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 超短方案在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ET)助孕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探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14例高龄患者161个IVF-ET周期过程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GnRH-a 超短方案83 例(A 组)、黄体期促排卵方案31 例(B 组),比较两种方案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与A组相比,B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量较多、重组促卵泡激素用量较少、促性腺激素(Gn)用量较多、Gn费用较少及受精率较高,优质胚胎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基础雌二醇、Gn天数、扳机日雌二醇水平、平均获卵数、2PN、可利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龄患者,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 超短方案相比,在Gn费用较少的情况下有较高的受精率,且两组在总获卵数、可利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可作为高龄IVF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刺激方案以及微刺激并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DOR )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中的应用. 方法 对283例DO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刺激方案204例,拮抗剂方案79例,比较各方案的促排卵结局. 结果 双刺激方案黄体期促排卵的获卵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促排天数及用量、扳机日孕酮( P)值均高于卵泡期促排,扳机日黄体生成素( LH)水平低于卵泡期促排. 拮抗剂方案获卵数、优质胚胎数、促排天数和用量高于双刺激卵泡期促排,扳机日 LH 值低于双刺激卵泡期促排,两组可用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双刺激黄体期促排天数和用量、扳机日雌二醇( E2 )、P值高于拮抗剂组,扳机日LH值低于拮抗剂组,两组获卵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组促排卵周期取消率、获卵率、获可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双刺激方案两期促排卵之后获可用胚胎率较拮抗剂方案高,流产率较低. 结论 双刺激增加的黄体期促排卵在DOR患者中的应用与微刺激联合拮抗剂方案有相同的临床结局,在同一个月经周期中进行双刺激方案缩短了IVF-ET的治疗时间,对于DOR患者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和微刺激联合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效果,探讨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黄体期促排卵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的卵巢低反应患者共104个周期,A组拮抗剂方案(56个周期),B组微刺激联合黄体期促排卵方案(48个周期),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及助孕结局。结果:A组的平均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MⅡ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促排卵组中,扳机日黄体期的E2、P水平明显升高,LH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期平均获卵数、MⅡ卵数均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而受精率和平均优质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促排卵周期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泡期联合黄体期方案是卵巢低反应患者较理想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常规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不均时,予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卵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5月至2014 年2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35例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常规促排卵方案过程中,B超监测卵泡发育不均出现优势卵泡后,至少有一个卵泡排卵后且测定血中孕酮升高大于8 nmol/L,继续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直至卵泡成熟,分析其获卵数及优质胚胎数等,本周期进行全胚冷冻,于下一周期根据患者排卵情况采用自然周期或替代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然后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分析其种植率、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 结果: 35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未获卵,34例总获卵数为412个,平均获卵数为(12.12±11.09)个。受精率为75.40%,卵裂率为71.12%,共获得优质胚胎数167个,冷冻胚胎数为158个,除外1例因胚胎解冻质量差而放弃移植,共完成第一次FET为33个周期,继续第二次FET 3个周期,移植冻融胚胎数共74个,平均移植胚胎数(2.06±0.67)个,种植率为37.83%,hCG阳性率为63.89%。19例临床妊娠,累计临床妊娠率为52.78%。有1例患者孕2个月时流产,流产率为5.26%,已分娩10例,产下13个健康活婴,活产率为30.30%,余8例继续妊娠中。结论: 体外受精常规促排过程中卵泡发育不均时,予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卵可获得理想的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而且后续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累计临床妊娠率高,是一种安全可行值得期待的挽救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丈夫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育不孕患者共1 382个IUI治疗周期,对处理后前向运动(PR)精子数、女方年龄、优势卵泡数、治疗方案、病因等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82个IUI周期共获得167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是12.1%.①PR精子数对妊娠率影响不大(P>0.05);②女性年龄超过40岁,妊娠率下降;③2和3个优势卵泡妊娠率高于1个卵泡(P=0.001);④促排卵周期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P=0.004),各促排卵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排卵障碍患者的妊娠率最高为20.9%,与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人工授精更适合于有排卵障碍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6.
