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平  庞飞  孙新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5):774-776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单纯松解术与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入绍兴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共82例,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获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松解术,观察组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优良比例及肘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性。 结果 2组患者均获8~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2±2.1)个月。2组患者术后的Mayo评分、关节优良率及活动度均比术前增加,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yo评分:(81.9±5.6)分比(69.3±4.2)分,t=2.615,P=0.017;关节优良率:92.8%比87.5%,χ2=2.678,P=0.035;活动度:(57.8±4.9)°比(42.2±3.6)°,t=3.812,P<0.001。 结论 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单纯松解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康复患者应用多模式术后镇痛与常规口服药物镇痛的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因肘关节僵硬行手术松解并行术后康复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术后早期康复采用常规镇痛方案(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19例术后康复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治疗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PCA镇痛+口服塞来昔布),对两组患者术后2周和4周的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术后肘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及术后4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4周的VAS评分,对照组为(5.65±0.40)分和(4.56±0.44)分,治疗组为(2.55±0.52)分和(1.82±0.59)分,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SCL-90量表的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及焦虑项目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康复配合多模式镇痛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对患者心理的负面作用,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肱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在肘关节伸直功能障碍手术松解中的应用及适应症.方法 我院1995年3月~2005年8月手术治疗因各种原因所致肘关节屈曲位僵直合并肱尺关节匹配不良的病人34例,其中肱骨髁间骨折19例,肱骨髁上骨折3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12例.术中常规软组织松解同时行肱骨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术后加强肘关节的功能练习.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过4~6个月的随访,肘关节屈伸功能平均改善70.5°.结论 肘关节扩大成形术能够有效的去除影响肘关节伸直的骨性因素,明显改善肘关节的屈伸功能,不影响肘关节的稳定性,在肘关节屈曲位僵直的病人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主要适应症:肱骨髁间窝骨性狭窄或肱尺关节匹配不良所致肘关节伸直功能障碍者.  相似文献   

4.
自拟方熏洗配合手法促进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康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方熏洗配合手法治疗促进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骨折后期肘关节僵硬,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224例骨折后期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9%。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对促进骨折后期肘关节功能康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唐诗添  王军  石波  王陶  康斌  杨衡 《四川医学》2012,33(2):251-253
目的链外支架在复杂肘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04年4月~2009年4月采用铰链外支架治疗复杂肘关节损伤9例。髁上髁间骨折3例,骨折脱位3例,陈旧脱位2例,离断伤1例。外支架使用6~16周,平均8.6周。结果平均随访1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脱位复发及肘关节不稳,肘关节活动范围15~120°。2例针道感染,无1例神经损伤。结论铰链外支架在复杂肘关节损伤中的应用能达到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复杂骨折中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过肘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动力型支架,对照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支架,比较2组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不愈合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骨不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试验组升高幅度大,2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动力型固定支架用于过肘关节复杂型骨折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降低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致肘关节活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对17例肱骨髁上骨折致肘关节活动障碍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及 HSS2(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ing System)肘关节评定标准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P<0.001);按照 HSS2标准,所有患儿均达“优秀”。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致肘关节活动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58-61
目的 研究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评估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结果 术后患者活动能力、稳定性、肘关节疼痛等均得到较好改善(t=20.335,P=0.000;t=13.034,P=0.000;t=7.060,P=0.000);外旋活动、内旋活动范围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1,P=0.542;t=0.148,P=0.882)。60 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优秀33例(55.00%)、良 17例(28.33%)、中10例(16.67%),优良率为83.33%(50例)。术前患者精力、睡眠质量、社会融入度、活动度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术后(t=48.392、55.726、74.992、100.918,P<0.05)。6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后半年返院复查时调查对手术结果满意度,结果非常满意49例(81.67%)、一般8例(13.33%)、不满意3例(5.00%),满意度为57例(95.00%)。 结论 针对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导致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提供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吴术红  刘毅  熊华章 《重庆医学》2016,(24):3385-338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成形术治疗中期肘关节骨关节炎(OA)手术方法并总结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成形术原发性肘关节OA患者共42例,其中31例获得随访.比较术前、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的肘关节运动范围(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视觉疼痛评分(VAS),以评估其疗效.结果 31例获平均14.5个月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3个月VAS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4例患者达到无痛状态.术后3个月ROM、MEPS比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OM、MEPS相对于术后3个月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EPS评定优20倒,良8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3%.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成形术治疗中期原发性肘关节OA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规范的康复训练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皮质外骨桥技术治疗萎缩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及对患者肩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萎缩性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皮质外骨桥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关节恢复优良率,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 shoulder function score,NSF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肩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恢复优良率达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SFS、MEPS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P联合皮质外骨桥技术治疗萎缩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效果较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肩肘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