外科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  相似文献   

6.
曾彦超  易凤琼 《重庆医学》2018,(22):2924-2927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开颅清洁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454例神经外科开颅清洁切口手术的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6例(12.33%)发生SSI,其中手术切口感染10例,器官腔隙感染47例,有1例同时发生了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大于或等于400 mL、手术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4h、术前住院时间大于或等于7d、再次手术、留置脑室引流管、急诊手术、幕下肿瘤经后颅窝入路、术前合并糖尿病等因素与SSI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大于或等于400mL、再次手术、急诊手术、留置脑室引流管、手术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4h、术前住院时间大于或等于7d是神经外科开颅清洁切口手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加强手术团队配合及急诊手术的管理、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前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再次手术、尽早拔除脑室引流管等,减少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罗山县中医院收治的5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5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35例。采用医院自制《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切口类型、入住ICU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等信息,调查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不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切口类型、入住ICU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使用抗生素、入住ICU时间>4~6 d、有侵入性操作及Ⅱ、Ⅲ类切口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使用抗生素、入住ICU时间>4~6 d、有侵入性操作及Ⅱ、Ⅲ类切口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以上因素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7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围手术期用药、合并疾病、体重指数、是否急诊手术、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感染率,以医院感染组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组为对照组。结果切口感染80例(6.3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大、围手术期用药少、合并基础疾病多、体质量指数高、行急诊手术、手术时间长(P〈0.05)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性别构成及切口长度元差异(P〉O.05)。结论普通外科手术切除切口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6月普外科IC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期间ICU共收治患者353名,其中37人诊断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48%.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可能与患者住ICU时间长短、镇静药和人工气道的使用等因素有关(P<0.05),与抗酸剂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院内感染是危害患者健康,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普通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对手术部位感染采用必要的护理干预.结果 普通外科住院患者800例;有27例患者发生SSI,感染率为3.33%,急诊手术感染率7.33%,明显高于择期手术1.00%(χ2=6.22,P<0.01);对手术部位进行观察与评估,并进行护理.结论 选择适当的伤口护理方法,可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并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2010-06至2012-06于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1174例,选择其中切口感染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感染率占同类切口感染率的1.07%,Ⅱ类切口感染率占同类切口感染率的7.14%,Ⅲ类切口感染率占同类切口感染率13.88%.两两比较,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3.77、X2=22.95、X2=10.72,p<0.05).高龄患者(年龄≥60岁)、术后引流、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率分别为8.61%、9.69%、15.46%,非以上三种因素患者感染率为3.08%.结论:切口类型、高龄、术后引流、以及恶性肿瘤都是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临床在注重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应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改善院内环境,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高天丛 《吉林医学》2012,(32):6960-6962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 0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02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为41例,感染率为4.01%,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年龄、住院时间及糖尿病史是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秀娟  周芳 《安徽医学》2018,39(4):408-411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现状,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6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SSI组(66例)和非SSI组(1632例).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SSI情况,筛查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是否输血、术前预防性用药情况等高危因素.结果 SSI 组平均年龄(62.1 ±13.7)岁,平均手术时间(186.4 ±86.3)min,高于非SSI 组的(42.7 ±18.5)岁和(132.7 ±66.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I感染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高于无糖尿病患者;有基础疾病患者高于无其他基础疾病患者;ASA分级III级>II级>IV级>I级;切口分类Ⅲ类>Ⅱ类>Ⅰ类;不合理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高于术前合理抗菌用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机、性别、输血与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ASA分级和切口分类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SI的发生与ASA分级、切口分类及是否有糖尿病有关,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给予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3年1~12月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总结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分布,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从我院相关统计报告可知,2013年全院共收治手术患者1200余例,总计发生切口感染211例,其中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125例,发生率约为10%,在整个切口感染中占59.24%。在125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较多;手术类型中脂肪瘤手术、粉瘤手术、胆囊手术、肠道手术等切口感染率较高。结论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较多,其中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类型、性别、住院时间等,临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切口感染时必须加强对这些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吴晓春  成燕  候章梅  杨薇 《重庆医学》2015,(6):775-776,779
目的:对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187例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7例肝胆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3例,感染率5.31%,其中切口浅部组织51例,切口深部组织8例,器官腔隙4例,分别占80.95%、12.70%和6.35%。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5株,占55.56%,革兰阳性菌12株,占44.44%,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分别占25.93%和14.81%,未分离出真菌;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和开腹手术等为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病情评估,同时提高手术操作水平,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in breast canc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kgrou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tandard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However, until now,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on th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specially after adjuvent chemotherapy.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SSI of breast cancer, we analyzed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and treated with surgery. Methods Fifty-fiv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and received breast conserving or modified radical operation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08 to March 2008 were selected. Factors (patients' age, body mass index (BMI), diabetes mellitus, no or administer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onset of myelosuppression and the degree, surgical approaches, duration of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drainage duration and total drainage volume) associated with SSI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Five patients suffered SSI (5/55, 9.1%); nineteen receiv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experienced Grade III+ myelosuppression, among which 4 had SSI; only 1 out of the remaining 36 patients without adjuvant chemotherapy had SSI.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43). The incidence of SSI in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longer than 10 days was 5/21, whereas no SSI occurred in that less than 10 days (P=0.009). In our study, there was no significient difference in other associated factors. Conclusions Concurrent Grade III+ myelosuppression after adjuvant chemotherapy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of SSI in breast cancer and needs further study. No SSI was detected with indwelling time of post operative drainage less than 10 day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96例喉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96例喉癌患者发生SSI 15例,感染率为15.6%;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式及术前气管切开是SS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临床分期(OR=0.273)和全喉术式(OR=8.085)是喉癌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临床分期较晚、手术范围较大的患者,应注意提高术中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正确及时处理术后感染,以减少SSI的发生,降低咽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探讨普通外科微创手术的开展对实习质量的影响及对策。提出教学医院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为临床实习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科室要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强化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带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生要克服消极情绪,主动学习,以适应普通外科新技术应用对实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骨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控制骨科病人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率,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对我院骨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20例手术切口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了骨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了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结论: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规范管理和制定相应监督措施,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是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