王芹  李颖  梁毓  兰永连  周丽颖  张军  王树玉  杨晓葵 《北京医学》2017,(11):1088-1091,1096
目的 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DOR患者248个IVF-ET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处理方案不同分为DHEA组、坤泰胶囊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基础内分泌、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促性腺激素(Gn)总量和天数、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预处理前,3组基础内分泌、AMH、AFC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DHEA组AFC显著增加(P<0.05),坤泰胶囊组AFC也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基础FSH略降低,获卵数也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n总量与天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EA可通过增加AFC改善DOR患者的卵巢功能,并可在一定从程度上增加获卵数,但对卵巢反应性和临床结局的影响尚需进行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黄体期方案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449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把应用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2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把应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2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促排周期数、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以及周期取消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总周期取消率为25.71%低于对照组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获卵数(3.18±2.65)个、成熟卵数(2.93±2.49)个均高于对照组(2.74±2.27)个、(2.51±2.14)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获卵数P=0.059,成熟卵数P=0.058);观察组的优质胚胎数(1.50±1.69)个及优质胚胎率69.04%均高于对照组(1.19±1.32)个、6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质胚胎数P=0.027,优质胚胎率P=0.008);但正常受精数及正常受精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于DOR患者,可行有效,是一种较好的促排卵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使用尿促性素(HMG)促排卵方案的结局.方法 将87例PCOS不孕患者分为预处理组(达英-35+二甲双胍)48例,未处理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成熟卵泡数、排卵数、妊娠率、多胎率及流产率.结果 2组成患者熟卵泡数及排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促排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给予达英-35调整月经周期后再使用HMG促排卵,可提高成熟卵泡数及排卵率,最终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年龄因素对不孕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因不孕行IVF-ET的665例不孕妇女的1092个移植治疗周期的临床、实验室和随访资料。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4组(≤35岁、36~39岁、40~42岁、≥43岁),比较各年龄组妇女在不同基础情况、不同获胚情况的临床妊娠结局,分析各年龄组段妇女使用不同超促排卵方案(长方案、拮抗剂和短方案)和不同移植方式(冻胚和鲜胚移植)行IVF-ET治疗的临床结局。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不孕妇女行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年龄、窦卵泡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获卵数、2PN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均影响临床妊娠结局(P<0.05)。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OR=2.232,95%CI: 1.315~3.772)是不孕女性行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女性窦卵泡计数显著降低(P<0.001),基础卵泡刺激素较年轻女性组明显升高(P<0.001)。≥40岁的高育龄妇女获卵数、卵裂数、2PN数、优质胚胎数明显减少。不同年龄组的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长方案促排,≥43岁组活产率明显下降,流产率显著升高(P<0.05),但临床妊娠率无差异。拮抗剂方案促排各年龄组临床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方案促排,≥36岁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流产率均显著下降(P<0.05)。年轻女性(≤39岁)新鲜周期的妊娠率高于复苏周期,流产率低于复苏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42岁组冻胚移植妊娠成功率和活产率明显高于新鲜周期。结论 女性年龄是预测IVF-ET治疗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GnRH拮抗剂促排能增加高龄患者IVF-ET治疗临床活产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效/短效GnRH-a激动剂长方案分别用于卵泡期/黄体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采用卵泡期长效GnRH-a长方案,合计68例;对照组采用短效GnRH-a长方案,合计66例,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特征及结局。结果:①研究组HCG日LH、HCG日卵泡数(≥16 mm)略低于对照组,HCG日P、HCG日卵泡数(14~16 mm、12~13 mm)和HCG日内膜厚度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研究组着床率、多胎率高于对照组,宫外孕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MⅡ数、HMG总量、Gn天数、平均周期数均高于对照组,bFSH、rFSH总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年龄、周期数、治疗方案及内膜厚度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卵泡期长效GnRH-a长方案在提高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优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c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在不孕症患者诱发排卵治疗中模拟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的作用。方法在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就医的66例排卵障碍行促排卵治疗的患者,选取80个在优势卵泡成熟时未能出现预期LH峰的促排卵周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注射HCG6000~10000IU,共40个周期,另一组注射GnRH-a(醋酸曲谱瑞林)0.1mg,共40个周期,以模拟LH峰诱发排卵。比较注射GnRH-a和HCG两组患者间的排卵率、妊娠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不足、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 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胎妊娠和下周期囊肿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不足发生率、多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注射GnRH-a组的OHSS发生率、下周期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注射HCG组。结论在诱发排卵模拟LH峰时,使用GnRH-a比HCG更接近自然周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患者宫颈黏液(CM)中IL-6水平与卵泡发育及排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例不孕妇女为研究对象,15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为对照组.实验组分三组,分别采用克罗米酚(CC)、尿促性素(HMG)及超促排卵(COH).于月经早卵泡期、围排卵期及黄体高峰期收集CM及血清,采用双抗RIA测定IL-6水平及FSH, LH, E2, P水平,同时行阴道B型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及排卵情况.结果:① CM中IL-6在正常月经周期及促排卵周期中存在周期性变化,卵泡期开始上升,围排卵期达高峰,黄体期下降,三期中围排卵期CM IL-6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CM中IL-6与卵泡大小呈正相关(r=0.792, P<0.05),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无相关.③排卵组与未排卵组CM中IL-6比较,排卵组IL-6水平明显高于未排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 CM中IL-6在正常月经周期及促排卵周期中存在周期性变化,排卵期达高峰,有望作为预测排卵的新指标.② HMG促排卵组和IVF-ET COH组CM中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对IL-6的上调作用及激活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有关.③ IL-6在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助黄汤治疗排卵障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夫妇婚后正常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孕、月经规律或不规律、半年内未经激素治疗者;排除有心理障碍(忧郁、精神分裂症),常规妇科检查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疾病等)、炎症性病变、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症,以及排除男方因素所致不孕。1.2一般资料1998年12月~2005年8月在龙华医院门诊就诊,年龄25~39岁的已婚妇女,因无排卵伴不孕59例,其中原发不孕23例,继发不孕3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年龄最大37岁,最小24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和氯米芬(CC)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其中来曲唑组28例,氯米芬组34例,2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天口服来曲唑2.5mg或氯米芬50mg,均于月经第11天开始阴道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至最大卵泡平均直径(MFD)≥18mm时,肌注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U。结果肌注HCG当日最大卵泡MFD、周期排卵率、异位妊娠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组HCG日优势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临床周期妊娠率均优于氯米芬组(P〈0.05)。其中来曲唑组发生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1例,而氯米芬组有3例。2组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结论来曲唑用于不孕妇女的促排卵治疗优于氯米芬,将来有可能替代氯米芬作为一线的诱发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诱导排卵疗效具有预测价值的中医四诊信息.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接受HMG诱导排卵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50例,分为失败组(180例)和成功组(70例),采用调查问卷记录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之间诸多四诊信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渴喜冷、腰酸腿软、脉数、脉洪与疗效负相关,脉细、苔薄白与疗效正相关.结论 中医四诊信息与诱导排卵疗效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诱导排卵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来曲唑超长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症促排卵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服用来曲唑(LE)两种不同天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妇女的促排卵的效果.方法 96例促排卵的PCOS不孕症妇女,分为2组,A组56例: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日口服来曲唑5mg,B组40例:于月经周期第3~9天,每日口服来曲唑5mg.周期第10天监测卵泡发育,若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1 mm,则加用...  相似文献   

17.
来曲唑与克罗米酚促排卵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奕  孙文洁  雷莉  郝丽娟  张龙莲  李莉 《重庆医学》2009,38(24):3056-3057
目的 比较来曲唑(LE)与克罗米酚(CC)促排卵作用及妊娠结局,寻找一种新的促排卵药物.方法 符合标准的患者21例服用LE治疗,31例服用CC治疗,观察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的指标.同时记录妊娠例数、流产例数、异位妊娠例数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例数.结果与CC组相比,HCG日LE组大于或等于14mm卵泡数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厚度较厚;两组均无1例OHSS的发生;LE组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都高于C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有类似CC的促排卵作用及相似的妊娠率,对生殖系统及全身的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trozole,LE)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的促排卵疗效.方法 筛选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间门诊164例(共367个月经周期)PCOS患者分别用LE(68例,LE组)及枸橼酸克罗米芬(chloramiphene, CC) (96例,CC组)促排卵治疗.监测、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卵泡生长率、血清激素,子宫内膜生长、宫颈黏液性状变化情况.结果 卵泡生长速率LE组与CC组分别为1.67 mm/d、1.78 mm/d(P=0.14).睾酮(testosterone, T)水平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ane, LH)峰日LE组与CC组分别为(2.1±1.9)ng/dl,(2.0±1.7)ng/dl (P=0.93),LE组T水平LH峰日与月经第3天分别为(2.1±1.9)ng/dl,(1.4±1.5)ng/dl (P=0.09).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LH峰日LE组与CC组分别为(89.0±59.5)pg/ml, (108.1±46.0)pg/ml (P=0.13).子宫内膜厚度LH峰日LE组与CC组分别为(11.3±1.6) mm,(9.7±1.4) mm (P=0.07),宫颈黏液评分LE组与CC组分别为(11.0±1.1)分,(8.3±3.1)分 (P=0.003).结论 LE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诱导排卵有效,治疗未加重雄激素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国产人类绝经期促性腹激素(hMG)配伍绒促性素(HCG)的超促排卵作用,50例病人90个周期接受了hMG/HCG超排卵治疗。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肌注hMG75u,用B超、宫颈粘液评分及血雌激素、孕激素监测排卵,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mm时,停用hMG,肌注HCG5000u促排卵。结果显示:hMG/HCG促排卵治疗排卵率为91.0%,妊娠率为24.0%,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44.0%、OHSS发生时妊娠率显著升高达45.4%,尤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明显。结论:hMG/HCG超排卵治疗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国产hMG治疗效果基本与国外产品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